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 -- 静然如此

共:💬77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你这一句!

真要想孩子好,以身作则!平时少看电视多看书,少打麻将多打球,多交流,以后孩子就算文凭一般,自身的修养也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家园 哈哈原来想问老兄

是不是玩琴来着。

儿子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碰钢琴,在朋友家里偷偷摸摸爬在钢琴上面。大家开始以为是朋友家练钢琴的孩子在弹,结果她自己跳出来问谁在弹啊?不过问他想不想学钢琴小子很坚决的说NO。我们后来也没逼他,教他画几个中文字已经鸡飞狗跳了,还是让他好好消受属于自己的快乐吧。他要真喜欢开窍早晚关系不大。喜欢吃也不一定要当Ion Chief 不是?不过大人有时候心里难免犯嘀咕

家园 犯嘀咕是难免的

钢琴的确讲究童子功,所以早晚还是有关系的,三四岁还太早,七八岁就算迟了。不是说八岁以后不能学琴,而是技术水平的上限不可能太高了。但弹琴不仅仅讲技术,不过这是对成年人说的话了,小孩子时候练的只能是技术,所以大部分觉得枯燥无趣。问小孩儿想不想学琴,说“yes"的要么是父母威逼利诱,要么压根还不理解yes to what,特例太少了,不用报什么希望。

这也变成了很多残忍父母的理论依据。外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我爸就是一个典型。

家园 您现在是感激您老爸呢

还是想砸回去?要不学琴您在德国教堂里膝盖会不会硬一点?

家园 当然不砸

说不上感激我爸拿脚踹我,但我实实在在佩服他的坚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当然还有钱坚持一样不是那么实用的爱好,这个机会影响我很大,远不止德国教堂管风琴前的感动。

其实学音乐是一个误会,按照给我起名字时的想法,我自然应该是去学绘画的。反正,老爸那时也不知道我会喜欢那样,我也不知道,所以不要问小孩喜不喜欢,小孩多半是依着父母的意思回答的。喜不喜欢只有后来大了才自己知道,但重要的是有我爸的坚持我才有这个机会知道答案。

家园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就会有一个郁闷的中年
家园 有道理!我深有体会!

倒不是说中青年有多郁闷!关键是童年太快乐了!可是又回不去了!也不是钱的问题。

家园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不是放任自流!

要多沟通,知道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特长爱好,因材施教!不揠苗助长!

现在很多家长扎堆的报学习班,一个是跟风,唯恐落后,一个是自己懒得管孩子!

就算要教什么给孩子,也不能功利!这只是业余爱好,不要指望拿奖和出风头!

这样的孩子的童年相对就是比较快乐的!

家园 我在想胡爸爸为什么

坚持让您弹钢琴而不是让您拿大顶呢?

其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都说逼小孩不好,对有的父母子女来说完全不逼也不行。但时间,精力,感情有限,样样都逼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父母了解的领域,什么时候不逼,什么时候该逼有分寸。父母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

这个钢琴,我是下不了狠心逼他。一个是辛苦,一个是实在对钢琴的教学不感冒。朋友的孩子,她们老师很看重她,要她每天至少练一小时(不过她总是偷懒),大大小小也得了不少奖。最近一次没得好名次,原因是表演的感情不够丰富。TMD原来感情是龇牙咧嘴摇头晃脑表演出来的?!要说表演纽约的地铁音乐还不强过卡耐基和的。

家园 要让孩子觉得写字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家园 快乐童年与放任自流还真不好掌握。
家园 无解的问题

哪怕是父母了解的行当,也有问题。父母懂,但要是意见和老师不一样,听谁的?实际情况多半是小孩会说,我们老师说的,blabla,圣旨不可误。

其实还是不熟悉的好,放任由老师去。你朋友那个老师,如果她\他说的感情不够是指摇头晃脑的幅度的话,那肯定不是个好老师,你也知道,表面文章骗骗人的。可别说,这文章做足了蹦的也挺高的,足够进卡耐基,此教教主Lang*2。反正如果家长听到这样的评价,可以换老师了。如何选老师,熟悉学术圈的知道,同行评议咯,不一定要选带学生最多的,或者年纪最大的,如果有一两个朋友是行内的,听一节课心里就清楚了。

该不该逼?其实是值不值得逼,这是个uncertainty,没有确定值的。多半结果是随缘,狠得下心的后来可能也就出来了,狠不下的,放了手玩玩其他的也挺好。你说孩子做什么不是“浪费”时间呢?从小就很功利的有目的生活,累,一年考一级,为了加分比赛什么的,这类可能导致扭曲心理的,不值。

每天一小时决定是算少的了,一个小时刚刚手热而已。考级之前那些天,6个小时那是起码的,变态的只有更多。又是夏天,屁股坐在汗里挪个位子继续,后来还是出了痘子。考级,我算是体验过这种孩提心理冲击了,那腿是真抖,抖不停,踏板都踩不下啊。

是个小孩都会偷懒,别认为那是聪明。我基本上一刻钟喝一次水(然后抗铁牛),每小时据我爸说平均大便一次小便三次

家园 妖道有个妖论

叫做补偿的下一代,就是自己养孩子的时候,其实不是养孩子,是自己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所以呢,才会有钢琴,提琴,跆拳道和书法、微机课……

而且家长也纳闷,这小子(或者丫头)怎么就理解不了我的苦心呢?

很简单啊,你当年也不了解家长的苦心啊。你别看现在大家人模狗样的,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幸福童年。其实拿放大镜看一看,最多一个月没被爸妈打的鬼哭狼嚎的请举手(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的别来捣乱),嘿嘿嘿,没有几个吧?

所以妖道看得开,咱不管小丫头。除了不要一天到晚的看电脑,没有别的要求,疯跑疯颠的,上墙爬屋,没关系,只要不摔坏了,一切都好。

我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我知道。让我重新养成一遍,我没有把握比我爸妈做得更好,所以索性不管。

说到期望,简言之只有四个字,“恕”“忠”“中庸”。第一个字我比较有把握,第二个马马虎虎,后两个只能凑合着来,搞一个简化变形,就是不要“拘于外物”。喜欢,可以,但是没有,也没有多大关系。这就行了。有了这一点,至少可以大体把握自己的欲望和将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计划。要看成果还要等上20年。呵呵,没关系,我有耐心。

家园 现在的老师很多都在向学生要钱

我小姨子的儿子很聪明,可是,他上幼儿园的老师经常骂他,后来,小姨子逢年过节买礼物或者购物卡送给老师,才没再被骂。这孩子他爹是初中老师,平时闲聊中透露,他的同事也有这么干的。

家园 中国的家长在培养孩子

其实也是在经营自己的后半生

一个将来能有份稳定工作的孩子意味着一个正常的晚年

至于说培养孩子的方法,只能说很多家长其实还是没看透这个社会。照我说,孩子就需要培养两点:

1.健康的身体,让他热爱运动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习的能力,知道遇到问题时候该怎么去找答案,去书里面找,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去和别人讨论

至于其他的技能才艺,如果家长本身有啥绝活技能,传给孩子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如果没有,与其废这个功夫去什么补习班,还不如家长自己专心点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呢。自己社会地位高了,孩子的机会就会多一些,不比上几个补习班实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