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 “北平号”装甲列车在上海的战斗 -- 萨苏

共:💬18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助】 “北平号”装甲列车在上海的战斗

现在日本闹猪流感(日本为什么闹猪流感?脑子有点儿乱,胡问)办公室人心惶惶,也没人正经干活儿了。

既然如此,我就开始整理一些过去获得的资料,其中一个有意写的题目是十九路军上海抗战期间,中日战车部队的作战。

这个题目有点儿让人发蒙 -- 1932年,我国有装甲部队么?

按照日本方面的记载,当时日军出动了战车部队投入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也投入了少量装甲车辆。其中战绩最好的,是中国的装甲列车部队,曾给日军造成相当重大的杀伤。

点看全图

1935年,日本陆军大佐林晴章曾撰文描述早期中国装甲部队,这是其文章中引用的中国早期装甲部队照片

据我的推测,这辆战车是法国NC-17雷诺轻型坦克。可是,这辆战车应该是1933年编入南京政府所属交缁学校使用的,所以,不可能出现在淞沪战场。林的文章也提到这只是中国当时装甲部队的参考照片,据我所见再国内外尚未见公开发表。日本《朝日新闻》也报道过当时中国军队曾使用轻型装甲车辆进攻北四川路日军。

林着重描述了当时中国装甲列车对日军的作战,特别提到当时参战的两列中国装甲列车中,有一列名为“北平号”,另一列在天通庵车站附近毁于日军空袭。

点看全图

林在文章中引用的北平号装甲列车照片

这两列装甲列车,28日夜阻击了日军装甲车攻击淞沪铁路的企图,29日并曾炮击日本租界,击中日军设在本愿寺的据点。直到日军取得了制空权才从前线销声匿迹。

中国装甲列车与日军的作战,蔡廷锴曾在回忆中略作描述。当时在上海的工部局则有较详细的报告,正可印证日方的描述。

由于当时中国装甲部队参加战斗的情况十分罕见,我有意对此进行更详细的发掘。但是,对于“北平号”装甲列车的来历,却无法找到国内资料。遍寻中国当时的装甲列车资料,中山号,泰山号等名称都有,唯独没有北平号,仅仅知道第二年这辆车还曾经出现在济南,因此没有在淞沪战场被毁。

希望有对这段历史熟悉的朋友能够提供相关的资料,不胜感谢。

[完]

关键词(Tags): #北平号#装甲列车#十九路军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沙发2
家园 只好抢地板了
家园 前四~~
家园 图呢

看不见

家园 前10

很满足了 恩恩

家园 送花!地板也木抢到
家园 北平号……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和泰山号,中山号,都曾为唐生智所有。唐生智的车是嘉兴改装的,还是得自张宗昌的,不记得了。

而中山号,好像复杂一点,记得很多装甲列车都曾使用过这名字。

刚搬家,书打了包,还没整理。不过,估计我手头也没这方面资料。最好还是能查查档案。

家园 又是一坑啊!

查查资料先,花待!

家园 "北平號"是否是上海閘北鐵路廠在北伐戰爭時,

得知國民革命軍被白俄兵團的鐵甲阻於嘉興,在三日內趕制出的六列裝甲列車之一?

這六列裝甲列車曾與孫傳芳所部在松江等地作戰。

"泰山號"是張宗昌命濟南津浦鐵路維修廠於1926年所改製 (同年還有另外三輛: "山東號","雲貴號","河南號")

"中山號"是上海閘北鐵路廠所趕製的六列列車其中之一,不知道另外五列裡是否有"北平號"。

不過薩以前的文章裡曾提過:

美国人丹.赫尔曼写过一本书叫做《白肤色中国官员》,曾经用当事人目击的记录描述了孙传芳部一列装甲列车的最后命运。当北伐军与起义者攻占上海时,这列“燕京号”装甲列车满载孙军败兵和官员试图冲入租界避难,结果被北伐军炮火击毁,翻车后逃跑向租界的人员又遭到“暴动者”的截击,全军覆没。

丹.赫尔曼所說的“燕京号”是否就是"北平號"呢?

另外英文資料的一二八松滬抗戰,的確提到蔡廷锴的十九路軍裡有三列裝甲列車:

Shanghai Front - Commander in Chief, Gen. Tsai Ting-kai (蔡廷锴)

19th Route Army

60th Division - Gen. Shen Kwan-han

119th Brigade

120th Brigade

61st Division - Gen. Mao Weh-hsu

121st Brigade

122nd Brigade

78th Division - Gen. Shu Zu-nien

155th Brigade

156th Brigade

3 Chinese armored trains (500men)

Woosung Forts Garrison (2,000 men)

《The Japanese attacks at Shangai and the defense by the Chinese. 1931-1932》 也有一段1932年1月28日的描述:

Several Japanese attempts to outflank the Chinese from the south by going through defensive sectors of the Shanghai volunteers were prevented after much argument.

A Chinese armored train began patrolling the Woosung Railroad line, firing on any Japanese seen. Chinese mufti-Soldiers continued to snipe in the Japanese rear.

既然提到一二八松滬,貼幾張當時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上角:十九路軍 / 左下角: 日軍八九式戦車

薩被隔離回來後再看這些資料是否有幫助吧。

家园 提供一些资料

“北平号”铁甲列车原先属于唐生智部。有资料说,1929年12月唐生智在平汉路起兵反蒋时,他手上有五列铁甲车:民生、民权、平等、泰山及北平号,以蒋锄欧为铁甲车司令。但蒋锄欧无心内战,不久即利用自己掌握的密码,向南京发了个电报。加上杨虎城反戈,唐生智很快就被蒋平定。此后,蒋锄欧就成为南京政府的铁甲车司令,受到蒋的重用。

1930年4月,蒋冯阎大战前,蒋介石在讨伐阎冯部署与作战计划的报告中说:“首都交通兵第二团斯立,首都铁甲车司令蒋锄欧(率)湖广、北平、云贵、长城、太平、民生、西平、山东、泰山、民权各甲车(部署于)汉口、徐州、浦口、济南、开封、郑州”。

可见当时蒋军拥有的铁甲列车至少已有10辆之多,以上还不包括人们常说的“中山一号”和“中山二号”。

不过,蒋锄欧这个铁甲车司令应属“兵种司令”,并不直接指挥铁甲车,各“甲车”当配属各部作战,所以才会有“1931年中原大战的时候,第一师代师长徐廷瑶(长城抗战名将,国民党军装甲部队之父)曾亲率其中一列挂上大铁钩冲向冯阎军阵内,试图捕捉对方的装甲列车,结果被炮火击毁,自己也负了伤。 ”(见萨苏《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长城抗战时,第17军军长徐庭瑶率第2、第25、第83师轮番与日军在古北口、南天门等地激战,目睹因中日两军装备的悬殊,而使国军各部伤亡惨重,徐庭瑶为此伤感交集,上书蒋介石指出:现代化、机械化是当今列强建军要旨,德国尤为突出,英、美、法正不懈努力中,而日本也已颇具规模。中国应大力创造条件,建设机械化部队,建立战车、通信、辎重专业军事学校。蒋介石对此也极为重视,成立了由军委会和交通部组成的军事交通考察团。徐庭瑶、俞飞鹏为正、副团长,一行22 人中有军政部交通司司长王景录、铁甲车司令蒋锄欧、交通兵第1团团长华振麟、第2团团长斯立等特种兵部队首脑。考察团于1934年5月从上海出发,前后考察了意大利、瑞士、德国、捷克、苏联、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的军事院校、特种兵部队、通讯中枢、兵工厂等。1935年5月,徐庭瑶被任命为交通、辎重、通信兵监,因此其被誉为“国军装甲兵之父”。

中原大战后,包括“北平号”在内的4辆铁甲列车被编入交通兵第二团。

交通兵第二团,辖铁道大队二、汽车大队一、电雷大队一、水雷大队一,是为国军现代化交通兵之肇始。该团编制如下:

团长,斯立少將

团附,钱宗陶中校

军需主任傅哲群、材料主任朱楫吾、军医主任王维

铁道第一大队,大队长王瑞生中校

第二队,队长魏景禄

第三队,队长张维庆

铁道第二大队,大队长奚望清中校,大队附卢光衡少校

第一队,队长曹瑞山

第四队,队长鞠朋

汽车大队,大队长潘国屏中校

大队附钱立少校、王鑫耀少校、危炳少校

修理主任周启邦

第一队,队长邱子煦

第四队,队长陈大业

雷电大队,大队长霍骏中校

水雷大队,大队长李携中校

铁道干部教导队,队长黄安祥少校,队附骆品骥上尉、唐治能上尉

铁道材料工厂

汽车训练班,主任李承恩上校

其中铁道部队部分,每列铁甲车编为一队,共四列。

也有资料中说,1929年3月,国军教导第1师接受税警总团移交的18辆英国考登劳尔特机枪战车,成立了战车队。1932年,这支战车队编入交通兵第二团。1934年11月,通过香港怡和洋行从英国购来"维克斯"战车32辆,其中16辆为炮战车,16辆为水陆两用机枪战车。加上若干"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战车队遂扩编为战车营。1937年初,向德国购买的17辆德1式(pzkpfw1-a型,也称"克鲁伯"式)轻型战车和12辆sdkfz222(也称"毫须式")装甲车,先后运达南京。5月,战车营正式扩编为陆军装甲兵团。少将团长杜聿明。

交通兵2团直属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按说十九路军发起凇沪抗战,是违抗蒋介石命令的,交通兵2团铁甲列车不会从南京南下支援十九路军的战斗。

实际上,交通兵2团的4列铁甲列车担负着京沪线日常巡逻任务。萨苏上文中提到,“这两列装甲列车,28日夜阻击了日军装甲车攻击淞沪铁路的企图,29日并曾炮击日本租界”。也就是战斗开始的第1、2天。估计当时交通兵团的铁甲列车正好巡逻到上海,赶上“一.二八”凇沪抗战爆发,并遇日军装甲车攻击淞沪铁路,于是投入了战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兵二团的铁甲列车当时还是中共军委特科的“京沪情报转运专车”。

1931年底,上海中央军委特科派王世英到南京建立情报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王世英就发展了王昆仑(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左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总干事)等一批情报关系。这些人位于国民党中央党部、外交部、立法院、铁道部、军校、复兴社、蓝衣社等处,获得的情报很多,王世英必须每周从南京去一趟上海,向中央军委汇报。但是,南京、上海和京沪线上的国民党特务、警察搜查得很严,这样频繁地来往于南京、上海之间,难免出事。

这时,王世英想到,铁甲车队有个队长是他在黄埔军校四期的同学,于是找到这个队长。这个队长整个就是《潜伏》里的谢若林,不管主义,只做生意,利用铁甲车来往京沪的便利走私鸦片。他对王世英说:“我不管你是真做买卖还是假做买卖,只要不声张就行。”从此,王世英就每周乘坐国军的铁甲列车,去上海向军委传递情报,直到1933年2月调回上海,接手负责中央特科和红队。

家园 求助之求助

实在抱歉,我帮不了什么忙,反而是来添乱的。

我在读书时发现抗美援朝四次战役38军的两场战斗似乎值得一考,还请萨老兄帮忙做下去。

【求助】新兵入营之投名状:关于四次战役两场战斗之考证

家园 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跟着轧闹猛,查了查北平号出身

稍长,另起一贴,在此。

逸云三洲:【东望西扯】关于北平号铁甲列车

另,好好休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