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金融之庞氏局 -- 井底望天
屁股不能坐到敌人那边了。
链接。
多谢井兄推荐的文章,很有料啊。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还聊到了这些。不过俺们理论水平低,只能直觉描述,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还是井兄说得透彻。
今年回国一定多买几本《大国游戏》,见人就送一本。回来向井兄汇报一下送了多少本。
只是可惜你和老广都不是体制内的。
The beauty of the recession.....That leaves the Chinese with little choice but to move ahead on their reform agenda....... If nothing else, this would explain the unusual Chinese receptiveness at the S&ED to ideas for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such as bank liberalization that would pay depositors a higher interest rate.
----今年中美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的最好示范。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没想到 Renee Fleming 也为了国家利益献身了。。。
老实说,我看了之后心里发寒。老美为了营造和谐的气氛拉拢土共(或者现在应该叫洋共、奶共?),真是费尽心机。文章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绪也很值得玩味。我觉得至少有两点:一、对国内的鹰派势力说服教育,“俺这不是在向邪恶的共产中国低头,俺这是在为了渡过危机而用手段”。二、把土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踌躇满志:“小样,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俺用弗奈明牌奶茶迷死你们!”
其中形容土包子们见美女时的惊讶真是惟妙惟肖,一个 gasp 让俺想起来美国电影里猥琐日本人的形象。呵呵呵。
美国的“中国通”在为美国谋划中国出力。中国如胡士泰那样的“外国通”却在为里通外国而前仆后继。不知道说啥好了。。。
两个问题。
一、文中所提中国卫生部破坏阻挠扩大医保的医疗改革,有这事吗?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二、刘鹤所参加的“中国50人经济家论坛”好像河里有过讨论(忘了是老广还是您了),这个论坛代表的大致是什么立场观点?
先谢过了。
因为按照西方现有的金融模式,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产业最高层的几家金融机构及其高管谋福利。平安的马明哲值那个身价?还不如说是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扶持共同造就了平安的业绩。在现代产业体系中,除非是福特、大野耐一之流开宗立派的大宗师是不可替代的,绝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做出的贡献不会超出同僚的几十倍。
真的要实现社会主义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而不是为资本的增值保驾护航的社会理想,就不能照搬西方的金融体系、乃至社保体系。就算是曼昆之流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我估计他们学术目标也是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美国人民谋福利,但努力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呃……个人有个离谱的想法,就是当一个国家的纸币的价值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即使是暂时未能成为用于国际贸易结算的世界货币,该国的融资能力理论上相对于本国的实业需求也是无限的。尤其对于擅长集中社会资源办大事的中国,根本无需再通过衍生金融手段去争取外国游资,采用传统的借贷方式就够了。
次贷危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布什去问了他的顾客——选民们。选民们当然希望不干活也能住大房子,小布什也傻乎乎地答应了。
现在一种倾向就是把民主和投票划等号。民主首先要保证社会决策的有效性上。科学决策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多方面的收集信息制定多种方案再进行优化选择,而很多过程必须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意见而不是普罗大众的感性认识。
说到底,政治就是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过程,民众日常理财会听取专业理财机构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但在关于公众福利等看不见的财富的理财上居然要听施瓦辛格之类外行人的调度,岂非南辕北辙?
古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对治理美国、中国之类大国的领导人的专业素质要求会比一个医生差?我们选择一个好医生要通过选拔机制(几十年的口碑和治愈率),但选择一个国家、地区领导人就靠一年的辩论会,是不是太滑稽了?谁选医生会让他们比辩论? ——呵呵,白替他人担忧,关我等屁事。
这次次贷对中国经济学人的作用不亚于3.14吧?应该很多人破除了对西方金融理论的迷信。
和大象跳舞,果然是有难度的。
蔡公公的亲随一般是16人配置。一人只余一蛋,也够用了。
重。信用是现代货币的基础。
一天到晚叫嚣金融开放,去年次债危机爆发前夕他还信誓旦旦地说次债规模很小,不会影响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