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蓝血与混血(序) -- 须弥一芥

共:💬160 🌺14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8)

Andrew Carnegie, John D. Rockefeller小时候家里都很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没上过什么正经大学,很小就出来工作。

Andrew Carnegie 1848年全家移民美国,1849年14岁就开始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周薪1.2美元的绕线工。

John D. Rockefeller中学没毕业就出来养家,1855年16岁时第一份工作是助理簿记员,月薪25美元。

J.P. Morgan就不同了,第一份工作是1857年在Duncan, Sherman & Company做intern,一分钱不拿。J.P. Morgan不拿工资,是因为他们家不差钱。

Andrew Carnegie的老爸是纺织工人,还经常失业,所以家里老是入不敷出。 John D. Rockefeller的老爸是走江湖的郎中,经常不着家,他老妈自力更生量入为出,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J.P. Morgan从他爷爷(John Pierpont Morgan的John 来自爷爷,Pierpont来自外公)那儿就很会经营,他爷爷1847年去世时留下价值100万美元的遗产,Morgan家男丁一直不旺,他爷爷就一个儿子就是他爸Junius Spencer Morgan,他爸就他一个儿子,而他也只有一个儿子John Pierpont "Jack" Morgan, Jr。通常遗产大都是由男性继承,所以Morgan家起点都比较高。

书接上文1854年10月J. S. Morgan接受George Peabody合伙邀请,迁居伦敦。新的合伙人关系刚刚公开,伦敦的英国人就意识到George Peabody快退休了,把J. S. Morgan视作未来英国向美国提供信贷的代表。

可J. S. Morgan第一个大项目就差点栽了跟头,这个项目就是当时号称第八大奇迹的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敷设工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工程的最终成功全靠Cyrus West Field不懈努力

架设一条穿过大西洋的电缆在当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不仅技术上没有先例,资金方面也需要极大的投入。

工程的灵魂人物Cyrus West Field一方面寻求当时有名的科学家如摩尔斯(前文提到过的发明了发报机和Morse code的莫尔斯),法拉第等做技术论证,另一方面在美英两地进行融资和政治活动以寻求政府的支持。最终两国政府不仅为融资提供经济担保,并且派出军舰担任勘测及铺设电缆的任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方面的电缆铺设船前护卫舰USS Niagara (1855),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气护卫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方面的电缆铺设船前战列舰HMS Agamemnon (1852)

1856年7月,George Peabody公司同意在资金方面对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工程提供支持。

1857年8月5日第一次铺设电缆的工作从英国海岸开始,发明了热力学温标的开尔文爵士(Lord Kelvin,他创立了把-273.15℃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当时作为主要工程人员在船上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Niagara的剖面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Niagara上铺设海底电缆

但这次铺设工作并不顺利,电缆在铺设了300多公里之后断裂。第二年又铺设了一次,也失败了,这时打退堂鼓的声音多了起来,但在Cyrus West Field,开尔文爵士等人的坚持下,第三次终于成功,1858年8月4日Niagara成功到达纽芬兰的Trinity Bay,8月5日HMS Agamemnon成功到达爱尔兰Valentia Island。

横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铺设成功使得大西洋两岸的一片欢腾;纽约市鸣放了一百响礼炮;伦敦教堂的钟声终日不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维多利亚女王和James Buchanan的电文

1858年8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致电当时的美国总统James Buchanan(美国总统历史排名倒数第一),向他祝贺电缆的开通。这封103个字的电报 共花费了16个半小时才传送完成。

但六个星期之后,这条电缆就因为故障永远停止了工作。

Cyrus West Field极为沮丧,有一次指责George Peabody公司毁了他的一切,J. S. Morgan愤愤不平,你TM忘本,要不是你苦苦哀求,我们才不会加入你这个计划呢,我TM 1000英镑一股买的原始股现在都快成废纸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tlantic Telegraph Company股票,不知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倒在黎明前的一刻

但在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工程的损失对George Peabody公司还不算致命,就在第一次铺设电缆失败后不久,J.P. Morgan在Duncan, Sherman & Company刚刚上班。1857年危机(Panic of 1857)呼啸而至,要不是George Peabody多年前下的一步妙棋,George Peabody公司就要倒闭关门,未来的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就胎死腹中了…..

To be continue......

家园 这个土鳖抗铁牛的位置好

呵呵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9)

前文说过1843年左右美国逐渐走出了1837年的萧条,《铸币流通令》和《独立国库法》引起的通货紧缩的影响被新的投资机会(铁路、电报),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吸引来外国移民的洪流渐渐淡化。

大规模移民,对西部的开发,对美国整个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移民使美国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美国丰富的资源,再加上优惠的土地政策,横贯大陆铁路的建筑,加速了西部的开发。

美国向西部的领土扩张和开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经济的极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处宜耕的气候带,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美国第三次移民的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美国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在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地。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西进运动的理论基础--天命论Manifest Destiny。自1812年战争结束起至美国内战爆发为止,人称Age of Manifest Destiny。美国版图在这段期间扩展至太平洋——自海至光辉之海("from sea to shining sea")——基本确立今日美国本土的边界。天命论在合众国与其北方的英属北美(后来合并为加拿大)之间的关系上有其作用;但在考虑墨西哥问题与引发美墨战争上更具因果关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誉为“墨西哥独立之父”的米洛尔伊达尔戈

伊达尔戈(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1810年9月16日在多洛雷斯敲钟发出独立的号召,史称“多洛雷斯呼声”,拉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9月16日也成为墨西哥的独立纪念日,但伊达尔戈领导的起义半年就失败了,1811年7月30日伊达尔戈被枪决,人头被悬挂在瓜纳华托(Guanajuato)示众达10年之久。

墨西哥真正实现独立要等到1821年9月27日伊图维德(Agustín de Iturbide)进军墨西哥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墨西哥“袁世凯”伊图维德率领三个代表军(宗教、团结、独立)在他38岁生日开进墨西哥城

墨西哥“袁世凯”是我给伊图维德封的,主要是两人在建国中起的作用和之后的称帝比较象。1822年7月21日伊图维德称帝建立墨西哥帝国,墨西哥帝国是墨西哥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伊图维德加冕的时候学的是拿破仑,自己给自己带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00万平方公里的墨西哥第一帝国,包含美国加州、德州、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和新墨西哥以及中美洲的大部分国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奥古斯丁一世伊图维德(Emperor Agustín I)

跟袁世凯差不多,1823年1月1日圣安纳起兵反对帝制拥护共和,1823年3月19日伊图维德逊位流亡欧洲。对应的是1915年12月25日蔡锷起兵护国,袁世凯1916年3月23日发布退位文告,宣布取消帝制,废止洪宪年号,恢复民国。

在神圣同盟可能武装干涉,支持西班牙收复美洲殖民地的情况下,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梦露(James Monroe),不是梦露是门罗(为什么女子就梦中带露,男的就门可罗雀呢),发表了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想趁国际形势浑水摸鱼的伊图维德1824年7月14日返回墨西哥,1824年7月19日被处决。

前面提到过杰斐逊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the Louisiana Purchase),使当时的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拿破仑一世英雄,在欧洲只有别人给他割地赔款,为什么那么轻易卖掉那么大一块领土呢?因为那时候的路易斯安那是拿破仑刚刚从西班牙王室手中秘密巧取豪夺来的,本来是西班牙的,所以根本就不心疼,法国人可能都不知道。

墨西哥独立后,美国的目标就从西班牙换成墨西哥。美国搞墨西哥和搞西班牙的手法都一样,先找人渗透在别人家闹独立,打出一片地盘就成立个国家,然后和美国合并。

比如佛罗里达,就是先有西佛罗里达共和国;德克萨斯,就是先有德克萨斯共和国;加利福尼亚,就是先有加利福尼亚共和国。而且打出的旗子都差不多,比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西佛罗里达共和国的Bonnie Blue Fla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克萨斯共和国的The Burnet Fla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熊旗

1845年战争贩子波尔克总统上台后,在天命论的光辉指引下,看见怂人压不住火,看见墨西哥就忍不住气,1846年美国发动了美墨战争,占领了墨西哥城,逼着墨西哥人签订了城下之盟The 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以1500万比索强买了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地1193061平方英里,1853年又通过加兹登购买(The Gadsden Purchase)花了1000万美元强买了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等地的29640平方英里,电影《决战Yuma镇》的Yuma镇就是加兹登购买到的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领土的扩张

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303万平方英里(约 78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对西部的开发是一大推动。1850年以后,这个地区的移民和经济发展,在美国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使得美国的黄金大增,银行的信贷日渐宽松,物价上升,市场强劲攀升,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美国又一次大发战争财,美国的资本市场空前繁荣,股票和土地领域疯狂地投机。

George Peabody公司和Duncan, Sherman & Company一直在谈谁做谁的代理问题,派J.P. Morgan到Duncan, Sherman & Company当一个不领薪水的办事员,一方面锻炼新人,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公司之间的联系。J.P. Morgan还有一个保密的身份,就是为充当George Peabody公司纽约方面的代理,负责非正式的信贷审查,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执行公司指示,为公司客户及合伙人办理利息和分红工作。

随着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的粮食和原材料重新进入欧洲市场,美国产品的外销直线下降,英格兰银行突然大幅度提高利率,外国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国的股票和债券以便到伦敦赚取更高的回报。抛售使得美国的股票和债券价格下挫,以债券为抵押或资本的美国银行资产因而减少。

1857年9月11日,北卡莱纳飓风猛烈冲击着「中美洲号」(SS Central America),这艘船载运着许多乘客以及大批从加州来的黄金,美国的银行需要这批黄金安全抵达终点。

美国银行投资的生意都失败了,美国人民的生计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投资客在股票市场与铁道营运上损失惨重,无法偿还他们的债务。土地投资客本来想要趁着新建的铁道路线赚大钱,但是现在也损失了大把钞票。人们担心经济因此会崩溃,跑到银行把存款都提出来兑换成金银。

俗话说得好:功夫再高,也怕板砖;银行再大,也怕挤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满载金子的「中美洲号」最后被飓风击垮,沉到大海深处

「中美洲号」沉没,使得银行已经无法收到客户要求兑现的金子。

1857年8月24日,俄亥俄人寿与信托公司 (Ohio Life Insurance and Trust Company) 在纽约的分行宣布倒闭。很快就蔓延全美国,银行一家接着一家倒闭。1857年的经济大恐慌 (Panic of 1857) 让美国经济快速衰退,并持续了3年之久。

随着George Peabody公司的几家美国客户破产,英国方面的债权人开始回收贷款。Duncan, Sherman & Company被很多人拖欠债务,而他自己又欠George Peabody公司的钱。

1857年11月,J. S. Morgan发现债务累计达到1150万美元之巨,如果没有人注资,George Peabody公司不得不破产。

在美国,报纸上开始传言George Peabody公司已经停止支付,挤兑的人群聚集在Duncan, Sherman & Company门口,焦急的J.P. Morgan跑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岛哈利法克斯码头Cyrus West Field那里等英国来的电报(加拿大新斯科舍岛到纽约的海底电缆当时刚刚开通,电报要从英国来的船上送到哈利法克斯电报局),Cyrus West Field拿出了刚到的一份电报,J.P. Morgan打开一看…

To be continue......

家园 晕,原来上个关子还没卖完

须弥兄写的真好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911的事情真不少呢

金子只不过沉到海底去了,并没有人间蒸发啊。

家园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作者:(美)约翰·S·戈登 译者:祁斌

英文名 The Great Game: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

家园 送花感谢

巧的很,我正在看这本书呢!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10)

J.P. Morgan打开电报一看,电报上写着:“G.P公司已从银行收到数百万一切OK”。

救了George Peabody & Co.急的是英格兰银行,给了一笔80万英镑的贷款—号称女王贷款(据说维多利亚女王亲自给英格兰银行打招呼)—George Peabody的慷慨赞助美国参展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回报。

这一事件在《货币战争》里作为阴谋论的一个论据,其实这笔贷款跟后来1890年英格兰银行对巴林兄弟银行以及1931年英格兰银行对拉扎德LAZARD伦敦分行的拯救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不允许这样知名的银行跨掉,否则将出现金融恐慌,….,其他重要银行很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尤其对拉扎德LAZARD伦敦分行的拯救救援极为秘密,发生危机的消息从未向外界泄露,达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到1858年3月,George Peabody公司就还清了贷款,所有巨额债务都获得抵消。

1858年4月1日,John D. Rockefeller离开了学徒3年半的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当时他已升任首席簿记员年薪600美元,和同学28岁的英国人Maurice B. Clark成立了Clark & Rockefeller,Co.,各掏了2000美元(其中Rockefeller的有1000美元是借自老爸江湖郎中比尔)作本开始创业,那时他才18岁。

前文提到过John D. Rockefeller中学没毕业,但在就业前花了40美元在弗尔萨姆商业学校FOLSOM'S MERCANTILE COLLEGE读了3个月培训课程,在那儿认识的Maurice B. Clark,学的是复式簿记、外汇、银行和商法的基础知识,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学习让Rockefeller终身受益。

1853年2月1日,Andrew Carnegie被当时的宾夕法尼亚铁路Pennsylvania Railroad总督办Thomas A. Scott看中挖到宾夕法尼亚铁路,月薪35美元,开始了人生的转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ndrew Carnegie起步时的贵人Thomas A. Scott,曾任Pennsylvania Railroad和Texas and Pacific Railway总裁, 一手提拔和帮助Andrew Carnegie,1873年危机时向Andrew Carnegie求援遭拒,Texas and Pacific Railway被迫破产

1853年纽约律师乔治比斯尔George Henry Bissell偶然回母校达特茅斯学院转转,看到一个在宾夕法尼亚西部乡下当医生的毕业生几周前带过来的石油样品,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由此孕育出了美国石油工业。

当时,石油的主要用途是治病,皇室秘方,酋长推荐,用于消除头痛、牙痛,治疗耳聋、胃病、风湿、水肿和打寄生虫,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良药(以上广告唐伯虎与华夫人友情出演)。

1854年比斯尔和Jonathan Greenleaf Eveleth合伙在华尔街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Eveleth & Bissell。两个人和另外5个人投资5000美元开了一家公司Pennsylvania Rock Oil Company,在宾夕法尼亚西北山区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 Pennsylvania或买或租了超过200英亩地,刚开始用撇油和麻布吸油的原始方法采油,每加仑卖1.5美元,产量很低。

比斯尔知道石油可燃,他的念头是能不能用石油来照明,直觉告诉他可以,但说服投资者,还需要证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著名化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本杰明 西利曼(Benjamin Silliman) ,第一个使用蒸馏法来分析石油成分

1855年4月16日西利曼报告告诉比斯尔的投资者,石油可以加热到不同的沸点,分馏出不同成分,其中一种是高质量的照明用油。不过写报告的不是上面照片上的西利曼,而是他儿子小西利曼Benjamin Silliman, Jr,也是耶鲁大学著名教授,他用父亲发现的分析石油方法来赚钱,报告花了$526.08,这帮抠门的投资者谁也不想出这笔钱,最后比斯尔的一个合伙人作保借了钱买的报告。

拿到可行性报告,这伙人没费多少力气就从其他投资人筹集到了必要的资金,小西利曼也认购200股Pennsylvania Rock Oil Company。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油的产量了,怎么办呢?

1856年比斯尔一天在纽约百老汇一家药店前的遮阳篷下躲避夏日骄阳,偶然看到石油药物的广告上钻井井架(这里的石油是盐井钻出的副产品,1830年代欧洲引进古老中国盐井技术现在已经传到美国),灵机一动,用盐井技术直接采油,这不就结了!

纽黑文银行家James Townsend忽悠到Edwin Laurentine Drake来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Edwin Drake曾经从事多种行业,仍然一事无成,到造就他成了个多面手。当时他正因为严重的关节炎在纽黑文疗养,和James Townsend住在同一家旅馆里,James Townsend先骗得Edwin drake买了Seneca Oil的股票,然后交给他一个活,去泰特斯维尔把油给钻出来。

Seneca Oil是因为Pennsylvania Rock Oil Company内讧和分裂成立的一家公司,租用Pennsylvania Rock Oil Company的资产,James Townsend是Seneca Oil的总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校”Drake为石油工业提供关键的改进钻头驱动管,42加仑装威士忌的木桶偶然被他用于运输石油,成为石油市场150年来沿用至今的生产和消费的基础度量单位“桶”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上了贼船的Edwin Drake只好硬着头皮上了。James Townsend为了让Edwin Drake在泰特斯维尔这个穷山僻壤里工作顺利,写了好几封寄给Colonel Drake的信,让那里的人以为来了个大人物,尽管Edwin Drake从来没当过上校。诚实善良的山里人果然上当,1857年12月当Edwin Drake坐在每周两班的邮递马车上经过令人筋疲力尽的旅行来到泰特斯维尔,受到当地居民的夹道欢迎。

Edwin Drake有个很好的特点,身处逆境时极为顽强。虽然公司的钱总不能及时到位,工人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不告而别,第一年一事无成,只有他满怀信心,独自坚持,安装了驱动钻头的蒸汽机,终于找到专业的钻井工人铁匠威廉史密斯和他的两个儿子,工程总算走入正轨。

而投资人越来越没信心,只有James Townsend强撑着,当公司的钱花光后,掏自己腰包垫上,最后他也绝望了,给Edwin Drake寄去最后一笔钱,让“上校”付清账单,收摊回家。

1859年8月27日周六下午,钻头在69英尺的地方落入一条缝隙,这时候到了收工的时候,大家都回去洗洗睡了,谁也没意识到第二天会载入史册,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To be continue......

家园 赞啊,萨苏不知道来看过没有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11)

1859年8月28日是星期天,休息的日子。只有铁匠威廉史密斯去看那口井,从井口望下去,黑乎乎地不象水,于是他用水罐捞上来一些,这浓稠的液体正是石油。

星期一Edwin Drake到工地上上班,发现史密斯和儿子们照看着浴桶、脸盆、酒桶,里面全都装满了石油。James Townsend的命令和汇票也在同一天收到,可是泰特斯维尔已经是天翻地覆,“北方佬打到石油了”,这一消息像野火一样传开,渴望发财的人们蜂拥而入,一夜之间土地的价格翻了好几个跟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校”Drake打出的第一口井

在闻风而至的人中就有乔治比斯尔,他带着几十万现金近乎疯狂地或买或租“油溪”附近的农场,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人们都发疯了….对可能找到石油的土地,人们愿意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我们该发一笔大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见缝插针的“油溪”

乔治比斯尔后来的确变得十分富有,他的名字在石油界中家喻户晓。不是所有人都有Happy Ending的,James Townsend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对此他耿耿于怀。后世介绍初期这段历史时,基本上只提乔治比斯尔和上校”Drake,提到Eveleth这个不知道起到什么作用的合伙人的也比James Townsend多。只有Daniel Yergin的巨著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为他平反,这本书获得了1992年普利策奖,是研究石油史的“圣经”。而Edwin Drake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以后,依然故我,1866年就赔光了所有的钱,之后穷困潦倒。1872年宾夕法尼亚州为感谢他的贡献授予他每年1500美元的养老金,1880年11月9日去世。不过他已名垂青史,故事永远流传。

乔治比斯尔的直觉和Edwin Drake的不懈努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富可敌国,我们一贫如洗;我们直奔天堂,我们直下地狱。”

放下石油不提,继续银行的故事。

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的加里福尼亚妥协案只是推迟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总解决,当压抑已久的怒火喷发出来的后果就是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当1861 年3 月林肯就任总统时国库极度空虚, 总共只有不到200万美元黄金储备。

联邦政府根本没钱,如何打仗?

多亏了林肯内阁的财政部长蔡斯Salmon P. Chase左右腾挪,东骗西借,圈钱无数。在金融财政领域这个看不见的战线上为联邦政府立下赫赫战功,内战的胜利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1873年5月7日,蔡斯死在美国第6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任上。1877年John Thompson创立Chase National Bank时为了向他致敬,以他的名字给银行命名,除此之外蔡斯与这家银行一点关系没有。Chase National Bank就是现在的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的前身之一,名字中的Chase就源自Chase National Bank。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干过参议员、州长、财长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Salmon P. Chas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在钞票上Salmon P. Chase一万美元大钞

在内战中,蔡斯搞钱的手法有3种。

第一是税,基本上能征得税都征了,对我们影响很大的个人所得税就是在那时候开收的。

第二印钱,由他负责提交的2项法案对美国的金融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印钱第一种是赤膊上阵。

1862 年2 月,国会通过《法币法》(Legal Tender Act) ,授权蔡斯发行1.5亿元无息、不可兑赎硬币的纸币Demand Note,昵称绿背GreenBack。1862-1864 年,为支付战费,联邦政府被迫三次发行这种无硬币支持的信用货币,总额是4.5亿,几乎占当时全部流动货币的一半。绿背纸币从此长期成为美国货币供给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额4.5亿绿背纸币,《货币战争》中对此有很高的评价

印钱第二种是幕后黑手。

1863 年1 月26 日财政部长蔡斯向参院提交了“提供全国通货”的法案。2月25 日林肯总统签署该法案, 即《国民通货法》National Banking Act。1864 年6 月3 日,国会又在1863 年法的基础上通过了National Bank Act《国民银行法》,取代《国民通货法》。1865年3 月3 日,又追加对州立银行发行银行券收税10%,1866年7月1日生效。基本上把银行券的发行权间接收到联邦手中。

在国民银行体系下,各国民银行则向联邦政府申请注册,接受联邦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民银行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发行国民银行券,但《国民银行法》规定,其发行必须以联邦政府债券为基础,即每个需要发行银行券的国民银行必须先用法币lawful money (指金、银或金银代用券、绿背纸币等) 购买联邦政府债券,并存储于财政部后,方可发行国民银行券。其目的是确保国民银行券的安全可靠性。

《国民银行法》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自由银行制度,即各国民银行的设立,无须经过专门的立法程序,只需按规定条件,即可自由申请注册开业的制度。反垄断的自由银行精神在《国民银行法》有关条文中也清晰可见。

在1864年制定的、作为《国民通货法》修正案的《国民银行法》中的有关条文却规定,申请银行注册时必须具体确定从事银行业务的“某个地点”,并要求商业银行平常的业务交易必须在一个“office”或银行“Bank house”内进行,这个办公处必须地处注册时所具体指定的城市。这里原来复数名词“ offices”变成了单数词“office”。这不是一个疏漏,《国民银行法》的制定者有意要排斥分行制。其后, 新设的第一任通货总监麦卡拉及其继任者以及联邦法院从严解释法律,把国民银行法的两个条文明确解释为禁止分行,使得单一制银行成为美国银行体系的别具一格的特色。单一银行制的影响使得在很长的时期内,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 美国商业银行系统是高度分散的, 未形成若干大银行统领商业银行系统的集中化格局。如1921 年,单一制银行占银行总数的98%,总数达3 万多家。经过这么多年破产倒闭兼并重组还有8000多家。

因为没有“中央银行”,国民银行体系缺少一个“最后的贷款人”,各国民银行准备金又过于分散, 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与合作; 以政府债券为担保的银行券发行制度又限制了货币供给的弹性, 等等问题,使得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各国民银行极易发生因现金短缺而停止支付, 甚至倒闭。

从国民银行体系建立到1913 年近半个世纪中, 美国经历了1873 年、1884 年、1893 年和1907 年,即大致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和金融恐慌。尽管国民银行体系的弊端不是其惟一致因,但至少是一重要诱因。而且,国民银行体系的制度安排不仅不能有助于缓解危机和恐慌,相反却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和货币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导致了1913 年《联邦储备法》的诞生和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印钱第三种,发债。

1861年7月21日第一次布尔溪战役First Battle of Bull Run联邦军惨败后,蔡斯跑到华尔街舔着脸要发债5000万美元。华尔街的这帮家伙发挥了落井下石的优良传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很高的佣金和很大的折扣,简直是赤裸裸的抢劫,无耻地要发一笔国难财,其中就有J.P. Morgan。

蔡斯气的不行可没办法,就在万般无奈准备答应的时候,一个初出茅庐的银行家挺身而出,不仅以低廉的费用成功地发行了这5000万美元债券,而且开创了新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我们并不陌生,就是“线上”销售…

To be continue......

家园 宾州西部煤、铁、石油全占了

在19世纪中后期,真是一代风流人物的风云际会之处。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12)

  Jay Cooke 1821年8月10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Sandusky,库克家族从1638年就从英国移民来到美国。他的父亲Eleutheros Cooke用John Jay的名字为儿子取的名(John Jay在蓝血与混血(1)提到过,Jay Treaty的主要谈判者,美国老一代革命家,第一个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做纽约州长时在议案上签字使得摩根大通最早的前身曼哈顿公司成立)。

  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后来的美英战争之中,库克家族都有过长期的服役史,这是家族的荣耀,所以Jay Cooke从小就受着爱国主义的熏陶。

  1839年,18岁的Jay Cooke加入E.W. Clark & Company,费城的最大的私人银行之一。一年不到,他便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位深受重用的雇员,他的绝活就是鉴别真假银行券,敏锐的眼光使他在公司身价百倍,被奉为无价之宝,30岁不到就成了公司在纽约和圣路易斯的合伙人。他还担任了一份兼职,从事新闻工作,在费城的一家报纸《每日记事》(Daily Chronicle)撰写关于货币市场的每日专栏,主要是东海岸债券市场及外汇市场上的情况。一年之后,库克还是放弃了这份兼职,因为它太浪费时间了。不过,这段经历却令他小有名气,成为具有新闻写作天赋的一流金融从业者之一。

  1858年Jay Cooke从公司退休,之后的3年,重组宾州被抛弃的铁路和运河使之再投入运营。

  1861年1月1日,在费城开了自己的公司Jay Cooke & Company。

  宾夕法尼亚像其他许多州一样,在1837年的大恐慌中时候有过债务违约的劣迹,到了开战前信用依然不佳。南北战争爆发前,一位英国作家挖苦道: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会打仗,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勇气。现在,我凭借心灵的天眼就可以看到,在宾夕法尼亚的平原上,一整支军队排成了战斗时的队列,由不可战胜的步兵组成了巨大的团队,债务人组成的重骑兵团规模庞大,批评者的阵营空前壮大,破产方阵的旗帜上写着斗大的法语--Vivre sans payer ou mourir”(生不如死?哪位懂法语的大大帮助翻译一下)。"

  在1861年时宾州负债已经超过4000万美元,为了备战,宾州政府委托杰伊发行价值300万美元的债券,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使命。

  宾州政府让Drexel & Company –1838年成立的一家运作良好信誉颇佳的费城银行--和Jay Cooke共同负责此次债券发行。

  Drexel & Company是后来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的前身之一,德崇是垃圾债券之王Michael Milken发迹和毁灭之地,1991年德崇证券破产倒闭。德崇证券的霍华德邵信(Howard Sosin)和兰迪拉克森(Randy Rackson) 还有巴里高曼(Barry Goldman) ,1986年春天三个人聚在一起构思了利率互换(IRS)这种衍生品,之后找到AIG成立了AIGFP,之后的故事详见拙作Too big to fail? http://www.ccthere.com/alist/2082117。利率互换目前仍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大的交易品种,规模高达数百万亿美元。

  年轻的J.P.摩根在南北战争结束,加入Drexel & Company,在纽约成立Drexel, Morgan & Company,下文将提到。

  Jay Cooke被州政府挑选来担任联合代理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太被人们理解,因为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银行界还是一个新人,尽管他在E.W. Clark & Company的声誉早已尽人皆知。

  Jay Cooke出手不凡,他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销售活动,债券被人们超额认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只不过是雏莺试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髯公Jay Cooke

  上文说到财长蔡斯跑到华尔街碰了一鼻子灰,不得已把发行的任务交给Jay Cooke。Jay Cooke于1861年9月5日发起了营销攻势,在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软硬兼施,是美国历史上为营销金融产品而组织的最广泛的公关运动,在今天能组织这样的活动也是业内绝对的策划大师,更别提当时那种跨时代的举动了。

  Jay Cooke的攻势直指人心,挥舞着爱国主义大旗,面向广大的人民。报纸广告、户外海报等宣称:“我们的繁盛所依----美国政府号召每个人伸出援手,不是用捐款或赠与…购买债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姆大叔”著名的I want you

  直接呼吁购买之外,还有软文,比如一位爱尔兰妇女的感谢信,当时她把毕生积蓄1200美元都用来买债券,“我所有的钱都是在这儿挣的,我刚来美国时一文不名……我这么做是为了老亚伯(林肯的昵称)和这个国家”。

  Jay Cooke还创新了销售方式,摈弃了华尔街坐等上门的老爷作风,组织了超过2500人的销售队伍,到工厂农村,田间地头,教堂军营到处推销。邮递员被要求在信箱里投放广告,牧师被请动劝说教民们订购,到政府机关拿来纳税人名册征订。办事处一直开门到深夜,以方便那些白天上班的人。

  第一批5000万的债券不仅全卖光,还被他超额卖了1100万。

  华尔街这帮精英们被惊得目瞪口呆,意识到因为贪婪而错失良机后,马上开始组织御用媒体抹黑和诋毁Jay Cooke:“Jay Cooke先生和他的公司动机何在,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名号与‘伟大国债’之间的联系….”,并无中生有地指控Jay Cooke索要了比华尔街更高的佣金,并宣称,“高佣金率将成为调查的对象”,全然不顾事实恰恰相反。

  最终,华尔街的进攻让蔡斯担忧起来,刻意与Jay Cooke拉开距离,并在《国民银行法》中有所妥协,使华尔街确立了自己国家中央银行的地位,华尔街的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Jay Cooke的故事没有完,1865年联邦一种全新的固定利率债券7-30销售奇惨,被迫又找上了他,Jay Cooke再创佳绩,短短4个月把7-30卖出了当时的天量……

To be continue......

家园 【原创】蓝血与混血(13)

7-30的意思是年息7.3%,跟以前债券不同的是按面值销售,定期付息。大家习惯了在面值上打折,按面值兑付,所以很不好卖。

Jay Cooke将7-30的宣传重新定位,100美元每天利息2美分。把以前的华丽的组合拳一使,再加上联邦军节节胜利,民众爱国热情高涨,销售业绩屡创新高。

7-30还有一个特点,没规定卖多少,所以上不封顶。刚开始准备好的债券凭证很快就用光了,加印赶不及的情况下,Jay Cooke又发明了“线上”销售,利用当时初具规模的互联网---电报线路先卖再给凭证。这种超越时代的销售方法创造了奇迹,Jay Cooke在4个多月组织了3期销售,共卖了8.3亿美元。

8.3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联邦政府打了4年仗,总共才借债22.74亿美元。

在1873年危机中Jay Cooke破产,公司倒闭。直到1880年,破产法对他的限制解除,Jay Cooke因为投资银矿而又成为富人,不过当年他就去世了。

Jay Cooke象彗星一样划过天空,光芒如此耀眼,消逝又如此之迅速。Jay Cooke的沉沦是因为卷入当时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建设狂潮,陷得过深。他太喜欢明尼苏达的德卢斯Duluth,Minnesota,一心要把德卢斯打造成新芝加哥,结果用力过猛,自己也折了进去。

奥巴马要建高铁,为什么找中国人? 这与美国铁路建设史上华工的贡献有关。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之际,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Pacific Railway Act of 1862),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1869年第一条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很巧合地是,100年后,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政策,制定和实施太空探索和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登月。当然,还有2人都遇刺身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示意图

该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东西对进铺筑铁路。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内华达塞拉山脉,工程极为艰巨。

为了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还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凡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公司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土地总数超过了1.6亿英亩,比整个得克萨斯州的面积还要大;同时还获准发行面值100美元的股票,数量多达100万张。

1863年1月,当这条铁路动工的时候,人们还在计划将用至少14年的时间来完成它。然而,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这个计划就实现了。

在全长近1100公里的中央太平洋铁路上,有95%的工作是在华工加入筑路大军的四年中完成的。

在工程中,华工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华工在 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

中央太平洋铁路于1863年1月8日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两条街道的相交处破土动工。然而,从西部往东的路段,一开始便是最艰难的工程,在他们的前面是海拔 2100米的内华达塞拉山脉,最初的40英里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必须建设50座桥梁和10多条隧道。施工条件极为艰苦。

虽然有大批的爱尔兰人每天随船抵达旧金山,但这些人根本无法适应危险且令人疲惫不堪的修路工程,酗酒、斗殴、还不断罢工要求增加薪资,即便加了工资,每天还是有数以百计的爱尔兰劳工逃跑,工程进展之慢只能用蜗牛爬来形容——导致中央太平洋铁路在两年之内只铺设了仅仅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铁轨。

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缓慢的进度使得工程承包商面临破产的危机。

怎么办?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施工的高管Charles Crocker建议雇用华工。他的理由是: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修铁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harles Crocker,四人帮The Big Four之一,也办过银行,1986年Crocker National Bank被Wells Fargo合并

当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中国人已经有将近五万人,其中90%是青年男子。

1865年2月,首批来自中国南方的50名华工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走上了铁路建设工地。开始时,对华工的蔑视不光来自白人工人,就连工地的一些负责人也对认为华工体力单薄,个子矮小,根本没能力参加这么艰苦的工作。

华工虽然看上去矮小单薄,干起活来却个个能吃苦耐劳,神勇无比。并且不像白人工人那样自由散漫,爱酗酒闹事。相反,他们循规守纪,头脑灵活,很多工作一学就会。工程的进度明显加快。

曾任加州州长,当时是中央太平洋的总裁斯坦福(Amasa Leland Stanford)在1865年10月10日上呈美国总统的铁路报告书中,说华工平和耐劳、勤奋节俭,愿意虚心学习修建铁路的各种技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人帮The Big Four之一Leland Stanford,他创办斯坦福大学的财富里有中国人的血汗。

尝到甜头的公司决定大规模招募华工,甚至派人专门到中国广东省雇佣劳工,并与轮船公司协商好以优惠的船票把中国劳工运到美国来。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成为第一个大规模雇用华工的企业。从1865年到1869年四年间,约有16000多名华工参加筑路工程,占工人总数的90%,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

中央太平洋铁路负责修建的路段,以穿越内华达塞拉山脉(Sierra Nevada)的工程最为险峻。内华达塞拉山脉位于加州东缘,是加州与内华达州的分界山脉。最高峰海拔4418公尺。众峰顶长年积雪,是以又称为雪山山脉(内华达Nevada即西班牙语白雪封顶之意。)

在群山之间,横贯铁路的工程,必须沿着陡峭的山壁开出路基。在垂直的峭壁上无从立足,遑论开山筑路。但是华工利用中国传统的凿山法,自崖顶以绳索悬吊工人至半山,以手工在山壁上凿出小洞。随后置入火药,点燃引信后在爆炸前迅速将工人拉起。

因为火药性能不稳(稳定的炸药要等1870年代诺贝尔发明),爆破后被炸飞的岩石迸溅,或者绳索磨断而葬身崖底的华工,不计其数。《美洲华侨史话》记:“在修筑100英里的塞拉山脉地段的铁路时,华工的死亡率高达10%以上”。

华工们腰系绳索、身悬半空,硬是双手劈开生死路,开出一条行驶车辆的通道。

开凿长达1600英尺的唐纳隧道(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是中央太平洋铁路最艰难的一关。连续两年遇上美国历史上罕见的严冬,很多从中国南方来的从未见过冰雪的华工被活活冻死在帐蓬里。几个月后发现他们的尸体时,有的还握着铁铲和洋镐。

1867年冬天,气温降到摄氏零下23度,工程因运输困难而陷入停顿,白人工程师们也束手无策。又是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他们铺了一条37英里长(约合59.5公里)的冰雪道,利用光滑的路面拖运物资,不但恢复了运输而且加快了工程进度。当第一道光亮透进一条1600英尺长的隧道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仅仅只有2英寸的误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冰天雪地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美国铁路华工

凿穿唐纳隧道后,他们又征服了气温高达摄氏四五十度的内华达大沙漠和漫无边际的犹他大盐湖。

在1862年的横贯铁路法案里,规定两家公司的铁路在加州及内华达州的交界处接轨。当时美国联邦政府预估,中央太平洋在内华达山山脉段工程必定艰苦,而联合太平洋公司的路段大多为平坦的中西部草原,因此联合太平洋到达内华达州最西境时,中央太平洋大概也只能穿出崇山峻岭抵达加州的最东境。没有想到中央太平洋倚靠华工,一路过关斩将,在1868年6月内华达州北部的小城雷诺时,联合太平洋的员工还在千里之外。

中央太平洋在内华达山山脉中与群山搏斗,两年多的时间才推进60余哩。联合太平洋一开始轻松愉快,沿着平坦的帕拉特(Platte)河谷,以每日一哩的速度向西推进。当中央太平洋穿出内华达山,得见天日时,双方的处境对调了。联合太平洋进入了洛矶山脉(Rocky Mountains),必须开辟隧道,对付崎岖的地形。而中央太平洋终于步入坦途,得以每日一哩的速度向东而去。

美国国会在1864年及1868年两度对原横贯铁路法案提出修正,允许两家铁路公司在抵达原先预定的加州边界交会点后,如对方未到,可以继续向前筑路。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而政府并未规定铁路东西两段的会合地点,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争夺目标是犹他州(Utah)的商业中心盐湖城(Salt Lake City)。谁先到,谁就掌握了盐湖城庞大的经济利益。于是双方竟日赶工,向前力挺。中央太平洋的华工,更是快马加鞭,日夜赶工。

在中央太平洋铁路与东段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连接贯通前的最后阶段,西段的华工接受东段的爱尔兰劳工的挑战展开筑路竞赛,创造了当时12小时铺轨10英里200英尺 (约合16.41公里)的世界纪录!由于华工的努力,中央太平洋铁路,终于在1869年4月30日率先到达双方相约定的接轨点---当时犹他准州盐湖城正北方奥格登地区的Promontory Summit。此时联合太平洋的爱尔兰工人,正在Promontory Summit的东坡为最后的几项工程努力。

1869年5月10日下午2点多,一队华工在工头H.H. Minkler带领下,将最后两根铁轨的第一根铺好;另一队爱尔兰工则在工头Michael Guilford引导下,将最后一根铁轨铺好。随后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Leland Stanford,及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副总裁Thomas Durant,轮流将最后一根道钉钉入枕木。在道钉钉下的刹那,现场电报员立即拍发电报至华盛顿,宣告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体,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美国从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真正完整的国家。电文如下:

"May God continue the unity of our Country as this Railroad unites the two great Oceans of the world."

全美各地欣喜若狂,庆祝横贯铁路的建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he Last Spike, May 10, 186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举行仪式之处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历史景点,参观时会有表演重现历史

这条用2000条性命换来的大铁路,最终改变了美国商业和财富的分布,并打开2000英里铁路沿线土地的空间和价值,拉近了美洲大陆的距离: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旅途一下子由6个月缩短成7天。

美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To be continu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

The Big Four(Leland Stanford, Collis Huntington, Mark Hopkins, Charles Croker)里三个人都无后,也挺巧合的。

家园 where is 13? I'm watching

1865年联邦一种全新的固定利率债券7-30销售奇惨,被迫又找上了他,Jay Cooke再创佳绩,短短4个月把7-30卖出了当时的天量……

又是奇招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