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锅(25)>:铁案(一) -- 本嘉明

共:💬184 🌺912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作你的亡国奴

我作我的人民共和国公民

家园 那你把台湾韩国军事开支端出来说个P啊

这句话就是针对你的上贴标题的

家园 您的假设挺有意思

朝鲜战争跟美国作战的是中国。如果不是日本,是我们,美军跟谁打?对手是别的国家还需要美军就近下订单?

家园 你以为放下锄头、拿起锤子就能马上成为合格工人吗?

可是我现在很怀疑所谓劳动者素质导致无法快速工业化的说法。
你可以看看现在那些成为普通技术工人的农民工们,与过去的国企技工相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技能水平低下、不知标准规章为何物;在生产协作上,套用老话就是“组织性纪律性”太差。个人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几年的努力(有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就得到提高;可标准意识、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养成,从单独劳动者到群体劳动者的蜕变,那可就是漫漫征程了。之所以他们还可以活跃于那些岗位,不过是中国制造整体上还是处于粗制滥造的阶段,不重视质量罢了。

家园 小国可以依附

大国没有这个可能。

家园 哲学兄讲得透彻。

我觉得属于空想家一类的人物,特点就是根本不看具体的物质环境如何,光想着“可以”做啥做啥。纯粹就是唯心主义者。

凡事讲条件,讲具体的物质条件,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唯物主义者所持的立场。

基本的哲学立场都没有站稳,也出来臧否人物,非议前人,徒令人愕然而已。

加上一句更加冷冰冰的话:历史是最公平的,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历史是要具体的物质力量来推动前进的。

蒋总统及其领导的政府,先是招来外敌入寇,后来败走TG手下,遁走天涯而为寇。

这是事实,站在他那边的人,首先要检讨为何他败了。讲蒋总统若在,即可领导中国如何更好,殊不知这个前提都不存在,遑论推论之结果如何荒谬了。

历史的动力——具体的物质力量——将蒋及其集团扫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选择。

家园 黄金十年

1 1931-1936年,公立中学人数和校数基本没有变化,少量增长为私立中学

2 江苏1931年,儿童入学率26%。1936年,全国儿童入学率24%,全国用于小学教育的经费为1.1亿。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多数小学是1年制或2年制的短期小学。

3 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指出,超过三分之一是军费,超过三分之一还外债,军费和外债占到四分之三,还有15-20%上下是人头费,行政费,之后建设费(国防工程算到这里面)之后才是教育经费(就是这个也有不少是用于军校的),1934年教育经费3100万,军事教育部分占了1400万

4 1932年统计,全国高等学校有教师6700人,其中教授占到了31.5%,工科教师人数占8.4%,文哲法政45%

5 1931年全国大学生人人数4.2万(文科占3万人),其中包含独立学院1万,专科0.7万

其中工科人数4400人(正宗本科3100人),其中一半为私立大学在校生。

以上数据据来自国民政府官方数据

6 1952年如果当年全国高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缺口仍有1.6万(全国当年高中毕业生3.7万,计划招生5万余人)

家园 想当然

保证民生和稳定,你觉得美国有什么义务外加能力保障4亿5千万人的民生和稳定人家开慈善的?日本和德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工业炸平了可以重建,很多时候只是建房子买机器的问题,而相比较而言中国只是个近现代国家,最大的问题在于土地兼并,老将不改革土地,你让人家美国怎么帮他养活那么多农民?你觉得中国那时候有钱形成一片能养活那么多人的工业么,哪里来的熟练工?生产管理经验?就算你强行建起来,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国内的那点需求摆在那里,没存款你拿什么扩大内需?中国工业不是全无基础,这个不是全无和全无之间的差距,也就尔尔。

日本的崛起有美国的援助不假,但更重要它内部自身的奋发图强,你叫四大家族图强个看看,美国即使援助,经过他们盘剥还剩多少能用于发展?

至于你说的蒋周旋于苏美两国之间,那就太搞笑了,老将这个两头讨好很可能就是里外不是人。上海滩黑社会出身的阴谋诡计功底,早让美国失望到一定了。老将的要美援不干事二战就出了名,内战更是气的人半死。最重要的是,日本在当时是政治独立性完全丧失,几乎就是半个海外领,这样听话小弟最安全。你让花生也来个试试看呢?抗战美国给的援助,叫他做什么推三阻四的,你觉得这样的小弟你喜欢?

什么内耗劣根的,日本那点大的鬼地方竟然还有啥战国三国,他们就不内耗了?你当他们完全统一在以天皇为核心的幕府周围?笑话

家园 同意纹石的看法:产业工人不同于农民工

本人从事第二产业,属于自主创业。在长三角之一的上海。产品对加工要求不高。应该说看上去应该可以很容易做好。实际两三年坐下来,吃的亏主要是招收个农民工没有组织纪律性,没有质量概念。其中本地下岗工人明显工作质量要好得多。

这其实也回答了为什么建国之初工业化很难完成---即便凭借着TG超强的组织能力。

80年开始全面工业化也是有基础的:

1)原先初步工业化的产业工人;

2)回复高考,开始大力培养人才;

3)大量中青年劳动力。须知那时候的青年和现在80后90后不一样,勤学好问非常认真。

请小弟三思。中国的事情全面看待不容易。

家园 看看东莞

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小地方,发展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全面发展是很困难的。东莞本地人全中国人的缺点都有,但是资产,金钱很多吧?

但是放眼一个广东呢?粤北山区还有的地方极度贫困呢。

所以有治大国如烹小鲜。

个人的例子,公司10个人以下的时候,效力最高。为什么?老板可以管理到每个人。当公司到了20人以上,分成不同部门的时候,效率立刻降低了。其中奥妙就不用说了吧。

国家发展也是这样。

家园 这个有亲身体会;日本人确实不愿意交给我们技术

和一个日本公司Nissian合作,他们拿过来的都是70年的技术,还遮遮掩掩,要求我们签署技术保密。

气愤不过:这样的东西在教科书上都有,怎么签?

家园 真的有“很多人”比我们进步的快的吗?

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起来的经济体一个手就能数的过来

家园 您这说的是二战前还是二战后?

我实在不知道有任何一个时期日本领土大过中国的,请指教

家园 你看人家的马甲,就是在云里飘着的

当然说话就不会着调了。

家园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