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哲学一滴】宇宙是被设计出来的吗? -- 肥狐

共:💬184 🌺5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完最后一段,就知道完了

否认一切科学,也是宗教的表现。。

家园 是吗?真的?

哪个银河系?其中的那颗恒星?还是我们这个银河系中的哪颗恒星?

家园 你把自己忘了?
家园 唉,男人啊

YY伤身滴呀

家园 设计论是不能服众的

18世纪的法国神学家威廉·巴莱(William Paley)提出:人们面对任何具有复杂的工作原理的东西,都会认为它是有意设计出来的,而宇宙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看上由某种至上理性设计的大机器。这个设计者就是上帝。

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批判了这种观点。他说:说世界是一台机器,只是一种比喻,而比喻总不是充足的证明理由。我们也可以把宇宙比喻成为一个有机体,而有机体是自然繁殖的,并不是设计出来的。

家园 哈哈哈,的确

我和大家抬杠的原因是:

我认为,整个宇宙中,极有可能人类是唯一的智慧生命。

如果兄弟认为已经有生命迹象的星球是地球,那么,我举双手赞成。

当然,另外,我认为,或者说,我猜测,宇宙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但是,无法论证。

家园 这是很可能的。

  宇宙中恒星数量极多,行星就更多,但能适应生命生存的实在是不会多。

  别的不说,光是宇宙射线就排除了星系内大部分的地方,只有象太阳系这样在星系外围的恒星系才有可能有生命。

家园 管我们服不服,设计论不好反驳

现在社会还算昌明,不大容易使人产生深刻的宗教体验,如果社会动荡,人们苦闷,比现有宗教更黑暗更野蛮的宗教也会有大批信众。信徒们常说,不经过苦难,你不会走到主的面前。个人的宗教体验得自天人感通,宗教体验不能传授,神学需要理性指引,设计论神学的核心内容,而这却是从数学起源的,毕达哥拉斯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向设计论开炮是徒劳的,关于终极问题,科学无能为力,神学家对自己的答案信心百倍,那真是一种懒汉思想。设计论本来就是个类比,阿西莫夫的《理智》对设计论的攻击倒非常有意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理智》的故事梗概:

一个叫柯蒂的机器人在“太阳站”上工作,它负责转换太阳能并将之传输到地球上,但它不相信自己是低能的人类制造的,它靠理智而不是天启创立了一套宗教,还跟其他机器人传授,发展了一套宗教仪式。一场太阳风暴即将来临,如果柯蒂不保护能源光束,稍微偏差一点,地球表面就烤焦了。两个“维修工”前往太阳站说服柯蒂,然而设计论的确难以反驳,柯蒂认为地球不过是一个幻影,空间站的建站历史资料,柯蒂认为那是主放在那里的。正在绝望的时候,太阳风暴已经过去,一场虚惊,机器人还是要按照人们预定好的程序办事,不过它们认为那样做是主的意志,而非人的意志。维修工释然了,只要机器人活干的不错,管它们信什么宗教了。

家园 这是多少男同胞的梦想啊
家园 广义生命角度,氨基酸从来不是必要条件

不如我们再大胆一点?高能环境下,这个够扯了吧。

比如恒星表面,电磁力已经无法约束粒子了,这里就不存在化学反应,也就不存在化学生命了。但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一种基于强作用力或弱作用力的短程力健,来搭建具有一定活性又相对稳定的力学结构。

这种微观尺度的结构经过时间和环境的筛选,形成一个自我维持演化的耗散系统的时候,这不就是一个高能粒子生命体了嘛。

其尺度和我们化学生命的比例,可能是分子和原子核的比例,即同等复杂度下,尺度上可能只是化学生命10万分之一,如果考虑量子效应,甚至会更小。起个体结果由各种基本粒子组成,如果能量级别太低,比如一亿度以下,短程力就会过于稳定而失去活性,生命体就会“冻死”,通过吞食氢引发聚变来维持自身所需能量。

恒星所拥有的物质量远多于行星,其存在的历史也远长于行星,那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有限的空间里,这种恒星高能粒子生命产生的概率远大于我们这种化学生命体在行星上出现的概率。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理论物理里诡异和未知的东西太多,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都是很难以常识推导,这些推演权当一乐。

家园 佛说宇宙本身没有时空的界限

佛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存在。因为我们有时间及空间的观念。

从而产生一个宇宙是有限存在的想法,进而产生宇宙是怎么来的疑问。因为宇宙本身没有时空的界限,以时空观的方式去探讨宇宙是不合适的。因而,我们佛认为的宇宙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如果我们跳出时间及空间的局限,那么宇宙就是一个无限的存在。

家园 震惊——孤零零的。
家园 还有就是硅基的,是吗?谢宝。

其他星球上产生不同基类的生物的可能性有多大?除了碳基和硅基,还有什么可能?

家园 在其他星球有不同的元素周期表的可能性有多大?
家园 大体能看懂,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