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馆-----茶馆 -- 柚子

共:💬15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馆-----茶馆

朋友的朋友在北京某胡同中开了茶馆,拉着我们去喝茶。

古代的茶馆有着社交功能,好比外国人的咖啡馆及酒吧。民国以前的茶馆,女人是不能进的,因为是社交场所,所以是男人的天下。所以才有了老舍笔下茶馆里的“莫谈国事”及黑帮的吃“讲茶”。以前的茶馆早上起就有人,往往是吃了早点之后就孵在馆里,一帮人聊天的有,谈生意的有,等中饭的时候,不想挪步的直接叫了旁边饭馆的饭菜送过来,等下午的时候听曲(在南方听书),直到晚饭前,才回家。现在国内江浙一带也少见这样的茶馆,只有在天府之国成都还能看到,不过成都人似乎将这一遗风更加发扬光大,3-5元一杯茶从早到晚不说,茶馆里还可自带麻将开始卫生麻将一天。

今天的北京,从前意义上的茶馆几乎没有了,即便是大栅栏里的新修的老舍茶馆,因为茶客有人居多,沸沸扬扬的也是找不回喝茶那种慢条斯理,淡淡随心的感觉了。新开的茶馆,多多少少又以功夫茶或者变相的借鉴了咖啡店的风格,前者以卖天价普洱或者古董为目的,而后者则仿佛是香港的茶餐厅,有茶有点心还有主餐,只是借茶之名的咖啡馆,吸引外国游客罢了。

朋友的朋友的茶馆是前者,朋友记得我们另一朋友老丁藏着一批中土畜的80年开始的普洱(以前请他和我喝过),而他的新朋友则是新开张,收了一些货在手中,于是邀请老丁帮着掌眼,老丁是我们中的八旗,早年开个外贸公司,后来不知道怎么搞和闐玉(他家的鱼缸里的砂石,都是当时3元钱一把买来的籽料),买玉的时候人家买茶,绿茶不好藏,且贵,所以他就每年的新做的普洱买一些,准备老来脾胃不好喝。没想到后来普洱人为的被台湾商人炒成天价且鱼目混珠,他就开始被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请去掌眼。

朋友的朋友是山西人,据说是搞煤矿的,早几年买了四合院出租给商户,08年后商户生意不好,他就自己开始琢磨做些个别的生意,请了师傅看了风水,改造之后开茶馆。茶馆里面香烟缭绕,看样子除了茶馆还应该做礼佛用品生意。

那茶,老丁看了,我们尝了,最后没有交易。我的感觉是还没有老丁上周给我们拿出来98年他藏的普洱好。

喝茶,看来在北京还是自家的好。

写到这里,又是清明时节,也该去杭州或者济南,喝新茶了。

济南的茶一般,但是泉水好,特别是趵突泉边的茶社,春日里看着泉,听着远处传来的京剧,喝着茶可以嘟嘟悠悠的忘记时间。

而杭州的茶适合晚上和三五好友,趁着月色,畅谈。

关键词(Tags): #生活空间
家园 花,这个济南的泉水是真的不?
家园 济南的泉水确实好,呵呵
家园 我在济南待过很久的,几个泉水都转悠过,茶下次尝尝
家园 开个茶馆不错啊,不过好像很难赚钱
家园 泉水未必是真的

不过济南自来水的素质确实不错.

家园 是呵,我记的是济南是泰山山脉下来的水
家园 泉水/地下水好像主要是南部山区渗下去的

不过现在喝的水,好像一般是黄河水或者锦绣川水库积存的南部山区降水,地下水已经尽量少用了.

这两种地表水似乎味道也非常不错,起码不至于像Edmonton的自来水,烧开放凉就会有异味...

家园 送花
家园 【原创】馆--- 旅馆

查了《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里面这么说的,馆,客舍也。从食官聲。《周禮》: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可见古代的时候馆的功能主要是招待宾客食宿之用,后来慢慢的演变功能之一是旅社的用途。看古装片,那时候大侠住宿十之八九叫悦来客栈,这可能是今天旅馆的前身,以前的旅馆可以包三餐,也可以自己买了材料自做(这个可以参考侯宝林老先生的相声《吃饺子》),有时候寺庙也也附带借书生住宿的功能(见西厢记),也有同乡捐钱共同修的会馆(一般在京城为考生赶考设的好比现在的驻京办后文会单说),到了民国,西风东渐,Hotel也引入中国,最早应该是沿海港口城市及北京这样的地方,大型的Hotel出名的好比有上海的和平饭店,理查饭店,锦江饭店,北京的北京饭店,天津的利顺德饭店,杭州的新新饭店,从设计到功能上历经百年仍然有着迷人的魅力。到了民国饭店除了住宿功用还有了诸如长期包房及承办西式婚礼的功能(我的几个姨婆的婚礼就是在上海的和平饭店及理查饭店举行的)。

再后来,酒店业的趋势就是连锁,统一标准,接下来就有了评级,再往后,因为开车的人多了就有了Motel这种经济型连锁酒店或者青年旅舍,再往后细分市场,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大家可以各取所需的入住自己定位的酒店。

金融危机来了之后,好多四星五星的饭店面临客源急剧减少的窘境,因为他们的客户主要依赖的是各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出差,危机一来,各公司精简预算,停止出差,这些大饭店的客流自然减少。说到这里想到几件不相干的事情,我认识的人当中自掏腰包入住五星级饭店的人不多,但是住过的人不少,其中有一极品菲男,原来位置是某投行亚太区主管,每次出差,除了自己,还要携家带口连带保姆,揩油到饭店的客户经理私下跟他们的后勤主管抱怨这人素质太低,要不是公司付账,以后坚决不让该男入住。据说该男去年年底被炒了鱿鱼。

而国内的motel旅馆多少和汽车没有什么关系,演变成了经济实用型出差选择的代名词,多数这些旅馆位于交通便利的地点,且相对整洁干净且安全,如果对环境没有高要求,性价比倒是不错,青年旅舍也跟motel大致差不多。

街道旅舍是为了那些经济不富裕的旅客准备的,往往是一个房间8-10人。

还有就是农家乐代表的家庭旅馆,如果喜欢体验某种生活到也是不错的选择。

旅馆和茶馆一样是有很多故事的地方,所以每每热播的电视剧肥皂剧隔几年来个主题,好比英国的《巴比伦星级饭店》,海岩的《五星大饭店》等。我现在正追着英国的星级饭店看,学到了一些大概的知识,好比礼宾(concierge)的职责是照顾到客户的 吃、住、行、娱、游、购六个大内容,并且要有超人的本领,简单说就是有着超人的见貌辨色的本事。只是中国目前的旅馆业服务距离国际水平确有差距(不知道是不是和没有小费体系有关)。

关键词(Tags): #馆#旅馆
家园 济南的自来水来源

济南南部山区的卧虎山水库和锦绣川水库,水质一般,有一阵还是黄河水,腥得不得了。小弟在那里喝的年头不少了,呵呵。

怀念济南黑虎泉的水,真不错。

家园 是以前的那个柚子吗?

怎么觉得,文风变了?

家园 馆----博物馆

搜索了一下,博物馆据说是于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大城的缪斯庙(Mousien),那里专门收藏了亚历山大大帝在欧亚非征战所得的珍品,Mousien是古希腊语的艺术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记得沙拉斯通很多年前演过一部《我的缪斯女神》),然而当时的博物馆并不对外开放,待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王室贵族开始于王宫中设陈列室收藏珍品,但也尽限于贵族参观,对于公众开放要到1773年,英国的Ashmolean 博物馆对公众人士开放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世界上出名的博物馆应该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等(写到这里想到,这些博物馆延续了几千年前的历史,陈列的物品中战利品占了相当比例)。

我是一个不太好动的人,到一个城市总喜欢钻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血管和细胞里去,而城市的博物馆和居民区里的饭馆是最好的地方。

博物馆代表的是这个城市的很久的过去和一段不长的历史。在北京,不能不去的是故宫博物院,最好是冬季,理由是这个季节,游客会减少(如果你是学生那么票价相当的划算)。故宫博物院的特点是藏品之多(即便是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带走了许多珍品),所以每一次参观你总能看到部分上次没有看到的展品,珍宝馆的金佛塔(每层都供有佛像), 玉山子(愚公移山),钟表馆内的各国钟表,即便是隔扇门间的御制诗画等都是值得一看的。

上周再去,到永和宫同顺斋见东侧墙上挂着一幅字,是瑾妃临的顺治帝的一副行书,通篇意思是身在帝王家心向佛门,字写的相当周正且端然,不由感叹写字的人的心俨然如止水。

离开永和宫,外面的玉兰花开的正好,一对老夫妇正在享用自带的午餐,老先生体贴的给老太太吧保温桶里的热水倒在小杯子里面。故宫里唯一的不好就是吃食贵不说且口味也差,以后也要学老夫妇的样子自带午餐和茶点呆一天的好。

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也值得一去,虽然比不上故宫的规模,但还是有值得一看的宝贝,好比瓷器馆的远青花抱月瓶,文房里的玉墨床,建筑馆里的各色门和一楼大厅的牌坊。而且08年开始这里已经免费对外开放,只是预约比较麻烦一点。

上海博物馆特色的是明清字画,大约是江南多才子,好比郑板桥,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文长的字画多散落于此,所以也是一年四季轮番上阵,最有趣的是能看到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小品画册,花鸟鱼虫甚是有趣。

而北京上海之间,各地的博物馆也是各具特色,好比徐州博物馆的汉代金缕玉衣和汉代玉璧及玉器雕琢可以说工艺水品是空前绝后,镇江博物馆的唐代金银器作品, 南京博物院的青铜器及织绣,苏州博物馆的书画及杂项(苏州本身就是一座中国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由于本人游历有限,国内到的地方有限,且年轻的时候,不喜欢去博物馆,以为太乏味,等到懂得时候,时间又有限,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补充各地博物馆特色。

关键词(Tags): #馆#博物馆
家园 花一个

喜欢看首博的藏品,到故宫喜欢看其建筑及后宫居室的还原摆设。

反而是国家博物馆,空有个大名头,藏品虽尚可,但摆放方式也太落后,没法吸引人再次流连。

看过最难忘的特展有两个:国家博物馆的埃及国宝展,内心震撼,中国美术馆的法国印象派画展,视觉震撼.这两个展览的规模之大,展品荟萃之精,怕是此生很难再碰到几回了.

家园 【原创】馆-美术馆

美术馆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和博物馆一样,以前去的人少,就算去也是捧朋友的场或者是人体画展之类的,引的大家蜂拥而至。后来艺术品和古董一样被炒作,去的人也就多了。

最早看美术展是在上海,那时候家里附近离刘海粟美术馆很近,夏天天热,去里面孵空调,很是不错,那时候,炒画作的人少,学生展中精品不少(我眼中的精品是认真画的,能让人看得懂的,而且内容让人看了愉悦的),写实为主,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组黄山水墨画,犹如照片,但气势却在照片之上,10年之后,有幸在日本再次看到这组作品,那时的价格已经是上百万了。

后来是到处玩的时候,有时间去各地美术馆看展(碰得巧,往往是不要钱的),油画,中国画,摄影,各地有各地特色。

日本的时候,上野美术馆经常去,原因是学生票价很便宜。比较喜欢看的还是浮世绘,或者写实派的。

等回了国,北京开始免费开放一些展馆,北京美术馆逢年过节总是免费开放。去年看了德国18世纪以来的画展,18世纪的浪漫主义派的能看懂,其中一幅乡间路上的作品,一群修道院的小姑娘在嬷嬷的带领下走过春天的乡间小路,路边有对年轻恋人正亲密的坐在树下,小女孩看着恋人,嬷嬷发现呵斥小女孩们。很是生动。等走过18世纪到了19世纪的抽象派,野兽派一路彻底看不懂,到了20世纪的大师人物的红灰蓝主题,彻底对着大大的色块失望,唯一明白的是我不是色盲。今年看的展会里面,比较喜欢晁楣先生的版画,从50年代到现在,画里洋溢着生命的快乐和活力(当然也是显而易见我能看懂的)。最近的英国大使馆赞助的特纳画展,很是灰色晦暗。而百年雕塑展的除了老一辈(40年前生人的)以外,60后的作品中罕有好作品,思想模仿西方之作太多,更糟糕很多作品的视角诡异作品人物空洞颓废甚至有如吸毒者。

想起朱德庸的漫画里一节,某人去艺术品商店,买了油画布,画好之后拿回去,结果给的钱比材料费还便宜,问为什么,店主说,这个没办法回收再利用。

当然现代艺术品被画商炒作后远远高于这些材料钱。

美术馆比艺术画廊好,因为你可以有多种比较,而且没有画商在你耳边左右。

关键词(Tags): #馆#美术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