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喜欢AK!!! -- 三妞

共:💬60 🌺7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我来回答一下

弹夹就是这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发子弹一排

弹匣就是这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0发子弹一个magazine

转换器就是用3个弹夹装满一个弹匣的道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有这个道具,你需要用手一发一发的把子弹塞进弹匣去,很累很麻烦。

有了这个道具,你把这个道具宽的一头(就是图片上的上端)套到弹匣上,有道轨的这头(就是图片上的下端)接一个10发弹夹,然后这么一推,10发子弹就稳稳地装入弹匣了。多方便

如此反复三遍,弹匣就装满了,是不是比一发一发装填省事多了?

回答完毕。现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同学,可以送花了。。。嘿嘿

家园 谢谢,满意,送花,另请教

我看到一些片子,包括电影和新闻片,反映非洲内战啥的,有武装分子操AK,装一个弹匣,同时在弹匣上反绑一个弹匣。意思我是知道的,肯定是为了打完之后可以快速换弹匣,但真的在速度上可以显著提高吗?

另外一个问题,一般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也就30发弹匣,要增加携带量,无非就是用弹鼓之类了。

但我也看到过有冲锋枪两个弹匣并排安装--一个弹匣插进枪身,另一个弹匣并排连在主弹匣上。我不太清楚一个弹匣打完以后是不必换弹匣了呢,还是仍然要拔下来把另一个安上。总感觉这种搞法速度反而慢,倒不如老老实实拔下一个插上另外一个来得干脆

家园 试着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啊,因为我没有实操经验,快不快确实不知道。但我想这么做也有方便的因素吧,不用占手从身上掏另携带的弹匣,把这个倒手插回去就行。我只是猜测,因为没摸过真枪。

第二个好像叫滑动弹匣,两个弹匣并列平行,一个弹匣打光了,另一个滑过去就行。印象比较模糊,容我再找找。

家园 找到了

以下是从网上找来的。只是图片没找到。。。

MP40/II式是MP40/I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容弹量,用一个双联弹匣仓将两个标准的MP40式冲锋枪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枪管与机匣之间的护罩底端开槽,使双联弹匣仓可沿护罩的底槽滑动。两个方弹匣卡笋位于弹匣仓后方,弹匣仓前方设有两个指示定位器,当左边一个弹匣的枪弹用完时,推弹匣仓向左,此时,右边的弹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弹口。

家园 不去过三八节,跑来舞枪弄棒?

家园 第三幅桔红色的是AK74专用弹匣

东德出品

家园 妇女节谈这个?

等着回家跪主板吧!

家园 AK系列加榴弹发射器或迫击炮

是游击战的典型装备啊!哈哈,第三世界的突击步枪。

家园 好像说反了

在1953年АК-47改变了机匣的生产方法,由冲压工艺变为机加工艺。

我记得好像是机加工工艺在前,但由于机加工比较费时、费料,所以在冲压工艺成熟后就改成了冲压工艺,而且还专门把STG44的设计师Hugo Schmeisser给弄过来协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stg44是使用冲压工艺的。

AK
家园 你在部队里经常用什么枪?

81?95?还是别的?你的岗位配枪吗

家园 :(

家园 不爱红妆爱武装。
家园 算你狠!
家园 mm的AK是指的枪啊!

我还以为是ANNE KLEIN呢。

家园 冲压件比洗削出来的机件都要结实和重量轻

老兄此言甚是,所以应该是楼主搞错。冲压件的特点就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金属用量,直接减少了成本。(当然需要开模,单件小批量还是洗削合算,但是大批工业化生产就应该采用冲压件)

冲压出来的是钢板件,然后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组合成为机匣,钢板件组合在一起利用彼此的凸台和加强肋能比较好的保证强度。而洗削加工过程切断了金属流线,而且在转角部分容易引起应力集中,所以留下的金属壁是比较厚的,重量应该比钢板件更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