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杨迪笔下的邓华将军 (之一) -- 史文恭

共:💬210 🌺6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莫非这个履历错了?】

从朝鲜归国以后,任东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解放军四十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1983年离职休养

家园 您的简历差了一句。。

“杨迪....朝鲜归国以后,继续从事军队参谋工作,任东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解放军四十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直到1983年从沈阳军区参谋长任上退下来离职休养。..”

家园 杨迪应该谈不上是邓华的心腹,所以邓华倒霉后他还是能一路青

1963年晋升为64军参谋长,1965年晋升为6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6年12月晋升为沈阳军区副参谋长,1968年5月担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十五名副主任中排名第四,毛远新排名第六。如果是邓华余党,哪里会这么红?相比张爱萍当南京军区副司令时和许和尚关系处的很差,他调任副总长,手下几个爱将很快被许和尚处理转业,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德到山东当计委副主任,张爱萍知道后才把他捞回部队,到总参当作战部副部长。

1975年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汪洋专任国务院七机部部长,杨迪晋升为沈阳军区参谋长,这年叶帅主持调整军队各大单位领导,重点是军政一把手和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调整方案中杨迪没动。而1977年对军队的调整,正当盛年的杨迪在该年12月被免职(时年56岁),后被任命为沈阳军区顾问,与和他一起参加三支两军的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相比,杨迪已经比较幸运了,李伯秋作为毛远新的代理人在1986年被开除党籍。

杨迪任64军副军长时,军衔制已取消,军队干部级别改为国家干部级别,按国家干部级别在军队设1-27级,1972年又改为1-23级,军职以上高级干部的行政级别为1-9级。此时的杨迪已是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级别应该在7级以上。1979年重新恢复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其中军以上职级为:军委正、副主席、军委常委,大军区正职,大军区副职,正兵团职,副兵团职,正军职,副军职。按照此前杨迪的任职沈阳军区参谋长,他至少是正兵团级。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军官职务等级编制中正式取消“兵团职”,但军队体制编制中仍保留了“兵团级”,1992年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印发“八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精简整编总体方案》,“兵团级”从军队的编制体制中被正式取消。大军区参谋长属于副大军区级。

顺便提一句,杨迪在64军的时候,军政委是郭玉峰。

家园 谢谢西北望兄的资料,很有帮助。。

加一点补充,

1,杨迪在搞人际关系方面很强,在志司总部期间,和各个军长,师长的关系很好。

2,庐山之后,并不是搞很大的株连,---否则,彭总爱将张爱萍上将的副总长就很难做下去了---所以,杨迪没有倒霉,未必能够证明他不是邓华心腹。

3,郭玉峰这条很好,很重要。。谢谢。

4,叶帅是杨迪的最早的老上级,75年时候,他没有调整杨迪是正常的。当然,那个时候杨迪和毛远新的关系如何,俺就一点都不知道了。

5,根据王德的《华东战场参谋笔记》,他是1958年军内“反教条”期间,得罪许世友,而且是因为他主动给许世友贴大字报,而不是张爱萍离任。1962年他调总参作战部是杨成武要他,不是张爱萍。

家园 杨迪应该回忆在文革中如何追随毛政委,及参与决定处决张志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迪同志逝世

新华社沈阳5月30日电 沈阳军区原参谋长杨迪同志(正兵团职),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4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3岁。  杨迪是湖南湘潭人,1938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学员,文书,见习参谋,参谋,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辽沈、平津、广西、广州、海南岛等战役战斗,参加了抗美援朝,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杨迪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人民日报》 ( 2006-06-03 第04版 )

家园 军区作战部部长调军参谋长应该是平级吧?

都是副军级?

好像说杨迪一直身体不好,在朝鲜脑震荡,以后一直吃药。

家园 你这黄牛不好好拉犁,硬装上水牛角来乱窜,

好好去看看老潘哥的帖去!

家园 【花谢详尽回复】郭玉峰后来晋升少将

大区参谋长不是大区副,如果不是副司令兼。

家园 应该感谢你,如此勤奋不辞辛劳地沙里淘金

王德一事我是据张爱萍的儿子张胜写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该书206页写道“父亲走后,王德和司令部其他4个处长也倒霉了,说他们是父亲的小圈子,后来在运动中一个个都被查出有历史问题,结果又一个个把他们都撵出军队。王德分到山东省计委。他伤心透了,找到父亲。父亲也急了,叫秘书去调查,找了北京市公安局,查出了有21个叫王德的,逐个排查,总算把他历史上的事给说清了。父亲又找了陈老总,最后由陈出面,才把王德又弄回军队。不过还好,任了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总算人尽其才了,以后又出任大军区的参谋长。其他几个人的下落我就不清楚了。”

家园 嗯,应该说托网络的福。。王德的回忆录在

下面的地址

http://www.bibidu.com/fileview-713949.html

俺只是查百度比较勤快一点。。呵呵,西北望兄客气了。

家园 现在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均和同级副职平级

取消兵团级后,作为军区党委常委的大军区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和副司令、副政委同级别。大军区参谋长直接晋升为大军区司令并不是破格提升,钱国粱、陈炳德、朱文泉、常万全、房峰辉、赵克石、王国生都是由大军区级参谋长直接晋升为大军区级司令员,温宗仁、刘冬冬等从军区政治部主任直接晋升为政委,靖志远、隋明太也是从二炮参谋长、主任直接晋升为司令、政委。

家园 这又是你的想象吧

这又是你的想象吧

家园 沈阳军区的干部有些倒霉啊

沈阳军区出来的干部后来倒霉的不少啊,李震、王淮湘、李伯秋、郭玉峰、陈绍昆、刘光涛、吴忠。余生也晚,不知道文革时的沈阳军区,是内斗比别的军区严重?还是军地关系比别的地区紧张?还是有什么更邪乎的流血事件?我怎么觉得文革中的沈阳军区和别的军区比起来算是够和谐了,怎么春天一到,别的地方那些确实手上有血的人倒官升一级成了和XXX反革命集团坚决斗争的了?这公道么?1992年“三两”到沈阳,对曾参加“三支两军”犯了错误的干部检讨曰:“东北的问题,你们都没什么责任,其实责任在我。”“三两”的回忆录里也是这么说的,可读来还是感到一股怨气。

家园 文革初期,辽沈群众分为三大派,

辽革站,辽联,八三一。

“辽革站”的后台是陈三两,口号是打倒“宋马顾余徐”;

“辽联”的后台是宋任穷,口号是打倒“欧马李”;

“八三一”的后台搞不清,很怀疑是辽联的马甲,呵呵,当然不是马甲,不过却确实是从辽联中分化出来的,口号是打倒“陈三两,李伯秋,宋任穷”。

有两派要打倒他,你说李该倒否?

关键词(Tags): #辽革站#辽联#八三一
家园 斗来斗去,多大点事

斗来斗去,多大点事。关键是,出了多少人命?武斗情况怎么样?有什么流血事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