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化背景,一特浅之想法 -- kaywell

共:💬18 🌺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化背景,一特浅之想法

看到许知远引用的陈丹青的那句“操他妈的文化背景”是来自库哈斯的名言。

前一段时间在书店,正看到了陈丹青的一本书,顺手翻开看了看,却感觉里面有太多上海本地的痕迹,与远来想象的非常不同,心里便对他有些不快起来。因为之前从各处听说过他的书有多么流行,便私以为他是一个可以稍稍超越自己身份与年代的艺术家,因为在我的观念里,数学和艺术都是比较容易超脱出自己的身份,居住地,不会那么浮浅的带着明显地域与时代的特征的。

可是,在他的文章里,一种上海人特有的味道,让我微有些不快,这种地域特征让我私以为,会小小限制他的文化素养的,而文Ge带给他的经历,在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念里深深浸淫了,给他的艺术观念带了太重的年代气息,具体我说不出不好,不好在哪里,只是觉得小小的陈旧,微带着凡俗的压抑感觉和平庸的白描风格。

回头看那些被称为时间也无法淘汰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往往是因为年代与地域特征相对弱化,有一种更广阔的心态在里面。

所以我私以为,一个人若要成为一个千古大家,是不可以受物质与背景桎梏的人,若一个人心思被困顿在自己的身份所代表的意义里,是无法展开更广阔的视野的。

而若其不得已在一生之中,要经历无可避免的困顿酸苦,则必然更需要更加空灵与坚强的灵魂的,象杜甫,他经历的一生物质与精神的压抑是我们平常人不可想象的,但其灵魂却一直都那么纯粹,世界观都保持着广博,当然对他的评价不是我一个俗人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简单评价一个好人,一个优秀的单词可以评价的。

象杜甫,他的生命活在一个年代,某些地域里,却灵魂早已经完全超越了他个人所经历所代表的人生。

而一些普通聪明的文化人,却只能深陷在自己身份焦虑与自满之中,在与身边的细节斗争之中,丢掉了生命整体的方向与灵魂里最重要的东西,慢慢就会被时间给淘到哪个角落去了。

还有陶渊明,很难想象他会尖锐与谁斗嘴,凶神恶煞的对其他无关路人,只是淡然的做自己,写自己的诗,在一个时代里活着,却在任何一个时代里永生。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炸一下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讲得我很赞成。

特别说一下杜甫,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反映了这些人处于不同的象限。杜甫活得很辛苦,但他的回报是异常丰厚的。最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有报道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若干人选择了在死后把自己冷冻起来以谋后世。相比这些冻死(也许该倒过来说“死冻”)在液氮里的可怜人,杜甫的灵魂真可以说在春风里微笑了。

家园 许知远倒是个人才。

20多岁就做了经济观察报的主笔。

文章历史通透感很强。

最开始读他文章,还以为是一年高长者。

家里有他和覃里雯,黄继新合著的一本《思想的历险》。

不过不知道他怎么又不在经济观察报了,好象去英国的金融时报做专栏作家了。

之前从各处听说过他的书有多么流行,便自以为他是一个可以稍稍超越自己身份与年代的艺术家.

家园 误会了,这句是我当时翻看陈丹青的书之前对陈的想法

我写东西,向来思路不明朗。

家园 可否具体描述下“上海人特有的味道”和“地域特征”?

我国疆域广阔,各地文化特征原本就相异甚多,上海又是对外历史很特殊的多元化移民城市,显得特别并不奇怪,何必强求文化人及其作品完全脱离或掩盖其出身环境。

家园 具体的我说不上来

我自认为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只是写到我对他其中某几段话的感觉。

当然这种感觉也踉我身在上海,却并没有完全接爱海派文化有关吧,难免会有自己的偏见与误解。

所以我只是描写了自己的顺手观看后的失望。

也可能之前对他的定位有些高的缘故吧

家园 看到百度上许知远词条下面有个评论

许知远同学打着“替国人承担焦虑”的幌子给国人增加焦虑,往他人身上加大山。

  譬如很多考试没考好的孩子,本来他就很内疚了,父母问完成绩后还要过去指责他,“你怎么不仔细了?”“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你让我们的脸往哪放”。或者轻微点,当他人不小心丢了和自己利益相关的重要东西,很是烦恼,许知远同学绝对不可能做到真诚的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没关系,我们一起找找吧”,而是无情的责骂和批评,他很有道理,当事人自然没有反驳的可能。

  总之,大多时候,许知远同学与伊索寓言里的那只不停训斥落水松鼠“不小心”的猫头鹰差不多,他绝不会拉别人一把或者只是耍耍嘴皮子而已。如果社会是一个家庭的话,在许氏风格的“帮助”下,孩子不得不成为“最坚强的人”,家庭结构关系极度扭曲,这就同我曾经听到的一位母亲嚎叫的那样,“孩子,你可别怕疼啊!你要是喊疼,妈妈就会急得从这医院的楼上跳下去啊!”

不知道是客观评价还是文人相轻。

家园 说到杜甫,稍微跑一下题,文圣与众不同的辞世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说白了,就是撑死的,罪过罪过,揭圣人短了。

家园 看过他在金融时报写的文章。

读起来很沉重。

没有在经济观察报时的那种愉悦和通透感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

如果是这样,就觉得很惋惜了。

家园 杜甫的死因

一说:吃牛肉撑死的,不太可信,因为杜甫不是无知莽夫,实则具备相当高的中医中药知识,即使饿极了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干出这种事情。

二说,食物(牛肉)中毒,这个有可能,因为杜甫死前已经老眼昏花,看不见了,服侍的人是否能够辨别食物好坏则难讲。夏天肉食最容易招来就是苍蝇下的卵,在这种情况下,味道可能并未改变,不注意也不容易看见蝇卵。也有可能是牛肉腐败,但是腐败的肉味道会改变,杜甫味觉应该没有丧失。总的来讲,食物中毒有可能,也导致了所谓撑死的流言。中毒说是郭沫若提出的

三说,得消渴症(糖尿病)老病而死。

家园 郭沫若,郭沫若,不提也罢

《钢,铁定的一○七○万吨!》

“钢,铁定的一○七○万吨!今天知道了你已提前完成,把去年的产量整整翻了一番,六亿五千万人民都衷心庆幸。

......

  钢,元帅真有高度的纪律性

  你一马当先地跑上了高岭 ”

《水仙花》:

  “碧玉琢成的叶子,银白色的花,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到处为家。我们倒是反保守、反浪费的先河,活得省、活得快、活得好、活得多。人们叫我们是水仙,倒也不错,只凭一勺水、几粒石子过活。我们是促进派,而不是促退派,年年春节,为大家合唱迎春歌。 ”

家园 又来个无端鄙视郭沫若的人

在历史学、文学、甲骨学、金石学等任何一方面,你若是能达到郭沫若的水平,我立即拜你作师傅,因为你肯定能青史留名。

现在许多人集中火力批判郭沫若,无非是因为他死得早,不能出来为自己辩护,另外捎带着也可以恶心一下共产党而已。

请先好好阅读丁坎兄的文章论史不可势利兼谈郭沫若,然后再看看对郭沫若的印象改观了没有。

家园 盖棺论定。

文人苦沫若久矣。

家园 花一个

小小的陈旧,微带着凡俗的压抑感觉和平庸的白描风格
觉得您描写的挺准确。

总的来说,陈丹青还算是比较真实的,比起很多端着架子不知所云的算是好了。我就是觉得到了这会儿还拿捏着红楼腔,有点好笑而已。

最近看那个红起来的周泽雄,也有一点您说的海上风味。不过比陈丹青利索多了。

家园 我对江城孤舟的贴子一向挺欣赏的,就不到江帖底下争吵了

另外劫持楼主kaywell主题也是很不对的,这里道歉先。

不过既然有人愿意讨论郭沫若,我是很有兴趣接招的。首先说上面的两首诗,就文字论文字,说与洪天王作品不相伯仲应该算不上讥讽吧。

喜欢郭的人肯定要叫犯规了,郭优秀文字多了去了,干嘛抓住这两个不放?首先,这种“青史留名”的诗文郭大师很多,这里只是随便摘两个。然后我要问,这些东西是郭大师原作吗?反映他本人吗?回答都是肯定的。喜欢郭的人见着这种东西总要喊犯规,特殊时期要剔出去不算的,说明这些东西很让人尴尬。

为什么尴尬呢?郭不是“历史学、文学、甲骨学、金石学等任何一方面”都是水平极高吗?怎么会落到这么尴尬的境地?正所谓六根不净,输得干干净净, 人在世上走一回, 什么最重要, 历史学好, 文学好, 周作人怎么样? 金石学好, 字写得漂亮, 康生如何, 蔡京也是不错的. 说到青史留名, 看看芳名最流远的是那些, 文天祥, 海瑞, 杨靖宇, 共同点是什么? 为人正直骨头硬而已.

其实没必要提得那么高那么远, 普通百姓成长过程中总少不了长辈教导, "树活皮, 人活名", 普通百姓都明白的道理, 郭沫若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想不明白? 特殊时期环境压力大, 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做到林昭那样铮铮铁骨, 那学习钱钟书缩颈藏头总不难吧, 干吗要写那么一大堆日后让自己脸红的文字呢?

说起"在历史学、文学、甲骨学、金石学等任何一方面,你若是能达到郭沫若的水平,我立即拜你作师傅", 不是我狂妄, 做江城孤舟的师傅不敢, 对郭沫若我还是真觉得有东西可以教他的, 那就是任何做人, 普通人, 正直的普通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