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相约多瑙河(图文展示稿,非定稿) -- 生命之歌

共:💬38 🌺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乌尔姆的老城小桥流水

很有中国的江南风情啊。

家园 【原创】§1.6布林德海姆与多瑙沃特——辉煌的棋子

有时不能不说,在旅馆和车上阅读书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我的手头就有一本书,叫做《路易十四时代的战争》(《The Wars of Louis XIV: 1667–1714》),里面详细的记载了在我们讲要去的地方所发生的一次严酷的战争。其实这本书我早已经快读完了,现在仅剩下最后的几页,就让在车上的时光带我们已其走向那个辉煌的时代,这就是西班牙王位战争。

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Carlos II,1661-1700)逝世,不过他却没有子嗣可以即位。所以按照法律规定,他的王位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后来在法国的多方面压迫下,查理二世同意把王位传给波旁王朝。但是在当时的欧洲,只要谁控制了西班牙就相当于谁成为了欧洲的最大霸权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当然以奥地利为首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人们不能同意,因此就展开了著名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法奥两国未经宣战就开始了战争。之后,英国和荷兰积极参战,德国境内和意大利境内的诸邦国也开始介入战争,欧洲的全面战争爆发。不过战争总是触于僵持阶段,一直到了1704年,奥英联军想要进攻法国的盟国巴伐利亚,一举击败法国的强大势力,这场战役就叫做“布林德海姆战役(Battle of Blenheim)”。这场战役在1704年8月13日打响,由英国的约翰邱吉尔马尔博罗公爵与奥地利的萨伏依尤金王子的联军对抗法国的塔拉尔德、斐迪南马尔辛与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连依曼努尔的联军。

其实这场战争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因为1702年的战役,法军已经让出了莱因河一线,所以英军才能进入多瑙河地区。不过当时法国和西班牙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同盟,而英国和奥地利则已经接近分裂,巴伐利亚的态度则是一直摇摆不定,不过主要还是倾向于法国。为了打击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国想要扶植起垂死的奥地利,所以就派著名的长胜将军——“约翰伍长”马尔博罗来挽救败局。尽管马尔博罗的能力很出众,但是在1703年秋天,法军仍旧占据着主动,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赶走神圣罗马的皇帝,把哈布斯堡的领土都收归法国所有。到了1704年,英国已经明确的知道,法军已经增兵给巴伐利亚,准备一举消灭垂死的奥地利。所以就多次发信给马尔博罗,要求他立刻向维也纳进发,否则奥地利将会成为法国的领土。临危受命的马尔博罗很清楚当时的战局,知道直接打击法军必然全军覆没,索性就来一个瞒天过海之计。因此他就领着他的部队就漫无目的似的在多瑙河上巡游:“一条深红色的毛毛虫,所有的眼睛都固定在它的上面,它意志坚定的慢慢从欧洲地图上爬行而过,去参加等待他的战争。”他假装去增援莱茵河岸边上的军队,让法军认为他是去进攻梅茨,他还故意搭设浮桥,使法军更加深信不疑。6月初,马尔博罗和尤金王子会师。这时英奥联军的兵力达到了7万多人,而法军只有不足6万人。7月1日,两联军都开赴到了多瑙沃特,正式开始打响该战役。马尔博罗为了赢得战争胜利,所以故意在2日扎下营地,让法军误以为3日英军才会开始进攻。但法军估计错了,下午英军立刻展开了进攻。在炮火得掩护下,英军开始突击,行进速度之快让法军吓了一跳。据当时的一位法军所说:“我们前面的斜坡是如此险陡,所以当敌人(英军)纵队开始前进时,就丧失了踪影,等到再看见的时候,距离我们的堑壕只有两百步了。他们前进的速度,加上他们的喊杀声,真是气势惊人。当我听到之后,命令我方也冲锋以掩盖他们的声音,使其对我们的部队不产生恶劣影响。英国步兵奋勇攻来,一直冲上防壁,但是我军的抵抗勇气也可与他们相等。第一次攻击历时一小时以上,对激战的情形很难叙述。双方都在进行极其惨烈的肉搏,死伤枕藉,这种地狱般的惨状真是难以形容。”三次突击虽然都被法军顶住了,但接踵而来的才是英军的目的,英军准备进攻多瑙沃特。多瑙沃特的守军(法国人)害怕自己丢掉堡垒(古斯塔夫建造的),就全部撤到了堡垒内,这一下就给了英军机会。就像拿破仑所说:“没有冒险就没有胜利。”英军在马尔博罗的带领下,进行了最后一次冲锋突击。这次进攻以死伤5千人的代价,攻下了多瑙沃特,而法军则死伤1万多人。

很快战火就燃烧到了布林德海姆。8月份,两军准备最后一战,各自在布林德海姆展开了阵形。法巴联军52000人,英奥联军60000人,同时在布林德海姆碰面了。8月13日凌晨,英奥联军趁着法巴联军立足未稳,先搞了一次偷袭,一下子打下了对方的势气。在法巴联军缓和过来以后,立刻在早上8点用火炮进行还击,并同时分成右翼和左翼对英奥联军防守。马尔博罗已经发现了法国军队已经严阵以待,不好再进攻的问题。不过同时他也看到了法巴联军左右翼分配不均,右翼明显强于左翼,根据这点判明必须向左翼发动进攻,这样可以一一歼灭法巴联军。他迅速作出决定,要求军队分为四部分,以突破布林德海姆为主要目标,切断并歼灭法巴联军。英军冒着必死的态势向前进攻,还没到集合地点,就已经倒下了1/3的人,可即使这样还是继续冒死前进,法军被吓得立刻调集了1万多人集中在布林德海姆这个小村庄里来阻击对手。甚至于几分钟以后,法军的骑兵禁卫军也被调来了这里,专门防守布林德海姆。虽然英军此时已经占到了很大的优势,但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法军胜利。因为这一天几乎都是英军在搞突破,法军一直在搞防守,所以军队几乎没有任何伤亡。可是不幸的事情也就是这个问题,此时的法军精锐大部分被围困在布林德海姆,其他的地方的法巴联军,只有挨宰的份了。英奥联军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了对其他法巴联军的进攻,法巴联军损失惨重。在这个时候,马尔博罗下令组织敢死队,用整齐的步伐向前进攻。即使法军的炮火干掉了某个人,但所有人还是排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进。法军害怕了,他们不相信英军居然可以这样做,立刻就都胆怯了。一个个不顾长官,全都逃跑了,布林德海姆被英奥联军所占领。这次战斗的最后结果是英奥联军以12000人的死伤换得了法巴联军38000人的死伤以及多瑙河上数个城市的丢失。这一次英军打破了法军不败的神话,对后面的战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可怜的路易十四本想得到西班牙,可是最后却只能承认已经确认的事实,而且还丢掉了大量的海外领地,真的是得不偿失。

哈,说的太多了,还是继续说正题吧。其实即使到现在,布林德海姆也只是一座小城。而且这座城市很怪异,它的车站居然在城外,离真正的布林德海姆至少有1公里。下次我可记得了,一定要坐四轮的东西来,要不这可累死人呀。在我看来,这座小城绝对是简朴的典范,我们一直到了市中心才发现了两个餐馆,而且陈设简单,几乎都没有什么人光顾。不过这里的房屋倒是很有特色:每一个朝向街面的部分,都有房顶所覆盖,仅仅露出房屋的第一层在你面前,从旁边看可以看出,房子一般都是两层,但窗户都是开在侧面,好奇怪哦。也许这里唯一称得上是景点的只有那座小石桥了,据说某某名人曾在上面走过。真对不起,我忘记那个名人的名字了。听当地人说,这座小城仅有0.5平方公里,唯一被人们所称道的就是我刚说的那次战役,而其他的时候,路过的游客都很少。在这里稍事休息后,我们启程到了多瑙沃特。

要说多瑙沃特(Donauwrth)这个地方很容易让人发笑,我在这里至少笑了三次,当我从车上下来时就第一次笑开了。原来是在站台中央有一个石雕,石雕上雕刻着三个穿着入时的女性,我没有搞清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车站做这个还真是第一次见。出了车站走不远就是为了纪念我前面说的那个战役的纪念碑,在纪念碑的顶端是一个耶稣的雕像,在下面的标牌写着:“多瑙沃特的170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纪念碑”。这么一场大的战役,居然只用这么一个小铜像来纪念,在我看来真的无法理喻,我是又觉得叹息又觉得好笑。再顺着大道走不远就来到了多瑙河边,对面就是多瑙沃特城了。据说多瑙沃特城的名字来历是这样的:最早这里并没有城市,只有一个乡村,但这个乡村却一直没有名字。在村子边上有两条河流过,一条叫多瑙河,另一条叫沃尼茨河(Wrnitz)。后来有一天村里的人选了两个经常在河边垂钓的“资深渔夫”,打赌说今天在哪条河钓的鱼多,以后这个村庄就以谁边上的那条河为名字。结果两个人就在两条河边各自打鱼,晚上计算收获的时候,发现两个人居然打的鱼一样多。这可怎么办呢?最后大家一想,索性就用这两条河的名字和在一起吧,这就出现了多瑙沃特这个地名。

雾气中(多瑙河边经常起雾,我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我看到:在我的面前是一条河(多瑙河),河上有一座桥(多瑙沃特桥),桥头是一个小型的城门(多瑙沃特城门),城门上是八个瞭望孔(八扇窗户)。看到这个情景,我大喊一声:“我的骑士们,随我冲,一定要拿下这座城堡。”我的朋友立刻笑了起来,说我电影看多了,想象力丰富。可是我让他自己说说,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他悄悄告诉我,原来他想到的和我一样。不能不说这座大门太像城堡了:整个城门几乎都用橙色漆得一尘不染,直上直下的表面让人根本无法攀登,最上面则是鲜红的房顶,房顶两边的两个风向标就像吐舌头一样,最重要的是一个个窗户真的很像瞭望孔,所以我说它是城堡真的不为过。我突发奇想,问了一下朋友:“你说这个门的对面走到头会不会又是一个门。”朋友说:“答对了,这条路走到尽头的确还有一个门。”天呢!城堡保存的也太好了吧?据说现在德国至少保存了1万多座古堡,看来真的是实情。

我们沿着大街往前走,我发现这座城里的建筑好像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了,街道两旁的房子除了颜色不同以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真是太那个啥了,不禁我又笑出声来。在大街得正中央是一个叫“奥格斯堡”的建筑,该建筑与城门简直如出一辙。我在一个名为高尔夫俱乐部的房子边上转了弯,一直向西走。这条街是这里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其中大部分是餐馆、面包房或咖啡馆,其它还有时装店、玩具店、各种饰品店等等,最好玩的是还有一个木偶博物馆(Kthe-Kruse-Puppen-Museum)。博物馆前面是两个带着大帽子的士兵木偶在守门,充满了童趣。我可以看见有零零星星的人在大街上行走,出入各个店铺。我越往西走人越多,可以看到两旁停着很多汽车、摩托,不过我发现大家还是喜欢走路,因为一路上这么久了我总共才见两辆汽车从身边驶过。走了很远我也没发现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是有文化氛围的东西,就开始不再东张西望,开始低着头数起自己脚下的方砖来。朋友看到后,说知道我的心思,那就去有意思的地方看看。不过前提是不怕我去看,就怕我看不懂。说着就打了一辆出租,说了一个我没听太明白的地方,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呢?原来是个墓地,我这叫一个汗颜。他从出租里钻出来后,就开腔了。告诉我什么这个墓地里埋了很多在历次战争中付出了生命的英烈,接着他领我走了几个纪念碑似的墓碑,说了很多东西。好像大意是说在拿破仑时代,有很多在真理战斗过的英雄,被埋葬在了这里,很多棺材何墓碑上都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事迹,其中不乏一些在很多地方都被人们称作战争领袖的,曾经领导过一些范例站例的人才。不过还是怪我德国历史没学好,基本没记住他说什么。我心里暗想:现在你有的可说,不过出了德国,就有你好看的了。从墓地出来我们又去游览了铁道隧道,之后便结束了这一天的双城之旅。啊,对了。我们中途还在一家叫天使咖啡馆(Angel Cofe)的地方喝了杯咖啡,那种味道真的香甜又美味,味道好极了(难道是雀巢咖啡?),下次我还会再去那里喝咖啡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1.7因戈尔施塔特——大人物的小城市

在18世纪,有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人来到了因戈尔施塔特学习医学。在学习毕业以后,他在这里大肆盗取人类器官,想要制造一个新人类,可是最后却并未制造出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的东西,却制造出了一个怪异的人类,时刻想要把他这个制造者干掉。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也许能让我们回忆起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名,其实这只是一部小说,真正的城市不可能那么可怕。不过,因戈尔施塔特更喜欢用这部小说作招牌,大肆宣传弗兰肯斯坦,甚至还建造了纪念馆,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70分钟的弗兰肯斯坦探险。要说因戈尔施塔特绝对是一个和各个时代的名人有联系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

我下了火车,先找了旅馆住下,在搜寻中忍痛找了一间花费70欧的双人套房,看来没有可投宿的地方就要挨宰哦。一天之后就沿着并不平坦的路走回了多瑙河。走回?对,走回。这里和前面所有的德国城市一样,大家总是喜欢把城市放在多瑙河的北岸。其实准确说是我不想花那痛心的1.75欧的车票钱,哈。顺着路走不远,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克林泽公园(Klenze park),也许你不喜欢这里的门卫,因为左边是在冷战时期美军建立的军营,现在虽然已经拆除了,但一道道拱门还是让我们能想起当时那种戒备森严的场景。当然可以向右看嘛,右边有一个现代艺术感很强的四不像雕塑,雕塑后面便是克林泽公园。这个公园虽然不大,但有很多令人称奇的地方。顺着林荫道我走到了台阶旁,在台阶的下面是一个喷水池,我坐在喷水池的旁边欣赏远处的景色。远处是宽阔的草坪,草坪的尽头是一道围墙,看起来像极了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周围的围墙,不过应该准确的说这是桥头堡。这座桥头堡叫做“Reduit Tilly”,是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1786-1868)在1828年主持建造的。路德维希一世在位的时候,在巴伐利亚的各地都大兴土木的修建了很多城堡式的建筑,这座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认为多瑙河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屏障,在它旁边修筑一些工事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还真都用上了)。1828年,巴伐利亚著名建筑师迈克尔冯斯特莱特上校主持建造了这座桥头堡。因为他制作的草稿正好和路德维希一世所想象的一样,所以才选中了他来建造。他先建造了这个半圆形的弧状堡垒,堡垒上面开有数个小孔,用以射击。后面则是一排灰色的房子,用以储存各种货物,甚至于后来竟成了皇家专用避难所。实际上这座桥头堡在1834年就已经完成了,但后来却一改再改,直到1850年才正式竣工。

本来这座桥头堡的后面应该是另一个堡垒,可是现在已经变成了战争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在大量树丛的坏绕中,很是隐蔽,但你又能一眼看到它。因为它的房屋是漆成红色的,而且在房屋的四周还有一圈护城河,5米的距离一下子就把这座博物馆同周围的景色所分隔。这座博物馆建立于1923年,在博物馆门前有个石碑,上面准确的写着该博物馆是由皇室资助建造的,其中的展品很多更是巴伐利亚国王捐赠的皇室珍藏品。里面有两个展馆,一个展馆展示了大量从三十年战争到一战的各种军用器械展品;另一个展馆则是从14世纪到二战期间巴伐利亚军事文化以及枪械制造的发展史。这个地方一方面让军事迷们有个可以参观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凭吊所用,很值得一去。

从博物馆出去便是100多米宽的蓝色多瑙河,水面上仍旧飘着一层薄雾,让你无法看清多瑙河那美丽的身姿。即使是你到了河边,也依旧能感到水面上的迷茫,不过她只是喜欢把自己的身影掩盖,却并不对周围的景色也一起掩埋。从我这边可以直接看到几百米外的对岸的小教堂,一阵清晰,一阵雾照,多瑙河始终不愿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虽然此处的水面已经100米之宽,但我却仍旧无法见到大船的身影,最多也就是旅游用的小船飘荡而过。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茹勒凡尔纳的《多瑙河领航员》,也就是在那时起我有了想畅游多瑙河的意愿,可是都已经走了这么久,还是不能亲近这梦寐已久的大河。都说在多瑙河上航行是何等的惬意,可我直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在多瑙河上乘着小船向下游走去,难道这个遗憾会让我一直带出德国么?

因戈尔施塔特城始建于806年,当时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为了军事目的,而开始修建的这座城市。后来这座城市并没有什么发展,一直到139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巴伐利亚公爵才看上了这个地方。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七世(Duke Louis VII of Bavaria,1365-1447)把它作为临时首都,从此改变了这里的风貌。路易七世曾经在法国待过一段时间,一直有感于法国的建筑,当他成功的做了公爵后,就大量聚揽人才,在因戈尔施塔特大兴土木,开始建造哥特式的建筑,并极力把这里变成一个由法国风格的坚固堡垒。到路易九世时期(Duke Louis IX of Bavaria,1417-1479)更是建造了著名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美连大学,结果造就了因戈尔施塔特德盛事,一直到18世纪末,这里都是高等人才的聚集地。哈,在言语中,我已经过了桥,来到了因戈尔施塔特的老城区。

过了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红色屋顶的白色城堡。从外面看该城堡有7、8层楼高,在每一层都开有小窗户。特别是它身后有两座方形高塔好像是两个护卫,再次深刻的体现出哥特史建筑的风格。其实这座建筑是法国王后伊莎贝拉访问巴伐利亚后为了促成法国与巴伐利亚的联盟,而出资建造的。当时光是设计图纸就用了10年时间,直到1418年才开始建造。当时主要是模仿的法国大教堂的设计,把城堡故意设计成有三层楼高的尖顶。而且为了防震和战争需要,墙壁竟然设计有4米之厚。后来为了稳固更是建造了四座瞭望塔,分别朝向四面,可以随时监视外面敌人的动向。纵观中世纪的堡垒很多都是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被攻破,而这座堡垒也把这方面的考虑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后来的30年战争中,这座堡垒作为巴伐利亚的后勤基地,居然一直就没被攻破。不过现在硝烟都已远去,这里已经被开辟成了艺术馆,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二战以来的艺术品,也能看到枪支弹药的发展历史。这里正好与对面的堡垒相对,真可谓是双生堡垒。在堡垒上能欣赏对面的景色,以及露天剧场的音乐会,真是其乐无穷。绕过这座堡垒可以看到一个空场,在空场的四周摆着很多铁制管炮,据说过去这些管炮就是架设在多瑙河边的,所有的炮都是固定在朝向敌人的方向的。那个时候多瑙河更多的是当作战争屏障,就像著名文学家妥洛斯特所说:“多瑙河的地图就像一幅战争地图,到处充满了火药味。”这些铁炮在过去的确发挥过很多作用。如1632年的不林德海姆战役,该城市就被团团围住,还是多亏了这些铁火炮,让整个城市没有被攻陷,不过实话说,这次战役中巴伐利亚人付出的代价也是够大的,但这场战役却也没能巴伐利亚人消沉下去,相反他们让后面的故事变得更精彩。

在之后500米的左张右望中,我来到了一个新场所。这里可能叫圣马太纪念堂(The church of St. Matthew),远远看这座教堂就像一座火箭直冲云霄,其实算上塔尖总共还不到40米高,只是因为它周围的建筑物都比较矮,所以才凸显出他的高。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著名门徒,同时也是《马太福音》的作者圣马太而修建的。要说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纪念圣马太的圣堂,这个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但也可以算一个古迹吧,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地方要去,所以也没进去看看,我们就挪步离去了。

在通过了商店街之后,我来到了我的下一个目的地,著名的生之圣母大教堂(Liebfrauenmünster)。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巴伐利亚公爵路德维希七世,因为这座大教堂也是作为美化工程,而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这座建筑也是花了近100年的时间,才彻底建好。和我前面看到的教堂规格并不一致,这座教堂并不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因为它的两个配塔的尖顶居然是洋葱头状,这真是像极了东正教的教堂建造风格,尽管洋葱头非常小,但却起到了突出该教堂主体的作用,不能不说建筑师的想象力很好。到了教堂内部,可以看到几十米高的教堂顶端。教堂里到处都是彩绘,除此之外墙壁上的石雕也用了金丝装饰,分外耀眼。再加上那明亮的玻璃窗被阳光穿透厚的景象,现在就差云雾缭绕了,要不就是真是如同进入了天堂一般了。在主圣坛前(1560年建造)我不禁拿出了刚在圣物族买的珠串,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念经。朋友看我挺虔诚,就问我念的什么经,我告诉他我也不知道。

不远处还有一个教堂,那个教堂比这个还有名,人们都称它作“阿萨姆教堂”(Asamkirche Maria De Victoria)。这座教堂是在1732年由卡斯麦斯达米安(Cosmas Damian)和爱吉德奎林(Egid Quirin Asam)设计的。因为两个人都姓阿萨姆,所以这座教堂也就被后人称作阿萨姆教堂。现在门票价格是1.5欧,如果拿到优惠价就是1欧。进入教堂,最主要的就是观看一下天花板,有如《创世纪》般的天花板画也布满了整个教堂。这是在1735年绘制的,是两位设计师一起想出来的创意。人家告诉我如果长时间盯着这些画,就会感觉到自己已经被催眠。我心里说了,从我学的临床学上来说:如果任何一个人抬着脑袋看东西久了,都会有充血的感觉,然后脑子就会思维变慢,当然就会像催眠一样了。不过这里的确有一件东西令人称奇,那就是:如果你站在地板菱形砖的小圆圈中回头,就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手持弓箭的雕像在瞄准你,不论你站在哪个地方,只要是菱形砖的小圆圈中,就会永远被指着。注意,他要射箭了,快躲。啊,对了。在教堂里一定要看看勒班陀战役圣器(Lepanto Monstrance),这件圣器用金银描绘了当时这场大海战的著名场景。这次战役1571年10月7日,我想很多人也清楚,我只能说这场战役绝对是一场决定性战役:这场战役一方面遏制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扩张以及奥斯曼海军力量的削弱,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近代欧洲发展的大门成为了划时代的战役。

其实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博物馆,但我懒得去了,所以我们直接去了十字架门。前面不远就是十字架门(Kreuztor)了,这座城门建立于1385年,是因戈尔施塔特现存的四个城门之一,可为什么这里会叫做十字架门呢?据说在14世纪,农民们经常赶着羊从这里通过,他们卖掉羊以后就顺便去教堂进行祈祷,而羊也经常作为牺牲品被农民使用。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被叫做十字架门。它后来在16世纪曾被毁坏,但不久又重建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更是变成了战俘集中营,著名的法国将军和总统戴高乐(Charles deGaulle,1890-1970)就曾经被关在这个可怜的地方。1916年,在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战役”中,当时身为连长的戴高乐不幸成了德国人的俘虏,之后被押在尼斯的堡垒之中。我们都知道,戴高乐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不会在这个牢笼里久待的。他多次趁机会逃跑,但每次都被抓住。德国人为了教育他,只得把他转移到了因戈尔施塔特的战俘营。这个战俘营极其牢固,所以在这里关的都是多次逃跑的人。当然对于戴高乐这个多次逃跑的人,这里是个不二选择。戴高乐到了这里仍旧在想这次该怎么逃跑呢?在几天的无日无夜中,戴高乐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自残。他从别处告到了很多苦味酸,自己大量饮用。苦味酸是做柠檬水的必备原料,如果人喝多了就会出现类似黄疸的症状。当戴高乐喝完那些苦味酸以后,还真的和一名黄疸病人没啥差别。终于他如愿以偿得被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他认识了一个名叫迪派的法军少尉,在他的鼓动下,两人商定逃跑。他们利用偷来的德军军装,化装成转院的护士和病人想逃到瑞士。可是, 5天5夜后,被通缉的他们没有通过乌尔姆,就被德军发现,结果又被抓回了战俘营。在3年半的关押以后,他被送回了法国。这回戴高乐利用自己的才能,在短暂的20年内成为了最高国防委员会的秘书。他为了规划自己的未来领袖形象,专门和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贝尔热—莱夫罗尔一起写了一本叫做《利刃》的书。在书中他用自己的理解专门叙述了战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被人民爱戴的领袖,书中很多观点都超越了那时人们的理解程度。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本书的第一本居然竟是选择了因戈尔施塔特作为引刷和出版地。为这个城市和名人结缘又添上了一笔。不过当然这都是旧事了,现在这里已经不再是防御工事,因戈尔施塔特人已经把这座城门变成了公寓楼。

通过十字架门到达了因戈尔施塔特的西北角,这里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足球场。相信很多球迷都对德国战车很感兴趣,而德国战车中的“挖壕人”相信也有很多人记得,挖壕人其实指的就是因戈尔施塔特的足球队。这个足球队由奥迪公司、西纳洛克饮料公司和海尔布朗啤酒公司等赞助,到现在它仅仅建立了4年而已(如果从合并前算就是100多年了),但初露头角的它战绩却很辉煌。在04/05赛季就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队伍升级成了巴伐利亚州际亚军,下一个赛季则成了冠军进入了德国南部联赛,06/07赛季虽然表现平平,但07/08赛季就一下子扭转败局,成为亚军升级到了德乙。而在2008年10月,名震江湖的拜仁居然也败在它的脚下,这说明了什么呢?谁知道请举手回答。但说句实话,当地人好像对这个却不甚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冰上曲棍球,真正为因戈尔施塔特队加油助威的人呢,居然是苏格兰球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1.8凯尔海姆——神圣的“解放大殿”

§1.8凯尔海姆——神圣的“解放大殿”

凯尔海姆(Kehlheim),一个旅游手册上都懒得记载的城市。不过我却对这个城市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对它的那座山丘堡垒——凯尔海姆纪念碑(Befreiungshalle)早就清楚而想在朋友面前出把风头的原因吧,反正我们的确是来到了这座城市。

这里离因戈尔施塔特有30公里,是绝对的多瑙河上的城市。从这里多瑙河开始水量加大,因为有一条支流从这座城市旁边流过,最终注入了多瑙河。要说这里最著名的景观莫过于凯尔汉姆纪念碑,当地人管它叫“解放大殿”。该纪念碑离市中心正好1公里,位于城市西边的山顶上。从这个地方恰好可以俯瞰全城,是个相当不错的瞭望台。要说这个纪念碑的创造者还是我们说过多次的路德维希一世。据说这个纪念碑被建造的想法是他在一次游览希腊的途中想到的,当时是1836年,他刚刚接管这个国家。为了庆贺1813年巴伐利亚从拿破仑手里独立,另外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路德维希一世特别要求建造了这座纪念碑。1842年,该纪念碑的建造权被下放给著名建筑师冯弗里德里希。建筑师采用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结合的技术,并参考了罗马的万神殿的设计风格,别出心裁的建造了该建筑,路德维希一世对这个建筑更是欣喜若狂,命令尽快建造成功。1863年,也就是巴伐利亚从拿破仑手中独立的50周年纪念日,该纪念碑被隆重剪彩,从此竖立在人们面前。

该“解放大殿”呈正圆形,15米高的围墙被通身漆成米黄色,周围有18根栏杆,栏杆的上面有18座灰色的女神像。该女神像代表了在1813年独立战争中,参加战斗的18个德国民族,在女神像的手中有一块标牌,分别记载着该民族的民自于战斗经历。往上看是一个由54根白色石柱托起的绿色圆顶,阳光就是透过圆顶的玻璃而照到大殿之中的。这时我发现绕到前面才是正门,所以我就随着大家的足迹一起绕到了前面。到达前面以后,眼界十分开朗,在不远处就是一道围栏,在这里能俯瞰凯尔海姆全城和多瑙河的景色,山上的绿色和多瑙河的蓝色的搭配让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简直就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如果打起仗来,就是“架上大炮台,谁也跑不了”(我自己编的)。在近半个小时的观察后,我回过神来开始阅读“解放大殿”门梁上的字。上面写着德文:

“DEN TEUTSCHEN

BEFREIUNGSKAEMPFERN

LUDWIG I

KOENIG VON BAYERN”

意思是:“德国人的斗士,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在这句话下面写着建造年代:

“MDCCCLXIII”

即1863年建造。到了里面可以看到有36个高3.3米的白色胜利女神像,每两个女神像的中间都放着一块铜盾,上面记录着和拿破仑所打的战役的名称,以及指挥该战役的将军或领袖。往上看和外面的情形一样,也是众多的柱子,柱子上有18个民族的名称。然而再往上就变成了精心雕刻的花朵与人像,以作为美丽神殿的装饰品。但是,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殿中央地上的那块圆形牌子了。该牌子在众多六芒星的捧拥下闪闪发光,上面写着:

“MOECHTEN

DIE TEUTSCHEN

NIE VERGESSEN WAS

DEN BEFREIUNGSKAMPF

NOTHWENDIG MACHTE

UND WODURCH SIE

GESIEGT. ”

意思是:“但愿德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如何得到现在的胜利和自由的”。其实这时路德维希一世害怕人们得了历史的遗忘症,而在将来的岁月里把这块地方的这些战役彻底忘掉,所以才特别制作了这个东西。实际上这座神殿并没有给德国人民带来自豪感,那么这座神殿所显示出来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民族主义以及巴伐利亚在18-19世纪的摇摆不定态度。尽管路德维希极力想使人民有自己民族国家的概念,可是这种概念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反而被普鲁士人所使用,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民族国家概念,结果巴伐利亚最终也变成了普鲁士的一部分。而那时巴伐利亚的政策更是摇摆不定,他们不知道到底谁才能帮助他们,时而与法国、时而与奥地利、时而与普鲁士……各种各样的风潮在整个巴伐利亚吹过,让所有人都不知何去何从。对了,来这里千万不要忘记用2欧买一块来过这里的小牌子哦,这可是可以升值的东西。

离开了“解放大殿”,我来到了凯尔海姆的城区。在凯尔海姆的城区到处可见和路德维希有关系的建筑,让我觉得路德维希就是这里的一切。如著名的路德维希运河,也是在他的主持下所开凿的,用以繁荣城市,并且让大家用多瑙河得到更多的便利。还有就是在街道尽头的路德维希的雕像,这尊雕像把路德维希描绘成一个拿着图纸的工程师,好像正在规划凯尔海姆的一切。除此外还有路德维希教堂、各种以路德维希为名的餐馆、路德维希纪念碑等等,可见路德维希至无处不在。我觉得这座城市如果叫做“路德维希之城”可能比现在的凯尔海姆这个名字更贴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宏大计划啊!
家园 关于人名的翻译

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七世

巴伐利亚公爵路德维希七世

应该是同一个人。路德维希是德语名,对应的英语名是路易。

我想起在慕尼黑的某个博物馆内,有一张俄罗斯的彼得大帝的画像,只见上面用法语写着:

“皮埃尔”。

多瑙沃特城内可是还有很多景点的,在一个喷泉旁,一块铭牌钉在一间房子的外墙上,上书:

“在30年战争期间,瑞典国王XXX于某年某月某日下榻此处,并且[忘了具体干了什么室],特此纪念之。”

家园 谢谢

谢谢,我德文很差看不太明白,如果以后还有翻译错的,麻烦一定指出来。

家园 【原创】§1.9雷根斯堡——神圣罗马帝国和石桥

§1.9雷根斯堡(Regensburg)——神圣罗马帝国和石桥

要说错过什么地方都不能错过有13万人口的雷根斯堡。说实话,从凯尔海姆到雷根斯堡的行车路线真的让我大费周章。本来计划是半小时之内到达,可是在路上还转了一次车才到,中间的辛苦就不说了,总之现在是到了我的目的地——雷根斯堡。

在雷根斯堡游玩最好是多花一天时间,急急忙忙的看只能是走马观花,根本不能体会这座雄伟而又历史悠久的城市。所以在从凯尔海姆出发之前,我和朋友就已经预订好了一家青年旅社。这里一是便宜,总共花费才10几欧;二是这个旅社正好坐落在江心岛上,可以把多瑙河的风光一览无余,完全是超值又划算。恰好此处离火车站也只有10分钟距离,并且到达我们的下一站施特劳宾更是仅仅需要不到30分钟。多重享受,在此一举。哈,无形中为那个旅店做了个广告。不过提前要告诫大家一声:这个旅馆只接待年轻人,如果拉家带口的来游玩,还是不要住在这里好。

背着我心爱的旅行包从车站出来后,朋友就开始在我耳旁唠叨,早知道真不应该带他出来和他同路。不过么,德语他比较强,还是找他最好。从车站往外走,迎面就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那里就是卡尔—安森莱姆公园(Carl-Anselm-Park)和林荫大道。在树阴的遮蔽下,我和朋友开始聊起了这座城市,而几分钟以后我们则是聊起了这座城市中的一个伟人——辛德勒。提到辛德勒,估计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我第一次看《辛德勒的名单》已经是在十多年前了,里面的很多场景至今我也难以忘怀。不过我们是否知道,雷根斯堡曾经就是辛德勒的故居,他的过去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找到。也许我们走的这条路正好就是他所走的道路。也许是在他的工厂关闭的时候;也许是在他抽着烟无计可施的时候;也许是在他得到那枚上面刻着“救一个人,就是救了全世界”的那枚置换而百感交集的时候……总之,这里曾经留下过他的脚印,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应该也走过这里,曾经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给辛德勒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一个景点。该处叫做“图尔恩和塔克希斯城堡”(Schloss Thrun und Taxis)可不要看见“Taxi”就认为这是出租汽车站,虽说这门口出租车也是挺多的。其实这是一个博物馆,有三个博物馆连在一起的博物馆。在门口可以买一张通票,那样对于我这样的历史军事迷是最合适的。我们简单的啃了点面包以后,就开始了这趟旅行。图尔恩和塔克希斯这个家族其实在12世纪就已经出现在巴伐利亚了,他们的祖先是伦巴第(Lombardy)的塔索(Tasso)家族,德语的含义就是獾。之后在1650年他们的家族改为了现在的名字,四十五年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加封当时该家族的主政者亚历山大弗朗茨为公爵王。该家族最早是在意大利以邮政业务起家的,后来扩展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尔茨堡(今属奥地利)。因为其信誉高,便进入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雷根斯堡。在17世纪,它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贵族官邸之一,其奢侈豪华程度不亚于皇室成员。现在这里留下的冲水马桶以及供电设施非常值得我们一看,可是这终究只是过眼烟云,今天这里已经归埃美拉姆修道院(St. Emmeram's Abbey)所有,图尔恩和塔克希斯也成了一个著名的品牌商标。修道院就在该城堡的旁边,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修道院了,而且这座修道院是在因戈尔施塔特最著名的建筑师阿萨姆兄弟的又一力作,准确的说是被兄弟俩带着工人们重新建造的。该修道院始建于739年,那个时候雷根斯堡的主教发现了这个地方,他认为这是一个神所赐予的优良场所,所以就在这里建造了修道院,并长住了下来。实际上那个时代更关心的是教堂,修道院的事宜经常是默默无闻或者是不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年后,直到雷根斯堡的沃尔夫冈圣徒接管了这座修道院才真正开始了它的黄金时代。此时沃尔夫冈改了以前的规定,修道院长不再由雷根斯堡主教指定,而是由他们自己选出。这样一下子就让修道院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修士们也更专心的去修道而不是去争权了。不久,他的这一做法传遍了整个德意志,大量的修道院都采用这种方式,修道生活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苦行僧生活了。1012年,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王朝皇帝亨利二世(Heinrich II der Heilige,1002-1024)在这里发现了中世纪早期的古抄本,所以特别把这里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心,结果一下子就提升起了这个修道院的地位。1295年,该修道院更是被定为皇帝专用的修道院,迥出其他修道院很多。但是在16世纪时,随着新教的鼎盛时期到来,神圣罗马帝国一落千丈,而追随他的修道院地位也更是一落千丈。仅仅过了不到100年,一场大火烧掉了该修道院。为了纪念该修道院在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1731年,阿萨姆兄弟受修道院长之托,重修了该修道院。现在的修道院完全是巴洛克风格的,与以前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不同,尽管我们还能在某些角落看到以前的残垣断壁,但都已经被修整一新,与附近的景色融为一体了。1803年,巴伐利亚选帝侯国走向衰亡,大主教也不再具有实权,该修道院便被卖给了雷根斯堡,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古迹。1812年,在拿破仑战争后它与图尔恩和塔克希斯城堡合并,便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在这座修道院中最显著和最有名的建筑首推它的长方形教堂,我现在就是身处于此处了。通过了雕刻着圣徒的圆拱形的石门后,我来到了教堂中。在我的面前一个罗马式的长方形会堂,边上是走廊,门口有一个小型忏悔堂。抬头可以看到在木质天花板上有一些图画,表现了基督的生活以及我刚提到的两位修道院长(他们已经成了圣人)的生活图但也有一些裂缝可以看出他们时代的久远。据说这是当年还是修士的教皇保罗六世经常来的地方。顺着往前走就是一个高台,也就是讲经处,上面用铃铛衬托着,而且还刻着1669年,再往后便是唱诗班的所在。但是在这里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后面的地窖了。在地窖里买这大量著名人物,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后、王子、巴伐利亚公爵、大主教、隐士、修道院长……甚至还有一个历史学家,总之这些人都是巴伐利亚最著名的人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