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乱翻帖】我看中华法家! -- 观望者

共:💬4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回乱翻帖】我看中华法家!

其实,中华民族的思想根源来自远古的易经体系,无论是《道德经》《黄帝内经》等包括五行学说都出自这个理论体系。

国家概念出现最早在神农时代,而完整的社会体系出现在黄帝时期。这个体系一直到今天。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有的,易经我们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但也吸收了其它的科学思想,比如五行学等。但都离不开后世所说的谓物主义辩证法,但现在中国不能让人知道以前中国几千年来就有这些东西。

皇帝时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西西河里有很多文章。我自己的看法是在这个原始的社会里构成它的是两个,一个是邦国联盟和历法。而在历法和原始宗教下的礼法体系也是来自这个时代。考古上发现在五千年前的时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相同的礼器和玉器,也就是相同的宗教体系。而国的社会不外乎奴隶制,这个奴隶制度对中国来说影响很大。

你自己有自己的领地和族群,有自己的宗庙和祖先,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有自己的军事能力并认同天子你就是一国,所以夏有万国。这时候的天子的角色是服务者。

在黄帝之前,生产力有先进有落后。各国(族)的礼法不相同,战争很平常。在各国经历了无尽的战争后长使得黄帝统一了华夏。而黄帝在统一之前就制五兵,力农桑,倡立法,侍文明。所以黄帝之后的几个皇才可以垂裳而治。

其实,礼法在原始社会里虽然有宗教的色彩,但它也是法律的依据。象对治水时期的民工征发和在统一时期的兵员征发都是这个礼法(牧野之战)靠的都是它。

到启的夏国独大的时候,他建立了一个他的帝国。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建立了夏的朝代。但它也是属于华夏民族的政权。不过他的社会里仍然是邦联体系下的帝国。也就是天子百姓的模式。所以夏有万国。他和以前不同的是以前没有号!

为什么这个天子百姓一直到满清都这样?几乎没怎么改变?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基础,也就是历法和文字和这个天子百姓的社会体系。什么是天子百姓呢?它和现在西方鼓吹的所谓民主很象,但也不一样。象的是大家都是平等基础上的法治社会,不同的是西方的鼓吹是他们族内的平等。

其实,几千年来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一套社会体系,也就是今天西方梦寐与求的体系。但中华文明里还有一个宗法体系。商取代夏以后,他们也继承了夏的基本的东西,比如礼法和宗教。而商的六百年里,一些原始的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军事和工业也了巨大的进步。商是号称千国之朝,虽然比夏万国好多了。但总还是一个原始的邦联制的时代。但比夏的时代就是封建的出现,那些诸侯国里出现了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制度是封建时代最大的特点。

周取代了伤以后的中国,其实不在是邦联的朝代了。而变成了王的天下。同期差不多的希腊经历着波希战争,他们这个时候才确立邦联体制。而中华已经到了比较集中的封建时代。

其实这时的中华,你自己有国,征服人家你就是王。你被人家征服失国了你就是奴隶。因为你已经没有身份。你的国没了。到那里都没人同情和保护你。谁都可以把你当奴隶。

其实周延续了商的那套封建等级制度。这个制度强调了天生的登记划分。我们就不拿理解孔老二为什么老强调尊周礼了。因为尊周礼就必须承认商人的地位。这正是孔夫子失去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这和时候中华的战乱比较多。各种学派都有。

比较使用的鬼谷派教育出了很多学者,鬼谷其实是儒者最初的发源地。而法墨兵三家都出自鬼谷,同样。那时候的儒者也出自那里。

后来的儒者继承了杨朱主义才有后来的孟子一些人假借《尚数》《周易》来蒙骗世人,企图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

而法家,最初的法家只重于实用。并没有强调理论。早其的法家。或者法墨兵三家并没有什么不同。而韩非子之后的法家才有比较完整的学术系统。

这当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基因有关。其实中华文明的基础是自己的易学体系或者原始唯物主义,那它就必然地产生出它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来。比如《道德经》。

而社会的体系是天子百姓,那供养军队和朝廷支出那就需要经济。早在黄帝时代制五兵就已经提出了农桑之本,耕战之法的思想。这个思想其实一直来都被统治者使用。不过统治者一般更喜欢用天子诸侯而不是天子百姓。用封建而不用大同。这当然和私心有关,也和后世的孔孟伪道有关。

法家思想最重要的是这个中华原文明的理解。而后世的儒家就注重他们如何获得社会地位上。其实,奴隶这东西的真实在一个国的确立是儒家的所谓。它的等级思想所谓。而先秦时代的奴隶,一般是你家国已灭。你人已是财货,所以为奴隶。在汉以后的奴隶是儒家的牺牲品,这些奴隶表现在二千多年来那些附属于那些人的无人权利者的那些牺牲品。

中华原文明的哲学是什么?我想是阴阳理论体系和五行诞生出来的唯物主义吧,黄帝时期的理想,百姓之治,农桑之本,耕战之法,和率土之宾,莫不国人的共和理想。

现在中国人之所以不怎么看问题,主要是一百年来,特别是六十年来对中国原文明的莫视有关系。

象法家的实用主义,一直来在中华都是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那个耕战的经济体系。它指导这中国两千年来的经济。而法家的法天下和儒家的家天下,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它的作用。比如唐初的时候奉行的是天子百姓的社会,这就是你只要承认朝廷天子你就是国人。于是中华在历史上容纳过犹太和罗马等民族。使得他们在天子百姓之下成为中华的一员。而唐中以因为科举产生的儒阶级和这些人搞出来的权贵阶级等,才辉产生后来的安史之乱。

到宋的时候,儒家的那些东西到了新高峰。于是才有辽金西夏大理之乱。而儒家的最理想时期就是宋朝。百姓们为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财货。而他们更本不管百姓的死活。明没也是这样。清更是这样!

光绪乙丑年,辽东的淮军正苦战日本第二师团。力有不支向几十里外的镶红旗求救。旗人说,这是你们汉人和日本人的事,和他们无关。最后清用了大量的银子来平息这些事。这就是儒家!这就是家天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不是沉宝,但我有沙发
家园 花 但是需要实证

喜欢传统文化的恐怕不会不知道《黄帝四经》吧,这是应该是现代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我看重《黄帝四经》主要是其中体现出来的成熟的管理思想,考古认为《黄帝四经》是战国后期作品,但是我认为该书应是战国前主流政治思想的集大成,其原因首先在于该书冠以“黄帝”之名,体现其传承,作为人文始祖,一般的学派恐怕不敢轻易使用黄帝的名头——用了也未必有人认;其次,古代的书籍很珍贵,尤其是象这类治国策略的书籍,其重要性只怕比现在的核武器还重要,哪怕是朝代更替,也会尽量保留下来;第三,古代读书人尤其学派,以团体的方式延续,诸子百家其实是不同的学派,各有传承,《黄帝四经》一定包含有更古老的治国思想,比起论语、孟子等等,能更多地反应文化的源头的信息。

拜读大作,感觉您的设想需要进一步论证,尤其是易经的渊源和意义。如,易经与《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的联系,怎么联系,恐怕很难有实证的成果。与其去追究不确定的,不如从确定的开始。

家园 有人已经论过,

易经的原理是容合了至少两家思想,阴阳和五行.河图被看成完行.洛数被看成九宫.而易经虽然包涵一些五行等东西,但它和阴阳理论更接近.

其实河图和洛书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之所以结合在一起可能和神农的后代和黄帝的结合融合的.想远古的社会发展不外乎战争的征伐.到大约黄帝时代就已经不单靠战争就解决问题了.中华的概念就出现在那个时候.

后来的社会发展,比如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在商朝的后期.一直到周.

把所谓的黄帝死经说,其实古书中经常提到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知道有没联系.但远古留下来的东西最伟大者莫过于易经.而早期中华留下来的东西因为描述还幼稚,后世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于是才有后来儒家大规模地歪曲历史.

研究什么都好,不去研究上古的中国历史就不知道它的发展.西西河里的黄金狮子去年这时候写国不少这方面的东西.

其实,治国和企图事情都是一个道理,所谓一理通百理同的原理.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你必须去看它的历史.只有从它最出的时候才知道以后形成的东西.和看病一样,要知道怎么来,怎么去.

其实古代的东西是经验的总结,因为是一定的价值,但并不一定对今天管用.比如黄帝和风后的对话,五千年前有人吗?风后说,五千年后人民也会这样问.

其实在春秋就有不少学者去论证古代经验和现在不合适了.

其实要确立的是自己的一个,观念,是和非.对和错.自然和改变的规律那就行了.并不一定要执着那些旧的东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