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GDP感兴趣的朋友看过来 -- 万里风中虎

共:💬74 🌺22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每个国家都是特殊的,做高水平的国别研究需要几十年的

苦功。

家园 你看现在学英语的几个人 学法俄德语的有有几个?

对应

美英是海洋法系

法德俄是大陆法系

之间 啥关系

我说不出来

家园 送花,我们这些散兵游勇只好跟着大部队打秋风了
家园 葡萄总是说半头话,真急人
家园 还有一些拖延一两个月甚至季度的调整

美国的失业房售等等指标数字经常公布之后再调整,但一年以上的都基本不变了,老虎用的几十年历史数据还是经过无数人推敲的,哪些数据有什么样的问题圈内人也基本上是有数的.

但有些非常失真的数据刚出来还是很吓人滴,与大多数人期望不一致的话会立刻引起市场动荡,等过几个月调整了回头一看,咳,当了冤大头.

家园 看你如何评价了

你可以说是产业升级,也可以说是经济虚拟化和产业空洞化。

美英在80年代后,慢慢靠的是金融革新,然后用资本和东亚(日本之外)的人力资源结合(其实日本后来的套利交易也是同样的东东),有混吃混喝了20来年。

现在金融业也垮了。看下面怎么忽悠下去。

家园 GDP和失业率之争,其实根底是危机根源原因的争论

产业资本转移论对应失业率,生产过剩论对应GDP。

虎大基本说清楚了失业率之于经济危机这个问题,逻辑上成立,但是没有驳倒生产过剩论。

家园 花~~~~

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觉得失业代表周期很正常。嘻嘻~~~~~

还有,风中虎大大请不要挖苦我。我真的什么都不懂,是来学习的。

这年头,我这种小中产日子难过啊。

家园 送花+个小问题

中国会在十年内取代这些国家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这句话怎么讲?是指10年后我们的GDP、失业率还是别的指标还是各个方面好过日德例如奇瑞买下大众,大型央企买下西门子呢?

家园 不过实际上失业率的统计也很复杂。一样没有统一标准。

不过实际上失业率的统计也很复杂。一样没有统一标准。各国不同,同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也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的民工,没了工作,但家里有块责任田,本来是父母代种,现在他就回家种田了,算不算失业?双职工家庭,老婆丢了工作,新工作又不好找,干脆回家当主妇。算不算失业?某人丢了全职工作,在麦当劳一天干4个小时,或者在ebay上开个基本不赚钱的小店,算不算失业?

家园 任何数据的统计都可能产生误差,包括GDP统计和失业率统计

我确实没有职业的搞过GDP,但是懂得一些基本的数学,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那么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知道失业率的统计是建立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的,那么我们就知道

1,抽样调查有一个置信度的问题,这个置信度的大小与你的样本占总本的比例有关

2,抽样调查中可能出现样本抽取具有偏向性的问题,比如说想统计一个国家的平均体重,但是样本抽取不当,样本中胖子多了,而瘦子少了

3,问卷式抽样调查可能遇到被调查者不配合的情况

我以前看到过美国农业部进行的美国食品摄入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也是进行抽样调查,报告认为该调查的置信度为90%

其实以上这些都不算是关键的,关键的是,当一个国家经济出现了问题,导致大量的劳动力从高工资的工作岗位给转移到低工资的工作岗位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国家的失业率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该国国民的收入是下降了,失业率没有增大并不就意味着该国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

我们知道美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历了一个大量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向服务业工作岗位转移的过程,根据我初步的了解,美国的制造业的工资大约是服务业工资(特别是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业---比如零售,护理等等的服务业)的两倍以上,正是因为美国制造业岗位很多被转移为低工资的服务业就业岗位,导致了美国的有效需求的降低,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次贷危机

另外你对gdp统计误差的几个来源的分析

1)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兑换是用PPP还是用市场汇率?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22580

2)ICT产品(主要是电脑等)是用福利指标来调整(HEDONIC INDEX)还是要市场价格?

3)分地区分行业的通货膨胀调整是用GDP DEFLATOR,还是CPI,RPI或PPI?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22580

第一点 没有关系,因为你主要是比较一个国家的经济景气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你只需要使用该国自己发布的用该国自己的货币作为单位的统计结果就行了

第二点也没有关系,因为,不管是使用福利指标,还是用市场价格,只要一个国家在历年的统计当中使用相同的标准,那么统计结果就可以表现出来该国的经济是处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

第三点也一样,因为不管你用什么来表征通货膨胀对GDP的影响,这个影响并不会随着年度的改变而发生多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假如GDP DEFLATOR对日本1980年的GDP 统计会产生6%的误差,那么1981年,1982年甚至1990年,这个误差也大约为6% 左右,这对你比较每个年份的经济景气没有明显的影响

你的分析的最大的问题是,你给出了各个国家的详细的失业率的图表,你认为造成国家差异的原因是高科技,但是你用什么指标来衡量那几个国家进行了高科技创新的量

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和日本都有高科技创新,英国有---虽然我不知道,但是不可能是0,日本你认为它没有高科技创新,但是人家至少在机器人方面世界领先。

你想得出失业率变化和高科技创新之间的相关关系,那么你同样也需要将各个国家的高科技创新进行量化处理----比如一个国家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或者一个国家的专利数量

很遗憾的是英国的专利数量在国际比较中甚至是落后在韩国的后面,而日本德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是远远领先英国的,请问你怎么解释?

一个严谨的经济研究者都知道经济景气往往要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是单独受一个影响,您把那几个国家的经济景气的变化完全的归结为高科技创新,不说你的分析过程存在多少漏洞,你只考虑一个因素本身就是不严谨的体现

老广在前面说到了东德并入德国对德国失业率的影响,以及中国这样的拥有很强的制造业价格竞争力的国家参与到了国际竞争的影响,这两个影响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老广还忽略了一个影响,那就是汇率市场波动在广场会议以后急剧的增大,汇率市场的波动造成了那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的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发生眼中的误差,因为汇率市场的波动造成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造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的制造业的成本的忽上忽下,这样的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决策的困难,造成了他们国家的经济损失,这也是广场协定以后日本德国等等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的经济景气下滑的原因---还有以对冲基金私募基金 为代表的金融投机势力的衍生交易越来越庞大---特别是这些投机势力可能对健康经济体进行冲击,比如1997年对东亚东南亚的冲击,这就造成了日本德国等等国家的出口受到了打击,因为东亚东南亚国家受到了冲击以后,它们就缺少了进口日本产品德国产品的能力;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日本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产业转移,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和发展中国家的价格竞争,他们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表现为他们国家的GNP与GDP的差额越来越大---这个因素,严谨的研究者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总体上来看,你的分析判断是很偏颇,片面的,不无刻意误导之嫌,因为我不相信一个真正的经历过严谨的经济学训练的人会犯你现在所犯的这些低级错误

家园 花,的确,如何界定失业率还是很难的

很多所谓无业人员收入远超过有工作的。

家园 将军说话太雷人鸟

我等自愧不如啊....

家园 是很不好操作。按传统经济学的定义,失业率的分母是

愿意参加社会性有报酬工作的人。那么如何界定“愿意”?

在原先经济形势好时,老公一人收入就够了,老婆就当全职太太吧。现在收入不行,只好双职工了。

在原先经济形势好时,政府的福利补贴就好呀,去工作赚钱比福利多不了太多,干嘛工作?现在政府削减开支了,福利补贴只够糊口,只好想办法工作了。

再比方,现在的人工成本高了,企业用先进设备替代员工。可能会造成失业率上升,但经济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所以还不如分析税务总额和工农业总产值就没有抽样性的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