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文革和四清的区别看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左倾错误的区别 -- 思想的行者

共:💬36 🌺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而且更大的问题是

公开支持群众的派性,挑动群众都群众。

结果群众运动名副其实的成了运动群众。

家园 干部受迫害人数啊,而且又拿个个例

去查查,‘指标’也是5%。。。。

而且四清这事也是毛提出要搞的,不过

刘让他不满,最后只好赤膊上阵,搞文革

了。

刘夫人的例子都查不到,4个月啊。

况且这个又是个例,难道每个工作组都能

有中央大员?而且这是个长的例子,怎么

就能用你那推到全国的狗屁公式。

比臭
家园 据说民主就是比臭...

比谁臭的轻一点。

家园 如果66年没有打到刘少奇,四清还真可能推向全国

当时江苏省委书记就是因为推广桃园经验不积极,直接被刘废了

家园 文革是全方位的,所以波及到了高级干部,

不能因此说境界更高,只能说文革已经不是试验了。

家园 一针见臭!

哈哈

家园 刘少奇不仅是戴帽子,而是从肉体上也被消灭了
家园 没被废,是被迫检讨

江渭清根红苗正,也不是轻易能废的。

高华的《北京政争与地方——释读江渭清回忆录》里很详细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闲话两句,这是我认为高华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虽然有很多私货,但对江渭清这一事件的解读还是很到位的。原江苏省长惠浴宇的老警卫员曾是我父亲的下属,听他说起这段公案,和高华的解读有奇妙的切合。

家园 到70年文革高潮就过去了,老百姓嘴上喊,回家该干啥干啥

以后就是高层在搞斗争

家园 我记忆中到大约七五年还见批斗会,

长大后问他们怎么回事.人家告诉我被批斗那个扰乱社会主义秩序.原因是他病了.没去卫生院看病.他有亲戚在人民医院.他去了人民医院没有生产队的批准!

批斗后那人没几天就死了!

家园 【文摘】刘少奇在四清和文革中的左倾

天华大队原来是湖南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来树立起的一面“红旗”。刘少奇同志来之前,中央曾派出胡乔木和人民日报的调查组在这里调查了一两个月,调查组认为这里是生产生活搞得比较好的典型,并向中央写了报告。

然而,刘少奇同志通过18天的蹲点调查,却得出了和中央调查组不同的结论,认为这个队有问题,生产和其他工作并不是最好的,而是中等,并且和大队总支书记彭梅秀发生了严重的面对面的冲突。

同时敢于动用 “大兵团作战”来对付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彭梅秀在一年以后死亡。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的另一面,那就是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老运动员,善于搞 斗 争、善于 整 人的一面。

1963年2月,刘少奇同志主持了讨论四清运动的中央工作会议,为运动定调。在那段时间,他不但强调中国会“变修”的危险,并说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亡党亡国的问题”,是“人民当权还是少数剥削者当权的问题”,而且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的问题”,刘少奇作出了“可以造反”的回答。

在运动展开后,当刘少奇同志听到毛主席估价说有20%的生产队的领导权掌握在腐化变质的干部手里,周恩来和彭真等人说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权力被坏人掌握时,他进一步夸大说不止三分之一,尤其是在城市、学校和文化艺术单位,”所以,革命非搞不可”。

9月,由刘少奇负责修改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简称后十条)。刘少奇修改后的这份文件的主要特点是:对农村干部中的问题估计得严重多了,并明确改变了原来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法,规定在每个开展运动的点上都必须有上面派去的工作队,“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对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在扎根串连、调查研究之后,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可以依靠的就依靠,不可以依靠的的就不能依靠。

当时领导江苏省四清工作的江渭清后来检讨说,这种秘密扎根串连的作法“是土改时提出来的,那时候在贫雇农中扎根串连,是为着反对地主。今天如果只将在贫下中农中扎根串连,那就只能是反对我们的干部了。”薄一波同志认为,刘少奇的作法“是导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迅速向'左’转,严重扩大打击面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步骤。”这里薄一波所说的“左”,就是指粗暴打击迫害一大片干部和群众。

刘少奇同志还在文艺战线上紧跟毛主席,开展大批判。1964年一月刘少奇同志主持中宣部和文艺界座谈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他认为京剧有反党动机,提出这是影射党,把两位作者孟超和田汉打成反党分子。不久他又在和外国代表团的谈话中说中国文学艺术有”根本方向性“问题。这都为文革首先在文艺领域展开制造了声势

当文革正式开始后,毛泽东离开北京一段时间,让刘少奇同志主持工作。刘少奇利用他掌握的权力派出工作队,到很多单位挖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尤其在学校中,声称要定几十万右派。1966年6月,刘少奇在和派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的工作组谈话时说那个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刘超 “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这是可以肯定的了”。他还对如何揪斗这位老革命和中学校长作出了这样的部署:“要斗刘超,现在不斗。不是不斗,积极准备斗,不是停下来,是积极准备”。

刘少奇同志对文革应该承担的责任

家园 刘少奇47年主持土改发生左倾错误以后怪报纸误导了他

刘少奇当时是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到新华社社论《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文中所提出“彻底平分土地”。他认为是毛泽东的精神,所以加以贯彻,而没有从实际出发。这次错误有刘少奇的责任,但刘的政策均事先向中央报告并取得同意,毛对刘的提议几乎都是赞成的。

刘少奇在事情发生后说:“有一个时期,曾经发生过这种危险,宣传贫雇农路线,宣传反对干部的路线,那时恐怕没有新华社更好些。” “这怪我们没有把新华社、报纸掌握好,我们是批评自己的。但是应当向你们讲清楚,你们过去做错了许多事。过去的责任不追究,要追究的话,我们负责。” “我们坐在这里,危险得很哩!搞错了没有?这是我们经常要考虑的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不能单方面由刘少奇负责,当时新华社的社论宣传的政策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政策是如何被批准和如何播出去的,倒是应该查找历史材料。当时刘少奇多少对传媒有责怪之意

外链出处

自己犯了错误,就怪自己的下级(报纸编辑),他的政治素养确实不很高

家园 文革至少有一个历史贡献是把因循守旧没有方向感的刘轰下了台

从刘的历史来看,要么极左要么极右,没有自己的判断----在华北搞土改,因为记者的一篇文章,就以为是毛泽东的意思就搞了起来,事后左倾了还把责任给推到记者身上,说明了他是一个缺乏判断力的人,随风摇摆,盲目跟风的人

反过来看,邓小平就是一个勇于任事的人----坚持原则而不动摇,以至于毛泽东半开玩笑的称他是钢铁公司---多少有一点动摇不了邓小平的无奈感在里面

家园 文革是一场大民主的社会实验,一场失败的社会试验

但是试验结果很重要,通过试验结果中国人就知道什么路该避免

试验结果表明----1,群众运动很容易走向派性化,派性化会导致民主运动的彻底的失败

2,缺乏理论指导的群众运动容易走向盲目化

3, 群众运动容易产生不合法行为(如无限上纲的诬陷)需要法制的强有力的规范

实际上文革和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人民战争一样,文革可以理解为毛泽东发动的针对修正主义的一场人民战争,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群众运动的派性化,最后这场人民战争轰轰烈烈的失败了

不能因为试验失败就彻底的否定那次试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试验哪里会有成功的试验?

家园 空一格也不过是做了个试验

希特勒也是实验失败者, 日本人不过是把实验搬到了一个空间大一点的实验室,西方也不过是做了个想帮助中国发达的实验,不幸没有成功而已。 不知道这些实验中的小白老鼠会不会如此超然的看待这些实验。或者你是否愿意充当实验的小白老鼠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