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河里的“毛粉” 是爱老毛还是想害他? -- 加东

共:💬460 🌺1029 🌵7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除非你认为老毛是笨蛋。。。

他真正花精力研究了经济,然后整出个“大跃进”的大笑话 + 大悲剧

我认为他绝顶聪明,如果想摸透经济完全能做到。之所以经济搞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他根本没想研究。

家园 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的“普通人”,能占人口的百分之几?

作了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还是老老实实承认的好,不要试图混迹于“普通人”。

家园 【原创】中国从来没有过“风调雨顺”

《2005年中国 统计年鉴》列出了1978~2004年其中19年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平均成灾面积2607万公顷,最低1630,最高3437(2000年)。

按《中国统计年鉴(1984)》公布的数字计算,在1949~1983年间,其中31年的年均受灾面积为3273万公顷,32年的年均成灾面积为1295万公顷。

1959: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

1960:受灾面积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

1961: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

1959年的成灾面积属於正常,但粮食大幅度减产,接着的两年也是持续低产。各年总产量(万吨):

1958:20000

1959:17000

1960:14350

1961:14800

成灾面积,1972年为1718万公顷,1977年为1516万公顷,1980年为2232万公顷,都高于或大大高于1959年的成灾面积,或者说灾情至少比1959年严重得多。而1980年的成灾面积,已经接近1960年的灾情。但是这些年与那三年比起来,粮食的减产则是微乎其微的。

天灾谁也挡不住,但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人祸(大炼钢铁、大食堂和“共产风”)。更令人发指的是:

在本来就处于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形下,1959年全国粮食征购量、出口量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额,征购674亿公斤(注:6740万吨),出口41.6亿公斤。1960年征购5I0.5亿公斤,出口26.5亿公斤,出口量与丰收的1958年相等。1961年,粮食开始调入和进口。(《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393、第422页)。

那时的人口,人口普查1953年5.88亿,1964年7.05亿,考虑到3年困难时期人口增速大减,1959年大概是6.7~6.9,算6.8亿,农村占90%(?)。1959年产17000万吨(1700亿公斤),每人平均250公斤,吃饭应该够了。但是,但是,1700-674=1026亿公斤,除以6.12亿农村人口,就剩168公斤了,每天0.46公斤,在基本没有任何肉蛋奶的情况下,已经吃不饱了

1960年产1435亿公斤,农村人均(1435-5I0.5)/6.12=151公斤,每天0.41公斤,饿死人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认为LZ是笨蛋吗?

我改动一下你的原话,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他显然认为经济不值得研究,直接把军事理论搬过去就行”

“他真正花精力研究了经济,然后整出个“大跃进”的大笑话 + 大悲剧”

“我认为他绝顶聪明,如果想摸透经济完全能做到。之所以经济搞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他根本没想研究。”

LZ显然认为老毛不值得研究,直接把罪名搬过去就行。

LZ真正花精力研究了老毛,然后整出个1楼主贴的大笑话 + 大悲剧。

我认为LZ绝顶聪明,如果想摸透老毛完全能做到。之所以主贴写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他根本没想研究。

家园 要个数据还不简单

河里就有链接出处

LZ并没有否定老毛, 只是说他不懂经济, 没说错吧? It is the fact, man!

家园 你只会胡搅蛮缠,我只好屏蔽你

家园 那样我只能认为你默认,同时我也不用继续伤脑筋。

但至于我是否胡搅蛮缠,建议你继续讨论再下结论也不迟。

家园 毛不相信亩产万斤的一些例子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

报说,亩产10万斤。他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他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

一位领导同志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有的同志为

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往水稻上站。他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

,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晚年》第138页)。在湖北省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

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信’。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

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

晚年》第138~139页)”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了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农村。视察中,他对于这年的粮食产量特别关心,这几乎是每到一个地方都必询问当地干部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这年粮食大增产而且不是一般的增产。从毛泽东一路对于各地粮食产量的询问中,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毛泽东关于高产“卫星”的态度。

  8月4日视察河北省徐水县大寺各庄农业社时,毛泽东问农业社负责人:“今年的麦子收得好吗?”农业社的负责人回答说:“很好!比哪一年都强。”并告诉他今年亩产有754斤。毛泽东又询问大秋作物的预计产量和全县的总产量有多少?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汇报说,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12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2000斤。毛泽东听后甚是吃惊,说道:“要收那么多粮食呀!”又说:“你们夏收才拿到9000多万斤粮食呢!秋季要收11亿斤呀!你们全县31万多人口,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在8月5日视察河北安国县时,毛泽东在路上问安国县长焦国驹:今年每人收多少粮食?焦回答说:按亩产3000斤计算,全县35万人,人均4000斤。毛泽东对此有些将信将疑,问道:是甘薯吧?焦答:主要是甘薯。毛泽东又问:你们打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吃多少?焦答:搞点储备,让社员多吃点,人均吃450斤。毛泽东说:粮食那么多,每人可以吃到六七百斤,土地也应该有休整时间。

  8月7日,在河南商丘县道口乡中华农业社“七一”试验站,他问商丘县委第一书记刘学勤:“这块地亩产多少?”回答说计划施肥30万斤,亩产13900斤。毛泽东听后笑着说:“亩产13000斤,秋后我再来看。”在返回火车站的路上,毛泽东问刘学勤:“你相信那亩产13000多斤的试验田吗?”刘学勤说:“不相信。”毛泽东说:“脑子太热。没有科学根据,不符合实际。”毛泽东又问:“你们种了多少亩红薯?过去亩产多少斤?”刘学勤作了回答后,毛泽东说:“过去亩产2000多斤,今年真能搞到四五千斤,就翻了番,当然很好了。给下面打招呼,不要提万斤口号。”

  8月9日,毛泽东在山东泰安同泰安地委和附近几个县的负责人谈话,当谈到粮食问题时,泰安地委副书记李元明汇报说:“今年比往年增产,今年小麦亩产162斤,总产8.5亿斤,较去年增产36%多一点。”毛泽东又问:“秋季怎样?能收多少?”得到的回答是:“计划亩产600斤,争取700斤,总产量达到52亿多斤到60亿斤。”毛泽东又问:“去年粮食产量是多少?”李元明回答说:“亩产230多斤,总产量20亿斤多一点。”听到这两个数字,毛泽东对能否增产那样多有些怀疑,问道:“增产一倍以上到二倍,能达到吗?”李元明很有信心地说:“从目前作物长势看,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毛泽东听后没有再问下去了,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但愿能实现,这样群众的口粮就能宽余些了。”

  8月10日,毛泽东的专列抵达天津,听取了河北省委和天津地委的工作汇报。河北省长刘子厚汇报了河北夏收作物的产量和秋收预计产量。汇报中,刘子厚提到各地都准备放棉花“卫星”,晋县计划搞棉花亩产5万斤的试验。毛泽东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这统统是口里讲的,还不是手里有的。”刘子厚又汇报说,河北今年每人要求收到1000斤粮食,明年计划每人2000斤。毛泽东问道:“后年呢?每人搞5000斤粮食有什么用处?每人5000斤就不好办了。每人3000斤粮食是需要的,多了以后储备有困难。”

  毛泽东在视察上述各地时,正值北方的秋季农作物长势旺盛的时节,陪同视察的各级干部让他看到的,自然是生产搞得好的地方,而且所到之处,干部们都满怀信心地告诉他,粮食增产的幅度很大,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得出了粮食将获得大丰收的印象。但是,对于过于离奇的粮食亩产万斤之类的“卫星”,并未正面做过肯定,基本上是持不置可否的态度,甚至还流露过某种怀疑。

(“大跃进”中毛泽东相信亩产万斤吗? (南方都市报))

家园 有些数据的意义光看这图看不出来吧?

从一元钱开始挣到一万元,和由一百万元开始挣到一千万元,虽说是后者的数字更华丽,但前者的艰辛要求也不会次于后者的.

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在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部门的数据或许值得一提。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

...对于收入与消费的常规性测度并不能充分表明实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必须考虑到教育、保健、卫生以及老人与贫困者的福利措施等这样一些基本的而必要的方面的公共消费,但是这些东西是难以用标准的经济测度来数量化的。在所有这些领域,毛泽东时代都取得了伟大的社会进步,在大多数关键性的社会和人口统计指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低收入国家强,而且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五倍于中国的“中等收入”国家要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由大部分人口是文盲的状况变成了大部分人识字。在农村差不多普及了小学教育,在城市几乎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在城乡皆开创了成人教育和在职教育规划。基本的社会保护措施得到了贯彻,如禁止童工,还有农村最低限度的福利方案等,后者中最著名的是对最穷困者们的食品、物、住房、医疗以及丧葬费用的“五保”。国营企业的城市工人们享有工作保障以及国家拨款的福利待遇。毛泽东时代结束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能够声称,它拥有一个虽刚起步但相当全面的医疗保健体系,这使得它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独一无二。医疗保健以及营养和卫生的改善,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寿命的极大增长,从1949年以前的平均35岁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岁。

家园 弱弱滴问一下:莫非老兄乃姑苏慕容滴后代?
家园 不是侯兄吹毛求屁,而是老兄滴三句话逻辑有破腚,别生气鸟。
家园 哪个国家哪个政府哪个领导没犯过错误?

哪个国家哪个政府哪个领导没犯过错误?哪个万劫不复?不都还在台上吗?各国人民不都千秋万代过得好好的吗?

哪家那么傻会搞“监督和制约”?咱美国政府送银行3500亿,没人公开一句钱的去向和用途,啥事没有,和谐得很(前不久的新闻,不知后来有没有更新)。

整不明白,有部分人重重复复喊废话不嫌累,不光说贴主你啦。

盲目崇敬不批判热爱毛主席,一个115岁的“领袖”,并不妨碍今天该干嘛干嘛,与国际歌并不矛盾。

家园 不懂。送花。

稍稍GOOGLE一下也不得要领,自我惭愧一次。

家园 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金庸天龙八部。
家园 这听着很像毛主席语录 :)

花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