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井底观天原创】大国游戏,发帖者的一些说明 -- 金口玉言

共:💬188 🌺3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井底观天原创】大国游戏,发帖者的一些说明

发贴者注:

自从被井底观天兄的一些文字吸引以后,在网上搜了他以前发的一些文章,发觉写的实在是很好,利用几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它看完了。看完尚且需要几天,更何况真正辛苦写作的作者呢。我想,无论大家对文章里观点的看法怎么样,至少码这么多文字的井底观天兄,应该还是很乐意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讨论他的作品的。但是他太忙,所以我取得了他的授权,代为转帖:

好,你可以在这里贴

我准备学习MacArthur兄代双石兄转帖《开国第一战》的榜样,每天贴两章的进度正合适观看和讨论吧。这里顺便推销一下《开国第一战》,俺觉得写的非常好看:

MacArthur:开国第一战 (电子版) 01 - 36 章

《大国游戏》结束以后,再开始每天贴《花开花落》两章,以供讨论。50天之后会做一个PDF和CHM放在FTP上供大家下载和留念。如果大家有熟悉别的论坛,也可以转帖过去,我想井底观天一般情况下不会介意。

我看井底观天兄的文字,主要有三个感受:

1. 那拳拳爱国之心以及这个“取的是太平而隐,乱世而起的相反人生态度”让人深感敬佩。这是摘自他文章里的几句话,从中我们对他的所思所想可以略窥一二:

俺们的老祖宗里,从来不缺乏竹林七贤中,如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之类的人物。号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治世而趋庙堂,乱世而避山野。而笔者这个赤脚山民,既无陶渊明乐于贫贱之修养,也无诸葛亮心怀逐鹿的抱负,取的是太平而隐,乱世而起的相反人生态度。在这个多事的2008之秋,如果不帮助家人们度过难关,恐怕是有一天大厦将覆,害得俺山人又不得不出世,重整破碎的大好山河,岂不是天大的麻烦。看来为己为人,都应该强自出头,提犁作剑,落叶飞花,驱魔除障。不能再洁身自爱,不理世事。

2. 对各种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事件细节的了解程度和一些详尽的数据,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而且因为他在国外,对英文的精通就可以掌握一系列原始的材料加以分析,毕竟过去的世界进程并不由中国主导,而且现在美国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实在是太大,所以想要写文章有创新和深入就最好懂英文并阅读原始材料。像我对这种东西也有点兴趣,但是基本上只能看中文二手资料,未免就有隔岸观火的感觉。

3. 无论是国际问题还是国内问题,井底观天兄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已经相当细节化了。且不说对错吧,对这么多政治、军事、经济、金融、高科技、社会民生一系列问题都能写出个1234的解决方案来,这种对知识积累水平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不管怎么样,还是欢迎大家尽量给作者提点建议和参考,在学习和相互讨论中得到对社会和人生的启发,一起度过这段美好时光。

最后我代表所有喜欢政治军事的中国网民向 井底观天 兄致敬!感谢他写出这么好文章来作为大家思想的盛宴!

关键词(Tags): #大国游戏#井底观天#大国战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国游戏(之一)

大国游戏 (之一)

2008-05-24 19:54:13

第一篇

此情更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

二零零八年,对未来的历史学家而言,一定是一个具有分水岭的年份。

这一年,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国际次序开始逐渐现雏形,全球的大国和准大国们都在这一年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重新洗牌,省视自己在尔虞我诈的国际丛林中合纵连横的策略,辨清这当前的一刻,谁是盟友,谁是敌人。

也是在这一年,四百年的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地位开始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东亚转移,完成了其历史性的由东至西的漂移,从东亚,到西欧,到北美,再回到东亚的循环。

这一年处在这一历史大转变的数个大国和国家集团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重大变更,为未来的国际社会和全球体系铺下另一轮明争暗斗的伏笔。

其实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已经在去年发生:在去年,世界第一经济强权美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这一地位已经被古老而新兴的中国取代。以前只要美国打喷嚏,全世界就要重感冒的情形已成了昨日之黄花。凡是经济上极度依赖中国的国家,就不需要喝感冒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前的世界经济不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是一方面美国联储局担忧美国经济长期衰退,对银行利率一减再减;但中国央行担忧中国经济长期过热,对银行利率一加再加。美国领导人听到经济衰退的警告,象是救护车的警笛那样刺耳,但这些警告在中国领导人的耳里,却美妙如天籁,庆幸美国的衰退会将中国经济冷却到可以接受的9%水平。

只不过人们会更记得今年,经济数字比起新闻事件来说,很难在普通人的记忆中留下太深的印记。而今年的全球事件,却会让未来的历史学家和分析家们记忆犹新。

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一看上一次国际次序的变化。

那是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强权英帝国和法帝国在与纳粹德国的苦战中,势力衰落,但仍然想保住自己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和在全球的影响力,以求重新崛起。

当时的国际情形是美国经济独大,苏联军事强悍,世界强权两级化开始显现。美国在1953年,通过中央情报局策划了伊朗政变,推翻了民主独立的伊朗政府,扶持美国傀儡的巴列维国王,从而取代了英国在二战前的统治地位。加上对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控制,已经在战略重地—世界经济能源仓库中东形成三把钳子的姿势,控制住分散和不团结的阿拉伯人。

苏联想伸一足进来,就利用以巴冲突,由卫星国捷克向埃及提供可以和以色列先进武器抗衡的苏制武器。于是美国和西欧停止向埃及的阿斯温大坝提供贷款,引起埃及总统纳塞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以其过路费收入来保证大坝资金。

英法两国以此为借口,联络以色列,对埃及展开军事入侵,并占领了苏伊士运河区。但是,当时英法两国还未从二战的废墟上恢复,经济上无力支持这场战争。于是两国向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会申请援助。这一要求立即受到美国的要挟,以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运河区和英法军队退出作为经济援助的先决条件。经过痛苦的煎熬,英法不得不退兵,从此将中东完全交给了美国统治。

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霸权的彻底终结。英国本来在1948年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管辖权,让以色列独立之后,还控制着埃及。但是1951年,埃及发生革命,纳塞尔上台,推翻国王体制,建立共和国。本来美国先是支持英法的行动,但是在最后变卦,在联合国通过停火协议,被常任理事国英法否决后,又通过联合国大会运作,最终逼迫英法退兵。在英国势力受此打击之后,伊拉克的一帮军官在纳塞尔的激励下,发动政变,推翻国王,也成立了共和国。

英国的埃登政府因此一事件而倒台。之后的英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谁是这个世界的真正老板。从此后英国外交政策将以美国马首为瞻,亦趋亦行,直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而法国就走上与美国分道扬镳之路。先是开始和德国(当时的西德)和好,为最终的欧盟成立,建立基础。当然,法国人从来都是比英国人慢几拍,直到后来的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才让他们真正明白大势已去。

家园 大国游戏(之二)

大国游戏(之二)

2008-05-24 19:55:56

这之后,美国就成了世界的主导力量。也许有人认为一个大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必须在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其实并不尽然。当时的美国在经济上确实是世界超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发了军火财,又没有在战争中受太大损失。除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和殖民地菲律宾被战火洗礼,美国本土丝毫无损。虽然在战争中人员伤亡大,但比起所有的其他国家,还是算是比较小。但是军事上却不占优势,在朝鲜战争中,被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了个下马威。在欧洲,美国军力同样比苏联要弱,需要通过核威慑来抗衡苏联强大的陆军。在外交上,除了傀儡中华民国和新收编的英国外,影响力和苏联是半斤八两。在文化上,美国就更是要稍逊一筹。当多民族的联邦苏联产生出非俄罗斯族的格鲁吉亚人斯大林在1932年成为最高统帅时,美国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才3岁,差不多30年后才可以为深受种族迫害的黑人民众争取其本的权利并很快丧命。也许在70余年后的今天才可能出现第一位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奥巴马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

通常来说,一个大国的影响力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恐吓力。我军事实力强,你不听我的,就打你个鼻青脸肿。或者是我掌握世界金融和经济命脉,对你实施经济制裁,让你有了上顿没了下顿。或者是我朋友哥儿们遍天下,一起骂你个狗血喷头。

二是收买力。和我站一边,你有好处分。帮我干一件事,你会得到更好的报酬。总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利益而行,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三是亲和力。我的行为让你佩服,你心甘情愿的和我套近乎。当然,如果套完近乎后,又可以有利益分的话,当然是锦上添花。有人认为这种亲和力跟文化价值一样的话,就是大错特错。现在西方的一些人,成日以为自己掌握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具有国际舆论的话事权和道德仲裁人的身份,就可以在世界上有亲和力,其实是一种意淫的想法。对一些小国家和曾被人殖民和欺负的人民而言,一个大国对他们尊重,平起平坐和不要教训他们,可能会有更强的亲和力。

而美国的强大主要在于其收买力。通过开放国内市场,使很多国家发了财,不仅包括北约圈子里的欧洲国家,还包括了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

当然,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强大挑战:

一是苏联的军事挑战,二是日本的经济挑战。

苏联的军事挑战主要是以冷战的方式进行。唯一的一次热战的机会是古巴导弹危机。其实在两强的对抗当中,持续的冷战和军备竞赛对经济实力较弱的苏联肯定不利,因为军力强大的苏联在战场上取胜的机会要大得多。当然,如果能够让对方陷于战争泥坑,自己可以在旁边四两拨千斤,那就是最佳选择。所以说美国入侵越南和苏联入侵阿富汗,都是大败笔。但是,在新的武器系统下,当双方都具有完全毁灭对方的核子武器,而又没有保障自己不被毁灭的导弹防御系统,热战的机会又比较小,因为总是可以通过牺牲自己的马前卒—附庸各国的利益而达到平衡。

这一军事挑战最后以戈巴乔夫盲动的经济改革(Perestroika)和政治开放(Glasnost)带来的苏联解体而告结束。当然中苏分裂和中美友好都削弱了苏联的实力,但是只靠军事一条腿,而没有强大的经济,苏联的胜算本来就不大。

苏联的麻烦始于1979年对阿富汗的入侵。其实经过成本昂贵的军备竞赛,苏联和美国双方的经济资源都消耗很大。在苏联这之后十年在阿富汗浪费军力和经济资源的同时,衰退的美国开始面临来自日本的经济强大挑战。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都在日本的竞争下,处于劣势。日本人挟高企的楼市和股市,凶猛的出口工业,和变成巨无霸的各家银行,以一个超级暴发户的姿态,在美国展开购物狂潮,将美国地产的标志—如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厦,加州的帕博海滩高尔夫球场,以及好莱坞的电影和唱片公司,一扫而空,在美国民间,掀起强烈的反日浪潮。

但是,日本对美国的挑战无法带来真正的威胁,因为日本在现实上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一旦美国在苏联陷于阿富汗泥坑后,松出一口气,立即逼迫日本在对其最为关键的外汇兑换率上做出让步。在1985年的普拉扎协定后,西方各大央行对日元实行干预,让日本为美国经济衰退买单,使美国的赤字从GDP的3.5%降了下来。在短短两年之间,美元对日元兑换率降了一半以上,日本的经济实力按美元计,几乎接近美国。而由于快速的货币增长,导致日本和国际游资强进日本的股市和楼市,造成固定资产的泡沫化。在最高点时,日本东京皇室3.41平方公里的地皮,居然比美国整个加州的土地总和还要贵。最高价的银座,更是卖到1百五十万美金一平方米。不明就里的日本人民族自尊心高涨,觉得自己可以和美国叫叫劲。于是有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和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出书【日本可以说不】,对美国的权威进行挑战。

家园 送花支持你。井底兄的文章,我从3月开始看

,到现在也大半年了。

同时建议其它的网友,送花可以,不用像我这样回贴了。

这样保持帖子的连贯性,让LZ全部贴完。不然讨论起来,分散了主题,也不方便大家看。

PS:西西河的论坛风格,实在是不方便。

家园 不,我觉得恰恰重要的是讨论

至于观看排列整齐与否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何况到最后我会来个链接一览表,还有PDF和CHM呢。所以请大家尽管畅所欲言。。。一下子贴完的话,就起不到讨论的效果了,而且一下子看的文章太多了,看的人还会觉得累(比如我),所以我打算每天只贴两章。

不过实在惭愧,收别人的花到自己的口袋里,但是我也没办法呀,谁让井底兄自己懒得贴呢。。。。哈哈哈

家园
家园 我也觉得,要的就是回复和讨论。

像河里萨苏、陈经、葡萄等老大的帖子,网上转载的很多,可俺就喜欢在河里看,因为河里气氛好,回复的帖子质量也高。

家园 大国游戏(之三)

大国游戏(之三)

2008-05-25 02:08:06

在【日本可以说不】一书中,两位趾高气扬的作者认为日本应该从商业到外交上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寻求独立的国际地位。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深思熟虑的研究成果,而只是两位作者平时作的演讲的讲稿集。

石原慎太郎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在高科技上,尤其是半导体方面要比美国优越,因此在与美国打交道时,日本要强硬点,不要老是卑躬屈膝。日本应该用高科技作为一个筹码和美国讨价还价,不惜和苏联作交换,迫使美国让步。他认为日本应该换掉不会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外交官,让在商场上打得美国人落花流水的日本企业家参与贸易谈判。他还主张日本结束与美国的安保条约而由日本自卫队保护自己,可以少花钱(美国在日本的军事费用由日本政府出)多实效(对美国军队的效率怀疑),并且结束日本对美国的依赖。

石原慎太郎还认为美国和基督教传教士实行文化帝国主义,每到一处,就毁灭当地文化,代之以西方文化。并表示美国人充满白人优越感,自以为现在西方统治世界就不可一世,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有趣的是,他用一种日本人的优越感来攻击美国人的优越感,认为日本工人的教育程度高,竞争力强,而美国工人水平低,产品质量所以差。甚至日本以前的殖民地如台湾和南韩经济高速增长,而美国以前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充满问题。

当然石原忘记了台湾和南韩,包括日本都是重视教育和提倡勤劳吃苦的中国儒家文化,而菲律宾不是。只不过从他的看法里,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黄种人和亚洲人对白人世界和欧美人趾高气扬的一种反感。

而盛田昭夫就有些不同。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并在纽约住过,所以他对美国企业界的看法还是比较中肯。比如说他觉得:

-美国商界太热衷于合并和并购这类金钱游戏,而不重视真正的产品创新和制造能力;

-美国企业太重视于短期利润,为此而牺牲长期的企业整体生存,比如将制造业移到海外;

-美国公司高层收入太高,对公司伤害大;

-日本公司的员工来自于人际关系紧密的社区,所以总的生产效果要比美国好;

-美国公司在基础研究上比日本强,但是在产品发展的市场推广上比日本弱。

他还提出一些如何提高日本国际形象和地位的建议,也许对今天的中国都有参考意义:

-反日情绪主要在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没有和本地人交往而成为本地社会的一分子;

-日本人需要更多的接受西方文化和语言,便于在和美国人打交道时不会被误解;

-美国对日本的轻视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不利;

-日本需要自觉自己世界领袖的角色,做好支持世界经济应尽的责任;

-日本必须帮助亚洲发展而确立起地区经济的领导地位;

-日本需要提供更多的海外援助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领袖。

这两位日本精英其实代表了日本两种不同的民间情绪。一种是对日本自身国际和地区角色的反思,希望回归本身的东方文化,不惜与美国的对抗而达到国家人格的独立;另一种是加强向西方的靠拢,希望在西方为主的体系中担当更大的领导角色。

笔者本人在1988年,也听到日本战略界学者认为美国衰退和中国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如果日本帮助美国的话,可以把美国的强权延长50年。如果日本帮助中国的话,可以使中国的崛起提前50年。而当时的我,认为中国崛起的时间就是50年内的事。看来日本学界当时对美国和日本实力的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实力的估计过低。

当然石原们忘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日本就算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实力,正如苏联的一条腿一样,是没有资格和美国叫板的。结果是到了1989年底,日本的楼市和股市泡沫爆破,从此日本走进经济萧条中,一直到了近二十年的今天,仍然没有从谷底中走出来。也许石原慎太郎今天开始亲中,是看到日本是没有资格对美国说不,只有中国才可以这样做。

就在日本威胁消除的同年,苏联黯然的从阿富汗撤军,并在短短两年后,烟消云散。从1991年开始,美国开始了一个短暂而意气风发的一支独秀的唯一世界超强的时代。那时候,美国军事实力打遍天下无敌手,将不老实而蠢动的伊拉克变成了展示美国高科技武器的实战表演,为美国军火商赢得商机。俄罗斯在美国不怀好意的哈佛休克专家的折腾下,几乎破产。中国老迈的邓小平艰难的进行92年的南巡,为停滞不前的经济改革竭尽全力。然后交代中国的年青一代领导人要学会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美国的经济也在日本的崩溃下,恢复生机,开始了以互联网商业化带动的创新浪潮。而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在全球风行,无坚不摧,导致了多国的颜色革命。

而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成为美国的潜在对手。于是,有几位学者仿照日本写了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对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太热衷于西方价值提出批评。当然和日本学者不同的是,中国说不的资格并不是简单的由几个学者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的普通士兵用生命赢来的。与日本不同的是,他们想说不,但却没有这个实力。而中国有说不的能力,但没有做这个选择。

其实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如日本,军事实力不如俄罗斯,于是中国选择了在政治和外交上,避免与美国对抗。尽一切可能广交朋友,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家园 大国游戏(之四)

大国游戏(之四)

2008-05-26 01:17:30

其实那几位年轻学者的强烈反美情绪主要是对8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的强烈崇美情绪的一种非理性的反弹。这种反弹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知识精英基层。那些出身权贵,有机会去美国大学深造,对美国价值和美国极其推崇,然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又可以当政。突然发觉和美国外交官,政府官员,企业大亨等等,打交道时充满屈辱,被傲慢和无礼的对待。然后,明白了一个道理:美国和以前的强权一样,都是帝国主义!

不要以为中国人骂美国为帝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明。据说当年亲美的蒋介石,娶了个完全美国化的宋美龄为妻,还被彻底改造成了个基督徒,对美国的民主自由充满仰慕之情。结果在史迪威事件后,大骂道:娘希皮,美国也是个帝国主义。

一个超级大国,又缺乏文化底蕴,很难不会成为骄横跋扈,趾高气扬的暴发户。虽然,美国前总统泰迪罗斯福曾引用西非俗语“手持大棒,说话温和”来描绘美国外交政策,但大多数执行的小暴发户们,通常会是“手执大棒,恶语相向”。

基本上,全世界的任何反美情绪都是对美国全球外交政策的反抗,而不是对美国本身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鄙视。处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政府官员和中国知识精英们本来带着一种谦虚的态度,努力向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系进行全面的学习,渴望走出从前的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成为国际体系的一员。但是冷战的结束,立即为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增加不明朗因素。

以1991年为分水岭,开始了美国一霸天下的短暂时代。而在这个时代的来临,必须有人为美国的勇武出场而祭旗。那个倒霉蛋就是伊拉克强人胡赛因。

本来美国的中东政策是抓住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把财多身子弱的阿拉伯人按住,保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绝对权威。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1979年,伊朗革命成功,推翻了美国傀儡巴利維国王,并扣住美国外交官为人质(1953年政变就是由美国大使馆策划),一举打破美国的现有战略布局。于是美国转而支持伊拉克,希望由伊拉克来削弱伊朗的势力。结果胡赛因以领土争端为由,挑起了长达十年的两伊战争,对自己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于是伊拉克转而想用武力收回1962年在英国保护下独立的科威特,给美国一展雄风,忘掉越战失败的梦魇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以当时美国的强大军力和广泛的同盟,可以想象战争的结局。

当然,美国军队在高科技的战争理念和武器装备下,其指挥系统,各兵种协作,投放能力,战地信息交换,导弹精度等等,都令世界耳目一新,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其他国家的军队,如俄罗斯和中国,都是手心里捏把汗,自认为和美国军事能力一比,当甘拜下风,开始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

而美国在伊拉克的出手,也改变了其战略行为。从通过军事威慑,而由代理人出手的方式,改变为亲自动手的方式。军事打击伊拉克,再加上驻军沙特阿拉伯,引发了伊斯兰极端势力开始以美国为敌的军事恐怖活动,最终导致了911事件和美国在伊拉克的深陷泥坑,为美国独大的时代终结埋下伏笔。

就在美国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在东亚的军事布局却受到一个重创。菲律宾国会拒绝同美国续约,从而把美军赶出了苏比克海军基地,使美国对中国封锁的第一岛链完全中断。这一事件,不光给了中国海军南下南沙群岛,监视马六甲海峡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印度海军在印度洋的扩张减轻了压力。

本来美国的第一岛链,其北段从阿拉斯加,经阿留申群岛,到日本本土和韩国,在到冲绳,把俄罗斯的东面和中国的北部海岸线堵得严严实实,但其南段却因为中国的主权问题,美军不得不撤出台湾,已经被从中间切断。这次在菲律宾的撤退,简直就使整个军事布局形同虚设。

而美国的对应策略是,先是与新加坡签订协议,在 樟 宜建立一个深水港,为美国军舰提供停泊,补给和维修服务。另外,美国试图通过不间断的联合军事演习和911后的反恐合作,不断的在菲律宾保持军事存在,并通过在帕拉万岛和马来西亚的博尔尼岛增加对南中国海的围堵。当然,这些行动都是2000年之后的事 。

家园 大国游戏(之五)

大国游戏(之五)

2008-05-26 23:10:57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1992年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但是在亚洲实力均衡变化的同时,苏联的解体令欧洲国家迫切渴望填补这一新的实力空间,于是在二月份签署了马斯却齐条约,正式宣告欧洲联盟的成立。同时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联盟分裂,开始了数年的民族战争。

当时的中国正确的了解到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最重要的国策,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不光无力也无心在世界事务上挑战美国的霸权,而且还采取了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于三月份签署了防核扩散条约。

对美国来说,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投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中国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机构和大国的潜力,又令他们担心。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美国国内对中国政策的争论,而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他们不同的商业利益各取所需,形成了对华外交政策的两大阵营。

一是交往政策(Engagement)。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与中国的更多交往,来确定美国在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按照美国设计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的企业界从中获利,而中国又会在美国的影响和压力下转变,成为一个美国可以利用的力量,就象经济发达但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完全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和德国。这一政策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外国资金在中国金融等关键行业的比重。但要削弱中国的国家能力,甚至不惜鼓励中国内部的分裂力量(包括国土和思想上的分裂)。

一是围堵政策(Containment)。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对中国进行围堵,来确定在中国的发展中,不会对美国的强权在任何方面形成挑战。这个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加强美国的军事预算,使美国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具有决定性的优势,然后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建立起军事同盟,对中国的经济生命线完全控制。在舆论上妖魔化中国,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对中国的威慑,比如对中国分裂力量的支持,来迫使中国在经济利益上做出让步。

这两个政策本身都有其不可解决的悖论。主要问题是只是考虑到自己一方的双边关系的欲取欲求,而不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意愿,而缺乏双边良性互动。中国则以邓小平的“十六字口诀”为基点,尽量采取低姿态和少露面的方法,除了牵涉到中国的关键利益之外,在其他无足轻重的事情上,都是以和为贵,以让位主,为中国的发展争取难得的外部环境。

这种不平等的互动,其实为未来的双边关系埋下不稳定因素。当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更加密切,获利非浅的时候,其他意识形态的目标就变得无足轻重,而成了空口白话。当中国经济对美国和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施加压力的能力就越来越小。而中国在应对压力上也进行了策略上的调整,在人权问题上提出生存权的观念,使美国企业完全退出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并使美国政府不再把人权作为中美关系的最优先考量。至于令美国国防工业收益最大的围堵政策,同样面临困境,因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上需要中国的合作,而且中国周边的国家对围堵中国的提议并不是很有兴趣。

其结果就是,交往不能令中国转变成美国傀儡,围堵只会令中国变成美国强敌。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埋头苦干和小心翼翼,国力变得越来越强,使美国影响中国的能力越来越弱。

几个主要的事件决定了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和西方关系的复杂性。

1993年,西方国家试图在维也纳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推行其“人权大于主权”的理念,以此彻底颠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宪章中尊重会员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基础的国际次序。本来在这一原则下,任何国家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入侵。当然这个世界仍然是大国横行,但最起码在联合国宪章下,受到一些限制,对弱小国家具有保护作用。一旦“人权大于主权”这一“人权帝国主义”成为国际法,所有大国都会以此为借口,对弱小国家利用借口,进行武装侵略,把这个世界重新带回炮舰政策下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而大国如美国或者中国,小国家却没有本事去干涉其主权。可想而知,这一政治企图遭到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同年为报复中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领导作用,西方挫败了北京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努力,显示了西方的政治实力和对中国的不满。

1994年,声称要对中国强硬的克林顿,在亚洲各国和美国商界的压力下,宣布中国最惠国待遇同人权脱钩,开始了美国政府对意识形态作为外交手段的退却。但同时,克林顿建议美国国会大幅度增加对中央情报局的代理组织――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拨款,并创立了以美国政府操纵的非政府组织,在全世界美国重要的地缘政治要点上,以民间组织的名义,通过支持目标国反对派力量,以非军事手段的方式,开展利于美国的颜色革命。

1995年,美国允许台湾的李登辉访问美国,使中美关系跌入谷底,增加了台湾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1996年,然后以台湾选举为契机,开始了中国和美国双方在台湾海域里的军事对抗,并引发了中美为台湾而战,可能会引发局部核战争的推论。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使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幅度加强。同年,以美国风险家索罗斯领头的西方金融资本在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合谋下,对金融政策失误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发动了经济掠夺战。而中国以全国之力为后盾,在香港击退西方风险基金,并通过人民币不贬值,稳定了亚洲经济,使受重创各国能够苟延残喘,从此确定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大哥地位。

1999年,美军在南斯拉夫“误炸”中国大使馆,给了中国一个下马威。这一事件刺激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以及明白了美国(至少在国防工业和军界)开始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转变。

而这一切在小布什上台之后,变成了一峰三转的局面。

随着小布什的入主白宫,美国极端激进的新保守派当权,形成了布什早期对华强硬的态度。然后,随着本拉登的圣战死士们,将劫持的民航客机撞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美国的首号敌人变成了中东的伊斯兰原教旨恐怖分子,使中国从美国的敌人雷达中暂时消失。

接着,美国以其一霸独大的超强实力对中东进行美国民主改造,陷入伊拉克战争,使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权力真空中站稳脚跟。等待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再次回顾中国时,已经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望洋兴叹,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希望能够在东亚,南亚,中亚和西亚四面出击,而抵消中国日渐增长的实力。

家园 大国游戏(之六)

大国游戏(之六)

2008-05-28 00:49:52

第二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十一

布什上台伊始,希望延续他在竞选中批评克林顿对华的绥靖政策,而实行由新保守派推行的强硬对华政策。

在国防部的鹰派中,如何打造一个“新美国世纪”是其主要的战略重点。为此,七个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伊拉克,朝鲜,缅甸和叙利亚,被新保守派宣布为流氓国家,建议运用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予以打击。

以美国副总统钱尼为首,鹰派人物每个星期开始派人到台湾游说陈水扁政府,表明美军将支持台湾独立,害得国务卿鲍威尔每次都要派特使立即消毒。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还表演了一场无聊的游戏,将美军订购的“中国制造”价值15万美元的绿色贝雷帽堆在野外,当众一把火烧掉。表明对中国誓不两立。

按照钱尼的安排,美国应该同日本,澳洲,印尼和印度建立一个亚洲的北约组织,以对付中国的崛起。于是在小布什演说时表明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后,中美发生了海南撞机事件,成为中美对抗的一个导火索。虽然最后以美国道歉而暂时解决,但美国在中国边界剑拔弩张的架势已经拉开。然后在五月上台的日本首相小泉,开始了他恶化中日关系的靖国神社参拜。

以当时的事态发展,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我们很可能会在台湾看到一场中国和美日的军事冲突。以当时中国的军力,无法在常规战争中占优势,可能不得不依赖核武器对美国进行威慑。而美国可能因此对中国打局部核战争的决心表示怀疑,而逼使中国不得不对台湾动用核武器而避免和美国的核战争。

可以想象那会对东亚的和平产生如何的影响。于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一个人横空出世,化解了中美在台湾的冲突,使亚洲的亿万人民可以继续未来的和平生活。这个人,就是西方人称为魔鬼的本拉登。

本拉登,是个宗教理想的狂热分子,但是显然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

如果本拉登精通权谋之术,他就不应该对美国本土实施如此震撼的911恐怖袭击,而是继续小型的对美国驻外使馆和军事目标有限的攻击,而建立起一个有效和强力的行动网络。他就会等待美国的新保守派冒险家们,找上中国这块奇硬的骨头去啃,然后再浑水中摸鱼。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美国在台湾挑起和中国的战争,国际间共识的反核扩散条约就会失效。不但是中国,而且同情中国的俄罗斯和巴基斯坦,都不排除有心人士会主动的让核武器流落到极度反美的伊斯兰武装手里,让他们在世界各地甚至美国本土开辟另一个战场。

但本拉登的恐怖袭击,客观上平息了中美之间的冲突,使中东成为美国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并因为美国政策决策层的误判,导致了美国独大的时代匆忙结束。

十二

美国在911事件后,赢得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国难当头,团结一致,开始向本拉登的攻击反击,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就成了美国反击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阿富汗是一个战略地位及其重要的国家,位置处于中亚,东亚,南亚和西亚的交叉点,也是大国地缘政治的必争之地。当年的沙俄帝国为寻找一个暖水军港而南下印度洋,雄霸南亚的大英帝国展开了一场以间谍和阴谋为主的“大游戏”(Great Game),并将势力伸入中国的新疆和西藏,是造成这两个地方独立运动的主要外部因素。两强硬撼而达致妥协的结果,是在中国和阿富汗的边界,划出一条狭长的兴都库什山,作为英俄势力的分界线。

本来阿富汗的塔利班在利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宗教感召力上台后,一扫各地方军阀的鸦片种植业,是没有必要踩美国这趟浑水。但是本拉登对美国对外使馆和军舰的攻击行动,害得庇护他的苏丹被美国导弹打击而殃及池鱼,原本想把他交给沙特阿拉伯自己处理。只不过,沙特政府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而且其皇室人员和宗教领袖又和本拉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让经济上完全受沙特支持,宗教上和沙特同声同气的塔利班,又是本拉登当年起家的老根据地阿富汗,作为他的新避难所。

其实当时塔利班是想把本拉登交出去的。他们声称,如果美国提供确切的证明,他们可以把本拉登交给一个伊斯兰国家,让他接受公平的审判。很显然美国是完全没有可能接受这个条件的。即使塔利班乖乖的把本拉登交给美国,美国也不会放弃这个出兵阿富汗的绝佳机会。

阿富汗本身虽然有很多稀有矿产,比如说包含金,银,铜,锌,铁等等,并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但其最重要的地方,还是在于占领了这里,就可以以此为基地,控制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的里海和哈萨克斯坦。

从地缘政治上,建立了军事基地,可以北边遏制俄罗斯,配合北约东扩,吞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几乎是兵临莫斯科城下。如果北约的东扩成功,就可以从乌克兰向南和东南,以及格鲁吉亚向北,鼓励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如车臣等一干早有异心,想独立的民族起事,彻底打破俄罗斯对欧盟能源的垄断下的“天然气大棒”政策,使欧洲可以从黑海到里海门户大开,不需要痛苦的经过土耳其,格鲁吉亚到阿塞拜疆,连里海能源的皮毛都捞不到太多。

家园 大国游戏(之七)

大国游戏(之七)

2008-05-29 07:56:43

十三

而在东边,就可以威慑中国,一方面完成对中国西侧的战略性包围,另一方面可以据此为基地,支持新疆的分裂主义势力,在中国西部造成乱局。中国现在需要的石油进口可能已经到2亿吨一年,占总用油量的4成,预计到2020年可能增加到5亿吨。现在哈萨克斯坦探明的储油量大约为50亿吨,可以为中国减低对中东和非洲石油通过海上运输,而造成的马六甲瓶颈的能源风险。

因此,为了应对因为苏联解体而造成的力量转换,在中亚地区,各国政府开始了进行各国之间的合作,以面对军事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在2002年,由中国领头,俄罗斯参与,包括中亚四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保证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得到保障。

但是,对四小斯坦而言,他们并不介意其他大国的介入,并从中以各大国作为互相平衡,以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所以当美国决心挥军阿富汗,并获得中国的强烈支持(一方面中国可以摆脱美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反恐合作中铲除东突厥斯坦运动恐怖组织),因此在对巴基斯坦威逼利诱之下,借道入侵阿富汗。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规模并不大,除了天上的狂轰滥炸外,地上的行动全由北方联盟的军阀进行。因此,本拉登能够在托拉波拉脱身,并不令人惊奇。但是美国为了支持阿富汗战争,迅速的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卡石坎巴拉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马拉斯建立空军基地,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重大战略威胁。

于是有人认为美国对消灭塔利班和活捉本拉登并不是真的有兴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控制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和在中亚建立永久的军事基地,以对可能的大国挑战者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进行战略遏制。

提到印度,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印度和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的地缘政治关系。我们只谈到了美国试图对俄中印(至少印度还是一个潜在的目标)的大迂回包围,但是也要看到印度对中国的恐惧。中国同印度北面的国家尼泊尔和不丹交好(这两个国家都担心印度象吃掉锡金一样吞掉他们),使驻扎在喜马拉雅山巅的中国军队对印度具有压顶之势。而中国同缅甸,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印度支持泰米尔反政府游击队)的友好关系,加上印度非法占领的南藏,和阿萨姆附近几个州从未平息的武装独立游击战争,都使新德里的战略家们心惊肉跳。而在西面的巴基斯坦,恐怕是中国最亲密的兄弟国家,几乎对印度形成合围之势。所以当中国势力进入中亚,尤其是阿富汗,印度人立即就会心脏病发作。

十四

巴基斯坦在和印度的对抗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地缘弱点,就是缺乏战略深度。这就是为什么巴基斯坦希望与其友善的塔利班在阿富汗当权的一大原因。但是由于美国威胁要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加上中国的劝告,只好让美国借道收拾塔利班。

美国对付塔利班还有一个商业的原因。美国的石油公司尤尼科(中国中海油购买不成功,后被雪佛兰收购)曾与土库曼签订合约铺设油气管道,通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将能源输送入印度。这样不光使美国在印度经济起飞中得益,而且可以通过开关闸门的方法,令印度受制于美国全球外交政策。

当时尤尼科请了几位顾问。一位是卡里扎德,美国新保守派的主要人物,阿富汗裔,美国布什政府的中亚和中东事务的主要智囊。卡里扎德曾游说塔利班支持这条油气管道的建设,但是不得而终。另一位则是阿富汗人卡兹。所有当美国推翻了塔利班后,卡兹就成了阿富汗新政府的总统,而卡里扎德就成了他的太上皇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后来卡里扎德出任伊拉克大使,现在则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也是试图在巴基斯坦颜色革命的主要策划人)。当然,油气管道协议很快就出结果,唯一的问题就是塔利班残余势力无法清除,使这一工程一拖再拖,直到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出手,买下了土库曼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美国要在中亚长期驻军,当然会引起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于是在2005年,以上合组织的名义,中俄要求美国自中亚撤出军事基地,理由是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并且美国的主战兵力已经在伊拉克开打了好一阵了。美国拒绝了这个要求,声称自有在阿富汗局势彻底稳定后,美国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所有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两个基地和阿富汗根本扯不上关系。但是如果美国希望能够长期的保持这些基地,就必须在这些国家策动颜色革命。于是就像在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4月进行了郁金香粉色革命。5月乌兹别克斯坦的安得坚的造反却以失败告终,于是美国和欧盟施加压力要求联合国介入进行中立的调查,导致乌兹别克斯坦将美军赶出了其领土。

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基地得以保留,不光是颜色革命得以成功,还因为该国太穷,美国一年的租金就是5千万美元,在加上其他援助1千万,对这个5百万人口的穷国是不少钱。所以,不敢得罪中国和俄罗斯的吉尔吉斯斯坦,一方面参加上合组织对美国撤军的呼吁,希望能以此对美国涨租,另一方面又在美军基地旁划出地来,请求中国和俄罗斯租为军事基地,他们可以饭吃三家。

家园 大国游戏(之八)

大国游戏(之八)

2008-05-29 22:17:20

十五

那么美国在这个军事基地驻了大约一千兵马,到底会对中国有多大威胁呢?其实威胁并不大,如果真的中美开战,这点人马连填牙缝都不够,可能在开战的头几个钟头,就会被驻扎在比希坎的中俄快速反应部队清理掉。就算是美国在阿富汗的一万三千军队算上,都不是什么大数目。

但是,在和平情况下,军队的驻扎不光可以显示军力,而且可以影响和加强当地的亲美势力,使当地政府的政策可以受美国影响。

但是美国在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的部署,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就是这些国家全是内陆国家,美国必须从其他国家借道,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对其有限的兵力进行支援。现在美国是通过巴基斯坦为美军和北约盟军提供通道和后勤支援,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巴基斯坦是中国最重要的兄弟和盟友,一旦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为开始针对中国,巴基斯坦就会毫不犹豫,限制美军在阿富汗的人数,甚至不惜切断美军的运输线。

虽然巴基斯坦的主要敌人是印度,希望和美国和中国同时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如果必须在中美冲突中作一个选择的话,巴基斯坦一定会选择中国。加上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同巴基斯坦的地缘利益相冲突,并将战火引入了其部落区,巴基斯坦的民意中已经把美军在阿富汗和在中亚的行动看作对巴基斯坦利益的第一和第二负面因素,而巴基斯坦人恨之入骨的印度退居第三位。

美国在巴基斯坦人的心目中是个靠不住的朋友,需要利用你的时候,就热情无比,用不着的时候,就一脚把你踢开。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已经吃过两脚。一是在利用巴基斯坦培训和支持阿富汗游击战士反抗苏联后,就把贡献很大的巴基斯坦晾在一边;二是对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进行制裁,而不考虑巴基斯坦在印度拥有核武器之后,没有选择。加上现在美国在巴基斯坦的政策只是考虑巴基斯坦如何配合美国在阿富汗的政策,而不考虑巴基斯坦自身的战略和地缘利益。所以在对美国的配合方面,巴基斯坦在如何打击部落地区的塔利班同情势力,基本上是半推半就,敷衍了事。

相比而言,中国却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伙伴,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一直都采取支持态度。在中巴关系中,除了军事和国防上的合作对印度具有平衡作用外,得到中国的支持同样使巴基斯坦在伊斯兰世界中成为最强并拥有核武的大国,增加了其在伊斯兰国际组织中的话事权。

在中巴合作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瓜达港的建设。瓜达港以及接通卡拉奇的沿海高速公路,为巴基斯坦海军提供了可贵的战略深度,防止了印度在海上对巴基斯坦的封锁。而这个在波斯湾口的港口,在军事上可以起到监视波斯湾海上交通的作用,在商贸上,则可以成为中国的海外物资集散地,将中国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送进,把中国的制成品输出到中亚,中东和非洲。

十六

瓜达港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使中国的能源进口可以躲过马六甲这个瓶颈。现在大约超过80%的中国进口石油必须从马六甲海峡通过。如果不算在印度洋里的海盗的话,航运安全在入口处基本在印度海军的监控下,而出口处基本上被美国海军控制。一旦有地区冲突发生,缺乏远洋舰队的中国,就必须考虑运输线的安全问题。

美国反恐战后,曾通过新加坡提议由美国海军巡航马六甲海峡。这个提议遭到了中国的反对,并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提议,由新马印尼三方共同负责海峡的安全。因此瓜达港对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安全非常重要,开通瓜达到新疆的输油和输气管道,可以同来自哈萨克等国的管道汇集,加上新疆自身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将把新疆打造成中国的能源工业基地。同时,除了能源的东来,新疆又可以将中国东部制造业的产品西送,成为中亚和中东的主要消费品集散和生产地。这才能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真正的助力。

但是现在的西部开发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新疆的“西气东送”(和贵州的“西电东送”一样),还是主要以服务东部为主。由于本身的技术含量太高,要求的专业人员往往是西部当地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居民缺乏的技能,不得不从东部人才市场引进。这就形成了西部开发的成果,似乎没有让少数民族享受到。即使增加天然资源开发分红比例,让当地留成的利润可以投入少数民族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和教育,但是还是不足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给职业水平低和贫穷的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给别有用心的海外反华势力,如西方人权组织和疆独分子提供口实。

其实,我们应该吸取东部的发展经验。在东部沿海形成的大规模的制造业,为中西部的农村剩余人口提供了大量的低中工资的工作机会,令数亿农民摆脱贫困。新疆各级政府尝试了劳务女工输出的方法,送出了一定量的维吾尔农村姑娘到沿海的天津,山东,浙江和广东工作。这些女工一个月的工资有时可能就是贫困家庭一年的收入,为少数民族的脱贫起了好的作用。但是考虑到生活方式的不同和地理上的不便,中国应该考虑在新疆如乌鲁木齐,伊宁或喀什等地建立类似东部沿海的加工业专门面对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和东欧市场。这样可以节省来自西部和从中亚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向东部的输送的成本浪费,又可以节省将东部制成品向以上市场出口的运输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为当地的各族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保证当地人民就业的情况下,还可以吸收其他西北省份,如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剩余劳动力。

当然要使这个方案成功,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才可以重振这个古代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桥。

考虑到目前几乎所有的中东商人都活跃在浙江,而非洲商人都活跃在广东,可以看出这个方案有很大的潜力。当然任何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局势,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对中国新疆的稳定,以及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进而使恐怖主义失去市场,对两国都是得益非浅。

家园 re

re

家园 大国游戏(之九)

大国游戏(之九)

2008-05-31 20:23:15

十七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除了牵制印度,提供替代的能源和产品通道,杜绝疆独恐怖分子的发展之外,还可以作为中国的伙伴,增加中国和中东以及北非的伊斯兰世界的紧密关系。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中巴的石油气管道可以顺利畅通,通过喀喇昆仑山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可以建成,中国来自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可以从这里进来。那么中国的海上能源运输线,就只需要从靠近海岸的瓜达港和苏丹港之间提供保护。

如果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海军军舰出现在这些地方,也许北美和欧洲的某些人就会集体心脏病发作。但是,如果中国可以保持低姿态,让一定实力的巴基斯坦海军担任这个巡航任务,估计来自西方的噪音也许没有这么大,而与巴基斯坦关系极好的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的穆斯林国家,都不会对“自己”的海军有异议。也许,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海军方面的合作,不光是由中国军舰厂商装备巴基斯坦海军,而且还应该包括人员的互派,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中国军舰可以挂巴基斯坦国旗进行必要的巡航任务。

当然聪明的美国人不会看不到这些发展。瓜达港和贸易能源通道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其所在的贝路齐斯坦省有少数当地民族分离分子,对巴基斯坦政府不满,而进行的恐怖活动。而美国在巴基斯坦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阻扰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增大和制造对这一能源贸易通道的不安全因素。

贝路齐斯坦的问题,和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问题一样,都是英国人整出来的。英国为了和俄国对抗,扩大在印度的地盘,于1839-1842年,发动了对阿富汗的第一次侵略战争。在很快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扶持傀儡政权两年多后,英军不得不连同所有的支持者,在阿富汗反英力量的打击下,向印度撤退。当时英军是第44步兵团(后来重组参加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营(大约500人)加上印度兵(大约4000人)共4500人,和随军的家属以及其他平民,包括妇孺10000多人,总数为14000-16000,在撤退中,遭到了阿富汗部落的攻击,最后少于40人生还印度。英国人中只有一个叫贝登的军医侥幸逃生到加拉巴巴。他其实已经受伤,但阿富汗人决定放他一条生路作为信使,告诉英国政府不要再干涉阿富汗。

但如果就此罢休,那就不是英国人。在这之后的几十年中,英国从来没有放弃杀回阿富汗的努力,终于在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后占领了阿富汗全境。然后英国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就是迫使阿富汗政府接受边界划分,既不考虑地形情况和民族分布,把帕西通民族划分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且把贝路齐民族分到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个国家。

对贝路齐这个游牧民族,本来是习惯于随水草而迁而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被人这么一分,当然不是太满意,所有一直就有分裂运动。巴基斯坦联邦政府除了打击武装分裂分子,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外,提高贝路齐人民的经济生活和减弱部落头人的影响力,都是政策考量。而瓜达港和连接卡拉奇的马卡然沿海高速公路的建设,事实上都起到了一些效应。

对美国而言,在伊朗境内的贝路齐分裂运动,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对巴基斯坦,就要慎重一些,免得影响了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当然,如果美国能在其中找到专门攻击中国利益的代理人,那才是最需要的安排。所以计划首选就是借重印度军情部门在阿富汗帮助支持恐怖组织“贝路齐人民解放军”而美国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但就直接介入伊朗的贝路齐分裂运动)。

十八

这一轮的贝路齐分裂运动是在布格提的领导下,对巴基斯坦的瓜达港的最后完工进行恐怖攻击,而恐怖分子运用的武器装备颇为先进。在攻击巴基斯坦军警的同时,也针对了中国公民,主要是参与建设的中国工程人员,进行攻击。令人寻味的是,所有号称对中国公民的攻击都算到了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的头上,但却没有任何组织为此宣布负责。

巴基斯坦军队对此作出了很快的反应,在2006年8月,成功的将布格提猎杀,基本上清扫了他的恐怖势力。由于很难寻找到合适的替代人,美国不得不启动B计划。

在美军关塔纳摩监狱的阿凯达和塔利班重犯中,有一个人叫马素德,在同美军作战时被俘。经过了至少两年的监禁生活后,美国决定他不再是对美国有危险的人物,放虎归山。马素德具体释放的日期并不清楚,所以难以判断是在布格提死之前还是之后。按照美国舆论界的说法是,马素德坐了两年的牢,然后美国政府错误的认为他不再坚持恐怖主义,所以人道地放了他。但是按照巴基斯坦的消息,他其实在关塔纳摩呆了五年,是布格提死后释放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虽然马素德声称他的组织是反美的,但从来没有对美国目标进行任何攻击,反而很快的绑架了两名中国工程师,其中一人在巴基斯坦军队的救援行动中死亡。巴基斯坦军方,同样对其进行了快而狠的打击,马素德本人在贝路齐斯坦和他的美印情报人员在2007年7月,被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一锅端。

如果用中国的传统权谋术语命名的话,这一招应该叫做“敲山震虎”,用小股美国可以控制的影子组织,隐藏在大股分裂势力的乌合之众中,采取极度低姿态的做法,对中巴的合作项目进行骚扰。通常的分裂组织和其他为意识形态而战的恐怖组织,通常是采取高姿态的做法,又发宣言,又上电视,唯恐天下不知道他们的厉害。而所有针对中国人的袭击,完全是悄无声息。

那么下一招就是“借刀杀人”。大约在2007年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洲,开始了一场媒体宣传战,开始在电视上对中国进行抹黑,宣扬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族进行灭绝政策。这场宣传战的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一个是为了在加拿大,英国和澳洲为接收关塔纳摩仍关押的20余名维吾尔族的圣战分子作准备。美国曾在全世界推销这些恐怖分子,但被多数国家拒绝,只有4名情节较轻的被阿尔巴尼亚接受(看在美国造成科索沃独立份上),但被严格限制行动自由,如同坐牢。在美国,则有号称政治独立的公共电视台(PBS)制作了一个专题,由一位华裔年轻女记者Serene Fang施展全身解数,尽力误导对新疆一无所知的美国民众。

其中一个场面是方记者问一个汉族的没文化的男司机,有没有考虑娶个维吾尔族太太。这个司机说不会,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结婚后不能吃大肉(猪肉)。然后,在被问到为什么维吾尔族不吃猪肉,这个笨头笨脑的司机说,据说猪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当然我们知道,中国的各民族之间不排除存在很多带有偏见的传闻,甚至有的人还有歧视其他民族的坏现象,但是方女士的导读方法却是万分恶毒。听完这个司机的见解,她马上面对镜头说,这种歧视维吾尔人的态度,其实是所有中国人(要记住,西方媒体的中国人只是汉族中国人,所有非汉族中国人不是“中国人”,他们的居住地也不是中国,而是中国非法占领的殖民地)的态度。

看了这个节目,估计西方的观众会很讨厌中国人,而开始同情那些关塔纳摩的自由战士。而且从这位华裔的记者口里说出来,估计公信力会更高。有些美国的穆斯林看到这里,就开始签名要抵制北京奥运会了。看来中国的媒体在学习美国同行的本事上,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另外一个场景更有趣,为了显示“中国人”如何打压维吾尔人的正义反抗,这个节目用了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公审大会。其实PBS用了新疆电视台播出的一个新闻片段,关于乌鲁木齐审判一个贩毒集团的新闻。那个贩毒集团成员是跨民族的,但为了传递这是一个政治犯被审判的信息,所有汉族罪犯的镜头被删除,只留下看起来不像“中国人”的罪犯镜头。不过可笑的是,在审判台上大声宣判的法官却是个维吾尔族,说明编造水平还有待提高。

当时笔者把这些细节指出来,有人还认为西方媒体不至于这样没有道德。估计在看完西方媒体对西藏暴乱胡编乱造的无耻行径之后,大家都不会再感到不可思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