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则新闻,请诸位河友评论 -- 雪风加野分

共:💬145 🌺1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70年代就开始宣传计划生育了,

一胎化是80年代才大规模开始来的。

家园 计划生育还是有用的,只是现在严重过头了。
家园 赞成,这是这么有些残酷

我们只能从人的角度,而不是神的角度去爱。

PS:分通宝啦,一人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中国农村人口多还是城市人口多?

照你的逻辑, 北京上海代表中国, 成都代表四川, 河南的大城市代表河南, 当真是何不食肉糜, 看了几个大城市就赶英超美了?

河南如果没有严重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那么多河南人不知道在家乡安居乐业,或者至少就近在河南城市打工,要千里迢迢跑到青海那种苦地方打工?我去的青海小镇海拔四千米以上,和我说话的河南大嫂抱怨说不知是因为高山反应,还是太累(她和丈夫开的夫妻小饭馆,每天营业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只要有人来吃饭就开门),头晕头痛的毛病在那里的几年从来就没有好过。更不要说一儿一女和爷爷奶奶留在老家, 常常想的眼泪汪汪也没有办法。难怪她说羡慕城里女人能够自由决定是否要小孩,她付出了养儿养女的辛劳--这么辛苦的挣钱还不为了孩子, 却基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

这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确实,没有这些人的辛苦劳作, 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奇迹不可能。 可是,得利的,城市是大头;付出代价的,大部分是农村人。 举一个简单的数字:中国留守儿童两千万,流动儿童三百万--这意味着,85%以上的民工子女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之苦。民工们把青春和汗水贡献给了城市,但85%以上的民工,连最基本的劳动力再生产都必须依靠农村来完成。也难怪有些人希望农村人继续多生,别无选择的为城市继续支付“人口红利”。

家园 【讨论】小学生9年减少三千万人,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

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

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家园 【文摘】06年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我国的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昨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家园 一胎化永远有用?不要误导国家了?
家园 【讨论】你不要以偏盖全,请看全国农村超生多吗?

先用数据反驳一下“在下,农村里二胎三胎的多的是”的说法,再用事例反驳,

1,2005年底的人口普查,城市每户居民2。97人,农村每户居民3。27人。

农村每户比城里多0。3人。要说成农村生3个,2个多的是。是没有根据的!

2,根据这次人口普查,我们出生的人口是1600万/年,他们的父母是70年代生人,是2500万-2700万/年.每妇女生育率是1.30左右,现在城市人口42%,农村人口58%,城市化的主力又是农村的育龄人口。城市的只生一个,农村的生育率是1.6。怎么会2个,3个的多的是

3,农村拆了很多学校,辞了不少老师,就是因为小孩一年比一年少

教育部2006年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2005年的人口普查,城市每户居民2。97人,农村每户居民3。27人。

农村每户比城里多0。3人,他超生多少?

西西河网友的见闻

最近让秘书统计了下我们下属公司农民工的生育问题

http://www.cchere.com/article/993822

形式真的很不乐观。

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真的要反思了,不然农村空心化10-20年以后会成为现实的。

除少数民族以外,85%是一个,10%两个,5%3个或以上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993848

这个比例真的吓了我一跳,颠覆了我对整个农村生育的看法。

统计人群包括:

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山西、湖南、湖北、陕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北京,16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人数1736人。

这个结果我已经转送我家老人,老人看后也大为吃惊。在这个调查结果中显示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3-5个孩子的生育习惯已经基本消失。

不能不说,这个结果让我震惊!很震动!

在此感谢一直坚持这个观点的老孔和其他朋友,是你们的不断坚持让我搞了这次小范围的调查。希望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让一些老人看过以后,能有所触动。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村生育现状,但是我认为进行一次认真的生育调查而不是泛泛的人口调查是必需的!

-------------------------

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994361

关于计划生育: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我小的时候,我们这里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我上大学的时候,生源减少,几个小学合并成一个,到现在已经是一个乡一个了!那些前几年刚建的校舍还是新的,但是杂草丛生,都已经荒废了。出于私心,我曾经跟我弟弟弟媳讨论生育二胎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我是70年代出生的,我的堂弟堂妹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他们都没有亲兄弟姊妹。现在我的那些叔叔们都非常的后悔,也非常的宿命,自己辛苦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没有人可以传承,特别是生了女孩的那些叔叔们。

----------------------

尹中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news/2006/08-21/776842.shtml

  我每次回安徽老家时,都要去看望一下初中的老师,这所中学离我的老家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本乡所属的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本乡。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共约500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室小而简陋,每个班七八十名学生挤在一起,每当课间休息,教室里总是尘土飞扬。可见当时学校的人气之旺。

  但这次返回母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惊。往日的喧嚣被一片凄凉所替代,当年有500名学生的学校如今只剩下100多名学生。据老师介绍,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两年前,乡政府已经决定把临近的几所初中合在一起,剩下的这100多名学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了,等这届学生毕业之后,该学校就停止招生,我的母校将彻底关门了。往日的铃声将永远成为回忆。

  母校的兴衰促使我思考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20年前相比,中国中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在迅速下降,这和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直接相关的。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生育高峰在1965年前后,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的出生率是3.78%,1970年的出生率是3.34%,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1978年的出生率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纪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处于上中学的年龄,因此,才有我上中学时拥挤的场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人口的下一代比他们的父辈少了一半多。这就是我的母校出现“门前冷落”的最根本原因。

  很显然,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学校生源的变化。同样如此,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家园 任你搞下去,以后就是白发满街讨饭了,抚养不济。
家园 潮汕全国有名,但他才几个人?他有江浙人多吗?
家园 (计生委)几个主要人口省份的生育率都在1.5以下

1,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我们出生的人口是1600万/年,他们的父母是70年代生人,是2500万-2700万/年.每妇女生育率是1.30左右,子代是父

代的65%。

2,农村拆了很多学校,辞了不少老师,就是因为小孩一年比一年少

教育部2006年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3,几个主要人口省份的生育率都在1.5以下

山西:2005年普查总和生育率为1.45,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60703_402334463.htm

计生部门自己的文章

..................

 生育模式即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数量在全部生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

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西省首次进入低生育率时期后,生育率继续保持

下降的态势,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总和生育率为1.45,远

远低于更替水平。“十五”时期山西省的生育率除了生育水平保持在更

替水平以下外,生育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

山东: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8/content_4069731.htm

“十五”时期,山东省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约为12‰和6‰,

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下,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

江苏: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的较低水平

http://www.jiangsu.gov.cn/gb/zgjs/zpd/tszf/zfld/wz/zyhd/userobject1ai5750.html

  从2000年开始,我省已连续四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0‰,人口自然增

长率保持在2‰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的较低水平,2003

年全省计划生育率达97.8%%,人口类型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

长”的低速稳定增长阶段。

------------------------------------

四川,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左右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06/11/03/010177312.shtml

---------------------------------

河南 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3年生育率只有1。4

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3890

全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90年的18.4‰下降到2003年的5.64‰,妇女总和生育率从

1990年的2.9下降到2003年的1.4左右,10多年间全省共少出生600多万人,使河南人口突

破1亿人的时间推迟了8年。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

13年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表明河南已进入全国低生育水平行列.

------------------------

家园 养儿防老不是说着玩玩的

越是穷的地区,指望着政府40年后虚无缥渺不靠谱的补助来养老,不如生几个孩子更现实一些。再不济,一个孩子一个月50斤米总不至于饿死。

而且你越是举这样的例子,越是说明现在的计划生育走进了死胡同。既控制不住要控制的,也无法提高城市生育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从社会资源分配上来说,一方面大量富裕阶层积累的各种资源只投向了每家的一个孩子,越穷的阶层越是输在起跑线上。二来大量的资源随着城市生育率降低和大量丁克家庭的出现而直接被当代人浪费掉了,对长远的人口素质提高并没有任何帮助。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总体统计概念,而不是你单方面考察的一个社会切片。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前景可不是你一张口,看了几个村庄就能否定的。就算农村里存在超生,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能降几个百分点?

家园 【讨论】有没有想过一人养四老情况下,老人出现类似悲剧

3,家贫无钱医治,九龄童用红领巾自缢

http://www.huaxia.com/zk/sszk/wz/2008/12/1249179.html

第三个问题,占据了本贴大部分空间,

好象把人生少一点,第三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1,首先这个是父母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人都从贫穷年代过来,家里也有

兄弟姐妹,怎么我们绝大多数人没享受过第三种待遇。

2,在人口结构三角形倒置的情况下,经济长期衰退,谁来保证养老金,

老人看病治病的钱更是要如何保证?有没有想过一人养四老情况下,

老人看不起病,会不会出现类似第三种情况悲剧,甚至更为普遍。

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的必要基础。

人口结构的问题,从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甚巨,在有些人这里好象成了盲区,

以至什么快降,早降人口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没有什么任何客观规律可被蔑视,

蔑视只能受到更为痛苦的报复。

3,第三种情况,一看就往人口上推,是肤浅的,也是不计后果的。

家园 人不多?长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现在粮食仅能保持自己自足

当然,也许某些精英们,可以进化升级到不吃粮食。

不过我等草民,无论如何产业升级,也还是需要吃粮食的。

另外,全球大米交易量,大约是中国消费量10%, 所以,要忽悠中国只要产业升级有钱了不愁买不到粮食的,请多看看现实。

家园 任你搞下去, 中国人全球讨饭都不够

长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就是你所说的人不多的地方,现在粮食也仅能保持自己自足。当然,也许某些精英们,可以进化升级到不吃粮食。

不过我等草民,无论如何产业升级,也还是需要吃粮食的。

另外,全球大米交易量,大约是中国消费量10%, 所以,要忽悠中国只要产业升级有钱了不愁买不到粮食的,请多看看现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