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对西方为何不再忍让(1) -- 常乐

共:💬90 🌺1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人行副行长:中国居民储蓄并不高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认为,要真正驱动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轨,有三大政策或要素是中国所必须采取的。

第一条是建设安全网,特别是大规模的资金的支持,在中国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险等等。最重要的就是私人的养老保险。第二点,必须对中国农村家庭进行大规模的收入方面的支持。第三点,中国必须拿出一个宏伟的发展蓝图,大张旗鼓地对消费产品的发展、对消费者的服务方面在“十二五计划”中有所体现。

央行副行长朱民赞同罗奇的观点。他列举一组数据表明居民储蓄并不高。中国居民储蓄在过去20年里是19.6%,今天还是 19.6%,中国政府的储蓄20年前是4.7%,今天是8.6%,公司的储蓄从20年前的7.8%涨到今天18.5%。很显然储蓄的增加是公司储蓄为主的增加。

也就是说,一直被提及的靠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居民并不富裕。那么,中国要调整增长模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上了最前端,保障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日俱增。外链出处

家园 作个标记,虽深恨之,但李光耀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李光耀在回答问题时指出,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它是从战略考量出发,同本区域的亚细安、韩国及印度签订自贸协定或进行自贸谈判,即便初期对方将可得到多点好处,但是长远而言却符合中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利益

他说,中国领导人将国家发展的视野放远至下一代人身上。这些决策人不是根据选举飘忽的风向而任意选出的,而是通过非常严格的遴选机制脱颖而出,因此都是出色的治理人才。他们看到了未来世界时局的发展,也了解本身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中国决心要赶上世界,它的人民对民主与否不感兴趣,关注的也不是言论自由。他们渴望的是自己的生活能像他们所看到的香港、新加坡以及在经济衰退之前的台湾这些同样为华人地区的一样。他们会想如果他们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何况他们是较差的,我们才是最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过与他们一样的生活?”

家园 【文摘】夏斌:中国现在应进行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

第一财经发表国务院参事、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文章表示,多种结构矛盾的集中表现,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矛盾,“高储蓄、低消费”是中国经济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为此,应以“消费为纲”、进行“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

简言之,美国发生危机了,世界贸易下降了,中国出口缺了一块,同时靠拼命扩大投资又是有限度的,因此,从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的角度看,必须以近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消费增长速度来弥补。这是中国经济今后几年继续维持较快增长的内在逻辑,也是关键的结构问题。就此意义讲,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不是其他,而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保消费,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抑制产能过剩、抓节能减排、抓自主创新、抓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远远不够。因为要真正克服经济回升中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问题,除了抓投资分配和投资效率这一“投资”因素外,必须抓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问题。由此,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费金融与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资本财产性收入、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等,恰恰都是结构调整有效的“抓手”。特别是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上述各项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结果,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载体”。

人们在分析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时,往往从居民储蓄率偏高去找原因,如亚洲文化因素、社会保障不健全等。这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是,恰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为什么推动中国总储蓄率从1996年的36%上升到2007年的51%?这其实不是居民部门(11年中居民储蓄由19%提高到22%,仅提高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同期印度的24%),而是政府和企业部门(两部门11年中储蓄率由17%提高到29%,提高了12个百分点,对总储蓄率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也就是说,研究提高中国居民消费率,一要研究如何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的转化,二要研究如何进一步缩减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率,从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居民在相对更高的收入水平基础上提高消费率。三是通过改变投资的内部分配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以进一步开发与挖掘新的消费潜力。

为此,采取的对策应是有针对性的、综合的:

1.毫无疑问,首先应尽快提高国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确保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让国民无后顾之忧。

2.抓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加薪,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二次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以进一步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

3.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目的是提高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的中产阶层消费能力。

4. 继续鼓励各级政府有条件地继续采取各种直接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发消费券、“家电下乡”补贴、车辆购置税减免等各项政策。

5.调整投资结构中向民生、向消费基础设施倾斜的力度,以少量的投资刺激广大的农村消费。包括大规模完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相连接的现代化销售、分销渠道和网上销售渠道;完善城乡结合的二手市场、汽车和耐用品消费市场;满足落后地区农村的用电、公路需求等。

6.实行有区别的消费信贷政策。对居民真正用于耐用消费品和教育等支出,应大力发展各类消费信贷产品,并下浮一定的利率幅度,给予金融手段的大力支持。

7.细心研究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区间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中的消费需求,鼓励政府资金引导、与民间资金捆绑使用,并以税收、房建、医院改革等多种政策优惠支持,大力发展直接服务于消费的服务业。

8.积极培育扩大居民消费能力的资本性收入来源。眼前,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巨大投资中,应该充分做到“让利于民”。只要是有盈利、能赚钱、政府规划必须要搞的项目(包括大型项目),应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开设各种金融产品,鼓励民间资金直接与间接参与投资,尽可能减少地方政府发债或者不发债。

9.从2007年起,国家仅开始在央企实行较少比例的资本分红制度。应进一步要求:对地方国企、金融企业中的国有股份也一视同仁,制定相关制度,实行资本分红;并修定有关规定,实行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分红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各级预算,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10.有计划地逐步减持各类国企(包括地方国企)中的政府持股比例。目前,已开始执行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的制度。但这远远不够。应对非上市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上级集团公司、已上市非增发部分的国有股份,都按照国家战略,除了需要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之外的股权,实行有计划的减持。考虑到大规模减持对股市的压力,可以逐步酌情减持。减持后的资金除酌情部分划转社保基金外,也一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除以上10条政策措施外,在目前扩大消费问题上,同样还受到其他行政管理制度等的制约,如城市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政策调整、政府消费如何进一步让渡于居民消费、资本市场深化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这一切同样需要以改革的态度来认真处置,同样可以通过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居民消费能力。

令人可喜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总体实力已步入世界前沿,加上巨额外汇储备,当前,实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条件已经初步形成,我们已有能力进一步提升国民的消费与福利水平。因此,只要我们的政策调整及时、到位,中国经济理应能在克服经济复苏基础中的“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方面,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

作为对政府工作的进一步措施建议,比起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当今中国更需要有一个政策明晰、内容充实、有时限要求的“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规划”,以指导中国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尽可能防范把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押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周期上的风险,真正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金砖四国”提出者:中国经济20年内世界第一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

8年前的这个月,我偶然创造了“金砖四国”这一概念。毫无疑问,“金砖四国”中的中国比其他几个重要。……从经济角度讲,中国不仅将成为我们这代人,也将成为下一代人面前的最重要现象。

中国的数据令人叹为观止。2008年底,中国的GDP约为4.3万亿美元。而2001年为1.3万亿美元。仅仅7年,中国的GDP就增长3万亿美元。我们估计,中国的GDP明年底有望达到5.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统计过去7年的数字,中国的增幅相当于7个2001年的印度。实际上,这一时期中国的GDP增长相当于其他金砖三国的总和。中国在短暂光阴里的成长相当于创造了两个新英国。按照目前的活力,中国每隔三四年就能增长出一个新英国。2003年我们首次预测中国在204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很多人认为是白日做梦。事实是,这可能还要更早。我们认为这将在20年内实现,准确地说是2027年。

全球信用危机可能对中国有利。任何研究过危机前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出口不可能继续保持大规模增长,这将造成它与欧美的严重冲突。而信用危机迫使美国消费者开始更理智的新生活,这也迫使中国应对出口下滑后果。这就是一种新现象:中国消费者时代。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马玲:滚雪球的大北京大上海 生活品质让人困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踏足世界闻名的大上海,顿感一派嘈杂喧嚣。

目前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在380万辆左右,道路几乎条条拥堵,办事的时间大都消耗在路上,中国的首都已被称为中国的“首堵”。

对比大城市与小城市的生活品质,我一时困惑了:更美好的生活到底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

踏足世界闻名的大上海,顿感一派嘈杂喧嚣,而步入江苏小城张家港,顷刻被一片安宁清爽包围。

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北京、上海这的大城市会出现滚雪球现象,使其越滚越大,真有可能大到数亿人在大北京、大上海周边围居,就是其他大中城市,也会与周边城镇一起出现滚雪球的效应,使得中国的十多亿人口日益居住集中。

至于水资源等关乎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北京已率先开始寻找对策。

上海世博把城市与生活作为主题,无疑对中国最具实际意义,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怎样把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愿世博会后人们能找到答案并付诸实施。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临资产价格高涨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何时召开,仍无定论。

不过,围绕明年的宏观政策调整和预测,最近一周内,各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组成的“智囊团”赶在会前,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出谋划策。

货币政策:需“软着陆”

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货币信贷天量增长及资产价格快速上涨,货币政策是否应当转向的争论正在日趋激烈。多名经济学家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发生改变,毕竟经济回升尚需增强信心。但在后危机阶段,政策的调整和退出问题急需提前研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货币政策应以“抑制资产价格高涨”为目标已达成共识。被中长期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双重绑架”的货币政策如何在数量退出与价格退出上面临着两难选择。

调结构:仍是明年重点

近期的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国家宏观调控重心在发生转移,主要是从前阶段的扩大投资的总量政策为主,转为结构调整为主。

防通胀:是重点但非主线

经济学家表示,由于通胀处于可控范围,因而将会处于相对稍弱的位置。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美联储预测美彻底复苏需五六年

美国联邦储备局前日公布的最近一次决策例会记录显示,大多数官员认为,美国经济目前仍面临种种考验,彻底恢复健康可能需要5至6年。但联储局调高明年经济增长预测,介乎2.5%至3.5%,全年平均失业率则会降至9.3%至9.7%。

经济彻底恢复健康,是指实现可持续增长、就业不断扩大、通胀水平在控制范围之内。联储局认为,今年增长率将为负0.5%至零,明年可望达2%至4%。但失业率将居高不下,今年预计达9.8%至10.3%,明年仍会高达8.6%至10.22%,2011年在8.2%至8.6%,2012年降至6.8%至7.5%,仍比过去20年劳工部的平均纪录6%为高。

在最近这次例会上,联储局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厘的低位不变。……联储局不担心中期出现通胀。

联储局官员对于如何退市未有共识,有些倾向卖出部分购自市场的资产,联储局已购入3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正准备再收购逾1.4万亿美元按揭证券,减低借贷成本。另一派认为卖出资产可能酿成破坏,宁愿使用其他工具,如逆向收购和缴付银行储备利息,以抽走金融体系资金。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余永定: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无可避免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25日警告称,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全力扶植经济增长将面临“无可避免”下滑风险,因中国出口导向型策略将无以为继。

余永定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最大智库——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所长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是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学者之一。

“投资不可能无限地增长。”

“中国出口增长率不可能永远高于全球经济体。过剩生产问题将日益突显,必然会经历一次结构调整。”

“……扩张性政策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仍令人忧心。”

作为代表性副作用,余永定列举了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滑、社会基础设施效率低下以及逾期融资增加等。

“中国没有必要降息至偏低水平。如果让商业银行按照市场逻辑进行贷款,贷款本身也不会大幅增加,并且也不用担心资产泡沫破灭或不良贷款增加。”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东方日报:錙銖必較徵苛稅 還富於民成泡影

敲定明年國計民生方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在北京舉行,當局藉媒體放風,稱會議將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範分配秩序,增強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話音未落,國家財政部即出台調整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企業職工薪水外的多項補貼納入繳稅範圍。當局劍指普通工薪階層,與中低收入階層錙銖必較,「少取多予、還富於民」成海市蜃樓。

本末倒置 殺雞取卵

難道國家財政真的很在乎這點蠅頭小利?近年來內地財政收入連續幾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居民收入增長卻低於GDP增長,中國用於各種社會福利的費用佔GDP半成,遠低於美國三成五的比例,國、民財富分配完全失衡。為了改變國富民窮狀況,當局理應抓住經濟高速增長機遇,擠壓國家收入,還富於民,藏富於民,提升民間消費能力,而不應與中低收入的民眾博弈財富分配。

錙銖必較徵苛稅其實是目光短淺的行為,雖然一時肥了政府財政,瘦了百姓錢包,但長期看,卻是殺雞取卵,百姓沒有錢消費,內需市場托不起,消費結構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無從談起。

另外,稅收的槓桿作用在於削峰平谷,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當今中國富得冒油的社會階層,不會是收入不到二千元的城市打工者,而是壟斷行業、演藝明星、公務員及其他安享特殊利益的權貴人士,當局應該多盯着有錢人,多照顧中低收入者和弱勢群體。但事實上當局近年來對高收入階層手下留情,政策軟弱乏力,卻接連拿中低收入者開刀,今次稅收新政單挑企業員工,甚至連飯貼車貼乃至發塊月餅都要徵稅,斤斤計較,情何以堪。

不患徵而患不公。當局真想通過徵稅來抑制收入高、福利高行業的薪水增長勢頭,完全可以通過向壟斷行業徵補貼稅等特殊手段,根本沒必要讓中低收入的企業員工陪着交稅。更不堪的是,眼下各地官場公款吃喝熾烈,公車消費依舊,官員貪腐無日無之,演藝明星避稅屢禁不止,納稅人的錢被大肆揮霍,對此,又怎麼不見財政部出狠招嚴治?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古吕:軍事外交崛起 文武並舉

今年「十一」大閱兵,國際社會注視到中國「硬」軍事裝備的展現,實際上,中國「軟」軍事外交則在更大的世界舞台悄然崛起。筆者認為,這種崛起是以中國傳統的「文武並舉」模式進行。中國的軍事外交固然是舉起「和平」旗幟,但也不掩飾對國際先進軍備和先進技術的追求,不掩飾其所擁有的軍事威懾力。

四大形式 活躍世界

筆者概括,今後北京軍方的軍事外交以下列形式活躍於世界舞台:

一,高級將領互訪。

二,聯合演習和聯合訓練的強度與力度前所未見。

三,軍艦外交。

四,國際維和。

無疑,中國的軍事外交服從中共和平崛起戰略和外交總方針。……這次,國防部長梁光烈與日本防衞大臣北澤俊美會談,並達成九點共識,……雙方軍事互信加強了,這對地區穩定有很大正面意義。

雖求和平 不忘武裝

不過,梁光烈之前在平壤會見金正日和北韓將領,這位前志願軍戰士強調中朝血的友誼萬古長青,令國際觀察家懷疑中國軍方持支持北韓強硬政策的立場。至於與梁光烈同時出訪的郭伯雄,幾乎不掩飾「武」的一手。他去莫斯科就是買裝備及買軍事技術,一下子就向俄羅斯進口一百台飛機發動機,用於裝備殲十戰機。不管如何,軍事外交主題是體現威懾力,就算求和平也是通過威懾力體現。外链出处

家园 港媒的水平越来越次

这个政策是针对私营、外资员工工资外“灰色补贴”的,此文似有混淆视听之嫌。

此外,内需结构光靠提高收入就能解决吗?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福利也是有效增进内需型经济的手段。

至于最后一段的抒情和漫无边际与题无关的乱谈,更是可笑

家园 【文摘】美媒:美赤字创60年之最 实力或被债务吞噬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故事写道:如果不进行财政改革,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将面临衰落。

美赤字规模创60年之最

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2009财年的赤字超过1.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1.2%。这是过去60年来规模最大的赤字,相对来说甚至比1942年的赤字还大。

难以平衡的财政预算

同时,除政府机构外的公共持有总债务将从2008年的5.8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3万亿美元,也就是从占GDP的41%增加到GDP的68%。

换句话说,借贷狂潮不会结束。除非削减福利或增税,否则美国很难实现预算平衡。

联邦债券无人喝彩

……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事实上是联邦债券的净卖出者,而且是大规模卖出。共有基金购买的联邦债券不多(1420亿美元),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买入的联邦债券非常少(分别为12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因此,银行就很关键。据布里奇沃特对冲基金估计,当前银行资产中的美国政府债券大约占13%,从历史标准来看这个数字相对较低。10月份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也在沽售美国联邦政府债券。

那就只剩下两个潜在买家:美联储和外国购买者。

国际金融领域没有免费午餐。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弗雷德-贝尔格斯滕指出,如果此趋势继续,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在2030年前增长到GDP的15%,而美国欠世界其他国家的债务将达到美国GDP的14%。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每年必须将GDP的7%支付给其他国家用于还本付息。

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

历史有力证明,大的财政危机通常会紧随大的金融危机而来。卡尔蒙雷因哈特和肯尼斯罗戈夫在他们的新书《这次不一样》中写道:“平均而言,在金融危机以后,政府债务会在3年中增长86%。”而债务爆炸后,政府要么拖欠债务,要么引发高通胀。

还有另一种情况比通胀更糟。那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后的实际利率上涨。这种情况可能以三种方式出现:名义利率上升而通胀不变、名义利率不变而通胀下降,或者是噩梦般的名义利率上升且通胀下降。

为什么要担心实际利率上涨呢?因为对于债务沉重的政府和公众,实际利率的上涨意味着越来越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告,即使在利率继续维持低水平且经济重新开始增长,美国联邦政府需要偿还的利息也将从2009年占财政收入的8%上升到2019年占财政收入的17%。如果利率轻微上升而经济保持持平,美国需要偿还的利息很快就将占财政收入的20%。而历史显示,一旦将财政收入的1/5用于债务还本付息,一个国家就会面临问题。

美国实力或被债务吞噬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国家安全开支占联邦预算的比例大幅下降的日子已近在眼前。按照五角大楼的计划,国防开支将从目前的GDP4%降到2015年的3.2%GDP,到2028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6%。

帝国就是如此衰落的。它以债务爆炸为开端,终结于三军资源的无情削减。这也是选民们为什对美国的债务危机感到担心的原因。

最近的调查显示,42%美国人认为,到本届总统任期末把赤字削减一半应当成为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德媒:目前欧洲对中国影响微不足道

从表面上看,欧洲人可以自信地前往中国。欧盟是世界上内部市场购买力最强的最大经济体。在所有地区中,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最大。欧元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此外,能使欧盟更有效地对外代表自己的《里斯本条约》将于下周初生效。人们大概会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欧洲人肯定会在即将举行的南京中欧峰会上有效推动实现自身的利益。

但如果更仔细地观察,清醒的认识便会迅速蔓延开来。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崛起为超级大国的速度之快令人窒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欧盟的重要性将堪比美国。欧洲人希望通过定期会晤、善意劝告与温和施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的变化。但残酷的中期小结表明,欧盟的这一目标失败了。欧洲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微不足道。同时,与这个亚洲巨人之间的权力平衡正在朝不利于欧盟的方向大幅转移。

欧盟对外亮相时的最大缺点在于参与者太多。前往中国参加此次峰会的不仅有巴罗佐和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欧元区三驾马车”(即欧元集团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以及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也将再次前往中国,出席一场单独的货币峰会。

欧洲人的这种刻板僵化的战略妨碍了自己。如果能通过一个谈判代表团与中国人磋商全部有争议的问题并制定一揽子谈判计划,将更有成功的希望。

此外,今后在商讨所有协议时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只有中国也承诺让步后,欧洲才能作出妥协。

自由贸易者必须看到,如果欧盟不更多地将进入欧盟内部市场纳入到谈判中,就会在政治上受到严重削弱。欧洲没有比威胁将对方排除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外更锋利的武器。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陆以正:欧盟的梦 与美、中三足鼎立

欧洲人的梦想,是把欧盟会员国整合起来,与美国和中国分庭抗礼,鼎足而三。这廿七个欧洲国家,总面积四百三十二万余平方公里,比美、中都小;总人口五亿,只比美国多,比中国则望尘莫及。但如就经济力而言,国民总生产额达一百五十二兆美元,个人年平均所得逾三万六千美元,都超过美国;更别提中国了。

欧盟改变制度之难,在于廿七个成员都是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朝向欧洲统一的步骤,必须获得所有各国依照宪法程序的正式批准,然后把换文送交欧盟总部“存放(deposit,外交专用名词)”。各国人民对远在比京的欧盟官僚有不信任感。原因之一说来好笑,因为欧盟所有文件必须翻译成廿七种文字,人员中最多的是翻译。其余的欧洲公务员坐在比京,要拿出全欧俱可适用的法律规章,本非易事。要赢得廿七国人民的信赖,更加困难。

欧洲如真统一,如何融合廿七个历史、文化、传统、信仰各异的国家,比过去六十几年里遭遇的困难,还要加上几倍。

欧洲虽已成为单一市场,各国人民、货物、服务与资金可以随意流通,不受限制。但要变成一个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与美、中分庭抗礼,恐怕还要等一、二十年。外链出处

家园 【文摘】中评社:中欧峰会兼容政治经济两个主轴

就中欧关系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上,欧盟已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政治上,双方在反对单边主义,主张国际问题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方面,有许多共同语言。

安全上,双方在战略利益上没有直接、明显的冲突。近年来,欧中关系实现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级跳”。而中美关系在奥巴马访华后,依旧是个名分不清的“积极合作全面”的“伙伴”关系。

毫无疑问,在战略互信方面,中欧关系较之中美关系,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事实上,欧盟一度有意撤销对华武器禁运,因美国干预才未能如愿。欧盟还是中国最大的高科技提供者,中国引进科学技术的50%来自欧洲,8%来自美国,20%来自日本。欧盟还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不过,与中美关系相比,中欧关系也有劣势因素。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历史文化包袱较少,其处理外交事务时,遵循实用主义的理念。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对华外交身段明显放软,其见风使舵、惟利是图的特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相比之下,欧盟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虽然利益也是欧盟对外政策时的主要考量点,但欧盟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欧盟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常常成为其外交政策的包袱。作为基督教文明国家的集聚区,欧盟外交政策常体现出浓厚的“传教士情结”,即沉湎于推行“价值观外交”。表现在对华外政策上,就是人权、宗教等信仰领域的问题占据了相当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的关系都比较平稳,唯有中欧关系波动较大。其中原因,就在于欧盟的“价值观外交”。有鉴于此,温家宝总理30日上午在主持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强调中欧关系要增强“战略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其中的“稳定性”,就是针对此而言的。

当然,欧盟也不是不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金融危机后,鉴于中国对欧盟经济复苏的重要性,欧盟也对其“价值观外交”进行了调整,至少是不像过去那么张扬了。这也是第十一次中欧峰会得以“补办”,第十二次中欧峰会如期举行的关键原因。欧盟的一位高级官员近日对中国记者表示,“我们不能再教育中国了,而是应该相互学习。”据欧盟专门负责亚洲和太平洋事务的官员透露,此次峰会可能通过一份旨在确保双方关系稳定发展的综合性声明。看来,困扰中欧关系发展的“不稳定”问题,有望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