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错过梅兰芳 -- 淡淡微风

共:💬20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错过梅兰芳

  国内这阵子在放梅兰芳,大家谈的,也是梅兰芳,很可惜,我们身处国外,又一次没办法恭逢其会,只能隔岸观火临渊羡鱼,看别人开心瞎聊的同时,在旁边陪陪笑了。

  想起在国内的时候,一才女说起看电影:嗯,梅兰芳要下个月才演,你看不到了,啊嘎嘎嘎。。。

  我只能大眼瞪小眼,看人家小人得志做志得意满状——唯一能希翼的,就是陈馒头大导再次失手,搞成“兰桂坊”了。

  电影好坏尚在其次,这种被隔离其外不能参与的感觉,确实不爽。

  唉,有什么办法,谁叫我们自甘堕落流落番邦,蹉跎岁月于蛮夷之地呢。

  这部电影,很多人期待已久,不过,这样的期待也应该是忐忑不安心里没底的,无他,陈大导的上部戏,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击节赞叹,谁知道这次他会搞成什么样儿呢。。。这不,谜底就要揭开,俺却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虽说是可以省下电影票钱又可以免于遭受很可能发生的蹂躏,却终于还有些悻悻然。

  不过无妨,电影不看,也可以有些话可以说说的。

  对梅兰芳的辉煌,众说纷纭,我就免了,一则京剧咱不懂,外行话不如不说,二则大家已经说的太多,用不着我多话,三则灯光之下的东西,美则美矣,毕竟是遥远的梦幻。

  最让我容易想起的,反而是他幼年父母双亡,终其一生,他是怎么面对这样的内心隐痛的?

  另外一件事,就是他抗战时期的表现了。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面对镪水的威胁大义凛然,面对软硬兼施蓄须明志是简单的事,不过是一时兴起一时激动就可以,坚持到底却难,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煎熬,他是怎么过来的?真正的艺术家,放弃艺术是比丧失生命还痛苦的事。那么多年,倾家荡产,养着自己的戏班子,那么多人的生活,需要多少钱我不知道,需要多少心力,却是可以想像一下的。

  曾经有幸与一位梅家的后人相识,豪爽侠气,颇有乃祖遗风。

  很遗憾,面对机缘,我没有问上面的两个问题——人是多么的虚伪啊——却问了两个八卦,一是梅兰芳到底是不是同性恋,二是孟小冬到底为什么与之决裂。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台下的梅兰芳,非常有男人气概,沉默寡言,不怒自威,是那种胸有丘壑面上却波澜不惊的人。他从不多言,一旦许诺则言出必践。他非常有风度有修养,非常尊重别人,从不乱摆架子,是徐悲鸿那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最佳诠释。

  这些话让我无言以对,演女人演的好,那是艺术造诣,与其他未必有关。周总理李叔同年轻时都在戏台上演过女人,没办法,实在是太漂亮了,若我们怀疑梅兰芳是同性恋,是否顺便也怀疑一下这二位呢?!

  第二个问题,他回答是,除了梅兰芳跟孟小冬自己,大约是没有别人明白其中的秘密了。他们的关系,涉及的事情太多太杂,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外人又怎么能说的清楚。

  不过,他又补充,吊丧那件事,还是觉得梅兰芳有些对不住孟小冬,虽然原配不让进门,但不管怎么说,孟小冬也算是正式进了门的妻子,拜祭一下总是应该的。后来种种,梅兰芳无所作为,毕竟有些不够公平,人家怎么说也是一代须生泰斗,号称“冬皇”,受这样的气,也难怪到底意难平。只是,那毕竟是梅兰芳跟孟小冬私人的事,他们如此,别人又能说什么。还好,后来杜月笙出手,算是捞了孟小冬一把吧,是个侠气人物。这一点,梅兰芳终究还是略嫌逊色。

  与朋友讨论过,如果张国荣还在的话,这个角色非他莫属——这大约是很多人的共识了——他太早离世,错过了几乎可以说为他度身定做的角色,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话虽这么说,张国荣也不过是一个适合的演员罢了,想再现梅兰芳本人的风采,那是不可能的事儿——就像那么多特型演员,谁又能演出毛泽东周恩来风采之万一?

  记得当年拍徐志摩,是黄磊演的,有朋友感叹好,我又一次煞风景,问他:你觉得黄磊能演出徐志摩目光里的英华之气吗?他太弱了,徐志摩可不只是纨绔子弟那么简单。

  同样道理,梅兰芳戏台上的柔媚入骨风情万种,张国荣或许可以得之,梅兰芳生活中的英气雍容之气男子汉气概,张国荣恐怕是万不及一了。

  那些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绝代风华,永远是无法复制无法效仿的,我们只能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也只能感叹后人的无能为力。

  刻薄一些的说,都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管他谁演,管他演的再好,也不过是五十步一百步之差,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往事已矣,当年的神采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只能留与后人凭吊感叹,却永远无法再现。我们只能在想象与感叹中,寄托一些往日情怀罢了。

  我们错过了可以在台下为梅兰芳之风华绝代倾倒的年代,如今不过是错过一部电影,又算得了什么。

  梅兰芳去世以后,葬在碧云寺下的万花山,他唱“黛玉葬花”的时候,大约是没想到自己会葬在万花之下吧。

  很惭愧,当年去碧云寺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梅兰芳就葬于此地,只记得孙中山曾经停棺于此。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了艺术圈变成演艺圈再变成娱乐圈的如今,再想有那些惊才绝艳的人物,大约是痴人说梦。

  然而,那样的人物不再有,痴人却总是会有的。

  那么,月下且倾一杯酒,管他是二锅头还是五粮液,有心就配的起,酒至微醺之时,打开音响,微闭了双眼,听听“黛玉葬花”或者“霸王别姬”。

  那月下娉婷摇曳,翩翩袅袅而来的,是黛玉?是嫦娥?是天女?是贵妃?是虞姬?还是洛神?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可以网上看啊。
家园 其实不曾认识梅兰芳

我是我也没见识过他的绝代风华,仅从些许的照片,我真的感觉不出来。。。但还是要花你

家园 呵呵,还是等回国的时候去电影院看吧:)

多谢提醒:)

家园 呵呵去找他的录音来听:)

最好是自己跟着哼哼,才能品出味来:)

家园 顶好文!送梅花一朵:-)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前些天看了梅先生演的昆曲电影《游园惊梦》

演的真好,完全被吸引了。后来百度才知,此片摄与1960年,而梅先生逝于1961年。叹!

家园 梅兰芳-昆曲电影-《游园惊梦》

杜丽娘---梅兰芳

柳梦梅---俞振飞

春香 ---言慧珠

杜母 ---华传浩

[FLASH]http://www.youtube.com/v/0HrmmvgLdHU[/FLASH]

看全集可以点这里外链出处

家园 谢谢哦
家园 他终究是寂寞的.
家园 不得不说我完全接受不了男人演女角

不停的掉鸡皮疙瘩

家园 《游园惊梦》

白先勇写《游园惊梦》还跟他9岁时听梅兰芳唱《游园惊梦》有关。那时候是抗战后梅兰芳在国内首次登台,在上海美琪大剧院接连唱了好几天的昆曲(虽然梅先生是以京剧闻名的)。那时候真是一票难求,据说黑市票价是一根金条一张票。

家园 说到真人的绝世风采,其实也和对真人本身的仰慕也有关

我母亲在大串联的时候去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站在上面和下面广场上的学生们说话,这是她唯一一次见到毛主席本人。

我怀疑以我母亲那种高度近视能看清楚么,笑~

而且她自己也说过当时毛主席都已经风烛残年了。

但她就是坚持说当时主席的风采实在太好了,现在那些电视剧谁都不象,每次看电视剧她就会一边看念叨说演员不象,没那样的风采。

每次她说这话我都会觉得她有点象是时下的粉丝一枚,只是当年父母们的超级偶像都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那些人。

她的同事,有位年纪比她大好几十岁的老太太,是厂里的医生。老太太年轻时候在无锡的卫校里读医科做女学生,校长是当地名流。

梅先生有次去无锡,校长等当地士绅名流接风并且邀请他参观一些地方其中就有那所学校,找了几位女学生捧鲜花送花欢迎。那老太太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用现在的话也许可以说当时我和他的距离只有x米?笑~

开个玩笑,总之离得很近见过,而且接花的时候梅先生也朝她们微笑。

老太太回忆起当时就赞不绝口说梅兰芳先生实在太美太有气质了,从没见过那样的美男子。现在梅兰芳电影放映,老太太是不满意扮梅兰芳的演员的形象的。和我妈妈认为没演员能真正演出毛主席的风采一样,她认为没人能演出梅兰芳本人的美感来。

另,楼主文里问梅家后人的2个问题,我认为,有君子的风范和男子气概,其实并不和同性恋矛盾,难道同性恋就不能有“有傲骨而无傲气”了么,如果是同,那也只是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性取向,做人有无君子之风和性取向应该不划等号的。

说到梅兰芳本人的话,我个人觉得他应该不是,并非从他有男子气概来看,而是因为他娶有3个妻子。

至于他和孟的一段感情,那真是令人感叹了。黑帮头子杜在这里到是个忠诚的粉丝,对偶像不离不弃不爬墙(笑),还挺难得的。当然,最后肯定不是偶像和粉丝那么简单了。孟临终前放房间里的相片分别是她的恩师和梅兰芳。这真是段复杂的感情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