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想起了顾准日记中的一段 -- aokrayd
可惜我手头上无书,多年以前读的,记不很确了。但当时印象非常深。他谈到苏联的状况时说,苏联以经形成了极强有力的军工和重工利益集团,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极端不合理。而制度上无法加以改革,最终会经济体系从而也使政治体系走向崩溃。
现在大家都在评里根,我觉得里根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在拖垮苏联上,如果说当时的顾准都能看出这一问题,信息更充分的美国没理由看不出来。里根的真正重要意义,恰恰是政治形象上的,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重新整合了自越战后全面陷入混乱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形象。重新塑造起美国人对国家的信心和对国家形象的认同。这才是美国人对其眷恋不已的核心之所在。
一个国家,在其重大的转型时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道德的和意识形态上的混乱期。各种新旧思潮,伦理规则相互冲击并最终或走向全面的解体与混乱,或是走向新生。然而当时之日,生活于其中的人,却未免会徘徊无助,觉得痛苦。人于精神上毫无依托,便如无根之木。建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的对毛主席的崇拜感和这种心理未尝没有联系。所以我觉得虎子提出的,实在是当前中国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当前时代,便会看到不少对江的批评其时亦实在其个之领袖魅力。原因无他,在当前这个混乱变动的大时代,我们需要一个真正能够重新融合起国家形象和民族使命的人物来。对这种人来说,其形象意义往往要超过其实际的工作。罗斯福之新政时期,其首先起作用的不是其新政,而是其炉边谈话对民心的稳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对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是如此,然而从好的方面来讲,会出罗斯福,丘及尔,但从坏的方面来讲,也一样会出希特勒,墨索里尼。所以于此时刻,作为一个公民,反而是更需要保持警觉。我们宁可在痛苦无助中等待摸索,也绝不能焦急地投向真理的怀抱。因为那撒但却常装扮成上帝的样子。
美国人当前其实又处在一个关键点,所以自然对理根颇为怀念。只不过当前之局势终不如当日之时那样危急而已。而且有了前车之鉴大约这次能做得更好吧。
我记得紧跟着好象还有一段,顾准认为日本之崛起不过是高质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而已,并断言中国必将可以以类似的道路得到迅速的发展。以为中国未来的问题,定是在于资金和技术的引用,而解决此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外向的引进。今日看来,一一验应了。(希望我没有记错,时间太久了)而固顾当日中国之所走的路线,也可见并非是顾准先生一人意识到了此点,而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共识。
我很奇怪谈顾准的文章为什么只谈其道德风骨,或是其希腊史研究,而不谈其在经济学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才是其真正专长之所在。或许在反传统反了多年以后,人们还是不知觉地落到道德的圈子里。而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前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道德呈现背反状态。而个人于社会之推动,往往道德并非其主要力,其行为与社会利益上的创造和分配才是其最主要的方向。道德于一社会,首要为一种消极的约束,只要在极少数人身上,道德才有可能展现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而中国传统社会之一大弊端即在于试图以道德为社会之发展与均衡的主要力量,即突出其积极性,以至于提出人人为圣的观点。虽于个人之道德修养颇有裨益,但于冶国则不免缘木求鱼矣。
记得风雨声曾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伦理道德的文章,我虽然未必赞同此一观点,但对此类作法却颇为赞同,盖人类的行为,总归是理智与感情的均衡而已。道德修养应作为个人内心的警觉,但与国家的建设,却首先应注重于利益的平衡和公正,制度建设上亦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同意老兵的意见的。(看在他最近还拍了我一下的面子 上。)
顾准热过之后,这两年提的人少了。然而我却时常想起这日记中的一段来。每念及伟人之风范才华,心实向往之。当其去世之时,妻亡子离,然而其内心却不曾忘记民族一分一毫,这是一种怎样的忠诚?朋友之女,自荐愿为女儿,还有其小弟,在其他兄弟避之而不及的时候,却坚决地和兄长站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其人格和才华的巨大 魅力。然而若非情深之人,又焉得如此?薄情无义,为中华传统之所深厌,也无外乎国人对日本人厌恶如此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实在是让人觉得感叹不已,高山仰止。
就如龚自珍说的,中国多几个这样的人,哪怕是妙盗巧偷,都是值得骄傲的。
只怕世道变幻,聪明人是不少,可惜太聪明了。
有时候,还是需要做傻事的人。
有些人出於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批判里根。
在我看来,里根称得上是个真正的美国人。
时代对苏联的退让,以及在处理伊朗挟持美国使馆人质一事的处理上,让美国人觉得比较窝囊。而里根迅速改变了这一形象,这方面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包括那句著名的“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e wall”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说“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重新整合了自越战后全面陷入混乱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形象。重新塑造...对国家形象的认同。这才是美国人对其眷恋不已的核心之所在。”则对里根在美国的地位的判断有问题,对里根的夸奖有点过誉了,仅仅从现在国葬看不出问题,美国人有句名言,悼词里面全都是圣人。他有很多铁杆的崇拜者,但是总的来说有一半的美国人对他有好感就谢天谢地了。
可以说里根算得上保守主义在本世纪能达到的最高峰,但是要称其为整合美国的意识形态,他还远远到不了那种高度。在美国liberal的阵营中(远远超过美国一半人口),从加州修水管的普通民众,到伯克利、哈佛、耶鲁的象牙塔中的大师,还有纽约时报的记者,对他的毁誉不是参半的问题,而是是否要几乎全盘否定的问题。这在市场上已有的里根诸多传记中已经触及到了。
也为顾淮对未来的精确预计而慨叹,只可惜自己一直未有机会拜读这本日记。
俺觉得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基于此的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是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基本条件。里根是一个很有民众缘很有鼓动力的政治家,但在俺眼里他还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他在前述能力上的不足。
许多评论说他最大的功绩之一是富有远见地倡导了星球大战计划并由此拖垮了前苏联结束了冷战,俺倒认为里根当年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他只是个浪漫主义者,对那个看起来颇象是由好莱坞编写出来的星球大战计划充满了颇有几分盲目的信心,坚信它能保护自己的世界不再受“邪恶帝国”的威胁。至于最后高墙轰然倒塌的结果于他当初的本意而言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而已。
美国战后政治家中最富俺前面提到的这种能力的当推尼克松。八十年代第一次反资自由化之前国内的政治气氛还相对宽松,曾经出了一套“西方著名政治学著作”之类的系列,其中一本就是尼克松的《领导者》。记得当年俺在大学图书馆里发现这本书后紧赶一个通宵把它读完,对尼克松的识人识世之深有了初步认识。到读过他的《1999不战而胜》等著作后俺就认定美国战后的总统中在这点上是无出其右的。
尼克松是极聪明的人(印象中他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智商最高的),但在太聪明的人眼中别人都太蠢,不足于谋。于是有了他视政坛上的伙伴与敌手以至政体自身为无物的不顾手段肆意而为,最后因此黯然下台,悄然离世,跟里根的身后哀荣成为鲜明对比。
凡聪明人大体都免不了这个缺点,中外皆然。
罗斯福的内阁会议很民主,大家畅所欲言。但是如果罗斯福下决心以后还有人争论,罗斯福就说:总统认为....
里根的运气不错,一次记者会,有人问,巴勒斯坦人是不是可以建国。里根回答:当然可以。大家目瞪口呆。有人给台阶又问了一遍,回答是国策不变。记者下来高兴坏了,就等着明天的报纸好好羞辱一番。第二天的头版却是:战争,美国入侵格林拿达。
尼克松在议会要投票弹劾前,问三军参谋长:是不是有可能派伞兵阻止投票。得到的回答是:如果那样,你就不是美国总统了。
我写完了也觉得把他抬得太高了点。他和罗斯福,林肯他们还是有距离的。不过反正也就是借他说事。其实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是蛮值得注意的。也是一个伦理价值相当混乱的时候。
顾准日记中有些片断不能直读。因为作者当时以无人身自由,所以日记中也写得比较隐晦。反倒不如顾准文集中说得直率。比如说,关于三年自然灾害对坚持建设的一段,我感觉是反话。
顺便说一句,顾准文集中关于希腊史的部分,我反倒是有不同意见的。作者显然自己也没能写下去。那就是当面临强大外敌入侵之时,大帝国反而显出了它的优势。
另处关于马蹬那一部分,我也觉得讨论得不充分。但我后来看到阿诚关于这段历史的讨论,就显得太浅薄了,倒底是写小说的。
顾准日记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部分是作者如何尽可能地弄些营养品。要做事,先得养身,做大事的人,往往如此。不会一味地以身体为本钱。至于作者后来在图书馆天天啃冷馒头,我觉得并非其本意,若有条件,我相信他一定会更注意营养的。
其实读论语孟子,会看到他们都是很注意养生的。
顾准日记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部分是作者如何尽可能地弄些营养品。要做事,先得养身,做大事的人,往往如此。不会一味地以身体为本钱。至于作者后来在图书馆天天啃冷馒头,我觉得并非其本意,若有条件,我相信他一定会更注意营养的。
非常对, 看来俺以后要少熬点夜了. 呵呵.
古时笑贫不笑猖。
现实笑书呆子不笑权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