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之 车辚辚 马萧萧 -- 丁坎
庖丁解字之 车辚辚 马萧萧 官道窄小怎计较
我们有幸生活在信息时代,得以尽享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比如说--
有朋未自远方来,也可不亦乐乎---相会在西河也。
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信息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的理解。
在根本上,我们知道,如同维纳所说:
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
这里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只想借用一下信息学家钟义信关于信息概念层次体系的说法: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指 主体所感知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在这个框架下,文字就是对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一种表述。
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通过多种渠道--人的全部感觉--为人所感知,
而这种感知的又可通过多种载体来表述。
感知依赖于感觉,而感觉是不平衡的---视觉的重要性相对于其它感觉具有压倒性优势。
表述受限于载体,载体的特征对表述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就对以上两方面在汉字创生和演化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
这篇帖子是写给一位小朋友看的,所以,大家可以松口气了,枯涩的学院语言到此为止,下面进入轻松一刻。
真的很轻松,一边看动画片一边聊。
嗯,大雄,大家都很熟悉的家伙吧。
这次他又倒霉了,被扔下来一个人替胖虎的堂兄搬家,看把他累的。
搬家很累人,就象传递完全的本体论信息一样---如果有个哑巴要告诉你门外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而你又
懒得出门,他除了把那块石头搬到你面前来还能怎么样呢?
大雄累得撑不住了,自然又去找他的救星--机器猫。
机器猫照例总有法宝来帮大雄,这回它拿出来的是--特制压扁熨斗。
把这神奇的熨斗把任何东西上面一压,那东西立刻就变成薄薄的一片,包括人---堂兄回家一看自己的家当面目全非,
激动地要兴师问罪,就得到了同样的待遇---懒得跟他解释。
汉字作为众所周知的象形文字,在信息表述上压倒性地倾向于视觉信息,其做法实质是把要表述的事物向某个投影面
投影(关于投影造型中出现的特殊性,我们会在将来讨论。),就象用了特制熨斗把该事物压了一下,比如说下面这个甲骨文的车字:
有些东西特别大,哪怕压平了,搬起来还是不方便,特别是在进门的时候。比如说一张大床,要想平着把它抬进门去,对于平常人家的门来说,
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啊,机器猫在压平之后,又使用了第二招,打卷:
我们前面看到,车字造出来了,在官道上跑起来一定特威风,载驱载驰,呵呵。可是,且慢,如果官道太窄小,容不下这车跑,又该怎么办呢?
汉字书写,除了甲骨,青铜器之外,很早就以竹木简为载体了---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典册二字,在今天的字形中仍然保留着
简片成束的痕迹。下图是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图片
可以看出,这竹简窄小的宽度,很难容得下车字。这字要在简上书写,如同车要在官道上奔驰,官道窄小该怎生个计较呢?
那位说了,学机器猫,打个卷吧,这倒也是个好办法------如果您的目光能把卷展开的话。
打卷不行,于是搬过家的朋友都把袖子卷起来,重演搬床进门的壮举:立起来,要不就拆了它。
对的,文字演化就照这个法子进行了,先立起来,再把能拆的都拆了,不能拆的也拆了,于是,车字成了这个样子:
也不单是车了,你想,车都立起来了,那拉车的马还能幸免吗?
那鸟也插翅难飞啊,呵呵
最惨的还得数为字里的大象,先是被压扁,然后又被折磨得不成象形,连文字学鼻祖许慎先生都把它说成是母猴。
参见我的帖子 庖丁解字之大象无形链接出处。
那头大雄和机器猫把东西搬完了,再往薄片上一一喷点水,于是所有的东西都复原了
--包括堂兄(其实,他真不是个东西--以堂堂柔道剑道空手道XX段的身手胁迫小孩子替自己搬家)。
对于文字来说,这喷水的过程对应于我们看到文字,脑海里就浮现出文字所指事物的形象。
这里要强调的是,文字的创生和演化,作为本体论信息向认识论信息转化的过程受制于感觉的不平衡和载体的限制。
由此造成的信息损耗和失真是难以避免的。
比如说,马字充其量表述马的视觉信息,而无法表述马鬃柔软的触觉信息。
更重要的是,视觉信息也经受了扭曲和失真,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象形文字的说法(连象都不成象形了),执著于为字形的每一部份寻找其对应事物的相应部份。这篇帖子缘起于一位小朋友学汉字的体验。
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这位小朋友很值得夸奖,聪明倒在其次,难得的是不盲从,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这孩子的爹可得喝上两盅了。
还有,得请我也喝上两盅---刚刚在记事本里写的,写完正把文字往发表新主题那边拷贝,就死机了---片甲不留。
每个字都重新敲了一遍,这得算有点苦劳吧。
对了,马字那一横虽说是从四点变来,但那四点最好不要说是马的四肢,这点从字形源流中可以看出来。
更直接的是,这样解释的话,小心那善于思考的小朋友成天逼你抓一只四条腿的鸟来看看。
哦,最后,咱中国的孩子,也不能只知道日本的动画片吧,咱们也看看中国自己的:
这字呀,就象大圣身上的毫毛一样,揪下来吹口仙气,就能变出个东西来。
认识的字越多,就象大圣的毫毛越多,能变的好玩东西也越多。
不过得记住,这不象大圣的毫毛,随便一根想变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一根对应一个东西,不能混了,这可得自己好好记住了。
有可能麻烦你来指导一下?
多谢丁兄!这几天上来的少,刚刚看到
看来从不爱(链接出处)到俺(链接出处)到丁兄,都是那——苦命的——人——啊
小朋友最近在看《学问猫教汉字》荷子:多谢!,俺经常和他一起看汉典呢
又,钟义庆和钟义信是兄弟么?
这个说得太好了,本身外部世界到视网膜就是一个压扁的过程(其他感觉输入也有类似情况,都可以看成高维信息的低维投影),许多视觉错觉都是由于不同的输入有相同的输出而无法正确还原
更何况作为表述信息的载体——文字,所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了,车的翻转简化
更重要的是,视觉信息也经受了扭曲和失真,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象形文字的说法(连象都不成象形了),执著于为字形的每一部份寻找其对应事物的相应部份。
丁兄深入浅出,把这么深刻的道理说得如此简单透彻,佩服佩服!
期待关于投影造型中出现的特殊性的讨论
钟家庆倒是有一个,可这就构不成联想的基础了。
此语妙绝,当进酒。
文字专家一个笔误
莫非钟义信和钟家庆让丁兄联想成了钟义庆?不过俺还真google到一个呢
王国庆,钟义庆.支持向量机的若干新进展[J].电子学报,2001,29(10):1398-1400.
所以才有此问呀,呵呵
没想到会出这种低级错误,赶紧去改,花谢。
强烈要求荷子兄加入校对组指导工作。
对了,有个重要事实不得不澄清:
我,不是文字专家。
我光看那图释就够享受的了。
俺用词不当,丁兄见谅
不过,在俺心中,您就是文字专家,考古专家,逻辑专家,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还是信息学专家(俺也就最多在这里战战兢兢的陪您一小白...),还有好多家待考(俺要偷偷找人请教一下“小学功力深厚的”是什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