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艺术的感染力 -- 月色溶溶
而是早期的流行歌。
日本早期的民歌其实不是樱花那种都节调式,更多的还是接近中国民歌特别是山歌,比如《信浓岔路口小调》,还有一些劳动歌曲,比如《拉网小调》。
不过日本也有些自己独特的调子,比如南部熊本的民歌《五木催眠歌》(五木子守唄),671346, 很低沉抑郁。 `
《樱花》的都节调式是更近的东东了。
可能我们接触到的日本音乐都是受到西洋影响的音乐。其实俺对他们的也就限于一些常见歌曲《邮递马车》《海滨晨曲》和日本人写的吉他曲《荒城之月》《花》。真正的日本古典民谣倒是不太知道。
再有,吴自巫臣来后,那种文身断发的真正的吴文化早就抛弃了,中原化了。
越得楚扶持,可能也有这个效果吧。
上面是说着玩的,其实越一般不可能奏什么小雅,场合也不大对。
我说的民歌,包括那种什么黄昏清兵卫里面,女主角跟几个小孩唱的童谣……
也不懂算什么调的。
此外俺记得文身断发是越人,吴人似乎从来就没如此过
楚是扶持越,不过似乎文化上的影响少些。吴的统治阶级本身就是北地来的,这个跟越有很大不同
传统音乐风格特色。就象我们中国搞了东西出来,就会说:有中国特色。这是一样道理。或许日本人不大喜欢俄罗斯味道的歌曲,因此修改成适合他们口味的调调。至于歌词是什么,词义变更大不大,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只懂三,五句日语而已。
和这首日文版的一样非常有民族风味哦……
本人还是收集了好几个不同语言版本的《国际歌》的,感觉是这样:
中国传统版本严肃悲壮,俄罗斯的版本沉稳厚重,法语版充满韵律和节奏感,英语现代版则很轻快,德语版的很出乎意料,似乎带着些调侃味,西班牙语版的却出奇得郑重其事,至于用自己民族传统乐器和演奏方法阐述的,让国人无语的,那就是日语版和阿拉伯语版了……
这其实跟周朝初期那种“因其俗,简其礼”的统治风格有关。何况其实那时候蛮夷等文化未必比中原落后。
呵呵。蚩尤部“铜头铁额”,很可能就是指的他们掌握了盔甲制造技术。
像三星堆文明,其发展程度也是不比中原差的。
七个家猫,法语版的不错
俄语版最好,中文居第二。
主要是因为俄语和中文讲来都嘎崩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