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贴图】我在水库里钓鱼挖蚯蚓时,挖到了汉代瓦当! -- 古陈仓人
它如今就躺在我的书橱里。
水库边是黄土高原的第二台地,有文物证明,72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一镢头下去,秦砖汉瓦,琳琅满目……
------------------
(小资料)
长安自古帝王都。在千百年的建都史上,曾经建有无数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这种传统古建筑多为土木建筑。沧海桑田,至今仅存残砖片瓦。其中最为常见者又以瓦当的数量最多。汉景帝的阳陵出土了不少瓦当。上面的文字、图案令人爱不释手。秦砖汉瓦和商周青铜器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历来多为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备至。
瓦当原是屋顶上起保护作用又起装饰作用的建筑附着物,本不是一种艺术品。但它本身传递的大量时代信息,却使它无可争辩地成为艺术品。
秦汉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统治者出于享乐和显尊之需而大兴土木。从秦汉宫殿遗址上的出土实物考证,其时各大建筑,大都有瓦当甚至专用瓦当,上面装饰文字或各种图案。汉代崇尚厚葬,汉陵寝堂亭殿上也多配有专用瓦当,阳陵出土的瓦当文字如“与天无极”、“千秋万岁”、“汉并天下”。 纹饰如云纹。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等,题材广泛,图案纹路清晰,线条丰满有力,富有动感。
瓦当作为一种建筑附着物,只是没有色彩的灰暗陶制品,既不晶莹又不华丽,但却别有一种朴素美与装饰美。瓦当突起的线条,一般是捏削而成,却很少有生硬的刀痕,这种完整的线条仿佛有了一种弹性,强烈地表现出当时工匠的精熟手艺和涌动着的创作情感。瓦当的制作工艺是秦汉有别的。秦瓦的当面和筒瓦之间采用二件粘合一体然后再烧制而成。而汉瓦当则是采取整体结构的方法一次成型。
当我们将瓦当作为一种艺术品欣赏的时候,它便有了艺术的生动。“艺术是通过一个整体向世界说话”。在一个不大的圆面上,巧妙安排,和谐布局,成为瓦当图案一个明显的艺术特色。仔细欣赏汉阳陵瓦当艺术,我们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汉代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貌。
“汉兴,破弧而为圆,斫而为朴”《汉书?酷吏传序》)。汉代艺术风格不求浮华,惟求质朴、浑厚、凝重、沉稳,绝无娇弱纤巧之弊。
从瓦当实物来看,文字瓦当字数不拘,从一字到十余字均有,纹饰图案各异。它们一个共同特点是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无论文字与纹饰均能巧妙布局,排列组织匀称和谐,特别是文字瓦当充分利用了中国汉字结构的艺术特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用来保护椽头和装饰屋檐。瓦当的使用始于西周而兴盛于秦汉,后世多有沿用。瓦当的纹饰主要有画像、图象和文字三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一枚瓦当就是一页历史。
不识货的话,这是破砖滥瓦。看您把这个瓦当侍候的这么好,心想您一定激动得不得了。
有个小问题,您怎么知道是汉代瓦当呢。是有字迹,还是这种造型就是?
这个肯定是汉瓦当。
因为它是埋在1米以下的黄土中的,经洪水冲刷跨塌出断崖才露出来。和它埋在一起的还有大量的古砖古瓦,上面有典型的绳纹、菱形纹图案(这都是典型的汉代图案)。当天发现的还有近一米长的瓦片,这是近代所没有的。
我挖出的这一枚,不完整,而且弄破了。我之所以珍惜它,是由于它是我亲手挖出来的古物。
那天我曾遐想:制作这块瓦的匠人,是个什么样儿?
他生前过的好吗?
不上班了!一个卖¥200,一天挖到三个就不错!
兄弟有位老师收了块“长乐未央”的瓦当,专门作了个水晶盒子来装阿。。。
足有一两尺厚!还有明显的人工夯土层、黑色的草木灰层,以及零星的彩陶碎片。
断层上下都是大片的麦子地。
西安好的卖500,这已经破了的应该值100-200吧?每天挖他几块回家,从卖的钱中拿出一部分去市场买活鱼,或者请一个人帮忙钓鱼。
您说的长1米多的好像没见过呢,这个应该比那个小的值。
不过俺还是不知道它是拿来干吗的.
好象,不是说地底下挖出来都是国家财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