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身边那些真正的高智商们 -- dreamflyer

共:💬320 🌺1671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比较典型

这类牛人共同特点就是运气超强劲 - 但是短板也很明显... 比方说不会骑车...

家园 完鸟,我是每麻必输的,怪不得人比较笨。
家园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我觉得仅从智商论,这世上天才

比比皆是。我估计清华北大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被身边的人视为“天才”。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智商高峰期”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意思是,那些在某一个阶段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其实是其智商发育超前。而当他的智商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裹足不前了,其他同龄人则循着正常的发育轨迹搞龟兔赛跑。等大家都到了三、四十岁,彼此彼此啊。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意思。我曾经的上司、上司的上司都是高考的省级状元。那个上司的上司接触不多,不太了解。但是那个顶头上司,智商绝对一般,甚至有点笨。如果不是再三确认,无论如何我不会相信这是个高考状元。

就日常生活圈子而言,其实更多的天才并不是出现在考场上,而是出现在麻将桌、牌桌、棋局上。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几乎每一个牌麻圈子里,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常胜将军,这种人如果把智力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分数是可想而知的。我老丈人就是这么一号人物。初中文凭,十几年前就下岗。打麻将打到现在要坐公车跑出几条街去打,因为他把附近的麻将腿子都打断了。老丈人的智商遗传到了我大姨子身上——我这位大姨子平时蔫得吓人,但家里但凡有个什么小构件坏了,她扫一眼就知道该怎么修。比如包包搭扣、门窗组件这些,其修理技法之精巧,常令我拍案叫绝。比较典型的就是那些需要组装的东东,比如宜家的家具、淘宝上买来的小玩意儿等等,我这位大姨子是从来不看装配图纸的,安装起来熟练得就像在厨房里切萝卜。智商啊、智商。

泡妞泡得好何尝不是智商高。相信大家都见过那种长相家世都很一般的情圣。此类人干其他事情不行,但泡妞所向无敌。只要放言要泡的,就没有搞不上床的。这世上最难琢磨的就是女人。情圣们能把女人琢磨到这个份上,不是天才是什么呢?

在重点中学里,神人海了去了。我那一级,有将近70个学生在高二上学期就搞定了三年的数理化,剩下的时间都在学习大学课程、做奥赛题。这些人的学习和解题神话,至今令我每每回想起来就心潮澎湃。有个和我关系不错的神人,进过冬令营。后来去学流体力学。学着学着就转系了,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脑袋跟不上了。还有更惨的一些神人,学热工学数学的,有学到挂科退学了。其余的神人现在混得也都还可以,但也就是工作单位不错吧。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没看出来。都房奴车奴孩奴官奴了,想在专业上有什么突破,我估计是不大可能。反倒是听中学老师讲,有一些高中成绩中等偏上,混到西工大、北航、哈工大或者某些军校的同学,由于所学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本科/硕博毕业后又没有流落到社会上,颇有几个现在有点成就、偶尔能在媒体上露个姓名的。我估计再过十年八年,这里头就会有人登上母校的“杰出校友”栏目了,呵呵。

我大学里同寝室的一铁哥们儿,差不多是我见过智商最高的人。我是学财经类的,概率论只学薄薄一本,但是这个东东多少也要费点工夫。而这位哥们儿,临考前只用了两天就把概率论给学通了(我们也逃课,但逃所有数学课的,仅此一位)。第一天他还有些似懂非懂,第二天晚上就开始跟我们“讨论”书上的某个公式推演得有些不合理、某章节后的习题出得有问题等等。我们哪里会去跟他“讨论”啊,能把课本看明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等到考试,由于是题库抽题的卷子,题目有些生冷怪癖,大家开始都有些傻眼,惟独这哥们儿只用了1/3的时间就答完考题,剩下的工夫都在周济我们这些穷棒子。其中某题需要用到一个有些冷门但又很大公式——我们用“大”来形容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繁复的公式。等到考完,大家纷纷问他怎么把这么大个公式给记住的。他说——其实我也没记住,我是推算出来的。我发誓他不是那种人前玩耍背后用功的阴人。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天天看到大光腚,想背后用功都找不到地方,除非是做梦的时候。不过这神人哥们儿无论怎么看也就是一般,跟我差不多,老婆孩子热炕头地混混日子:)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诶。

大学里还有过一出神人的惨剧。是隔壁寝室的,不是一个系,但彼此很熟。该寝室一个兄弟挂科太多被学校劝退,他老爹来学校领人。老爹是个看上去就让人心酸的农民,看到我们就老泪纵横,自然免不了要说道一阵。老爹说他这个伢仔打小就聪明,但是贪玩。高中三年几乎都没上,成天在野地里疯,或者去镇上打台球看录像瞎混。是临高考前几个月,跟老爹说不想玩了,想上大学。于是也就百来天的学习工夫,我们学校还真被他考上了。。。汗啊、狂汗。进大学后的事情我们也就看到了,这位深藏不露的神人,平时玩、考前突击,但是还是挂科太多。

还是回过头来说智商高峰期。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机制其实不是教育机制,而是一种淘汰机制——相信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直言,就是教育机构并没有把教人识字明理+安身立命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挑选高考精英作为工作目标。于是就有了考题难度层层层层加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淘汰筛选的现状。我现在回忆那些在小升初、中考阶段就惨遭淘汰的同学,他们笨嘛?其实聪明的比比皆是。只是他们或许不适合考试、或者在那个年纪不适合考试——十岁出头的孩子其实懂个P啊,居然要去接受如此残忍的挑选。我们那个年代不比现在,现在孩子的出路很宽。我那个年代,如果在小学、初中被淘汰掉,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想想真替他们不值。

通宝推:川普,石狼,逐水而行,大溪水,飞马萧,山远空寒,大圆,
家园 是啊,经过才知心酸苦。

中专只需读两年,对于当时的贫寒人家来说,比读高中再读大学要划算多了。

家园 非常认同你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认为父母要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去开始教育现在的小孩。否则,容易给孩子太大压力,让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这个教育体系。

家园 我好像也听说过这个轶事
家园 回过头来才觉得

当年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是简单说教。不说别的,身体不好这学习成绩还真好不了。

家园 你要考GMAT?

俺是专家

俺只搞了760,原因是数学只搞了49/91%,给中国人丢脸了;语言俺干了47/99%,超过不少老美,为国争光了

家园 哈哈,送个大大艳艳的大红花;做个知识储备
家园 我听师兄说之前一个奇人,交大是他念的第四所大学

据传说是广东人,年龄比班主任还大,在交大念到大四因为不及格太多被退学了。此人当时对经济感兴趣,号称经济方面的书看了一立方了。行李都没拿就和同学说先放这里,回去考上海财经大学。

最后也没拿行李,因为考上中央财经大学了。

家园 而我更离奇,我的惯例是要超水平发挥的

我高中成绩中上,之前模拟考试每次都涨二十分,而我的惯例是大考总是莫名其妙地考到我没想过的高分(不是绝对高分而是相对我平时成绩)。因此我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再加二十分为标准来报志愿并拒绝填报第二批本科,被父母喝止。高考时候有点紧张没有发挥好,成绩和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相同没有超水平发挥,因此我认为我发挥失常了。

现在想想真是搞笑。

家园 说得挺好

就是以成败定天份是不合适的,古人不是说了么,时也运也命也。

聪明很多时候就是一张入门卡,进去了,以后怎么着,还要看个人努力和机遇。当然,现在社会上需要高智力的工作,其实很少,就是很多以前认为是高智力的工作,比如说专家和大学教授什么的,普通人垫垫脚,也就搞定了。

家园 关于智商,天才和教育的澄清

本来懒得打字,但是不吐不快.

天才和聪明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就是聪明的程度不同,天才是"大聪明",我们普通人用的聪明这个词,则是"小聪明".从思维的深度来看,天才则是有着能够快速越过语言外壳,抓住事物本质联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从这些本质联系中举一反三,创造更新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扩展和升华.普通的聪明人则是能快速地,相对机械地记忆理解事物的表面联系,给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反应快,灵敏,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浅尝辄止.这种人的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孩子很聪明,你看做xx事,反应很快,就是读书不用功",其实,说到本质,还是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上不到更高的层次.

从这个标准来讲,天才真的是凤毛麟角,而聪明人则大有人在.这也是很多天才表面上看"大智若愚"的原因,他们太沉浸在对事物的深层理解中不能自拔,以至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很多普通聪明人那么灵敏.而普通的聪明人则意识不到天才深邃想法,往往会对天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所嘲笑.

关于智商,其实智商是有很多层面的,比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机械记忆能力,语言能力等等.某一方面突出的当然可以算作聪明,乃至天才.但是目前来看,尤其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是人类智力的基石.目前所有人类的学科,都是以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适应不了学校的选拔制度,从而被淘汰,他们也许别的能力突出,但是做研究分析时最基本的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不行,所以以后培养的潜能并不大,考虑到现有的教育资源十分短缺,所以不能不忍痛割爱.其实人的智商,大致在童年少年时就已经定型.以后逐渐积累和改进的,无非是经验和自己的知识结构.所谓"在过了某个年龄突然智商高了"的情况,其实是因为积累的经验多了,所以量变引起质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处理信息的方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结果.与自己的基本智商无关.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连中考都考不过的人,其抽象思维能力实在堪忧(仅仅这一个侧面堪忧,放到社会里,成才还是大有可能的),因为学过大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学的那些概念和基础知识,相对于大学而言,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大都是用几年的时间反复地滚一些固定的简单知识点和固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连这点能力都达不到,那么应对大学里不断快速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挑战是很成问题的.

由此说到教育的"识字明理和安神立命",本人在国内时对此也有一些误解,后来到了美国才发现一些事实.那就是,教育的识字明理和安身立命这一原则是有其应用的范围和限制的.在低层次的基本教育中,这是首要目标;但是一旦到了中高层次,竞争和选拔就成了教育的首要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对低层次和中高层次教育的定义全然不同.在美国,低层次教育甚至包括了一大部分的高等教育,而在中国,却往往还仅限于小学.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还要说的,就是要考察一个人的智商,要看其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知识的质和量,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很多年纪大的人,很有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智商很高,只能说明他比较聪明,至少不笨.他的这种知识结构不是临时快速建立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一点点积累的,很多的打牌高手,麻将高手都是如此,所以这并不值得稀奇.至于说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结果就会好,这是一个谬误.因为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那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新事物深入理解分析抽象,达到一定认识水平的能力,与打麻将和打扑克之中利用已经固定的分析方法来反复实践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兴趣这个东西,不是强行转移的,而是操作者本身游刃有余获得乐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如果硬要强行转移兴趣和精力,那么恰好说明了这个人在某个思维能力方面的弱势.

上面这些,都源自我对社会现象多年的观察和总结,希望抛砖引玉,能够给某些困惑的家长以启发,也不枉我手酸臂痛了.

关键词(Tags): #教育(说了就走)#学习 智慧 能力(辉汉如雨)通宝推:Rusher,辉汉如雨,
家园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女同学身上

“至于我的那位新朋友,拿到分数后,她哇的一声就哭了:不多不少,她整整给自己少估算了60分!

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按她的分数,足以轻易地考进中国任何一所大学。但志愿已经报了,说什么都晚了。”

----------我和我的梦中情人就此分隔两地。。。

家园 这是真正的牛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