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淝水大战的前前后后一,请各位方家指教 -- 闲云野熊

共:💬319 🌺1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不错

首先,不管写得好坏,先花你一个勤工敬业....写了那么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就我那么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来说,写的很不错了。很值得一读。

我给不了什么见解,也不懂怎么指导你写作。

但我读的很,很是那么一回事。

不用在意,继续写吧。我很喜欢这篇作品。

家园 某人言论,我不说什么了.

骑兵对步兵野战至少应该是有一比十的战斗力对比。击败前秦军的北府兵都是带过来的北方人,应以骑兵为主。

北府兵是以招募北方流民为主的,否则不叫北府兵。骑兵的证据么,淝水之战抄前秦军后路的是8000北府骑兵。

我现在宣布,北府军一个骑兵都没有,都是天下无敌,力大无穷,精通武艺的无敌步兵。

家园 关于兵种对抗问题,你最好先看看这篇文章再说

http://www.clanlong.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0758

三,Archer Jones兵种战术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这种假想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好应该先形成理论并验证后,再应用于预测虚拟的情况。显然,本人没有能力完成这种工作,就算自己总结个理论出来估计别人也不信。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已经有的成熟的并且是实用的理论。再一次,中国历史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只能求助于西方的研究成果。这里选用 的是Archer Jones,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的理论体系。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是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Archer Jones在其35年军事历史研究经验基础上的著作。作者总结了数千年军事史的大小战例,归纳出一套被证明是颇为可 行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这套包含战略战术方方面面的东西不可能被全部阐述,经过本人归纳,仅仅列举其中关于各兵种的战术分析部分如下[1]

首先,Archer Jones将冷兵器时代兵种划分为4类:

1。重骑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骑兵

2。重步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

3。轻骑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4。轻步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步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一般的观念不同。这里“轻重”的标准并非铠甲重量,而是作战方式。凡是肉搏的一律为heavy部队,凡是射击的一律为light部队。显然,这种划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兵种特点 ,毕竟使用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兵种的特点。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注意。比如一名轻骑兵放下弓箭抽出战刀,或者一名轻步兵丢下弩拔剑,他们就自动变成了重骑兵和重步兵。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不合格的客串者。

多数误解会来源于这里没有仔细阅读。这里特别强调。本文的兵种划分方法与通常不同,请务必仔细理解,避免误会。谢谢

接下来,在理想条件下,4类兵种的强弱点可以归纳如下:

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这个原则要求重步兵训练有素,使用长兵器。中世纪的民兵不算。拔刀的弓箭手不算。

原则2:重骑兵对于重步兵战斗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毁灭性优势。这点之所以能跟原则1同时存在,是因为古代战争中重步兵战斗队形在交战中转身对付另一个方向的威胁,是完全不可能的,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下面会谈到。

原则3:轻步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的前提是轻步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那么轻步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步兵,必然导致失败。

对于这个原则,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说明。在原著中,Archer Jones用于证明该原则的战例较为薄弱。大部分都是非正规军的轻步兵对正规重步兵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正规步兵的作战往往意味着纪律和阵型。而轻步兵使用hit and run战术的时候,却通常要求采用分散队形并且不断的后退。这对于多数古代正规军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重步兵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方重骑兵的侧翼威胁)无法有效前进,则该原则对正规军有效。具体战例如黑斯严斯和福科克[1][3]

原则4:轻骑兵对于重骑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原则3非常类似,前提同样是轻骑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轻骑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骑兵,同样导致失败。

原则5:轻骑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上面的3,4不同,由于速度差别,hit and run的战斗很容易实行,所以优势很大。

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不论轻步兵是否试图转变成不合格的重步兵

原则7: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原因是地面平台保证更高的射速和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轻骑兵这时候通常会拔刀变成重骑兵,尽管是不合格的重骑兵,借助马匹的冲击力通常还是足以通过冲锋击溃轻步兵。

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这点对于重步兵非常明显,对于重骑兵则完全不符合。

原则9:以上原则是在双方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效。此条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原则10:以上原则仅仅反映各兵种的内在优缺点,不能确保战斗的最终结果。战斗结果还取决于指挥官能否正确的扬长避短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此条一样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认为这套理论稍微有些aggressive and bold,未必能涵盖一切情况,有些地方的结论显得匆忙。不过仍然不失为如今最好的实用性理论,以下将完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对这套理论不同意,下面就可以略过不看。如果想反驳这套理论,请去弄一本原著作阅读,因为在原著中几乎每个原则都用了很多的战例加以说明。如果还是想反驳,建议去找Archer Jones.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其实我是怀疑前秦军队兵种有本质的缺陷

前秦军队有重骑兵出场的记录吗?

家园 我已经承认凡是我自己说的都是大错而特错了。求您饶了我吧。

不过我请您一定要为大家证明宋朝的军事教科书中的六韬是我或者某某人编造的。免得今后再有人用此来误人子弟,可以吗?您就为大家做这个好事吧。思索老师?

我这里给您认错了。再次向您致歉。

家园 如果是这篇,我只看到可以总结出骑兵对步兵具有优势。

正好说明北朝军队对南朝军队的优势。这个不知道老师做何解释。谢谢!我提醒老师。我是认为骑兵对步兵有优势,而不是相反,老师自己绕糊涂了。醒醒啊。您咋支持起我的观点,自相矛盾起来了。

大概北朝军队都是傻蛋,除了正面冲击无敌的南朝重步兵,从而让重步兵发挥这个唯一可能占优的情况之外,想不出从侧后面进攻和射箭的办法。

家园 给你这篇文章是要你了解一切兵种优势都是相对的

不同兵种面对不同地形,不同作战状态,不同的质量训练等等结果会完全不同,而不是什么骑兵对步兵有绝对优势.多兵种的有机搭配才是王道.谁能更好的组合使用自己的兵种谁才能有优势,如果连这种事情都不明白我也懒得说了.

你起码也该看到:

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

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

而且你应该看看所谓骑兵作战有利是如何实现的.

家园 前提已经说了,平原野战。

多兵种配合,要看什么兵种为主。

您的观点是伟大的南朝以步兵为主的军队能对抗北朝以骑兵为主,而且数量占有数倍优势的军队,而且还只是因为历史的偶然才最后覆灭的。

对于您的观点我已经无力反驳了,您赢了。老师。谢谢嗷。

家园 请不要胡编我的观点

我从来没说北朝军队数量是南朝数倍,我说的是北朝人口国力是南朝数倍,人口不等于军队数量.

南朝以步兵为主的军队野战能对抗北朝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并不落下风这也是事实,到陈北伐还能一举夺回淮南,大破北齐军队呢.

我说的是南朝覆灭不是因为北朝强大,而是南朝自杀,整个统治集团被一扫而空.这个是南朝自己矛盾的爆发而已,我可没说

这是历史的偶然,但是统一不等于必然,南朝自杀是必然的,但是这个自杀可以如历史也可以在100年200年之后,而且自杀是否北朝能抓住机会也是完全未知的,东罗马可是支持了1000年的.

至于阁下,我就不多说了.

家园 除非证明六韬是假的,其他您就是把天说塌下来也没用。老师

什么人口数量多不等于军队数量多等等奇谈怪论,这似乎用不着争论。

老师喜欢为争论而争论,学生不喜欢。

学生只要求老师证明古书、宋朝的军事教科书之一《六韬》是假的。其他都甘拜下风。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师请满足学生。

家园 现在六韬被认为是战国时成书

我认为不妨考虑一个问题:六韬讨论的情况,是根据战国之间的战争总结出来的,骑、步相较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所决定,比如铁兵器尚未普及,铠甲技术,弓弩技术等等。

从战国到十六国,经历了5个世纪以上的变迁。历史是在前进的,步兵、骑兵装备情况都在变化之中,拘泥于至少5个世纪之前的骑、步比例来论事,未免刻舟求剑。

家园 战国时还没马镫,还没披甲重骑兵,这两样对骑兵的提升更大

步兵战术的提升也就是车营。事实上战车之所以变为次要的兵种,主要是因为骑兵的发展造成的。从胡服骑射开始,这说明骑兵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战车。是不是?

铁兵器是骑兵步兵都有的。

在马镫和披甲重骑兵出现后,事实上轻重骑兵的配合对步兵的优势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弓弩秦朝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步兵战斗力直到装备火器后才开始提高。

真正能以队形对抗骑兵的是职业化的希腊重步兵,但那需要严密队列、强壮的体魄、长期的训练,那不是中国古代士兵能拥有的。

家园 步兵方面的提高呢?

弓弩虽然秦就有,但是弩的改进不可忽视,其杀伤作用在十六国和南北朝增长明显,比如一箭能洞穿数人的强弩,在这一时期东晋和南朝的军队中运用增加,南方军队多是以弩克敌。

另外一个,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几个世纪的对抗,在军队组织、训练和兵种合成上有自己的丰富经验。西汉时李陵以数千徒步弓弩手就能横行匈奴,连单于亲自带兵也差点栽了,这不是明证?

真正能以队形对抗骑兵的是职业化的希腊重步兵,但那需要严密队列、强壮的体魄、长期的训练,那不是中国古代士兵能拥有的。
这个你肯定搞错,中原对付游牧民族的经验不是希腊这种小规模内战能比的,希腊的长矛投枪,在对付骑兵的实战中哪得比中原强弩长刀之阵。

另外一个,《六韬》所论局限于中原战国,实际上十六国时期游牧民族的骑兵在装备上是比不上中原的。

家园 单纯的骑兵对步兵本来就不存在

何况轻骑兵重骑兵,轻步兵重步兵,不同装备训练态势地形等等完全不同,还10:1,真是笑话.

家园 要YY骑兵对步兵10:1的是你

谁立论谁证明,阁下出丑出的还不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