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荣融最新讲话透露信息不少. -- wolfgan

共:💬194 🌺4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反推过来

伊拉克的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比中国好吗?

我觉得我们观点差异并不大,但是您有一颗慈悲的心。

家园 伊拉克俺不了解,但是

非洲美洲N多穷国,国家队水平也比中国队高。还有老马胖罗,当年都踢不起真皮足球,后来能混出头来。俺认为他们“肥和水”条件就是比中国队强。

中国足球上不去,根子在足协。以前出不了线,大家喊喊换李铁或者气勿生朱广沪下课。现在球迷们已经擦亮了眼睛开始喊谢亚龙下课了,呵呵。

俺可没有慈悲之心,俺是这里为俺自己切身利益呐喊。如果当初真是扩招+提高毕业门槛双管齐下,俺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拿到学位。

有慈悲之心的是学校和老师,当年发现高等教学不及格率这么高,只好把及格线调低了一下下,让很多同学死里逃生。

说到不努力……想到高数课上席地而坐的女生,数据结构课上蹲在窗户上的男生,考研班里人满为患的场面,凌晨三点起来去自习室占座的室友,图书馆被抢座的人流挤裂的玻璃门……俺还真没发现身边有多少人是来混日子的。就业形势这么难(万里风中虎老大的贴子提到过这几年毕业生的失业率),谁愿意混日子,谁敢混日子呢?

家园 回到中心议题

您说的这个事情

非洲美洲N多穷国,国家队水平也比中国队高。还有老马胖罗,当年都踢不起真皮足球,后来能混出头来。俺认为他们“肥和水”条件就是比中国队强。

红字部分没有证据,还不能接受您的观点(我觉得这几个例子反而证明了我的看法)。

回头来讲您认为的努力:

说到不努力……想到高数课上席地而坐的女生,数据结构课上蹲在窗户上的男生,考研班里人满为患的场面,凌晨三点起来去自习室占座的室友,图书馆被抢座的人流挤裂的玻璃门……

我想,这并不是学习努力的全部,在高数课上没有位子也要席地而坐听讲,能保证让他/她高数及格吗?大学里的学习,主要还在于课后自己下了多少功夫。考研的人多,这个好像和学生平时是否努力学习无关吧,同样的例子,招聘会上人潮人海,能说每个求职的同学在大学里都勤奋努力吗?凌晨三点去占座,图书馆被挤破门,那么,这种拥挤的程度是每天如此吗,还是只是在学期末考试前?

说到因为就业形势紧张,大家不敢混。怎么说呢,我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举个例子吧:

如果某位同学一进入大四,马上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去考一些证书,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就不上心了,这样的同学您觉得是努力吗?

我觉得他/她不够努力。

我支持扩招,因为我支持给更多的人机会。我主张提高毕业门槛,因为我希望大学生能够多花些功夫在本专业上,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大学学习的。

家园 哪还有什么正题啊,一路聊下来,咱们俩在各说各话:)

俺的贴子基本上跟着上一个贴子走,没有啥中心论点,所以看起来很散。

俺觉得咱们的观点真是差异很大。比如像大四的时候努力考研或者找工作,俺觉得这个很正常,指导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找工作,把原来大四上学期的课都挪到了大三下学期。上大学为的找个好工作,又不是为了搞研究。特别是某些困难专业,考外专业的研或者找工作才是首选。至于俺们平时发奋的学习动力,也是跟工作和户口相关的。您可以看俺以前一个贴子。链接出处不好好学习,就可能去山沟里工作,俺们能不玩命发挥主观能动性么俺们不等不靠,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多么要求上进的表现啊~

看不见的手在到处起作用。比如俺们那时候,好多学校要求硕士毕业,除了毕业论文以后,还必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的论文。这个和您主张的“提高毕业门槛”是一个思路吧?但是结果咋样?中国就那么多刊物,但是要毕业的学生年年增加那么多,只好出增刊了,跟砖头一样厚,呵呵。后来出增刊也满足不了要求,就开始学校内部办研究生论坛,各个专业都有,基本上提交了的论文都会收录,学校就承认符合了毕业要求。俺当时拿到过一本,真的比砖头还厚,而且还仅仅收录了摘要。如果要收录全文,那女同学可能就搬不走了,呵呵。

还好,听北大毕业的同事说他们已经取消了这个要求,只要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就可以毕业了。

我不明白的是,您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大学学习的”,那就不要扩招嘛,本来高等教育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就是有限的。咱们中国那么多专家教授,高考的时候加几道题(或者心理测试、智力测试、体力测试、脑筋急转弯啥的,反正总得有个标准吧)把不适合大学学习的人在入学前就干掉,多好。让适合大学学习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资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整个世界和~谐~了!

家园 如果不给大家机会到大学里试试

怎么就知道是不是适合大学学习呢?大学4年下来,毕业成绩最好的同学未必就是高考进来成绩最好的同学,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是支持扩招的,给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大家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扩招,进大学以后同样也有很多人混的,比例也不见得比今天低。

咱们中国那么多专家教授,高考的时候加几道题(或者心理测试、智力测试、体力测试、脑筋急转弯啥的,反正总得有个标准吧)把不适合大学学习的人在入学前就干掉,多好。让适合大学学习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资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整个世界和~谐~了!

所以我觉得按您设想的选拔机制,效果不会好。

说到困难专业,在扩招以后,对参加高考的年龄也放松了,如果觉得某个专业不好,那干嘛去考这个专业呢?调配?也可以在高考志愿上写上不服从调配。如果读了某个专业,又不安心在这个专业里,那不是在浪费资源么。

大四的时候,自然前面有很多路可供选择。很多人最后的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这很正常。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抱怨资源不够,一方面资源浪费又很多。那么,抬高毕业门槛,能够尽早淘汰不适合/不愿意在这个专业学习的人,其实是节约了资源。

硕士论文的要求,如果真正贯彻下来不是很好吗?要毕业的学生人数增加,那就要比较论文质量了,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还拿不出符合质量的论文,那就延期毕业或者最后就毕不了业了。按照您说的那种情况,最后不就是论文放水了么,怎么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呢?

家园 同意,正如布罗代尔所说:

政府不是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就是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没有和政府无关的资本主义。

家园 这句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嘴上的工夫远大于行动能力.

都是体制里面的人

妥协就是唯一的结果.

家园 谈何容易

产业结构调整,每个人都心里清楚的很.

不调不行了,要发展不下去了.

可是调整下来,会谁的利益损失最多,会让你们去调整吗?

妥协再妥协,这就是唯一的结果.

家园 现在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应当也是针对性的。

中小企业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园 体制内滴东西可是包罗万象,公开滴只是冰山一角。
家园 波波兄

波波兄在国外呆时间长了,离人民群众很远了。把眼光往下看看,农村读书读得倾家荡产的不少了,读死爹娘的也不少了(为读书,家长不舍得看病吃药),这些人还不让毕业,你觉得他们会去干什么。少数人不毕业行,成一个群体可就不同了。以前10个学生毕业8个,按兄的说法,现在也毕业8个,但招15个人,给大家机会嘛。不过不能毕业的多了怎么办??用咎由自取来打发可能不行。

家园 我主张教育免费的

包括高等教育,这样无论贫富,都可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合适的人才出来,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发放头衔的机构。

对于在某个专业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他/她可以改换其他的专业继续学习,觉得自己不适合在大学学习的人,自然是走另外的路了。

我相信,在您的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进入了大学学习,那么,在大学里的淘汰与选拔有何不可呢?

家园 波斯湾国家主权基金明年恐亏损数千亿美元

http://www.stnn.cc/fin/200812/t20081223_946850.html

意志银行中东区首席执行长阿札姆表示,明年环波斯湾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亏损总额恐上看4500亿美元。他说,这个数字相当于波湾六国销售原油一年收入的总和。

目前全球共有22国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包括环波斯湾的产油六国及中国、新加坡、挪威等,其中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主权基金规模高居各国之首。

(这主要不是水平问题,而是阿拉伯国家对欧美股市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

家园 全球“净现金”排行 巴菲特的公司No.1

http://www.stnn.cc/fin/200812/t20081231_953047.html

信贷紧缩借钱不容易,谁手握现金讲话就大声。全球拥有净现金的企业前四名,第一名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1060亿美金。其它三家都是中国大陆的银行。

  东森新闻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最近分析全球现金概况指出,世界20大上市公司,目前总共握有现金美金5700亿,不过百大企业中仅仅29家拥有净现金。所谓净现金指的是,公司持有现金加上短期投资,或者有价证券减掉债务。

  这29家公司在信用紧缩之下显得更加举足轻重。中国的银行占了前四大当中的三席,分别是中国银行净现金1010亿美金、中国工商银行的890亿,还有中国建设银行的820亿,只是都输给了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虽然中国前面的投资损失很大,不过好在还都是些小股部队.主力都还以现金的方式存在着.这比中东主权基金亏损4000多亿美元强多了.当然三大银行和国资委没有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