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南方有嘉木之一 与茶结缘 -- 越青

共:💬64 🌺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刚才我还自惭了一把

敢情我还是有些功劳得嘛

咦,表情符号多了哦

你不要光催越青写文,既然有感觉了,你自己赶紧写吧,别得没有,鲜花一定有

家园 呵呵,我自己很难写的出的

越青在饮茶方面比我厉害多了

以前在bbs的tea版上,就比我厉害不知道多少。

所以她能写得出成系列的完整的东西啊,我就只好跟在后面乱写写啦~~~

七零八落的东西和完整的系列,差距好大,呵呵。

叶子的家世既然是和茶很相关的,最好叶子也能多写点,比我这种半通不通的要强的多啦。

家园 平水珠茶

Cool...

家园 我也是无茶不欢的

每日必须喝茶之后,才觉得去了浊气,清醒过来。小时候自家炒茶,香气沁人心脾,顿觉灵台清明。一转眼十数年都没再闻得炒茶的香气了。

家园 看出来了

看你的id就知道了,hehe

被我无情di盗用了啊

家园 【原创】南方有嘉木之三 无我茶会

泰顺三杯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杯香有机茶产自中国生态示范县、中国茶叶之乡---浙江泰顺,它位于浙江省最南端和福建省福鼎市交界,这里海拔在800米以上,四周群山环抱,峰岭逶迤,云雾缥缈,溪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日照时间较短,土壤多为黄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细砾,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多种植在山垅两旁,或是房前屋后的零星地上。在长期独特的生态条件影响下,茶树芽叶的理化特性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芽梢叶色黄绿,每到春季,满园皆黄,芽叶中叶绿素含量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量比绿色芽叶高,全氮和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这些内在因素的存在为形成三杯香有机茶叶别具一格的品质风格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品质特点是:外开细紧纤秀、锋苗显露、色泽绿中带黄,有似莲子蕊色,香气清幽,含绿豆清香,味浓,三杯香有机茶因具有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的“三著黄绿”特色而闻名。它以香高味醇,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属于炒青绿茶之列。

三杯香开采于清明,通常春、夏、秋三季都可采制,品质以春茶为优,秋茶居中,夏茶居次,三杯香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制法基本上与炒青绿茶相似,即经杀青、揉捻、粉焙、炒二青、锅、整形等工序制成。价廉物美,是泰顺县大宗绿茶产品绿茶产品之一,年产量在5000担以上,畅销于全国各地。

本来没想这么快写这个的,但是鉴于某人已经提了,还是赶快把这个漏了的包子蒸好吧。

转眼间,俺就已经进了大学了。这大学可是好地方,有bbs还有各种社团。俺这种懒人喜欢逛bbs,对社团可就没什么兴趣了。但是偶不去就山,山却偏来就了我。上选修课的时候百无聊赖的和旁边的人聊了一会,他问我“我们现在在搞一个关于茶的社团,有兴趣没。”俺就稀里糊涂的入伙了。入伙的投名状就是——无我茶会(漫天霹雳)。这个无我茶会是一个表演性质的,也就相当于是社团推广吧,当时着实让俺这个薄脸皮的小孩很是头大了一番。(不过你要是不怕头大的话,这个无我茶会倒是一个挺好玩的东东,貌似现在也还是很流行的。)道具,茶叶什么什么的全都是从茶学系里面借出来的东东。其中用的茶叶,就是泰顺三杯香。

见猎心喜的俺就正大光明的从社长大人那里A了一包来尝尝。果然是名副其实的三杯香啊!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都非常的不错,到了第四泡的时候,立马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和白开水差不多了。真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了,xixi。不过这茶的好处是价格便宜,当年最好的大概也就是百十来块钱,当然也可能我所知道的是茶学系所了解的超级批发价,呵呵

关键词(Tags): #茶#泰顺三杯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介绍一下这个无我茶会

参加的人自带茶具坐垫水壶等。开始时,大家围成一圈就坐,一般是在户外举行,所以基本要自己带坐垫,跪在地上。将茶具取出,摆放在自己面前。一起开始泡茶,泡茶的速度有一定的约定,所有人差不多同时将茶泡好,分别斟于四个杯子里。一杯留给自己,其余的三杯放在奉茶盘中,端给自己顺时针方向的三位茶友。同时,自己右边的三位茶友也会将他们泡好的茶送到你的位置上。这样大家就都可以尝到除自己泡的茶之外的三杯不同的茶了。在第二泡的时候,将茶斟到公道杯里,再次奉茶,最后一杯留给自己。如此往复,直到约定的泡数,再去收回自己的茶杯,收拾好茶具。期间可以有音乐,但是彼此不可交谈。茶会结束后,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下。

茶叶应该是自己带的,这样大家可以喝到各不相同的风味。而且由于是用壶品饮,应该是用乌龙或者是普洱更好一点。像俺们当年用绿茶,真是滥竽充数啊。

这个东西个人觉得有点“作”,不过算是有些意思的东西。不过像台湾那边动不动就是个数百上千人的规模,就比较夸张了。

关键词(Tags): #无我茶会
家园 心急喝不得热茶

表着急,慢慢写。

家园 奇怪

为啥这样说,

俺以前在bbs上可从来都不写成系列的完整的东西的,

俺是大水王~~~

家园 hehe,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想说,通常我们用明前雨前这样的时间点来界定龙井茶的时间顺序上的优劣。因为在茶种类似,种植地域相近的情况下,这是最容易用来区分的。而一旦把乌牛早这个采摘特别早,种植区域又基本上比较偏南方的品种引入的话,就完全没有办法这样来区分了。到时候肯定就是一团糨糊了,xixi

家园 多少也认识几个在杭州的传统产区种茶的人

听他们说起来,能拿来赚钱的,基本上就是头几批的春茶了,明前最赚,雨前尚可。至于夏茶秋茶,如果不是拿来坑旅游团,基本上是卖不出什么价钱的。十几,几十块一斤的价钱,真是连人工都不够的。所以一窝蜂的上这个龙井43的品种也是正常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个人的茶户。若是在大型的茶场里面,想必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家园 hehe,我明白长枪的意思

明前茶的特点在于香气高远,而雨前茶的特点则在于滋味浓厚。老茶客通常会觉得明前茶好则好矣,但是味道寡淡不禁泡,相形之下,自然会更喜欢雨前茶一点。

纯属口味问题,呵呵

家园 我的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品牌和文化的推广上。虽然说我也更喜欢随心所欲不拘于物的饮茶,但是在当下的这个时代,一定的形式还是必需的。小的如立顿,哈根达斯这样的品牌,大的如咖啡,红茶,抹茶这样的大宗的推广和普及,无不伴随着对品牌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推广和认同。我们买商品,买服务,更加是在购买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而反观中国的茶叶产业,尤其是绿茶,这一部分是完全的缺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下的。甚至于,前几年的那种炒作状态下的普洱茶也是好的。至少它在做推广,尽管在手段和目的上都有非常大的遗憾。反观绿茶,我们可以空洞的来说,是传统,是文化,但是更进一步的东西呢,那些具体而微的东西呢,恐怕即使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爱好者们也很难说出个子寅辰卯来的。假大空的东西是蒙不到人的,什么有益身心健康的口号也未免太实诚了一些,毕竟我们是在卖茶而不是卖药。再看看抹茶,若不是有日本茶道的撑腰,恐怕也只会局限与那个小小的岛国里面吧。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润物细无声才是王道。

至于这样的工作应该由谁来完成,个人的看法是无论大的厂商还是政府机构都是可以的,两者互有优劣。厂商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力量,把品牌打出去,规范市场,然后自然会出来不同档次不同等级的茶,乃至于天价茶来,但是作为一个厂家,估计品种将被局限在有数的几个上。政府的好处,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好处在于,他们乐于推广自己地方上的茶叶品种,更加有助于形成茶叶品种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在茶叶这个整体的布局上估计就要弱上一筹了,恐怕还需要更多总体的规划和布局。

家园 莫非是好猫回来了?
家园 好猫?俺不认识

看到萨大回俺的帖子,小激动了一把。

俺可是追随着萨大的脚步掉进河里的,hoho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