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乱弹琴之晋文公 -- 初到浆糊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且说那春秋五霸,从军事实力上考量,当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自不必说,有了老管头就有了天下,老管头死了就每况日下;另外那敢自称为王的楚国,不出霸王的话反而奇怪;后来吴越那是昙花一现,都不甚长久。
小子我私底下最推崇的当属晋文公,理由嘛简单的很。
1.重耳人格魅力无敌的紧。
自骊姬之乱,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晋国的一系列牛人不惜抛家舍业的跟着重哥混,其中包括后面战国七雄中赵国,魏国的老祖宗尖尖。题外话,追随众人中有一人尤其令小子惋惜,就是那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介子推,顺道叨念叨念。“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2.重耳外交能力不俗。
小子以为当时军事实力强大者,除了晋,便是齐、楚、秦,结果都被重耳一一搞定。
齐桓公二话不说,把女儿嫁了重耳(齐国那些“姜”们是个好话题,有空再写);楚成王直接一点,干脆问“你以后做国君给我什么好处”,重耳也真不丢脸——退避三舍。再说秦穆公,小子认为这里面最厚道的就是老秦头,无怨无悔的帮了重耳祖宗三代,难怪乎后人都说“永结秦晋之好”,可是在小子看来,秦晋之好实在是有着极大的政治军事目的,证据太多了,看看重耳的儿子那些破事就知道。
能够让那老三位看重的流亡太子重耳,可谓前途无量,实在是浪子中的无敌极品贵族,当然,这点成就一部分必须归功于那几个极其有才的死命追随者。
3.军事能力。
且拿齐桓公做个参考,公子小白最灵光的一招大概就是假死骗过管仲了,后面收了管老爷之后几乎高枕无忧,结果老管不在了,老鲍不在了,诺大的一代霸主,直落得个横死,可叹可叹。那晋文公则不然,城濮一战,“退避三舍”名为报恩,实则避其锐气,以至一鼓作气击败齐国不敢招惹的楚国,报了恩也打赢了仗,小子窃以为——还真是有点不厚道。死后重哥还诈了个尸,教导他儿子“墨絰出师”战败秦国,生擒了秦军白乙丙、孟明视、西乞术“三帅”,可见在天之灵颇见余威阿。
理由说三个也差不太多,符合小秀才三段论证法。
喝口水先,下次再扯再bg。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发现战国比三国好看
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几乎三百六十行的老祖宗都出在那个年代了,此所谓乱世出英豪。
秦穆公呢?
教科书都这样说的.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是另一种说法.
[SIZE=5]这还真是个本不愿讲,但也不可避免的话题阿[/SIZE]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只有这个是王,请注意哦)
剩下的两把椅子,给谁好呢?
秦穆公是个好老头,实力不俗,人气也是不错。
论文臣,有活神仙级别的百里奚和蹇叔;论帅才武将,有公孙枝,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
为啥不能做霸主呢?
第一,政治策略失误。
没有主持过诸侯大会。齐桓公曾九合诸侯,晋文公更是周王加封的诸侯长,夫差站在阖闾的成果之上,公元前482年,会诸侯于黄池夺得霸主地位,越王勾践则是在灭吴之后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周元王封为侯伯。
第二,生不逢时。
刚好被齐桓公,晋文公一前一后夹在中间,舞台太小,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第三,军事实力展现。
小国且不计算,与齐、楚没有正面交锋,与晋各有胜负,殽之战则是个败笔,三元帅被活擒,当然后来也报了仇。
另外补充一点小子的意见,老秦头他站错队了,和毫无建树的宋襄公站在一起对决吴越,不走运阿
宋襄公的那些事儿姑且不说,留点口德先
这个问题好像要怪孟子,他老人家当时也没说明是哪个。所以,这是个坑,谁爱埋什么都行。
给个理由先,莫非是"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最早出现在《荀子 王霸篇》中的春秋五霸是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汉朝的《白虎通》中则记载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汉书》中作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
现在好像认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的意见也不少。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全票当选,难怪后世谈起称霸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其他人则各有各的道理。宋襄公和吴王夫差能当选,靠的应该是是两人有过会盟诸侯形式的“形式主义”。毕竟两人会盟后一年就兵败,宋襄公再过一年身死而夫差当时就掉了脑袋,自己恐怕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霸了。
80年代初的初中历史里就有“春秋五霸”的那两种提法。
其出现源流,认定标准等,跟现在人的评价不尽相同。
其实这些资料网上到处都有。
单就这百度知道上已经列了很多了。我就引一个回答吧,下面还有很多。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之于《白虎道·号篇》。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于王褒《四子讲德文》,曰:“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齐桓以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有舅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王由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楚庄有孙叔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勾践有种蠡泄庸。克灭强吴,雪会稽之耻。”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此说最早见于《墨子·所染》曰:“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入后世。”到了荀子,则明确将这五人称为五霸了。……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故它焉。略信也, 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一说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之于《汉书·诸侯王表》“衰则五霸扶其弱”,颜师古注“此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之于《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这是自汉以来最为流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