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激情未必都会燃烧 -- 潘涌

共:💬24 🌺1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父母对孩子多上点心,确实make a big

difference.

我外公一生好强, 不肯为自己找关系办事。唯一破例的时候就是为子女后代。为我舅舅分配,为我妈妈招工, 等等。。。

我妈妈总是报怨她父母在所有的孩子里对她最不重视(具我观察,好像是的)。上山下乡的时候, 她父母还是选择让大儿子去,让她留城, 虽然平时偏爱大儿子, 但下乡这种事, 不是孤身女子去做的。后来我听一个上海朋友说,她奶奶为了让自己喜欢的儿子(她爸爸)留在身边, 让身体不好的女儿去了内地。 当时听得我目瞪口呆,竟然有这么作贱女儿的。

家园 我发现都是下一代在看,这时可以体谅父母心了。
同感
家园 上山下乡这个政策本身就没有计划

读知青史可以知道,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很大原因在于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当然要强调扎根山村。而且让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理论实在荒唐,执行起来也并不实际,所以越到后来越多变成去干一段时间,然后通过病退、招工、参军、上学等方式回城,不过没有相应的政策跟着所以插队当地干部才可以为所欲为,造成很多问题。

其实文革前上山下乡就有,但是和后来的不太一样。文革初期上山下乡把当时闹得欢的红卫兵赶出城市的意思。后来就延续下来以解决就业压力。这个政策本身我认为中央就没有一个长远的全面的考虑,颇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在70年和另外一年(我记不起来了),毕业生就没有下乡(70年是“四个面向”,我父亲赶上了直接去了工厂)。加之不少农村本身就不富裕,并不欢迎知青来分口粮和土地,所以对知青安置(房、钱、物)很多地方都没有到位。

更重要的是这样强制性的工作有违社会规律,必然造成社会的反感,阻力越来越大,加之经济上也未达到预想效果,所以导致上山下乡运动的必然失败。

家园 为了给此文送花专门注册

了...

家园 一叹

当时那份担忧与恐慌,无论干部还是平民的家庭,都是一样的。

家园 我对这事算是有切身感受的。

我是知青子女,按政策户口回沪了,说句话压力很大。

压力来自多方面:

上海本地人认为你们在外地肯定有钱——外地很好“捞钱”,你们在外地捞了这么多钱,还这么抠门!

外地的朋友认为你们到了上海肯定赚钱——上海收入多高呀,肯定住大房、开名车,我们到上海去还不是你们全买单!

父母认为外地到上海没有根基的人,还能变成“富翁”,你们不能比他们差,不能在亲戚面前丢人!

外地亲戚认为你在外地再好,到了上海啥也不是,你在上海人不熟,路不识。随便找个打工的地方,住我家,房钱,饭钱少缴一点就行了!

哎!一言难尽啊!

家园 我同大腕萨苏一样一声叹息。
家园 欢迎北京人
家园 潘兄好文

年纪小一点的可能就体会不到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