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一点回顾与分析 -- 润树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公司与比亚迪生产电池。日本公司靠自动机器,效率高,比亚迪靠大量劳力搞人机结合。最后是比亚迪的生产方式胜利了。
这两个例子有个前提,就是集中生产。对于两个个体户来说,你让“乙专门生产土豆,一年160斤,甲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生产25斤土豆,四分之三时间生产90斤牛肉”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事实是会产生一窝锋的跟风现象,80年代经常出现农民因为跟风种植血本无归,就是因为分田后的回归小农自然经济,没有统筹乱生产的必然现象。
第二个例子,比亚迪和日本公司怎么说都是大公司,你让他将资产分成一个个人组成的小公司看看,能不能取得胜利?为了取得市场先机,强强合作反而是大公司的优先选择。
事实上,无论是机械化大生产,还是分工协作,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下的产物,都必须对生产对象,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合理统筹,才能实现,都需要对田地进行统一管理。而分田,恰恰破坏这个集中生产的基础。
分田,破坏了中国集体农业的分工,主要是破坏了水利、育种,导致中国从84年后连续的农业下滑,农村滑向破裂边缘,李大师、基督教等趁虚而入,农业的下滑引起经济生活的不稳定,最终影响了政治局面的稳定,引发了89动荡。
没有集中生产这个前提,即不会有机械化生产,也不可能有分工协作。
比如,我们的二弹一星就有比较优势,那是集体制的典范。
我们的农业也有比较优势,我一直认为是体现在水利和杂交育种的科研这两个方面。
现代农业的分工,主要有水利、育种、化肥和包括农药在内的其它科技产业,这其中育种产业是新兴的、最大的分工。2001年,
搞分田的时候,万里等人根本不知道啥叫“比较优势
”,更没有精细计算分田是否符合“比较优势”;他们的动机很简单:“凡是毛主席不让我干的,我偏要干一干”。
而分田的推广,也跟“比较优势”毫无关系,而是“官办经济”硬币的这一面:在政治遇上大风浪需要站队的时候,政府首先是“官”,其次才“办经济”。
陈大你拿20年后才被普遍接受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可能的决策依据”,这不赤果果抢ZXB生意么!
结果陈经拉出个什么挣外汇,我看是拆东墙补西墙了,问题会更大。
超越历史进程的机械化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生产力优势,而中国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农业比较优势在于人力资源,而非有利于机械化开展的广袤的国土资源(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来说)。
机械化,就是资本投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是固化的劳动,所以,把劳动力和资本加在一起,就是一个投产产出效率问题。作为一个封闭经济体,机械化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过程(固化劳动,把劳动剩余投入再生产)。对于一个开放体现,可以利用外界的积累,贷款提起实现机械化。贷款,成本又增加了,增加了利息一部分。
为什么要实现机械化?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以较少的劳动得到较大的满足,这就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但是,历史证明这个命题不总是成立。事实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是劳动强度增加的历史。
我去西藏的时候,就提过这个问题。如一起去调查的人说藏民过现代化生活就好了。我说未必。现代化一天工作八小时,藏民有这个文化心理准备吗?以前我下乡冬天帮助水利建设,以往是冬天农闲,农民都在家里休息,现代化了,结果是一年四季忙个没停。
多伦多科学博物馆有录像解释热带雨林里原始部落的生活,他们一天平均工作2小时。
所以说,现代化和机械化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一种自觉的追求幸福的行为,而是一种被动的避免痛苦的行为。当马尔萨斯人口论一再被科技进步退后的同时,就是机械化和现代化伴随的劳动强度的增加或劳动时间的延长。这点用我《物质循环的世界》系列里的观点最好理解,那就是人类吸纳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
归根到底,就是人口资源的矛盾。机械化和现代化是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唯一途径,换我的话来说,就是吸收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到人类社会里。所以,现代化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生存问题。
机械化,就商业运作观点来说,是固定成本,而劳动力投入是可变成本,即投入了机械,农忙农闲机械都在那里,而劳动力则不是这样,农忙投入,农闲则换为闲暇时间。注意,闲暇时间也是生活质量。我回老家时,没有电,一定是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八、九小时睡眠是绝对保障的。如今现代化生活,晚上点灯也可以工作,劳动时间长了。
说走题了。回到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来。印度农民为什么还不起债自杀,因为借贷投入的是固定成本,一年播下的种子和化肥,不能因为天气不好或者市场不好把它变回现金还债。而劳动力是可变成本,如庄稼无收了,就不需要收割的劳动投入。所以,农村机械化程度低,在商业运作观点来说就是可变成本对固定成本的比率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就高。所以,今天中国农村依然是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沿海企业倒闭了,就回家种地,保持基本生存条件。但是,如果农村也公司运作大规模生产,一旦公司倒闭,就是失业,社会保障就要另外设立。
所以,现代农村最好不要提机械化,(三中全会决议也没提,而是提现代化)而要提现代化。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农村大棚生产现代化很有发展前途。机械化不吸纳新的物资循环,而只是以固化劳动替代当下劳动,而中国就业问题严重,以固有劳动替代现有劳动不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大棚现代化可以极大化单位农田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物质循环的吸纳),保持水土,生产反季节产品,应变市场需求,避免市场风险等。
我在加拿大看过现代化奶场,一家三口人,小孩才十几岁,也帮忙干活了,养了几十头奶牛,计算机自动化饲养,每天产成吨的牛奶。畜牧业可以这样,农业大棚也应该可行。中国农村大棚生产已经逐渐推广了,但是,中国大棚的自动控制程度不高。我以为主要是机械化认识的误区。现代化不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太阳辐照和水土保持。农村就应该往这个方向走。
西方农业机械化模式不适应中国国情,因为中国农田的日照利用已经比西方机械化农业日照效率高了,按照西方机械化反而是倒退,是加剧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更多人失业)。中国的精耕细作是机械化程度低,但是发展方向不是机械化,而是信息化和自动控制化,即不是以资本固定投入替代劳动力可变投入,而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高日照和水的利用率。农业发展的指标,不应该是劳动生产率,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谈劳动生产率是没有意义的;农业进步指标,应该是提高是单位土地单位用水的产值。如今那么多大学生失业,这个农业现代化可以吸收许多大学生就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农业自动化是在机械化后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就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对机械进行操作。
大棚生产主要是针对蔬菜和经济作物的高效农业,对于大面积的粮食生产目前是不现实的,成本太高。而对于这些大面积的粮食生产,从耕种到收获,还要回到主要靠人力牛力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人的生活与过去比差别太大了,拿少数西藏人的工作时间恐来衡量恐怕不恰当(而且现代人的平均工作时间比过去肯定更短),否则岂不是说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倒退。整体上说人类这一百多年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活品质大大地提高了。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过程中人的异化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些奶业发达的国家优质奶牛日产平均约20公斤,就算三十头奶牛一天也有600公斤,没有机械拼奶三个人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来,还不要说打草、喂牛,打扫等活了。
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定位问题。应该定位在提高利用自然资源(日照、水)的效率,而不应该定位在提高劳动生产率。
没有这个自动化发展方向而盲目发展机械化只能加剧人口资源矛盾,而人口资源矛盾才是发展三农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的都是目。
不过用力的方向不一样啊。
润树兄谈的是工业化的农业,作为国内的发展方向。佛号兄谈的是更多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的精细农业发展方向。
在下认为这两者都是需要的,但重点更在于后者,即利用人力资源搞精细农业,如欧美的生态农业就是一个方向。不过国内市场的接受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当然,中国农民的整体状况的根本改善,除了国家工业化,别无他途。这不过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而发展生态农业是眼前就可以并且应该做的。
跑题了。润树兄莫怪。
我这篇题是“泼冷水”,没有驳斥楼主的意思,只是一些感慨。
按照机械化程度,中国农业比发达国家落后。但是,中国真的不必为此追西方。中国是用世界7%的可更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就单位产量来说,中国是最先进的。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有自己的路子,按照中国人口多,可耕地少的国情来实现现代化。
土地流转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设法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至于是阻碍还是促进机械化无关紧要,只有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就行。
西藏现代化,结果草原荒漠化,就是草场没有产权的问题,也是现代化加剧人口资源矛盾的例子。即西藏现代化定位在提高劳动出生率,结果导致资源枯竭,不符合我《物质循环的世界》里理解的社会进步。
对于大面积粮食生产来说,机耕,机播,机灌,机收,与手工操作相比,在日照和水的利用上没有差别。苏拉密在“‘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一文中所论证的水的蒸发流失,是由于不锄草薅地造成的,机械化和手工操作都一样。解决的办法应该是保留这一道工序,无论是用机械的还是手工的方法。
而阳光利用主要牵涉到大棚生产这样的生态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体现在滴灌上,其它主要靠精细操作,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不过,从长远看,精细操作也不一定就没有机械化的位置,技术有待开发而已。
现在阻碍机械化的因素主要在小农经营上,这个正是1981年的分田到户造成的,我的主贴的着力点也在这个上面。其实这个问题上面也是看到的,才提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但这么一实行如果造成大量农民失地,影响社会稳定,那就不如不要规模经营,机械化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是这样一来,每家每户就那么几亩地,要想脱贫致富谈何容易。
我并不排斥机械化,而是认为机械化不是目的,而解决人口与资源矛盾才是目的。如果并能够充分就业的话,也就是说资源不足以养活人口的话,机械化只能把更多的人边缘化到社会之外。我在西藏看过一个贫困村,90%的农民有手扶拖拉机。如果按照人均马力多数之类的统计可以说机械化程度也不低了,但是不解决贫困问题。单产上不去,有了机械化,换成劳动力闲置(半失业或隐性失业),还是不能脱贫。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资源产出率没有提高,还是达不到脱贫的目的。
所以,机械化不是目的,提高生产率要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才能够脱贫和提高生活水平。还有一种机械化,就是牧民运输工具等上去了,产生规模上去了,牧民富了,但那是暂时的,结果是草原退还,过渡放牧,到如今,西藏反而要从宁夏进口酥油,连西藏自身传统生活文化习惯都要依赖进口。这就是不可持续发展。
所以,目的不明确,优先不明确,盲目机械化导致相反结果。西方农业大生产是建立在资源丰富的前提下的。按照机械化程度,中国农业比发达国家落后。但是,中国真的不必为此追西方。中国是用世界7%的可更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就单位产量来说,中国是最先进的。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有自己的路子,按照中国人口多,可耕地少的国情来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