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末经济观察】财迷中国人 -- 陈经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扩招之前,大学生是包分配的。而且过了高考这关,某种程度上就是进入了精英俱乐部,大学里面60分万岁的人很多的。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图书馆人不算多,过了两年扩招的进来了,图书馆的门被挤爆了几次。翻了5倍的奖学金在翻了5倍的学费的衬托下是那么的诱人。
最近我又听LD说,本科生都开始投稿期刊了,无他,保送读研有加分。所以在经济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下,现在的学生平均努力程度超过我读书的时候,我那时候努力的八成是努力GRE,要出国。
朱镕基高校教改的问题是太快,太激进。高校组织适应不了。
专门和扩招前后的班主任们交谈过,他们认为自费后学生专注学习的并不多,相反,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如何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个好工作。所以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企业培训班、考证的学习班等,毕竟这是用人单位更关注的,读书的愿望并没有变得更加强烈。
一位老班主任说校园的气氛不那么纯了,我想是指学术气氛吧。
另外,现在在国内发文章代表不了任何水平,大多数期刊,只要你交版面费,文字叙述不是太差,都收,真正有水平的期刊很少。投稿只能说明这个学生的脑子很“活”,水平还看不太出来。
平均水平现在当然不能和那时比,看看高考的录取率就知道了。你说得的那些找工作的要得社会实践之类,在我看来就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我对高校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落后时代的问题一直都很有意见,就我本专业来说,现在还是比以前好多了。
而且我主要指的是本科教育,以前的话根本谈不上什么学术气氛,一般来说教授根本就不想上课,现在很多学校是强制教授上课还好了一点。
期刊水平低是一贯如此,但是以前是根本没人干这种事情,现在那些学生投递的除了国家一期刊物,也有投递国外刊物的,我也看过一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就质量而言足以做为研究生论文通过。
所以,在大大增加的基数的基础上,虽然平均水平下降了,但是总数的确是上升了。我虽然也喜欢怀旧,但是我不认为过去的高教模式对中国的发展是好事。过于精英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会让“精英”懒惰。
教改之前就有了,高校里面向钱看的趋势并不是教改的结果。否则你无法解释教改之前各种培训班、代培委培的结果。
至于论文,在没有以发布论文和引用为指标的时候,有很多老师是根本不写文章、不做研究、想办法出去炒更的。我是计算机系的,那时候我们老师几乎人人有个自己的公司,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觉得那个时候风气还比较好,大抵是老一辈的风气还比较好,这些年老的退休,文革那代被越过突击提拔年轻一批后,可能看上去就不太好看了。不过这个和老朱的扩招也仍然没有太大的关系。
扩招带来的直接问题是高校的资源无法满足突然急剧增加的需求,因此直接的办法就是削减人均资源,比如上课时间缩短了,中午也开始上课,班级人数增加了。这些都会带来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些年随着国家投入高校的资源增多,这方面的问题有所缓解。前两三年开始多了很多人愿意往高校里面钻,以前研究生毕业留校可是要动员的。
中国的本科教育是应该让更多人来大学学习并得到更多的实践教育(美国也是如此),但研究生以上的教育还是应该精英化,很多基础研究的硕士博士生招的太多了,学生质量差,学生素质不好,所学知识真是对社会没有多大用。
三年改两年那个......嘿嘿。
反正以前是烂,现在是更烂......。
太多人考研究生是为了逃过就业高峰,结果碰到下一个高峰。
不过研究生教育和这里的论题就没啥关系了,所以不讲也罢。
指望它来解决就业,白瞎了!
现实是研究生的确比本科生要好找工作,而且的确平均收入比本科生好。
成教院在阶梯教室考试,从中间一分为二,考卷从左边开始发,发到右边的时候,左边已经没人了。。。全都交卷了
不是大家不想花钱,花钱享受对于现今的中国人不是陌生之物。从黄金周旅游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各地贵的离谱的旅游门票也能看得出来。
各方面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诚如上面所说,国家安排了几个让大家不得不花钱的方面,让大家花钱。然后再公款吃喝出来。这样大家看不出来吗,没有想法吗,这么多地方要用钱,要是现在都花掉,有了事怎么办。那位借过钱的河友,可能会有感触。
陈大也知道国内的房价收入比,买一套房子,掏空两家人,那么还有余力消费吗?至于房改房那些,自住用房能随便变现吗,难道睡大街不成。国内没有成熟的专用于出租的房子,房东总在打不同的主意,象很多人租房被逼得几乎要每年搬家。
住个医院也是贵的离谱,没钱马上赶出来,没有话说。有个收入还不错的朋友住过医院后,花钱的模式也收敛多了。
所以,后顾之忧一大堆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当财迷。当没有钱就没法生活的时候,人人都会是财迷的。
大学扩招之前很久就不管分配啦!只不过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是还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叫啥“双向选择”,不好意思说“俺们不管你们的工作啦”。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就啥名头都没有,全靠弟兄们自己找啦!不过那时候大学生毕竟是少,所以找工作似乎不是太大问题,问题是各个地方和部委机关还有各种限制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比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去学校就业,边远地区来的学生必须回原籍支援建设,省属地方高校毕业生不让出省找工作……
结果是东部沿海城市和省份是敞开了欢迎大学毕业生(我记得当时有些地方的硕士生甚至可以先落户口,后找工作的),内地很多省份就连堵带卡的不许本地学生出去……
关于高校教改过于激进的论断我完全赞同,很清楚的记得“紧急”扩招之下,有个大学没有足够的宿舍给新生,只好慌里慌张的利用暑也“紧急”把旧仓库改建成宿舍来应急。这件事情还上了当地报纸当作学校的政绩来宣传,让我看了苦笑……
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我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理论上),当然实际上没人真的分配。
这篇文章是政委所有文章里面,何不食肉糜的味道最重的了,斗胆猜测,政委必定没有这三座大山吧?嘿嘿
而实际上,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尤其是住房,那是影响中国老百姓正常消费的最大痼疾。
现在的事实就是中国城市人不敢花钱却被逼着敢投资,农村人需要很多商品,是拉动内需的大头,可是却没钱买。
这和三座大山的关系,那是确定一定以及非常肯定的~~
有空详细说说这个,不过大致的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对于农民,大部分人两条出路,种地和打工,对于种地,农产品低价,农用品高价,赚不到钱;至于打工,比种地好多了,可是和城里人一比,工资也太低,这根本上决定了农村人口的消费无法增长。而城市人则被三座大山压制的无法承受通货膨胀,无法离开农村的补贴。
本来呢,城市人享受着高工资,低价农产品,低价各种服务,基本上很多都是依靠农村补贴,还有很多靠依赖西部的能源补贴,我们只需要想想,把浙江的油料及电煤等,都换算成国际价格,就知道这个补贴有多恐怖了。再举个例子,农产品涨价这么多,两个人出去去小馆子撮一顿,100多一点吧,可是小馆子的打工服务生,工资1000,包吃包住。如果这服务生赚2000块,我们撮一顿就要多少钱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对农村的倾斜,如果做得好,涨价能让打工的,让农民得到好处,我们应该像初期的福特学习,让农民和民工涨了收入,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不过问题又回来了,城里人看着赚的多,但是负担在教育和住房上有多少,对于潜在的医疗消费,又有多少?
比方说税后赚10k,这在江浙沪不说多,也不算少了,但是房价多少?搞不好房贷一个月就要还款4k,要是想让小孩子有个好点的前途呢,那么看看像样点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收费吧,现在大学收费都算便宜了呢!!上次我半夜发烧急诊,没带医保卡,结果简单的发烧就花了400大洋,晕。
说实话,如果有了良好的医疗和教育保障,房价不要那么高,那么现在城里人的收入承受点通货膨胀不是那么难得,对于收入10k的来说,撮一顿从100变成200,有啥大不了的呢?对于收入低点,3k的,菜场价格涨个一倍,没啥太大感觉吧?猪肉从8块钱涨到16块也没关系啊。但是在有了三座大山的情况下,嘿嘿,相当于每个人税后的可支配收入直接砍掉一半,这可怎么办呢?
话说没这三座大山,我们的生活要和谐很多,消费的胆子要大很多,通胀承受力要高很多,农民和民工的日子也要好过很多。
而不解决这三座大山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什么开拓内需,刺激消费,都是死结,三座大山之下,我们其实都是过度消费了,都背了几十万债务了,还说我消费不够?不是开玩笑吧?
简单的说,城市人所享受到的,低价农产品,低价能源和资源,等等好处,最终都转移到三座大山上,不打开这个死结,谈什么消费是没有基础的,强行刺激消费,最终会变成一个疯狂的举动,造成疯狂的后果。
有本事国家就把家电下乡铺开做,再搞个什么服装下乡,汽车下乡,统统都下乡,看能补贴多少。用补贴来刺激消费,终归没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