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喜人呀,改良的中国风格民居重新出现 -- 晨枫

共:💬157 🌺1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问题倒是没有想到

那广州的城市绿化怎么办?

家园 城市街道的绿化没大问题,毕竟居民住宅离绿化带有距离。

但是小区里就不一样了,除非有专门人手天天打理,还要有责任心。

家园 皮毛都没学好

弄个小瓦,加点水就是了?

斗拱,才是经典的。

家园 看着和苏州新盖的差不多嘛
家园 斗拱太费材料

外中内西没有什么不好,正宗未必需要坚持。

拿来主义,什么好就继承什么。

斗拱太费材料,淘汰终将是必然。

My two cents,同意否?

家园 中国民居建筑有多少用斗拱的?
家园 不觉得怎么费

木材可以再生的,水泥总有用尽的时候

当然中式建筑有他自己的缺陷,我只是不太满意标榜什么中华传统,其实自己什么都没弄。

家园 说实话,并不清楚

还是那句话,只是对某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不满,没什么其他意思,外行人,发个牢骚。

家园 跟晨老师报告一下我最近考察的北美"四合院"

晨老师, 稀罕您贴的这些图片!

楼下不少人说这些建筑是"中皮西骨". 我本人对这种风格倒是迷恋得紧! 晨老师是否听说过北美的一些"中皮西骨"民宅? 过去一年中我看了不少. ( 下一个买屋目标就是它了.:-)) 可惜的是, 整个房市下降, 这些房子还是物以稀为贵. 不知道广州这个小区的设计师是否也受到Eichler Homes 启发?

Eichler Homes是由一位名叫Joseph Eichler的开发商在1950至1974年间开发的. Joseph Eichler是开发商而非设计师, 但这类民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为Eichler Homes, 后来出的模仿Eichler式样的房子也统称Eichler Style. Eichler的最大特点是揉和了东亚(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低调外观, 庭院设计和西方的开放式空间,运用大面积的玻璃墙来隔离房间/区域, 充分利用空间打造屋内有院, 院屋一体的生活气息.

Eichler民宅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加州(在我居住的旧金山湾区共有11,000间).除此之外, 在南加州(桔县,千橡和格兰达山附近)和纽约(曼哈顿向北一小时以内的距离)也有一些.

给您看一些图片 ( 不是很清楚, 但应该可以辨认得出模仿"四合院"的痕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很不错嘛。

MM看样子要趁房市下降的机会搞定个豪宅。不用着急,房市还没有到底呢。

这段时间跑了不少地方吧,好象不常冒头了。

送花问好。

家园 不急不急

关键是急也没用. 这类的房子, 若是面积和地段都合适的...不便宜啊.

这年头还是惦记着赚钱存钱吧.......不是花钱的时候捏.

也跟同文GG问好! 谢谢你惦记! 的确不常冒了.大概半个月上来一次查邮件. :-)

家园 Eichler好像不适于俺这类笨人

俺村Eichler homes巨多。Eichler homes大玻璃,院屋一体,确实好看。 但听朋友说Eichler多是水泥地面,没有craw space。管线埋在水泥里,如要改造,工程量较大。没attic, 屋顶上装个recess light 什么的也费点劲。 俺一听头就大,只好买个rancher.

容易MM这么能干,俺们等要看容易MM改造的西式四合院。

家园 据我所知

斗拱主要用在庙宇、宫殿、牌坊等建筑上,民居使用斗拱的石峰罕见。

家园 龙套GG...

您要是笨人的话, 那我...还有脸活着么?

你说的没错, Eichler 的特点之一是走地线. 事实上, 高端一些的Eichler 很多有调温地面的. Eichler走Contemporay路线, 要的就是简洁流畅的观感, 因此地面以水泥, 石头质地的居多. 但也有木板地的.即使您买rancher, 年份新些的屋子大多也没有Craw Space呀.

说到底,改建的确是个头痛事情. 我也曾琢磨过改建的事情, 了解下来彻底放弃了. Eichler的屋顶通常是特殊的材料( 比如说用FOAM ROOF) 和结构,装recess light 是可以的, 费劲些就是了. 湾区有一批专做Eichler的建筑商和装修公司. 要真跟Eichler耗上了, 就等着给这些公司送钱吧.

我还特别提过energy bills 方面的问题. 前后整堵墙都用落地玻璃, 对其密封保温性能我有点怀疑. 不知道这是不是Eichler当年选中加州而不是东部和中西部来大批建造他理想中的屋子的原因.

家园 受宠若惊呀

容易MM也惊动了!

Eickler住宅看着我也喜欢了。50-70年代的房子不会考虑保温太多,实在要改建,恐怕在特别大的开间内,再造一圈全玻璃墙,内外层玻璃之间是走道,也是隔温层。当然这样要吃掉很多面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