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华的逝世想到文革后邓做的三件事。 -- 九霄环珮
公有制怎样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问题有人探讨过吗?
怎么算束缚,怎么算解放,不能这么自以为是吧。
实事求是地说毛其实没有经济战略
照搬苏联的嘛
人均土地人均资源都只有苏联1/10 发展还比苏联晚
国际环境比苏联差 技术学苏联 管理学苏联
如果经济最终能超过苏联那就是神了
再说苏联经济也不咋样么
tg的革命理想绝对是把中华民族复兴摆在实现共产主义前面的
这点我感受的到 绝不怀疑的
是指生产力
如果还留在农村产量提升一倍不现实吧
打个比方:
两个人一人一亩地那每人产出一亩地的粮食
跑掉一个剩下一个人种两亩那收入就多一倍了
一个人不用机械种个十几亩没问题
中国现在人均1.3亩
所以要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美国用机械种地一个人种 上千亩
不过机械种地每亩单产比人工低3倍
中国如果机械化少收70%粮食那要饿死10亿人的
所以中国不现实机械化
中国现在还有8亿农民
按照过去5年城市化速度2020年前转出5亿农民是完全可能
中国3亿农民10亿工人这个比列比较合理
10亿工人
呵呵
那可是3个美国10个日本
再参考一下中苏历史上若干论战。
最近河里一直在争这个事儿,看九兄这意思,中国农业的基础基本上都是文革期间打下,种子、水利、化肥,包产到户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我概括的不算离谱吧?——有了种子、水利、化肥,农业生产就发展了?您这个观点,压根没有考虑中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中国农民。见物而不见人。
一直想蒸个包子说说这事儿,懒得再打嘴仗就放下了。其实这方面的好文章相当多,如果九兄有兴趣,推荐你看两篇论文:
黄少安《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的影响——1949至1978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结论简而言之是:对中国农业生产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劳动力、土地和化肥。能激励农民加大上述三个要素投入量和利用效率,农业产出才有明显提高。
林毅夫《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和实证》。前者是林毅夫的博士论文,后者是引用率最高的,有相当大的影响。结论极简而言之是:农业集体化的弊病在于难以监督,博弈参与者必然采取偷懒行为。要提高农业效率,必须要给于农民激励。
不要钻牛角尖吗
我说的照搬苏联指的是工业吗
现在是工业时代了
全世界哪有跟人家比较农业的
中国现在每亩单产比美国高3倍 比文革时高2倍
比苏联高8倍 中国人历来是种地种的最好的 有啥用
农村还是穷吗
农业的特点就是越是机械化程度高越是产量低
按现在产量我们是正好够吃 文革时少一半能不闹饥荒吗
毛想出来的农业现代化根本在中国没可行性
中国人种地产量是绣花绣出来的,美国人一人种上千亩 中国人种1.3亩
机械化的话现实超过美国吗
不说少70%产量就少30%产量好了就要饿死多少亿人
要进口 对不起 全世界80%粮食美国出口的 而且这80%都给我们都不够 只有毛才想的出全国人民手工修水利
一人1.3亩地搞啥水利灌溉 就800多个平方等于自己家里浇8遍水的功夫,挑点水也就浇了 修几万个水库 你看现在用的上吗
现在水利荒废是农民觉得这水库不实用 维护的功夫比挑水的功夫还大
古代修水利是因为古代才几千万人 亩产才几十斤 一个人要种几十亩地 挑水挑不过来 才修水利
现在重新搞人民公社
如果不能增加产量搞协作化有意义吗
我怀疑毛的农业知识都历史书上看来得
我不是也没资格批毛
但实事求是说 毛就和古巴格瓦拉一样
出发点绝对好
结果就是灾难
格瓦拉也是 当工业部长经济倒退30%
造32楼的银行大厦为了替国家省钱,居然砍掉电梯,和一半厕所。
格瓦拉心目中的偶像就是毛。
粮食总产量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农村到底如何发展是个巨大的问题,我谈论的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个相对小范围的问题。换句话说,农村到底应当单干,还是合作化,我还没有讨论到这个问题。我只是提出,如果排除耕地面积的变化,建国以来粮食总产量的持续提高对应于种子、水利、化肥的进步。如果你去画一个曲线反映粮食总产量和种子的好坏(种子理论亩产),水利规模,以及化肥使用量的关系,那么你应该可以发现粮食总产量和这几个因素呈正相关。
另外一方面,79/80期间,全国范围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如果包产到户确实是很大程度上促进粮食生产的话,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在数据上粮食总产量呈现一个跃升。但是实际上,虽然79/80两年粮食总产量也确实在增长,但是起增长率相对于包产之前并没有体现显著变化,而改革开放后的种子的开发与运用仍不断进步,化肥用量也在不断增长(化肥的好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我不想排除农民种田具有积极性的因素,我一方面指出这个因素并不是影响特别的大,另一方面,农民积极性的提高的关键实际上在与粮食的定价!当粮食价格高的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就高。即,关键在于分配方式,而不是单干或集体这个生产方式!集体生产方式也可以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的市场分配。
总结一下,针对建国以来的粮食总产量变化的数据分析并不能导出包产到户对促进粮食总产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民间和官方文件中提到的种种说法,故事,以及个人经历都不能作为衡量这个问题的科学数据和科学结论。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是我的精力和掌握的资料不允许我做一个完整全面的科学论文,所以,高朋兄如果存在疑问,那是自然的,也欢迎你进行置疑,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如果你或者其他网友想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希望首先能够了解到我的真正观点。
分析用的数据一样: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或者包括农业总产值在内的农林牧渔业的合并值。用这样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对应国家统计总局的数据。其实这些概念,和农业总产量是等值的,因为是农业总产品乘以统一的收购价格,而农产品在80年代及以前绝大部分是粮食。
分析方法也是一样:黄少安用四因素对农业总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土地(种植总面积)、劳动(农业劳动者人数)、化肥(化肥使用量折纯量,进行了换算)、役畜和农业机械(大家畜年底存栏量,按比例折算马力)。黄少安用总共28年、分四阶段的数据进行了回归拟合,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具体结论见黄少安论文,不赘述了)。他用数据统计方法就是国家统计局推荐的方法,和林毅夫等人一致。
分歧就在这里。你只用两年的数据来回归,统计数据就算拟合出来,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就靠谱吗?我想不用太多统计学知识也能回答这一点。用两年的数据分析,来把人家用28年的数据分析扭过来,得出一个与一致性观点和生活经验都相反的结论,是得狠狠辩论几回,呵呵。
其实,我的意思是,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已经研究的很深入了,影响最大的就是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有空都再复习一下这本把林毅夫送进世行的名著,讨论讨论读书心得,也比空对空的争论有收获。
至少水利和种子压根没提,不知道怎么论证的?
不知道又是怎么忽悠的?
另外,别拿世行蒙人,美国的派出机构而已,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玩意。
虽然我说的并不一定正确,但显然你并没有仔细搞明白我的观点和逻辑,似乎你对于我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讨论就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