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二十年前西藏的衣食住行(2) -- 擎箭天使
二十年前西藏的衣食住行(1)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74861
书接上篇.顺便做个上篇的广告。
简单的说了一下衣,(因为天使知道的实在不多)现在轮到谈“吃”了。这天使就比较拿手,因为从小天使就是一个小馋猫。不过也难怪,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有什么好吃的都很金贵的,所以天使总是要惦记着。
在西藏生活了两年,走得却很突然。离开了那天,我还在小学上课呢,妈妈突然就来接我了,说要回内地去。我很发蒙,怎么说走就走了,我上课怎么办呢,我的小朋友们怎么办呢,就哭着不肯走。当然,结局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何况我那时只是有那么细细的胳膊呢。
用这个作开头,我只是想说,在小天使的眼里,西藏,更准确的说,是西藏的那个小农场,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这跟大人们的感受是大相径庭的。当我今天回过头去细想那一段岁月,我不得不说,那里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
苦处之一是没有什么新鲜水果。不要说南方才有的什么香蕉荔枝芒果,就连常见的梨,桃都见不到。但维生素总是要补充的吧,靠什么呢,就只有水果罐头了。好象那时的水果罐头都是免费的,但是按人头来发。罐头的种类倒是有不少,好象从南到北的都包括了,但我比较偏爱的是桔子罐头。最不喜欢的是荔枝罐头,因为吃起来总觉得有一点怪味儿,让我觉得头晕---以至回到内地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荔枝敬而远之。但就是有水果罐头,量也不多,吃起来也都计划着。所以有的时候就盼生点不用打针的病,躺在床上等爸爸一勺一勺的喂我桔子罐头吃。 偶尔能吃上的是葡萄干之类的“干货”,但也是奢侈品,印象中是有叔叔阿姨的亲戚在新疆给捎来的,小朋友们都比较共产主义的,所以就有分享的机会。有一次有幸能品尝到哈密瓜干,但味道很差,完全破坏了天使对哈密瓜的神往。
水果稀少,肉类也是不多的。不过不要紧,既然有水果罐头,肉类的罐头也是有的。 我比较喜欢的是红烧肉罐头,一揭开盖子来里面有厚厚的一层油的那种,吃起来非常非常的香。这也带来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天使坚决的拒绝象午餐肉,火腿肠这种掺了面粉的“肉类”,觉得它们非常的不地道。但红烧肉罐头是完全用铁皮密封的,要打开很不容易,好象那时也没有什么开罐头器那样的东西,所以要用刀子那样的东西。这个任务一直是爸爸的,但有一次好象是爸爸忙着别的什么东西,开罐头的任务就落到了妈妈头上。然后我听到妈妈大叫了一声,接着就看见血从妈妈的手上流下来。我当时就吓哭了。妈妈被送到医院缝了好多针,爸爸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而下降了很多。而我呢,很长时间不敢提吃红烧肉这个话题。
新鲜的蔬菜和肉类都比较少,但也有补救的办法。家的四周有些荒地,爸爸就把它开垦出来,种一点蔬菜什么的。有些什么蔬菜都不太记得了,西红柿肯定是有的,葱肯定也是有的。但最怕遇见冰雹。夏天西藏的冰雹很厉害,突然一下就来了,小的有乒乓球那么大,大的至少象鸭蛋。所以大人们都很警惕的,见势不妙就赶快抢收一点,减小损失。另外就指望兵团的高射炮了,好象用高射炮可以使雨早点降下来,免得那些云层里的雨滴凝结成冰块。于是,不用上战场,天使就有幸听见间或的炮声,看见闪过云层的火红。
到了年关的时候,肯定是可以吃上新鲜猪肉的了,因为“队”里养了猪。到今天为止,天使也不明白那养的猪是属于农场的呢,还是属于自留地的范畴。不过不清楚不要紧,有的吃就很好。爸爸是农民出身,所以这一套活都很在行,杀猪的主要任务好久就是爸爸的。我和一帮小朋友就在栏杆外看着大人们撵着猪跑,逮着了,摁倒,爸爸再捅上一刀子。杀上几只猪,家里总能分到一个额外的猪头,还有一些猪下水什么的,然后就看着爸爸接着忙碌,用喷灯去猪毛,打理肠子什么的。那样的日子真是过年。
鱼也是有的。家门前不远就有一条小河沟,好象是兵团开的一条人工渠。到了秋天的时候好象要人工截流,就有很多悲惨的鱼儿回不去了。眼见着渠里的水渐渐变少,就有很多鱼儿在淤泥里绝望的挣扎,然后大人们就纷纷下渠,还有一些胆大的男孩子们跟着跳下去。在此之后的好多天里,家家户户都飘着鱼腥味。回到内地以后天使才知道藏族好象是不吃鱼的,这样一来的确是便宜了我们汉族人了。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西藏的特色食品呢,不过天使打字也打累了,先收工,下次再说。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现在偶尔用开罐头器开罐头,就想起当年用菜刀在铁皮罐头上画十字的时候,就觉得俺还是算幸运的,至少日子没过得越来越差,呵呵。
我们小时候穷啊,能吃罐头的时候就是生病或过节的时候。那时候最希望生个小病了,家里或亲戚朋友就会有人送罐头来探望。
我小时候也嘴馋,吃一种土话叫“甜束”的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反正象甘蔗,比甘蔗更细一些,但是皮很锋利,我不知怎么会去用手一划拉,就血如泉涌了。我当然怕,不过妈妈好像吓得更厉害。后来缝了几针,从此就对这玩意儿敬而远之。
有一种人参米我很爱吃,但不知道是不是普通食物。
感觉饭店里的糌粑非常好吃,但是藏人自己做的就有点难下咽了,粗了些。。。
(注意,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其实这不是遗传,完全是生活习惯造成的。刚来内地的西藏朋友味道非常的重,他们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整个楼道都能闻到。但是他们在内地生活几年以后,吃我们的食物,一样的和我们洗澡,更换衣服,那么味道就慢慢消失了。这一点我体会太深了。
好多人抱怨印度人有味道。他们如果来美国时间长了,不断减少他们的传统饮食,那么味道就慢慢小了。
现在拉萨吃的那叫五颜六色,汇集了各地的好吃的。菌火锅比北京的还地道。特地去大昭寺前面吃了个藏餐,好象有人参果和青稞面团,很是不错。
离开拉萨,偏远如萨迦者还是有川菜小店,也能吃上新鲜蔬菜,比青海强。现在西藏人均收入已经是西部第二乐。那也难怪,门票的升幅是每年50%,各省的援建,驻军的供给;也是应该的,横竖就这么些少人的地了。
跟你的经历一样,开始特拒绝五餐肉类的罐头,跟吃惯的红烧肉罐头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