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四十九】党代会前的风云变幻 -- 尼伯龙根·蜗藤
【美国大选手记四十九】党代会前的风云变幻
文:尼伯龙根·蜗藤
在我的手记四十八中,谈到了麦凯恩的取胜策略。总结下来不过4点:
1. 负面攻击
2. 利用突发事件
3. 以静制动,诱使奥巴马出错,或“潜移默化”他的负面形象
4. 让奥巴马在更多的问题上转向,动摇左派选民的信心
在选举百日倒数之后的在短短两个星期左右,这4点全部兑现。
第三和第四点最先兑现,百日倒数一过,奥巴马就做了两件让支持者很不爽的事。
守株待兔,静候出错
首先就是奥巴马的精英气再现。在从欧洲访问回来之后,在国会的一个会议中,他这样形容自己的欧洲之旅,“我已经成为一个美国能够回归自己最好传统的象征 ”(I have become a symbol of the possibility of America returning to our best traditions)。这种明显属于自吹自擂的言语顿时被媒体宣扬得沸沸扬扬。联系到他一系列不是总统,胜似总统的姿态,例如在访问欧亚期间,保安阵容比总统还要庞大;所到之处,堪比接待总统阵容的长长的摩托车队开路;行程对公众和媒体保密;筹款晚会上和支持者拍照要收取1万美元的支票;更有甚者,还有报道指出奥巴马已经开始对白宫应该如何装修调整以接待新总统指指点点等,人们相信奥巴马已经把自己当作下任美国总统了。这种自视过高的态度顿时遭到众多媒体的抨击。
麦凯恩立即制作系列广告,展示奥巴马的精英姿态和骄傲气焰。其中一个以好莱坞最出名的“坏女孩”Paris Hilton和Britney Spears为引子加上万众欢呼中春风得意的奥巴马的视像,然后点题:奥巴马现在已经是一个人气火爆的“名人”(celebrity)了,但是这个镁光灯下的名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领导国家?这些广告充分调动人们的联想能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以油价逼转向
奥巴马第二件让左派不爽的事情是在近海石油开采问题上的转向,他这一转向之快实在是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共和党依仗美国人近期最关心的油价问题展开一轮急攻,麦凯恩在6月份率先从不支持近海石油开采转为支持开采,并旗帜鲜明地支持开发核能和其它环保能源,并以此集中攻击奥巴马的不作为。乘着油价居高的东风,麦凯恩的广告成效甚大。奥巴马阵营疲于应战,几乎全无还手之力。黔驴技穷的奥巴马甚至还说出了能令人笑掉大牙的话:人们把汽车的车胎充足气就能缓解不少油价危机。可是面对布什取消近海石油开采禁令之后(国会还没通过),油价即时回落的局面,奥巴马阵营无法继续逃避现实,终于放弃之前民主党严防死守的反对近海石油开采的立场,继续他无底线的变脸之旅。
8月1日,奥巴马在一个场合宣布,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支持“有限度”的近海石油开采,而条件是:需要先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开发节能汽车和发展替代能源的政策。为掩饰其立场转变过于突兀,奥巴马当然一如既往地发挥他擅长的政治化妆术。他坚称自己的立场一直没有变,而把这次的flip-flop装扮为不过是为了推动全面的能源改革计划(comprehensive plan)而对石油公司和共和党做出的妥协云云。他这样做,一方面希望能化解了共和党的攻势,另一方面又希望再一次把石油公司以及和他们联系密切的共和党丑化为阻碍新政治的绊脚石,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立场变了就是变了,不管奥巴马如何粉饰都无法改变实质。要知道,就在6月14日,他的发言人伯顿还在说:开采近海石油不过是对30年来已经证明失败的华盛顿圈子的能源政策的一个延续而已。奥巴马在竞选中更是一直标榜为华盛顿的圈外人以及发誓要彻底改革后者“旧政治”的领袖,而华盛顿错误能源政策正是他和民主党极力抨击的重点之一。可是短短的一个来月,只因为短期油价的飙升造成的民众压力,奥巴马就已经扛不住要向“旧政治”妥协了,那么他有如何能够令人信服一旦他入主白宫后真的会是一个勇于彻底改革而不是轻言妥协的人?
其实,目前近海石油的开采之所以那么受捧,是因为近海石油的开采着眼的是短期利益,能在最短一到两年左右就能影响油价的政策,而“全面的能源政策”放眼的是中长期利益。所以,能源政策的角度而言,两者根本相辅相成,而不应该象奥巴马声称的那样以长期政策作为短期政策的前提。
左派民主党人最核心的利益之一就是环保,民主党大佬之一的戈尔就是环保界的旗手,这个核心价值几乎是不可退让的。左派在之前两个月顶住右派和民众的压力,为阻止近海石油开采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环保大道理,可这些努力就在奥巴马骤然转向下变得非常尴尬。就在奥巴马发表转向言论的第二天,佩罗西就再次强调,绝对不会让近海石油开采提上议会讨论日程,那无异于扇了奥巴马一记响亮的耳光。
负面攻击
这段时间,共和党的负面攻击也提上日程。民主党的实力豪强爱德华兹首当其冲,他的私生子丑闻纷扰了大半年,最终是不认不认还须认。这件事最早在去年10月由一家小报爆出。由于缺乏证据,主流媒体都基本没有报道。但是在7月22日,事情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那家小报的狗仔队在契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探访到爱德华兹将在某酒店和情妇以及私生子会面,于是派出了精干的狗仔队埋伏,果然人赃并获。右派电视台Fox电视台如获至宝,迅速跟进,整件事就不可挽回了。爱德华兹经过几次徒劳的否认之后,最终在8月8日终于承认自己有私生子的事实。
在爱德华兹丑闻爆出后,奥巴马当然立刻与之划清界限。四个月前,爱德华兹还是初选中决定性的因素,两个月前爱德华兹还被看作是奥巴马副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之一,现在就连参加党大会的机会也未必有,他可算前途尽毁了。民主党在这半年内已经有4个头面人物染上桃色丑闻了,对于民主党的形象是绝大的打击。
当然,共和党还得努力攻击奥巴马,这才是最有效而直接的办法。这次发动负面攻击的还是著名的枪手柯西(Jerome Robert Corsi)。柯西出身名门,是哈佛大学政治系博士。他倒不是共和党人,而是属于一个叫做宪法党(Constitution Party)的小党派,这个小党支持原教旨主义的宪法解释,在政治频谱中是属于比共和党更右的派别。2004年总统大选之际,此君联同另一作者一同写了一本书“Unfit for Command”,一手炮制了Swift Boat事件,将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拉了水。这个后来证实即便不是无中生有也是扑风捉影的“丑闻”成为了扭转局势的关键,最后断送了克里的总统梦。
柯西在4年后卷土重来,于8月1日出版了新书《奥巴马的国家》(The Obama Nation),旨在全力攻击奥巴马。有了柯西的名头,又有奥巴马的绰头,新书一上市就跃居排行榜第四,次周更加飙升到第一。书中集中讨论了奥巴马的早年生活,力图证明奥巴马是一个极左分子,所以不应该当总统。
柯西对反左派事业的忠诚是没得说,不过这次可令右翼人士大大失望了一把。书中的内容多半是老调重弹,就是把以前散布在各种右派报章上的东西组织一次,比如和莱特律师的关系啊,比如和Rezko的关系等等,基本没有什么爆炸性的东西。对于关注大选的人,可以算得上是审美疲劳了。
更加要命的是,书中的硬伤很多。严阵以待的奥巴马阵营罗列了40多页的材料,举出了书中不确的内容。而其他左派和中间派的报刊对其也是痛批的居多,对它罗列的材料的准确性大打问号。目前看来,柯西这本书并没有对奥巴马有什么负面影响,反而可能让因为奥巴马变脸而一度有点离心的左派重新靠拢奥巴马。
柯西虽然初战不力,但是只要右派传媒大肆宣扬,谎言重复一百次等于真理,对选举关注度不高的人,说不定也能有一定效果。不过,无论怎样也不可能达到如同2004年一击即中的效果。
利用突发事件——格鲁吉亚冲突
当然,真正可能扭转选举形势的还是第二条战术——利用突发事件了。这次共和党运气不错,格鲁吉亚一手把事端送上门来。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九十年代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镀过金,在21世纪初期的一系列的颜色革命的大潮中,凭借美国的扶持,发动玫瑰革命上台。上台之后,一心向美国和欧洲靠拢。格鲁吉亚的心病是在北方的阿布哈滋和南奥赛蒂两块领土。它们一直被俄罗斯人支持的政府割据占领,成为事实上独立的地区。这两个地区和俄国的纠葛,也成为了格鲁吉亚不能顺利加入北约的原因之一。
从8月1日起,美国的小兄弟格鲁吉亚和北方割据省份南奥赛蒂就一直处于交火状态。在8月8日,就在北京奥运开幕的前夜,格鲁吉亚为了收复这个一直被俄罗斯控制的南奥塞蒂,挥军北上,直扑南奥赛蒂首府茨欣瓦利。格鲁吉亚、俄罗斯和那两个割据地方的关系错综复杂,是一笔历史的糊涂账。不过这次格鲁吉亚出兵扩大事端,显然就先失了道理,那个地方好歹也是有联合国和平部队驻扎的。
格鲁吉亚的轻率出兵立即遭到俄罗斯的猛烈攻击。俄军立即派遣超过一万名士兵,挥军南下,从南奥赛蒂和阿布哈兹两路攻入格鲁吉亚。格鲁吉亚面对早有准备的俄军,几乎无还手之力,两天之后就宣布从南奥赛蒂撤军。俄军继续攻击,占领格鲁吉亚重镇戈里。在短短几天之中,俄军行动之迅猛,大大出乎了西方观察家的意料。美国(事发之前已经警告过萨卡什维利不要轻举妄动)事先毫无准备,反应迟钝,大大地丢了一回脸。
本来俄罗斯还占着理,如果见好就收,得了甜头之后立即撤出格鲁吉亚本土,如同中国当年教训越南一般,那么在国际上就能获得最大利益。如果不想这样,就应该立即继续进攻第比利斯,造成事实上的占领,那也得了实利。可是,8月12日之后俄罗斯的举措却令人不得要领,先是和格鲁吉亚屡次签订停火条约,签订之后又屡次违反,兵力一直在戈里徘徊。这样的僵持的局面使到形势开始逆转,国际舆论也开始转向。
回过神来的美国立即派出赖斯高调出访格鲁吉亚,表示了捍卫格鲁吉亚的决心,并发出狠话:如果俄罗斯不顾一切,严重后果将会持续好几年。欧盟也表现出了伊战之后少有的和美国的齐心,身为主席的萨科齐成为最积极斡旋的人。反应最强烈的是一众东欧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波兰五国首脑居然在战火威胁之下,齐齐访问第比利斯,集体向以前的老大哥示威。
格鲁吉亚身为颜色革命后投靠西方的一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不愿看到它重新变成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一直深恐北极熊回归的前东欧国家,更加是兔死狐悲,绝对不愿意重新被俄罗斯统治,万一战争扩大,他们一定就是北约的马前卒。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都是北约成员国,有同盟条约约束,少数西欧国家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力挺。尽管俄罗斯这几年开始阔气了,但是要他面对整个北约的军事经济实力和东欧的人力,还远远撑不住。局势再发展下去,只会进一步把东欧推向北约。俄罗斯声称本周五之前会将兵力撤回,就看这次是否真能兑现了。
格鲁吉亚的事变顿时成为美国政治中最大的话题。麦凯恩的反应最快,甚至比布什政府的反应还要迅速(布什那时正在北京看奥运,忙着和沙滩排球女将Walsh & May打球)。他在8月8日事变之后就立即发出声明,第一时间谴责了俄罗斯,要求俄罗斯应该立即无条件地结束它的军事行动,撤出格鲁吉亚领土,并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8月12日,他还表示,格鲁吉亚迟迟不能进入北约,等于给俄罗斯的进攻开了绿灯,并要求北约立即重新考虑格鲁吉亚加盟的问题。在8月13日,形势再度恶化,俄军再度进攻之后,麦凯恩就放话。把格鲁吉亚冲突定位是“冷战之后第一次严重的国际危机”。
相形之下,奥巴马的反应就迟钝得多了。他在8月9日才从夏威夷中断度假赶回华盛顿,再和国务卿赖斯会谈,然后才发表一个四平八稳的声明: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必须受到尊重,双方应该展开直接对话,美国、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应该全力支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案云云。在13日俄罗斯再度进攻之后,他才跟随麦凯恩和布什政府谴责俄罗斯。
格鲁吉亚这个突发事件,成为共和党的杀手锏。共和党当然也顺势而上,开始在国内营造“新冷战”的氛围。“北极熊归来”,“铁幕再临”等标题比比皆是。尽管布什政府一再宣称新冷战没有到来,但共和党人都明白,这个不过是向国际喊话,对于国内大选来说,“新冷战”就是救命仙丹。
“新冷战的到来”对麦凯恩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格鲁吉亚的危机正好暗合3月份凌晨3点钟广告。在半夜3点钟,危机忽至,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当机立断的总统呢?还是需要一个临时上岗接受培训的实习生?麦凯恩是美国政坛中长期警惕俄罗斯的人,他一直坚持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奥巴马却是另一种倾向,他不多的外交经验几乎完全集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他一向不关心俄罗斯,对于俄罗斯的威胁估计严重不足。这次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验证了麦凯恩的先见之明,狠狠地扇了奥巴马一个耳光,双方在此次事件中对于局势的判断和处理能力高下立判。
其次,美国冷战中的胜利,共和党要占绝大部分功劳。尼克松政府毅然与中国建交,联合对抗俄国,成为美苏交锋中重要转折点。里根政府推行一面把俄国拖入军备竞赛,一面推行和平演变计划,在10年间令庞然大物轰然倒塌,四分五裂,实在是现代政治策略中最经典的一役。对付俄罗斯,麦凯恩这样老一派的政治人物比奥巴马有经验得多。
最后,历年来的总统选举都证实这样一个规律:在选举前夕,如果有新的战争的危机,那么对于在位政府的连任都有绝大的帮助。而长期的非关键战争(2战之类的生死之战不算),几乎都会让在位政府落选,越战和朝鲜战争都是这样。共和党政府深陷伊战,本来很有机会让民主党反胜。但是“新冷战”一来,形势就很可能逆转了。
在连串事件之下,奥巴马的后劲不继。近期的民意调查中,奥巴马由领先到平手。而到本周,奥巴马在历史性路透社和佐格比(Reuter/Zogby)的民调中第一次落后于麦凯恩,而且多达5个百分点。在其他的民调中,双方的距离也比前一阶段大幅度缩小,只有1到3个百分点。
奥巴马阵营面对最近几周下滑的选情,自然是心急如焚。为了进一步拉拢希拉里派,奥巴马阵营对希拉里作出让步,主动提议把希拉里也放在党大会的投票名单上,也同意希拉里的支持者可以在大会上有自己的组织,这些在一个标志团结(unified)的党大会都是不寻常的,反而有点现场投票的意味。这个意味着希拉里派可以在党大会上有自己的声音,也意味着奥巴马准备接纳希拉里的一些条件以换取希拉里的支持。
在重压之下,奥巴马也开始打负面广告了。在最新的一轮广告中,奥巴马把麦凯恩以前散布在各个场合关于经济的言论断章取义地剪辑在一起,刻意歪曲麦凯恩的言论。当然,共和党的广告一向带有负面攻击色彩,表面看来奥巴马也不过分。但是奥巴马正是因为共和党这些负面攻击来形容麦凯恩为旧政治的代表的。现在,奥巴马也进一步走上了这种旧政治的老路。他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反而更加加速了自身形象的堕落,也让共和党有更多负面攻击的藉口,相信结果会是得不偿失。
本周之内,估计两党都要宣布副总统人选了。下周一就是民主党的党代会了,而再下周就是共和党的党代会了。正式的较量就要开始,下界美国总统究竟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小年轻还是老革命,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短短2个来月后就见分晓。未来两个月,将会是2008美国大选最精彩的阶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d3c30100auxa.htm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本周太忙,关于尼克松和里根的对外政策,改天再向尼兄讨教。
顾剑去年就说老麦肯会赢了。
南非的媒体,已经从一味地不分青红皂白的支持奥巴马,转到了开始看奥巴马的笑话了。虽然南非人怎么看和谁都没关系,没有任何影响,至少也算表达一个普通人的倾向吧。
政策变来变去,希拉里的支持者恐怕会更不服气。
大师鼓吹新能源,表现手法是一堆风力发电机在背后转呀转的,老马鼓吹新能源,表现手法是参观风力发电厂,认真听厂方的介绍。
高烧发完了,恐怕美国人民还是想要个踏实勤恳的人来当头吧。
已经透支了
costs me 20 seconds.
i signed up to be the first ones to know.
AP says he may announce his running mate today.
奥巴马没戏。
共和党的支持者肯定不会投他了,民主党支持者里面的西裔很多也不会投他的票。黑人和西裔就是合不来,群殴是家常便饭。要指望西裔投一个黑人的票,难。
其实也不说选举制度有多好,但是最起码给选民一个机会,好好看看你选的是个啥! 鸡,鸭,还是阿扁
这种互相揭短泼脏水比谁更臭的选举政治,我可真不希望能在国内见到。
比较好玩的一点是民主国家民选的领袖当选之后的支持率往往就在20%-40%之间徘徊,而胡温却有80%。无疑是对西式民主的最大讽刺啊。
拼到最后还是一个钱字。
麦凯恩一直腰包不鼓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