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和印度经济有关联的复杂性 -- 葡萄

共:💬160 🌺3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广说的不够清楚

是山南,也就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9万平方公里争议地带控制在印度手里。大致上德让宗,邦迪拉,色拉那条线以南。

藏南多数是指林芝到亚东这边,怎么会在印度手里

家园 印度这样的语言

不少于2000种了

家园 这下清楚了,还是麦克马洪线?
家园 倒,议会政府都太不容易了...
家园 嗯,基本上是这样,稍有出入,就是在察隅那里我们多一点
家园 能再多些就好了,那个地方,后勤是大问题
家园 孙中山生在印度能做什么? 释家摩尼生在中国能做什么?
家园 ms做不了什么大事

rt

家园 这就是甘地为什么被称为圣雄的原因

为什么当时能看出英国可以接受一个名义上的联邦实质上的邦联?

现在我们看什么都清楚,恨不能时空机器转回去捞个剩熊当当. 当时英国有没有让殖民地和平独立的先例呢?第一个做的是圣雄,以后跟着学的也就拿个挪被儿奖了。

家园 时势造英雄还是史实造英雄? 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坑。

咱就不去跳了。。。

家园 今天和教授八了八印度,

上个星期参加了研究所组织的技术参观,在柏林一带,有9个公司,涉及太阳能、风能、变电站,电力机车设备制造工厂;核电厂、火电厂、高压直流换流站。回来和教授说感想:对那些制造公司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实验设备,可以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和极端实验(如高压冲击破坏实验,电力牵引机车的工况实验等等),因此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然后我说中国企业可能这方面差点,他也说是的,中国制造能力很强,但研发投入可能不足,然后说印度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有很多很好的高校,说印度10-15年以后可能是中国强劲的对手。

应该说明的是上面写的东西,都是个人观感(包括我和教授说的),我的想法不管印度是不是在研发方面比我们强,是不是会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自己意识到了不足,尽量在本职工作中改吧,我是个教书的,明天准备去慕尼黑看德意志博物馆了,它展示了人类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技术,也包括能源方面的,我准备拍点片子回去做讲义,当然也顺便看看别的,比如雕像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

家园 说点细节

根据2007年<南亚研究>季刊第二期发表文章的记载,印度目前大学生里文科生为60%,理科生为25%工科生为5%.而仅以2006年北京大学生招生比例调研来做参考看,中国大学理工科生比例为75%.而以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为例,文理招生比例均为三七开。可以预见,即使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中国的人数,他们需要达到中国大学一倍的入学率才能达到和中国相近的每年的工程师毕业人数,每年的医生毕业人数,每年的软件工程师毕业人数.事实上,上述三者中国大学的供应人数也正是在本世纪开始超过印度的.说到文科生的质量,在印度一些邦满分100及格30分的毕业率也达不到半数.(这个上面说的刊物同期有记载)中国文科生即使再烂,起码的门面还是要装点的.

同样我们回到研发上来:

印度《金融快报》7月6日迅,2007-08财年印度专利申请数量比上财年增长21%,授权专利的数量则增加了一倍,达到15261件。不过,根据最近3 年的印度专利办公室的数据,申请专利及予以核准绝大部分是外国公司或合资企业,前200强获得专利授权的公司中纯印度仅有22家。在专利申请和核准数量,以及民族企业申请方面,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巨大。

  在印度引以为豪的软件领域,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微软在印度申请专利908项,IBM申请404项,Oracle申请 108项。印度本土的TCS申请35项,Infosys申请29项,Wipro则没有申请任何专利。折射印度软件公司的创新性不强,业务发展仍然停留在依赖国外客户的外包业务上。

http://bombay.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807/20080705666894.html

 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306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2.4%;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2101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5%,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7.6%。

 统计显示,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694153件,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245161件,比上年增长16.5%;实用新型申请为181324件,比上年增长12.4%;外观设计申请为267668件,比上年增长33.0%。

http://it.hexun.com/2008-01-29/103350905.html

《印度时代报》7月6日报道,一项关于印度教育的报告称最印度目前有3亿人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属于绝对的文盲。这个数目相当于美国人口数,是印度总人口数的34%。其中,女性文盲率为45%,男性文盲率为22%,反映男女教育机会不均等。报告称大量的文盲对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http://bombay.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807/20080705666897.html

PS:根据2007年<南亚研究>季刊第二期发表文章的记载,印度目前大学生里文科生为60%,理科生为25%工科生为5%.而仅以2006年北京大学生招生比例调研来做参考看,中国大学理工科生比例为75%.而以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为例,文理招生比例均为三七开。可以预见,即使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中国的人数,他们需要达到中国大学一倍的入学率才能达到和中国相近的每年的工程师毕业人数,每年的医生毕业人数,每年的软件工程师毕业人数.事实上,上述三者中国大学的供应人数也正是在本世纪开始超过印度的.这些是成就今天与未来中国制造的基础,成就中国科学研究的基础.

最后提一个国家:日本.无论你怎么看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战后发展对中国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仅仅以教育为例子,我们的教育之路无疑是在走日本模式的道路.事实上,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今天,风行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恰恰是从1981从日本开始的.而此之前,日本的大学入学率一直抵于菲律宾.日本从普及小学教育,到普及初中教育到高中教育.一步步从工业基础的低端不断向高端进军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结构.实际,到70年代初期日本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基本完成赶超战略.但是,即使如此日本也要过10年才开始他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而今天,中国无论从工业化阶段还是国民收入水平阶段都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日本.大学入学率水平,则相当于1980年时代的日本.虽然具体结构略有不同,但是从低到高逐步梯次向上发展的步骤是可以归类进同一模式的.所以,日本才是中国教育的参照系,远不是文盲人口34%的印度可以比较的.

制造是专利的根基,专利是制造的翅膀,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印专利之别,却要从中印教育里去寻找原因。为什么全民免费的印度教育会在今天在专利上输给了中国,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不是说印度制造没有机会,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赶上中国制造,印度制造首先要土改完成大规模基建的基础,其次就是要消灭文盲给制造也提供充足的合格劳动力.然后再提什么研发,那对我们的威胁是真实而有效的.不然,印度的研发和前几年印度人自豪的宣称的印度的世界经理不过是一个内容换了新瓶.

家园 我们的日式教育路线基本不太成功

日本大学入学率低是因为公司教育和职业教育做得好。日本所谓的专门学校是高中毕业以后才能上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去公司接受公司的职业培训,而且日本经济成长期的公司教育是终身教育,岗位培训。所以日本的产业工人的素质非常高。是不是世界第一不敢说,至少不会比德国差,而且很多普通员工就是在本职做出了产业上的重大发明。

回头看中国的职业教育,如果说在学校,当年学习日式教育体系是非常正确的,毕竟产业基础一定是要靠高素质工人队伍来支撑的。而且所谓四个现代化的基础首先是工业现代化,因此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着眼于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不过,很显然如果以日本作为参照,我们的体系是失败的。

后来我们发展思路改为美式的大学为主的所谓全民教育。学校对于产业工人的培训就更不如前了。一直以来讨论的血汗工厂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职业培训的失败,如果说不是彻底失败的话。无论欧美还是日本,所谓的产业升级与其说是有意识主导的,不如说是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积累水到渠成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正是因为自主搞出了歼10,才有可能自主研发下一代先进战机。因为歼10可能不先进,但是通过它的研制,有了一套成熟的研发平台和研发,生产队伍,所以只要给钱给时间,我们一定会做出下一代产品。这个就是欧美,日本所谓的产业升级的基本原理。

制造是专利的根基,专利是制造的翅膀,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印专利之别,却要从中印教育里去寻找原因

同样中日的制造水平之别,要从中日的职业教育里去寻找原因。在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希望只有寄托在公司的系统培训上了--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小学,初中水平为主的工人训练达成日本工人平均水准的话。

家园 帕西人好像应是波斯人

我的一个印度同事就是这个族,他说他们祖上是波斯人,仍保留古老的宗教(拜火教?我得问问),有自己的语言(但好像与现在伊朗的语言不同),古及拉特语也是他们的通用语,虽然他们在印度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但自古就有作生意的传统且占据了最大的商业城市孟买,所以整个族群是比较富。

我这位同事皮肤很白,如果不说话,没人认为他是印度人。

家园 正好前一段去过那边

老毛打得那一仗,当时也未必有什么主动收复麦克马洪线的雄心,实在是印度欺人太甚不打不行了!他们当时都翻过喜马拉雅山,控制了雅鲁藏布河谷。印度还要前进政策,再向前推进三五十公里,铁定切断川藏公路了,到时候西藏何保?

打一仗把他们赶到雪山背后去了,迫于后勤能力,也就能这样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