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今天BBC说,印度的饥民超过非洲饥民的总数 -- 晨枫

共:💬308 🌺3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不用担心

我朋友在印度出差,说酒店里会发矿泉水的

家园 印度的情况的确非常特殊

比如说我们吧,中国长期以来就有很优良的造反传统,但是印度就不同,他们在印度教的熏陶(腐蚀?)下,是反对造反的,忍功极其之强

而且在历史上印度一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也是圣雄的圣之所在,而印度有没有像汉族这样优势明确的主体民族,说实话我都觉得甘地能把这么一个超多文化超多语言朝多种族的地区拼起来的确够圣够大能的。但是正因为印度教的“忍”又能让印度不会出向想苏联那么强烈的民族矛盾以至于成为苏列崩溃的原因之一,印度教把印度的分离主义力量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品而不会失控,这样的多元化民族是会有性格互补的

印度人的思维有时候确实有些古怪,颇有些不一样,编程方面就是例子

家园 正是如此,少数精英比多数无望的群众有用

1950年中国和印度的HDI极其低下,分别是0.225与0.247,大大低于北美和西欧(0.774和0.707),甚至还大大低于1870年的北美和西欧(0.541和0.421)。当时中国还低于非洲国家(0.277),很可能是世界上HDI最低的国家。

印度其实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不错的特例,只是因为和中国这个更大的特例相比才显得比较差而已。这里的要点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取决于最先进的少数人的。你真的相信1950年中国的发展程度不如非洲?其实那时中国已经有了钱学森、李四光等一流的科学家(姑且不提毛泽东、周恩来),只是先进人物的比例太小,一平均就不见了而已。由此可见,国家的大小很重要,少数先进人物加大量普通群众的国家,强于所有人都比较富裕但缺乏先进人物的国家。中国人这么多,老少边穷地区可以把平均值拉得很低,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方面人足够多、足够先进,实力是大于若干指标高的国家的。

链接出处

家园 好像印度还没有发生过可以动摇国家根本的大动乱,将来就不知道了。

中国时不时的农民起义好象也就中国常有。恐怕是太早大一统的后遗症。从中国人来看,种姓,人种等级制为基础的政权根本不可长久。而印度在这种制度下却运行很久。这说明印度从没有需要通过解放下层阶级来解放生产力的必要和历史。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下层阶级不解放,国家就没有力量,这是注定的。国家不是jy动嘴皮子建设出来的.

第二,印度有大规模的流民(30%-40%)却没有出现自己组织的大型流民组织,在这种流民组织历史上都是对内冲击政府,对外民族迁移的主角。在印度居然散沙般地自生自灭。要流民中出个流民王之歌的预言,印度可真是在火山口上,而这种事只要出现一次就会变成传奇代代相传。(中国历史上的小儿预言歌,想想真是群众心理学的杰作)

家园 忘了谁说的了:外包的软件业就是一种手工业

只不过披上了高科技的马甲

家园 不晓得他们会不会去投票?

要投给谁呢?他们知道印度的总理是谁吗?

家园 我说过,你还就当真了
家园 她在那里工作过几年,不是那里毕业的

一起分到上戏的时候,还有孙道临和王文娟的女儿,也是教英语的。LP入校第一天,还不断有人问她是不是孙道临的女儿。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了。

家园 这个比例差不多是改革开放开始时的水平了
家园 这是政治原因,已经超出经济了

越南、印度的发展符合西方利益,中国这么发展下去不符合西方利益。说起来也是,印度民主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到中国发达了,才想起印度原来是一个民主国家呢?

家园 老大啊,话说一半急死人啊

这是一个大坑,老大一定要填啊。

家园 印度成为统一的国家的时间不长,大概还没有全国性造反的机会吧
家园 我觉得和中国的玩具工业一个性质,名声好听一点就是了
家园 考虑到印度、中国和G7的饮食结构,比例可能更大

比如肉类比重,冬季的蔬菜价格

家园 在印度你可以看到冲突,但却不能推出它会乱掉

这幺大一个国家,其实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正常的。时不时死个几十口,是印度式的乱法,人家自己也当常态了,并不担心出啥事。没必要深究啥叫统一,多样性的统一,是印度人的说法。大概意思是,一个国家里面各种差异很大的经济与文化现象长期共存,这个现象在其它国家看不到。

印度文化产生的优秀人物不少。国际大公司高层里印度人远多过中国人,印度人专门有个统计吹这个。海外科学家也有不少著名的,不比中国人表现差。大学里的印度留学生也可以看出来,素质不错。我对印度文化并不真正了解,但显然印度文化能产生聪明人。非洲或者东南亚出过什幺牛人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