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铱星陨落(序) -- r33300

共:💬200 🌺8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一个,但是

:Motorola在处理器技术和产品性能上从来没有输给过特尔

不敢苟同,苹果的操作系统是好一点,用起来比微软的舒服,快,但并不是说明它的处理器比intel的强。p5, p6在推出的时候都公认是业界的高峰,更不要说产能导致的价格优势。苹果解释改用intel处理器的表格清楚的表明coreII 有很大优势。性能,价格都不如竞争对手当然只有退出市场,否则为何不是微软改写windows让其在motorola处理器上运行而是苹果改用intel呢。

:可惜,当时Motorola位于德州的芯片厂在技术上正热衷于和AMD进行铜工艺的技术交流,而背景,是这两个芯片制造商试图通过交流领先的铜工艺技术达到一个技术乃至商业联盟来提前占领INTEL的未来市场。又一个战略上的失误。没办法,从上到下,都习惯了。

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失误,难道使用铜技术影响了产能,降低了性能。事实恰恰相反,intel, amd也很快开始使用铜技术。motorola当然最后失败了,但不是它的每个决策都是他失败的原因。

家园 谢花,我是这么考虑这两个问题的

关于CPU的比较,我是从芯片角度考虑的,苹果电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它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导致了软件的缺乏,但是它的设计和工艺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很多地方是领先INTEL的。p5,p6所谓的业界高峰并不说明它就是技术高峰,只能说明它在这个业界的市场占有率领先而已。其实对这两种CPU比较并不科学,一个是CISC,一个是RISC,主频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只能说各有特长而已,最起码可以说Motorola不输INTEL。

关于铜技术,它是当时业界的一个趋势,铝芯片受到它自身材料的限制已经基本上到了它的集成极限,这是大家都看到的。我想说的是,当时Motorola和AMD的确在铜技术上下了不少功夫去试图撼动INTEL的独霸地位,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我现在想当初为什么Motorola不直接和INTEL合作呢,偏偏找了个AMD?),与其花精力在铜技术上,还不如在自己更加专长的领域内做些工作,比如说在通讯类的芯片研发上多投资些,最起码能够保住半壁河山。

家园 我认为不是Motorola做不到

而是它漠视了服务商的要求,它对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太迷信了。不能完全说它在数字技术上领先,但是就它当时的技术储备和人员能力,如果不是市场战略出偏差,绝不会败的这么惨。

家园 花,R兄下课了!
家园 中国本来打算“市场换技术”,既然不肯给技术,那就把市场也吐出来吧
家园 还没有下课,今天还有一个尾巴
家园 有趣的是从那以后

Moto有了些变化,一是适当向中国输出技术;另一个是开始和中国合资... ...

家园 国内第一个商用的PHS网络是97年投入运营的

STD-28协议中确实没有考虑快速移动的问题

家园 del
家园 在这儿

正派流氓:【原创】铱星重现江湖

家园 铱星的传输速率低于海事,是技术不行,还是其它原因?
家园 花,楼主的这个帖子非常好,但是这个注解不好

楼主的护主情结可以理解,但是还是要关注一下旁的事实:

摩托在中国是最早和东信合作开始技术转让和手机生产的:

 1990年12月,东信的前身——杭州通信设备厂与摩托罗拉签订了合资协议,东信也因此搭上了一艘顺风船,在引进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后,合资的效应让人侧目。1992年,东信正式投产的第一批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4亿元。到了1997年,东信手机的累计产量已经高达150万台,按照当时的算法,东信生产的手机占领了市场六分之一的天下。

而后来成为手机巨头的诺基亚是在95年左右和首信合作开始生产手机的。

所以楼主的技术不转说,值得商榷。

手机行业之所以在90年代中期开始转折,爱立信和诺基亚以及西门子三强在GSM手机上开始奔跑,和摩托当时的重心在模拟网上分不开的。

其实即使在模拟网手机上,假若见过诺基亚232模拟手机的朋友,也是不会把宝轻易压在摩托的那几款流行手机上的。

不是摩托没有强大的产品,但90年代中期当时的摩托的模拟手机生产规模已成,而移动又开始拆模拟网。

然后还有一系列不太能理解的大小缘由,于是可能错过了几个阶段。

但摩托在GSM手机上不是没有机会的 。。。。。。

摩托的基站在国内的生产情况也大致类似。

遗憾的是摩托一直没有自己的GSM交换机,所以摩托其实在合作态度上一度是几个外国厂家中最好的,因为要拜托别人的MSC来联自己的BSC, 所以摩托的A接口合作也是最开放的。

家园 好文,继续花,挑个小刺

基站都是有独立电池作备份电源的,和手机的情况类似。

中断的最有可能是传输。

传输比较常用的是光缆或者微波。

地震时,地面铺设的光缆中断的可能性很大;

微波就更悬,假若两个相对的天线之间出现位移,传输就可能因为误码太高而中断。假若安装天线的铁塔倒了就彻底没戏了。

但是假若当地有VAST小型卫星通信系统,这个传输链路就可以最快速度恢复了。

我看过四川移动抢修的照片,搭直升机进去的,好像用的是华为的基站以及象VAST的1.2米锅天线。

家园 有关技术转让,是这么回事儿

倒不是护主,兄弟我当初就是被Motorola卖掉的 ,我对Motorola感情很复杂。

说起技术转让,在天津的手机厂是独资的,我曾经在那边实习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就是一个手机组装,从东南亚进口芯片,然后再在天津组装,然后卖到中国市场,我想主要是为了避开手机成品的进口关税,通信设备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算不上什么先进技术。当时中国的xxxx部瞄准的并不是这些设备以及它相关的生产线。

实际上,95年后,Motorola的一个大的技术引进项目进入了中国,这就是在天津的芯片厂。当初设计规模是8寸,技术水平是1.25微米,这在当时是国内没有的,台湾的半导体大举登录大陆都是在2002年后,例如中芯国际。这个天津的芯片厂才是xxxx部眼里的高技术,当然,它还是独资。所有Motorola的合资项目,据我所知,技术含量都不是很高。

2000年后,Motorola对于技术已经不那么在意,才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合作合资项目,甚至有些大学都有了Motorola的科研项目。

家园 通信网络设备是很重要的技术,

要不华为中兴今天也不会那么强势了。

倒是手机一直是归入终端消费品类的。

早期离开摩托的兄弟们都被优待了,还顺利打入了竞争对手的阵营。

芯片该归于电子部而非邮电部,后者看重的是交换和基站技术,当然还有产业链。

摩托是最早和国内合作的---早在95年之前,当时东信的老S为啥那么牛?

摩托的微蜂窝和网管都是很好的系统,就是因为交换的欠缺,所以没能成全网系统。

摩托的数字集群也是很有竞争力的系统,无奈当年的诺基亚在这方面也很强。

摩托做了许多好事,比如最早把通讯工程技术转让给他的外包商,结果后来外包商的服务方案比东家还好 ...... 我的感觉是摩托在某些方面好过头了,不象北欧厂那么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