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年级小豆包,一打一蹦高 -- 大活络丹

共:💬36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别不把豆包当干粮
家园 豆包,管锹貌似都是东北话吧
家园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哈哈,记得大学时有同学专门探讨过“粘豆包”与“肉夹馍”这两个词的语序与结构问题

家园 怪不得越看越觉得自己这句话别扭呢
家园 豆包是豆沙包,管锹是铁锹的一种

不算东北话吧?在外面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管它叫豆包啊~~~~~~

家园 其他地方好像叫豆包豆沙包,管锹就是铁锹,分板锹和尖锹,哈哈
家园 管锹是和尖锹并列的

管锹是一种好像一半铁管形状锹头的,一般用来挖比较松软的土的那种。

我们扫雪劳动的时候一般用尖锹,虽然是尖的头儿,被拍在脸上还是疼的,我小时候不幸被不慎拍过,鼻血应声流下。

你看我都这么一本正经的回答你了。

家园 晕~我还说是东北老乡呢

才发现怎不看怎么有点不对劲?敢问是新疆的姐姐?

家园 呵呵,知道

小时候挖菜窖的时候用过。是不是有点象洛阳铲?但是我们那里把铁锹统一叫管锹。可能各地叫法不同。MM是城里人,80后吧?肯定不知道什么叫挖菜窖。以前交通不便,而且没有那么多大棚蔬菜。东北(大概北方可能都一样)的冬天主要的蔬菜是白菜、土豆、萝卜。还有晒干的豆角,茄子,萝卜等。一般乡下都会在秋天买很多菜储藏起来冬天吃。挖菜窖就是为了冬天储藏那些白菜,萝卜的。

哦,扯远了,跑题了。

家园 我貌似八零后,也算是城里人,但是我知道什么是菜窖

我奶奶家有菜窖,小时候觉得菜窖很神秘,因为大人不让下去,窖上有锁。我曾经听见在窖里小蛤蟆的声音,觉得特别开心。

我还是有很多生活经验的,比方说葡萄要冬天的时候要埋在地里。玉米是要成陇不然不会授粉。我还见过榛子,她其实有一个满是刺的外壳。

不要小看八零后,有些东西只不过是很少用了人们把它们淡忘了而已,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记忆。

家园 我倒觉得不同年代东北人的标志是腌酱和腌酸菜。

80后的见过但没亲手腌过酸菜;听过怎么腌酱,但没见过。

爹那辈的人亲手腌酸菜,但很少腌酱,虽然都见过。

亲手腌过酱的基本都是爷爷辈的人了。

家园 酱现在都是买了,就像酱油一样。

我小时候跟奶奶做过酱,从煮豆子到打酱块到发酵。这东西稍不注意就会生蛆,我奶奶这个时候会扔掉,但是我见过我家邻居把蛆一根一根挑出来接着做的……东北话讲,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

我老妈每年还要渍酸菜,她最近几年越来越觉得麻烦了,可能几年以后就不腌了,就买现成的了。

以前做酱不光是为了吃,还有腌酱菜什么的,现在都吃新鲜蔬菜了。我爷爷早好久就买酸菜吃了,买的也贵不到哪去,应该说是条件好了吧,算是好事儿。

家园 我这些年以来一直想吃茄子干和豆角干。可惜我妈懒得弄。
家园 还有干白菜,水发蘸酱。那是我妈最爱。
家园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妻子应该亲身做做这些。

外面买来的可能味道更好。但用心做出来的饭最香。

可惜能做到这些的女孩太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