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又说明了大有大的好处!

其实所谓大,就是有更多的利益共同体来对抗团体外的实体利益。

家园 被人利用说明是被“人”利用,你也可以利用人!

从利用少数人到利用多数人,加油!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敕勒川,阴山下

这下清楚了吧。

家园 挺好,逐篇送花
家园 中国vs俄国

在天涯看到外链出处,虽然知道有倾向性,看了心理还是有些难过。

家园 请参照1949年到1957年的数据

那时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对是最快的。1979年到1988年的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估计也很显著。

1999年的俄罗斯,基本上等于是刚刚从一场长达8年的内战中醒来,趁着石油价格猛涨,经济上开始复苏。因此才会出现人民收入比GDP增长快的情况。

家园 中国经济为什么被俄罗斯迅速超越?

王树同学,我觉得你完全搞错了,看到这文章不应该觉得难过,而应该觉得开心才对。1980年代的时候,我们什么时候敢梦想过有朝一日能和苏联平起平坐?现在可好,有人正儿八经地批评我们被俄罗斯超越了。什么时候有人义正词严地问我们为什么被日本超越、被美国超越,那就更好了。

这文章我看见过许多次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胡扯。首先是比较的起点就不平等,苏联在解体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太多了。那时就有很大比例的苏联家庭有汽车,中国人当时想都没敢想这个问题。其次俄罗斯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资源又比中国丰富,单凭卖石油就足以过上比现在的中国更好的生活了,--只是这样没什么前途而已。再次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规模下降了一半,普京只是补课而已,好不容易恢复了苏联解体前的水平,这种恢复性增长当然是比较快的。而且还有石油涨价的问题:石油为什么涨价?不小的程度上正是被中国的需求拉起来的。俄罗斯如果安心作中国的加拿大,大家都高兴。

家园 哈哈,谢谢!

首先是比较的起点就不平等,苏联在解体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太多了。那时就有很大比例的苏联家庭有汽车

哦,原来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高,对苏联太缺乏了解了。好像现在我们的眼光大部分都投射在欧美国家上,特别是美国,对我们的近邻,像俄国印度这些反倒了解的并不多。

另,我难过的不是俄国超过了我们,是我们底层人民没有分享到国家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好处。

家园 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

1990年左右我看到了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经典的唱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作。他指出当时苏联东欧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如欧美,列举了许多数字,包括单位家庭拥有的汽车数、电话数。当时我就发现,这些问题对中国提都没法提,中国人压根还没有私人买车的想法呢!电话当时也是奢侈品,家里有电话的是极少数,整个单位都得通过总机往外打电话。现在可好,有人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告诉我们:原来俄罗斯人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啊!其实即使对于这一点我都很怀疑:为什么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73岁,而俄罗斯男人的预期寿命不到60岁呢?

中国的底层群众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确实是个重要的问题。但绝对不应该和俄罗斯比,因为俄罗斯是个极其非典型的例子。原本俄国人的生活水平比中国人高得多,叶利钦时期贫富差距骤然拉大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普京时期只是部分修正了叶利钦的恶果而已。如果中国现在乱套了,成了黑社会的天下,过了些年又恢复了秩序,那时肯定也是“天下大治”,老百姓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可你得看是跟什么样的基础比啊!

家园 【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五)数目字管理

经济学读书心得(五)数目字管理

中国在1980年间和1920年间已有显著的不同。例如财政上已摆脱向多数小自耕农全面抽税为基础的体制,因之规模初具,下层的经济因素也已可以自由交换,即将进入以数目字管理的规范。至于用何种数目字,则尚无定夺。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按照经济学的逻辑顺序讨论下去,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论、供求曲线、市场均衡、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完全垄断、市场失灵、外部性等等。不过中国的情况很特殊,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理有据地回答以下问题都是不容易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大还是小?中国的经济形势是欣欣向荣还是濒临崩溃?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还是微不足道?这些不但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哲学问题。不过即使不引申太远,单纯就经济而论,说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必要的。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确定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学经济学、从经济学中要学什么。因此,让我们暂时先转向宏观经济学,来建构一个“大图景”(big picture)。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观方面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也强调要建立历史的大图景。我想大多数黄仁宇的读者印象最深的,都是他的口头禅“数目字管理”。究竟用什么数目字呢?当然需要各种重要产品的产量、黄金储备量、进出口贸易额等。不过,如果要用一个数字(我实在不明白老黄为什么如此喜欢在中间带个“目”字)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整体规模,应该怎么做呢?

请读者您来发明吧!

第一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是财富的存量还是增量?用个人来比喻,就是问表示一个人的贫富是他的存款还是年薪。当然,富人往往两者都高,穷人往往两者都低。不过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对于国家而言,财富的存量不能决定贫富。美国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国有信史可考的历史就将近三千年,中国积累的财富可能比美国多,然而不会有人以此为据说中国比美国富。财富的存量还有一点不好用的是它不易估价,尤其是那些与文化有关的。你说故宫值多少钱?当然故宫是“无价之宝”,可是把这个无穷大(姑且不论是零阶无穷大还是一阶无穷大)和其它任何有限值加起来都是无穷大,别的“有价之宝”就完全被淹没了,没法和别国比较。韩国的一号国宝、“世界最高水平的木制建筑物”崇礼门烧毁了,损失又是多少呢?由此可见,对于国家而言财富的增量是更重要的。

怎么衡量财富的增量?我们立刻就能想到的是:把这个经济体一段时间里所有产出的市场价格加起来。比如某国只生产小麦和拖拉机,某年产出了价值1000元的小麦和2000元的拖拉机,那么当年的经济规模就是3000元。有些批评家马上会指出市场价格不一定能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这个问题确实有意义,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价格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是扭曲的,此外同样价格的坦克在战争时期与在和平时期的“价值”(按照常识的意义)显然大不相同。不过对此最公允的回答是:使用市场价格固然不完美,可是其它矫正的办法随意性更大,所以如果只要“一个”指标,还是只好用市场价格。英语里有句俗话:“你不能比较苹果和桔子。”可是要获得一个整体的指标,就是要把苹果和桔子的价格加起来。

然而更聪明的批评家立刻会发现一个真正的问题:如果某国生产了1000元的小麦,小麦磨成了2000元的面粉,面粉烤成了3000元的面包,难道要把这三者加起来得到6000元吗?显然不能!否则的话,把同一样东西换几次标签,经济规模就可以成倍增加,这岂不完全是笑话?由此可见,只应该把“增加值”计入经济规模:小麦1000元,小麦到面粉增加1000元,面粉到面包增加1000元,合计3000元。其实这也就是“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

恭喜读者,您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了!实际上,您发明的这项指标正是现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也被很多人批评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emostic Product),简称GDP。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GDP现在的名声似乎不怎么好,中国人会用以前嘲笑美帝、苏修“唯武器论”那样的口气来嘲笑“唯GDP论”。所以最好请您亲自发明这个概念,然后您才会有心情来为它辩护,孩子是自家的好嘛。

下面让我们运用“辩证法”(本意是苏格拉底的请君入瓮式哲学辩论法,结果被黑格尔、马克思、尤其是毛泽东给搞成了一锅粥,实在是造孽),好好研究一下:GDP为什么有用?GDP是什么?不是什么?

第一个批评:市场价格经常有变动,假如今年所有东西的产量和去年相同,而价格全部增加一倍,难道经济规模就翻了一番?

对批评的回应: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和去年对比时应该把价格固定在去年的水平上,把今年的产量乘以去年的价格然后加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在去年价格的“不变水平”上今年的“实际GDP”,或者说以去年为“基年”的实际GDP。当然也可以以把以前的任何一年作为基年,所以实际GDP的数值跟基年有关。实际GDP的增长反映了真正的社会产出的增长。而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的只能叫做“名义GDP”,名义GDP的变化既包括真实产出的变化,也包括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化。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再乘以100(这是不是证明经济学家的数学不好?),就得到了“GDP平减指数”。对一个经济体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实际GDP及其增长率。

路人甲:国家公布的经济增长率指的是什么?

回答:当然是实际GDP的增长率,你以为国家会存心忽悠你吗?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中国2007年GDP是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后来修正为11.9%),而2006年GDP是209407亿元。这两个绝对数值都是名义GDP。名义GDP的增长率是17.8%,但很少有人关心这个数。由此可以算出2007年以2006年为基年的GDP平减指数是:100×117.8/111.4=105.7。所以名义GDP增长率中由物价上升导致的部分是5.7%,这就是“通货膨胀率”。有人以为通货膨胀率高于GDP增长率意味着经济规模的下降,这完全是误解。

路人乙:通货膨胀率就是传说中的CPI吗?

回答:两者有密切联系,但不相同。CPI是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生活消费品的物价上升程度。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只是消费品价格,但企业还需要关心生产资料的价格,与之相应的就是生产物价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中国2007年的CPI是4.8%,并不等于总的通货膨胀率5.7%。不过就长期而言,消费品的价格变动总会传播到生产资料领域,反之亦然,所以三种物价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上是相同的。

第二个批评:衡量一国国民财富水平的,不应该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应该是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跟GDP相比,包括了本国国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排除了外国国民在本国的收入。中国的外企老板和外籍员工赚的钱再多,对中国人有好处吗?

对批评的回应:其实绝大多数国家的GNP和GDP差别很小,中国也是如此。在1978年中国的GNP当然就等于GDP,改革开放后的区别也一直没有超过2%。差别最大的年份之一是1999年,GNP 80579亿元,GDP 82067亿元(李晓西《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第1章第4节,需要注意这是2004年经济普查前的数值),GDP比GNP高出1.85%。在招商引资的高潮时期也不过如此,后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向外投资,区别就更小了。美国也一样,2002年GNP 10502.3亿美元,GDP 10480.8亿美元,仅仅相差-0.20%。当然这个负号说明美国人从国外获得的比外国人从美国获得的多,这一点比中国强。原则上GNP确实比GDP更能描述一国国民的收入,不过GNP的统计显然比GDP困难,而且GDP与就业、通胀等宏观经济指标联系得更加紧密,所以无论在实用上还是在概念上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都更重视GDP。

第三个批评:两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忽然遇到一堆狗屎。一个经济学家对另一个说:“你把这堆狗屎吃掉我就给你1亿元。”经济学家看吃狗屎是好的,于是事情就这样成了。走了一会又遇到一堆狗屎,后一个经济学家对前一个说:“你把这堆狗屎吃掉我也给你1亿元。”于是事情也这样成了。这时第三个经济学家过来,兴奋地宣布:“你们为国家创造了2亿元的GDP!”

对批评的回应:这个经典的笑话揭示了部分真理,但有误导性。由于GDP核算只看量不看质,所以这个故事确实是符合GDP的定义的。在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1960年代,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的基西米(Kissimmee)河上改直了河道,建设了大坝。然而后来发现工程破坏了3万多英亩湿地,于是只得花费5亿美元、历时10年来恢复河道。2001年,工人最终摧毁了大坝(《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20章第2节)。来回折腾一圈,人类只是发现了自己的愚蠢,可是名义上建大坝和拆大坝都创造了GDP。在中国,由于设计不周,同一个地方反复拆了建、建了拆也是常有的。不过即使如此,这些总体上属于浪费的施工也创造了就业和税收,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的。凯恩斯曾经建议过,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不妨把钱放在废弃的矿井中,再让人费劲去挖出来。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提那两个倒霉的经济学家,你就反问他一句:交税了吗?!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浪费性的经济行为总是少数。如果以为中国的GDP增长是靠这种手段拉动起来的,那就太外行了。

第四个批评:环境污染和滥用资源也会产生GDP,但这是不可持续的,是断子孙后代的生路。应该扣除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计算“绿色GDP”。

对批评的回应:在概念上绿色GDP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许多国家都对它感兴趣。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就难了:怎么计算经济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GDP核算依靠的是市场价格,而环境的损失往往是没有进入市场的。比如一种生物灭绝了,该折算多少钱?还有一件有点诡异的事:20年前世界石油的储藏量就只够人类40年使用,现在在使用量更大的情况下,石油却仍然有40年的储量(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2卷,345-359页:这篇文献可称是中规中矩,比《<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有意义多了)。对其它许多能源和矿物资源都有类似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随着资源的消耗,资源价格上升,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勘探领域,结果找到新储量的速度比消耗的速度还快。1991年,美国的共和党国会停止了对绿色GDP研究的资助(《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21章第3节)。总之,绿色GDP听起来不错,不过暂时还不实用。

第五个批评: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正。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美国人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做一个美国人而骄傲(这是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一段著名的演讲,见《经济学原理》第23章第5节)。

对批评的回应:约翰·肯尼迪的弟弟说的不错,GDP确实不衡量精神文明的价值。岂止如此,还有一些社会劳动也没有被包括在GDP中。比如你雇用一位异性给你做饭,创造GDP;但如果你们结婚了,做饭变成了没有价格的家务劳动,就不算GDP了。一般而言越是不发达的国家这种不进入市场的劳动越多,所以人均GDP往往低估了穷国的生活水平。此外GDP也不考虑闲暇。如果我们现在仍然象以前那样一周工作6天,甚至象更早的以前那样一天工作12小时以至16小时(多谢老马《资本论》的提醒,否则我几乎都要忘记资本主义当年的罪恶了,和平演变的靡靡之音很有战斗力啊),那么GDP确实会提高,但是我们不会更开心。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有这些问题,GDP仍然是很重要的。GDP不直接衡量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国家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医疗;GDP不直接衡量诗歌之美,但GDP高的国家可以培养更多的诗人和教育更多人民欣赏诗歌;GDP不直接衡量廉正、勇气、爱国等等,但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民富裕了精神文明水平才容易提高,孔子也说先让人民富裕了再教育他们呢(《论语》子路篇)。总之,两手都要硬,不过说到底还是经济是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嘛。

第六个批评:中国的贫富差距这么大,GDP对于弱势群体有什么意义!

对批评的回应:GDP是经济大饼的总量,分配问题是怎么切这个大饼,两者是不同的。在这里只能说分配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在以后单独讨论。

第七个批评:GDP确实是一个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GDP可信吗?我听说中国的GDP都是虚报的。

对批评的回应:这个问题说来话就长了,得从GDP的核算方式谈起。

关键词(Tags): #绿色GDP#GNP#通货膨胀率#GDP#经济学元宝推荐:晨枫,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胡兄知识渊博,回复得很详细,多谢

叶利钦时期贫富差距骤然拉大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普京时期只是部分修正了叶利钦的恶果而已。如果中国现在乱套了,成了黑社会的天下,过了些年又恢复了秩序,那时肯定也是“天下大治”,老百姓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可你得看是跟什么样的基础比啊!

我当然希望的是在现行状况下尽可能的给底层多分配一些,如果老百姓不是只能从乱后之治中享受增长的话。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不知道是不是也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不管怎样,希望也能有一些修正的方案出来,我相信这对整个社会是好事。

家园 讲述的真清楚!花~
家园 花,提几点

老兄很多观点很和我胃口,只可惜现在这种下里巴人的思路在学界比较没市场.

1 关于GDP的核算,老广已有文章,你去看看,一呢你文章涉及广泛,不必耽搁于这个问题,二呢老广的确说的不错,你就挑他没提到或者意见不一的讲更好

2 关于第三产业的GDP,我认为它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但在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时候要打折扣.

3 比较优势,我非常同意你的解释,我也有类似观点,我想补充的是,在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落后国家可能面临的两难困境:提高哪个生产率都可能吃亏.

家园 老广帖子的连接

老广:【原创】闲谈GDP-前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