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芦沟桥到珍珠港的多米诺骨牌 -- 电子赵括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华战争全面扩大.到1937年底,日本在中国投入的陆军已经高达70万,相当于日本平时全国的总兵力.然而尽管战术上日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中国始终没有屈服的表现,日军实际上能够有效控制的区域局限于有铁路连接的大城市,并不断地遭受着国共双方游击队的骚扰.然而被表面的胜利所陶醉的日本政府却于1938年1月16日发表了"不以蒋介石政府为谈判对象"的声明.实际上日本的说和做互相矛盾.1938年4月1日,日本公布了全国总动员令,实际上这是日本对中国抗战力量的第一次"承认".1938年春的台儿庄会战中日方损失惨重,此后的徐州会战又因为兵力不足而被中国军队突围.一一六声明发表后不到半年,日方就在内部开始探讨撤销这个"空洞而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促进了中国团结抗战"的声明.1938年10月占领广东武汉后,日本虽然到达了侵华战争军事上的顶点,日本首相近卫却于11月3日发表了声明,同意了和国民政府谈判的原则,实际上是自己打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日本原来认为攻占武汉广东会使得中国屈服,结果完全失望,长期的消耗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为了阻止中国得到外援,日本海军于1937年9月5日开始全面封锁中国沿海港口,但实际效果值得怀疑.日本本国缺乏资源,几乎全部依赖于外国进口.占领华北后虽然得到了棉花,但由于军队的开销加大实际上对外依赖有增无减.如果日本对华宣战,根据战争中立原则美英等国将有权力/义务终止向战争双方提供军用物资,为此中日一直不(敢)互相宣战.没有宣战的直接副作用就是日本海军无法公然阻止他国的物资流向中国.
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巨大,给日本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39年底,日本在华投入的陆军已经高达85万人,连同海空军超过100万人;1939年度日本全部财政收入的1/4为军费开支,在德国驻日大使给柏林的汇报中声称日本本土已经出现粮食危机,并暗示可能引发政治动荡;1940年初冈村宁次认定日本已经陷入了"百害而无一利"的持久战.同时中国的抗战深刻地影响到了日本的国策.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一直有"北进""南进"之争,1936年日本内阁会议仍然以北进,即进攻苏联为主,但此后的一系列军事摩擦(张鼓峰诺门坎等)无不以日军头破血流告终.1939年12月20日在日本内部的讨论中认为,为了达到北进目的,至少要从中国战场减少35万陆军,以部分兵力加强关东军,以节省下来的部分军费加强空军.这个方案当然遭到了1939年9月刚刚成立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强烈反对.最后作为妥协方案,日方确定将驻华日军陆军进行整编,增加两个精锐师团的同时总兵力裁减到75万.与此同时1939年的一系列国际风云也促使日本改变了"北进"的方针.其中比较重要的列举如下,
1 中国抗战造成陆军无法抽身;
2 日英日美关系恶化使得日本难以保证军用物资的正常获得;
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前两点均为随着时间变迁渐渐恶化,第三点对日本的打击则是突如其来,并折射出德日在外交上的尴尬.日德虽然名义上是同盟国,实际上不但互相之间没有配合,甚至互相"拆台".芦沟桥事变前,中德贸易额超过日德贸易额,因此德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十分微妙.芦沟桥事变后不久德国在给日本的外交照会中措辞十分激烈,认为日本的全面侵华将使得中国团结抗战,并将导致苏联介入(这些在不久后都得到了验证).同时以"我们不派苏联就会派"为理由,拒绝撤走德国军事顾问,但表示将对他们的行为有所限制.经济上,德国要求日本在占领区给于德国高于其他国家的贸易特权,最终为日本所拒绝.不久后日本就遭到了"报应".1939年8月21日晚11点,日本驻德大使才收到纳粹外长里宾特罗甫从希特勒度假别墅打来的电话,通知日方苏德将在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2日在飞往莫斯科的途中里宾特罗甫在柏林短暂停留会见日本大使,但仅仅礼节性地表示"遗憾".实际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德国入侵波兰的外交准备,第一,有保密的必要;第二,即使日方知情并提前抗议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日本原来期望苏德关系紧张能够减轻关东军压力,使其能够抽调兵力南下,但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的签署彻底打破了这个幻想,不久后日本平沼内阁总辞职.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则"暴跳如雷",可见德日不但没有实质上的同盟,重大事件上各自为战互不买帐,已经无法考证谁拆谁的台了.
言归正传,1939年的国内国际局势对日本十分不利,作为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芦沟桥事变后占领华北虽然得到了棉花(这一点也是"粒粒皆辛苦",除掉游击队军事上的抵抗,很多农民非"法币"不卖),由于战争爆发后的消耗增加,日本对外资源依赖整体上有所上升.最大的"误算"就是中国的不屈.按照日本原来的估计,中国会在日本突然而巨大的军事打击下屈服和崩溃.然而出乎意料,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在坚持抗战.即使皖南事变也没有在实质上影响到中国的团结.皖南事变后不到一个月,日本驻华大使在给东京的报告中就声称不能对此企望太高,国共双方的不和不会在实质上影响到中国抗战的决心和能力.为了从中国的"泥沼"中脱身,日方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第一,外交.1938年的一一六声明的背后,是当年日中至少15次的秘密会谈.为了切断中国军用物资的输入,日本积极对英荷法等施加压力,确实曾经迫使英法关闭了缅印公路3个月,但整体上封锁失败.1939年美国驻华大使给本国的报告中认为即使缅印公路被封锁也不会影响到中国获取外援,因为还有西北的苏联通路可以利用.同时,从1939年底到偷袭珍珠港为止日美的45次会谈中,27次为侵华战争问题所充斥.随着军事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方的要价越来越高,日本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谈判的结果日本"完全失败"(重光葵回忆录).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战场外也没有得到.第二,对中国政治诱降并扶植傀儡势力.汪精卫叛逃的实际背景为日本对蒋介石坚持抗战的态度和能力感到绝望,因此开始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工作.最初日本对汪的期待为策动云贵川三省独立脱蒋,汪确实曾经策动过云南的实力人物龙云.然而最终的结果一无所获,仅仅跑出来了个光杆司令.1940年3月3日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但这个"国民的重要节日"南京城里却充斥着中国民众和日本军人的"打架斗殴".八个月后的1940年11月3日汪伪政府才得到日方名义上的承认,而同一天国民政府得到了来自美国的1亿美元贷款.一直到1941年七八月份,连德意都不曾承认过这个"政府".汪伪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十分薄弱,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没有任何有实力的人物投靠;对南方游击队(新四军及国民党武装)的"清剿"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游击队的"强韧",事实上无法清除.日方对此十分失望.1944年9月,日本终于决定在和国民政府的外交谈判中正式提出将汪蒋关系列入中日谈判内容,汪事实上被出卖.这些努力都失败后,日本终于选择了第三条路,南进.
日本南进的初衷是企图占领这些地区获得这些地区的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切断中国取得外援的途径,以水到渠成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1939年后德国在欧洲席卷列强,英法荷等国无法顾及亚洲的殖民地,使得日本认为这将是它的一个好机会.1939年日本的军用物资生产达到高峰,1940年后开始下跌.1940-41年为中国抗战最为艰苦的两年,而日本方面也因为资源以无底洞式的方式消耗而烦恼不堪.1940年底,美国驻日大使已经注意到了日本的南进方针并向美国作了汇报.军事上日本最初的目的是夺取英荷殖民地,最大的担心是美国是否会参战.日本对美国的力量并不是没有认识,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军用物资的一半以上要通过美国进口.和美国开战好比树枝先一刀砍断树根,然后等着自己长出新根.这一点实际上决定了日本对英美开战的方式必然是偷袭,也决定了战争胜负.1940年开始日本内部为英美"可分不可分"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一直到1941年夏才明确认定英美不可分,必须先打击美国的军事力量来确保南进战略的实施.在此期间日本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为外交准备,实际上标志着日本放弃了"北进"的企图.1941年6月5日日本驻德大使在给东京的电报中明确提出苏德必然开战,6月22日战争爆发,国际上一度猜测日本将重拾"北进"战略,但此时的日本已经在南进的路上走的太远,7月就明确向德国方面否定了对苏开战的可能性.日本此时的主要问题,第一是陆军缺乏,第二是资源不足,"北进"只能加剧这方面情况的恶化,尽管"南进"意味着四面树敌.日本战后对其在二战中的反省,认为二战中日本的打法为资源匮乏-战争掠夺-资源消耗再度引发资源匮乏-再度引发战争的恶性循环,最终以多米诺骨牌方式偷袭了珍珠港.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日本政府内部有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九一八事变的制造者却反对再制造卢沟桥事变既为一例。但是控制了日本政府的军部高层却缺乏这样的认识,认为只要能够给中国政府以沉重打击,即可以迫使中国政府投降而结束战争,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正是这个错误导致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扩张的失败和终止。
如果日本当时满足于控制中国东北,它是有可能消化掉现有胜利果实的,而以当时的中国实力和国际政治,中国是无法夺回东北的,东北的抵抗运动会逐步被消灭,社会会逐步走向稳定。
只有在日本充分开发和利用了东北的资源以后,它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否则就会因为资源不足而走向危机。
日本侵华和二战的失败,就在于他们太急了。
所有的和谈条件中日本都有要求承认满洲现状的这一条, 而中国政府绝不可能承认这一条.
而不能全面控制华北, 日本在东北就不能安心, 要控制华北, 就必须逼迫中国政府作进一步的妥协, 这个, 从七七事变前后中日双方斗争, 妥协的各种尝试中可以看的很清楚的.
由东北而华北而中国, 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多米诺骨牌
所以历史学家梁敬逶曾说, 九一八事变, 上承甲午战争之果, 下启东京审判之端.
中国当时的分裂状态,使得没有可能实际上反攻东北,口号除外。而单以游击队的骚扰,是不可能动摇日本人对东北的统治的。
当然当时的中国有可能走向统一,但是这个时期已经足够日本人完善对东北的控制和资源开发,事实上东北的很多开发工作都是日本人完成的。
日本人不顾事实上的占领,而沉迷于追求法律上的认可,丧失了可能的“和平”机会。
35年国民政府已经开始寻求苏联的援助, 37年后国共和解为中苏条约的签订扫除了障碍, 中国的统一也初具规模, 中国具备返攻东北的能力, 或者至少能够重新开始支持游击武不会超过十年.
日本占据台湾五○年尚且没有占据台湾人的人心, 这还是隔着一道海峡, 有正式签订的条约为保障, 而东北? 不逼得中国政府的承认, 他怎么可能放心在那里经营.
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七七事变以后才真正做到的,也就是说,是在日本进一步进攻的前提下才达成的,否则还不定是什么情况呢。假定没有七七事变,日本还是有可能继续拖延搁置中国东北问题而从事事实上的开发利用的。
国民政府1934年-1935年的成功就是将红军赶出其在南方的苏区,但是对于其它军阀,国民政府的成功是很有限的。即使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以中国当时的混乱状况和军阀们普遍的互相猜疑和苟安心理,中国能否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来反攻东北值得怀疑。
至于人心,实际上中国收回东北和台湾的时候,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心向日本了。
我在多伦多的时候,见过一些从东北来的移民,他们对日本人占领东北时期的看法远比对后来国民政府和共和国政府控制事情要好得多。他们的看法是老百姓关心的其实就是日子过得如何,只要日子过得去,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当局的,不管它是否是外来政权。
这就是现实,爱国志士永远是少数,多数民众都是墙头草。
刚在兵坛看到的,不知大陆做得怎样,有抗日烈士纪念碑吗。。
有机会去台湾各地的忠烈祠瞻仰吧,上百万抗日英魂的牌位都是 老蒋带去敬奉起来的
在台湾各地总共建有八所忠烈祠,以台北忠烈祠最大,而且每时每刻都有宪兵组成的仪仗队护灵,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在那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为国家为民族捐驱者的尊严......
把你的大作搬运去了兵坛,如果老赵不高兴请原谅。
只是对日本人在中国大规模的兵力牵制情况下,突然袭击珍珠港的决定的逻辑还是不太理解,既然大部分军用物资通过美国进口,是想对美国速战速决吗?这个想法有点过分吧。
但是战争资源在南洋,日本军部判断如果自己动作够快的话,以当时美国的孤立主义,是有可能不干预的;如果美国干预,日本也可以抢先击败南洋各国,形成事实上的内线作战,以此实现以战养战;即使美国参战,日本也可以通过几次痛击美军来迫使美国认可日本的成就。
但是日本军部没有想到美国政府的不妥协和双方国力的巨大差异,正是这一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决定了日本的最后失败,后来的日本不过是在苦苦挣扎,以求得比较体面的和平而已。
转贴请标明西西河.另外,兵坛是什么?能否给出个连接?
刚想出口骂人,原来置顶了。
兵坛就是文学城兵坛呐,基本上找军事新闻可以,象老赵这样的好文那帮捏架了要仔细学习吸收了。
这一禁运是在日本进攻法属印度支那后也就是南下战略已经日趋明显的情况下, 美国做出的决定。
日本要发动这次战役的考虑我觉得大概如下(从后往前推):
1。 日本打击珍珠港的美军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直接作用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这一区域的制海权和菲律宾的制空权。 这一作用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美从菲的撤退(麦克阿瑟留了句话就坐小船儿跑去澳洲了, 路上还差点儿让日本人搞死)。
2。 往前推, 为何一定要夺取菲律宾? 这是夺取荷属印尼的关键, 虽然实际战争进程是占领印尼在先, 占领菲律宾在后, 然而事实上若非偷袭珍珠港取得海空优势, 西方军队以菲为桥, 以印尼为中心, 日军将处于不利战略态势(当然, 这要看美国的战争意志如何, 但实际上打到印尼, 就已经等于打到美军家门口, 美国人绝难坐视, 与其此时进攻, 不如先行打击珍珠港)。
3。 往前推, 那么为何一定要夺取荷属印尼(还有英军占据的马来和新加坡)? 为的不是别的, 是印尼的石油和马来的橡胶。 这些, 正是美国禁运的致命战略物资。
4。 再往前推, 为何美国会禁运? 因为日本攻打了法属印度支那, 南进战略意图已十分明显。
5。 再往前, 为何日军南进? 南进北进之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南太平洋的石油和橡胶是唾手可得的资源, 北进西伯利亚, 一陆战非苏联敌手(日本以海洋国家自居, 海军更引为自傲), 二西伯利亚的战略资源无法很快被开发转化。
6。 为何急着要这些战略资源?在中国的全面战争无法为继。 为何无法为继? 中国本身战略资源的匮乏和政府民众的不屈无法使日本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 又无法体面抽身, 是以必须掠夺新的资源地。
最早的这张多米诺骨牌, 确确实实是从全面侵华时倒下的。 到偷袭珍珠港时, 日本已是无法选择了, 虽知兵力牵制于中国, 却也无奈(太平洋战争初期使用的是海空军主力加数目不多的陆军精锐, 例如, 进攻菲律宾、马来的部队各只用6、7万人。 数目庞大的陆军陷于中国, 只是在中后期太平洋战争吃紧才不得不调南下)。 假如当初不对华全面做战, 强化和巩固东北、朝鲜、台湾三地的统治, 对日是最好的选择, 幸哉倭奴计不出此。
对美国的偷袭, 并非真的要彻底打败美国, 日本希望的是在偷袭和以后的一系列打击之下, 美国会承认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霸权, 甚至更短期的, 就只是期待能夺取一定时间内的海空优势, 使南进顺利进行。 在开战之初, 舰船、 飞机数目上, 美日之间的差距还是可以以道里计的, 然而随着战争进行, 美国强大的战争潜力发挥出来, 日本人才发现, 两者根本不处在一个数量级, 以后逐年的舰、 机数量简直没法放在一个坐标里比, 是以美国只需一次战略胜利即可翻转战局, 而日本则需永远胜利才有可能保持战场优势。
日之对美、 德之对苏, 也都是日后强大起来或有与大国一战之择的中国之鉴啊。
日本的假想敌有二,一是俄国,一是美国,这两强都是日本难以战胜的,这证明首先它的战略目标就定位错了,以后的失败也就难以避免。
为了与俄美开战,必须占领中国的东北作为它的大后方,这样就必须侵略中国。
日本的制度非牛非马,既有国会、内阁,又有军部,上面又有一个神圣的天皇。军部、内阁两者互不统属,文人政府无非制约武人军部,军部首领自二二六之后又不能制约前方军队甚至中级军官。九一八和七七事迹无不是关东军和驻屯军中级军官们所为,随后军部和政府狼狈跟上,见机行事,而前线军官为邀军功常常违背命令,擅自行动,扩大事态。这种纯粹机会主义的国家战略将日本一步步拖入泥潭,直至最后失败。
除了石原莞尔,日本无战略家,他是九一八事件的导演。如果坚守石原的战略,占领东北,不侵略华北,与中国缓和关系,坐等欧战爆发,与德国联手击败俄国,说不定会有另一局面,即美国和德日的冷战。石原清楚地看到了全面侵华的可怕后果,故扬言,只要他在位一天,除非从他身上踏过去,否则不会让一个日本兵侵略中国(除东北)。只是可惜,他不久去位,回家种地了,不过这是他个人的幸事,避免了日后与同窗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一样连袂上绞架。
支持老赵的观点。我以为日本南进是必然,而且对日本来说越早越好,虽说获胜机会不大,可不能不博一把。
日本当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的水平和西方其实差距还是不小的。这一点从和芬兰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几乎同一时期,苏联刚经过大清洗,在芬兰打得很惨,可对关东军绰绰有余。他们的步兵战术还是一战水平,海军花巨资造了两艘毫无战绩的巨舰,打仗时根本不注意后勤。中国那时真是不争气呀,让这么个对手给咱们留下了百年不愈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