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语言和民族认同 -- 雷声

共:💬82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什么是LP?
家园 咳,您这个人别想歪了,又是方言惹的,我改!
家园 哈哈,原来大熊是江西老表啊,

哈哈,原来大熊是江西老表啊,

这次可是和河里的大牛“陈经”兄,“忘情”兄---

攀上了乡亲了。

原来是头赣南熊啊,哈哈。

家园 什么是LG?

什么是LG?

现在国人可喜欢LG的产品了,冰箱,空调,电视机---

不信的话,您多去中文论坛看看,LG的fans可多啦。

LG的一大优点就是设计的人性化服务,会让您觉得LG不止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很贴心的哦。

家园 冤啊,俺墨有能力用闽南话思考。
家园 呵呵,刚看到一篇新闻

在双薪家庭,foreplay to a woman is watching a man taking the trash out!

家园 老瑞兄啊,眼镜店的老板在瞄您口袋里的银子:)
家园 是啊,我倒不知河里陈经兄也是江西老表……
家园 口语是靠一代代个体传下去的,也会随个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工业越来越发达(另一个机会是战乱,特别是遭到过屠城的,如扬州、南京),个体的迁徙、交流越来越多,各地的口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方言一定源自人口,地方语言一定源自人口组成。

上海是个最典型的移民城市。

在其范围的广阔方面,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布的广泛和类型组合的多样性,而由此两者的有机组合,则构成它的时间的连续和空间的延伸。自古以来,上海移民遍布于上海市各个乡、镇以至于村落之中,近代以后,又更是遍布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在1950年1月上海市人口的籍贯构成中,本地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1%,而外地人口却高达84.9%。因而,由移民而缘起的移民地名也自然地在其空间上遍布于上海的每年角落。在类型的组合上,无论是以姓氏命名的移民地名,还是以籍贯命名的移民地名,或以社会组织、建筑以及职业等命名的移民地名,都反映了移民在上海地名上的这个作用

这个链接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外链出处

家园 移民上海最多的,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宁波人,一支是苏北人。

外链出处

上海开埠以后,大量的人群涌向上海。离上海最近的是太湖区,但这里的人安逸富裕,且自恃乡土,故反而移民上海较少。而移民上海最多的,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宁波人,一支是苏北人。而这里的苏北人,特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淮河发大水而逃荒到上海的苏北人,据我所知,主要是盐城北部人、淮安地区人和扬州地区人。这些苏北人,因为主要是逃荒而来的下层赤贫者,来上海主要是干体力活,所以饱受歧视。而宁波人则依靠聪明才智和辛苦的打拼,主导了上海的金融和华人的上层社会(太湖区移民上海较多的主要是无锡人,他们主导了上海的实业和制造业)。

家园 谢谢

从没听到过南京话。过去碰到南京同学,要他们说南京话的时候总是抿住嘴嘿嘿笑。

家园 好文啊,其实楼主不必为自己的上海话汗颜

现在很多本地小孩子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了,要说,也是夹带普通话的上海话。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倒是很多外地在沪长大的小孩上海话比较流利。也许是他们的父母急于融入这个城市,所以教导他们这么说的。

还有,在新上海人中间,越是学历高越是不屑于学上海话,层次低的外地人倒是一两年以内就掌握了上海话。虽然有口音又何妨呢,除了沪剧团和滑稽团的,谁又敢说自己说的是标准的上海话呢?

家园 我小时候也有楼主类似的困惑

明明是一家人,说的话却是南腔北调,总是有丝丝的不匹配。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各自有不同的地域背景。

家园 哈哈,居然是宽带山

懂的

家园 不过个人觉得,移民上海人的宁波人的乡土观念相对淡薄

宁波人的第三代基本上不会说宁波话了,连听宁波话都有困难;而苏北人的后裔很多在家里还是用苏北话对话。我同学居住在苏北人较多的普陀曹杨小区,据称小区里以苏北话为通用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