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这两三年即将面临的问题,点点题 -- MRandson
现在经济形势太紧张,有二位回来点点题,真好!
设身处地地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比经济学分析有用。
关键看危机发生时,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到时候,农村可能还不如城市。
所以,估计会有一些回去,有不少会留下来。
从大趋势看,农业生产主要不是劳动力的问题,是规模的问题。每家一亩三分地,养头牛的不合算,更不要说拖拉机了。
解决农业问题,还是要让大城市吸收多余的劳动力。小城镇建设,交通不方便,工作机会少。目前一个时期看,通过这种方式大规模农转非,不现实。
回去也未必提高粮食产量。有些农民把自己家的地种上各种经济作物,比如树苗,出来打工。经济收入比粮食好,也环保。但是关键时期,树苗不能当粮食吃。
我不是农民,说话很可能不切实际,随便说说,随便听听。
情报太少,大家心里都没谱。
巴菲特要接盘,后来也不接了。
家宝不也说,关心美元什么时候到底吗?
也许小布什心里有底,也许没底。
29年也没有一直到底,跌了一年多,不到两年,然后在低位上长期徘徊。
这次能超过29年吗?
保尔森不是要来中国和王歧山谈环保吗?什么时候不代表高盛,成爱好环保的绿色和平人士了?
石油应该谈谈了,金融是不是也要谈谈呢?
看看他们能谈出什么来吧。
危机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果,至于究竟是什么引起的,不好预测。
日本91年楼市跌停,92年股市跌停,然后美国开始IT泡沫。
关于房子,框架结构的一平米建筑造价1200,砖房还低。
楼市会怎么走呢?
财政紧张,会不会用赤字拉经济呢?如果用赤字拉,楼市还会往下走吗?
规范分析很多,实证可能被彻底推翻。
我也只是点题,后面的事情,需要观察。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其实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是什么?如果有了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东西,一切问题都不过是暂时性的。
慢慢来吧,也不必太悲观。
解决农业问题,还是要让大城市吸收多余的劳动力。小城镇建设,交通不方便,工作机会少。目前一个时期看,通过这种方式大规模农转非,不现实
我的建议恰恰相反,我觉得解决劳动力主要靠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不过要有个前提,就是在大城市打压制造业,小城市实现专业化,完善产业链。大城市有很多缺点,其中一个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很不适合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而这正是小城市的强项(这也是乡镇企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城市热衷搞制造业,开发区,小城市热衷于搞第三产业、什么旅游啊、商贸城之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城市超级强势,具有规模、人才,配套,资金,交通等等全部优势,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身,制造业、第三产业通吃,把小城市顶的稀里哗啦,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大城市资源紧张,各种成本飞涨,由于中低端制造业利润有限,其在大城市经营很艰难,但小城市配套又不完善,所以他们只能在差和更差之间作选择,甚至倒闭。如果国家能出台一些政策,打压大城市制造业并扶植小城市,为小城市提供优惠政策,税收减免之类,而小城市应更注重专业化,完善产业链,从而弥补人才、配套等方面的不足,小城市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就会被发挥出来,如果这样,大城市在制造业会很难和小城市竞争,就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就像现在香港和广东的关系那样,从而限制大城市进一步膨胀。由于大城市在制造业很难和小城市竞争,会发挥自己的优势,转而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为小城市群服务,从而形成大城市为小城市服务,小城市为大城市打工的互补关系,避免一支独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平衡。小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并有制造业作骨架,第三产业是完全可以发展起来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实现城市化是完全能实现的。
中国几个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全是千万级和数千万级,就环境、治安、交通和就业来说永远是管理者的恶梦。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只有摊大饼一条路。这其实在巴西和印度有先例,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中国的农村已经空心化了,小城镇如果继续走空心化这条路,这种头重脚轻的模式未来必然出大问题.
你如果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理解为什么不投资中西部的小城镇了。如果站在农民的角度,就会理解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工作了。经济个体,考虑个体经济利益。国家宏伟规划是好,但是不是个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国家不是全能的,打压大城市,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头不落好。现在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抑制大城市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的怪胎。国家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去搞小城镇建设,结果如何?农民该进城还是进城。
历史的潮流,谁也没有能力违背。
许多经济学家、政府领导凭空站在自己的理想中构造未来,结果输得一塌糊涂。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不能违背现实。
通过战争消耗掉,通过均贫富分散掉,两者必定选择一个。
你喜欢哪个?
经济问题要用大通胀解决,楼市、人民币升值、扩大内需、财政收入等等问题都可以解决,但众所周知破坏力也不小。
这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唯一方法,我相信他们早晚会走这条路的。应该会等到奥运后吧。
有几点与安兄探讨:
1、江浙广东的制造业应该说和我所说的模式很类似,大多以小城镇为主,专业化分工和完善的产业链弥补了小城市在规模,交通、人才,配套等方面的不足。
2、香港的空心化应该和广东的制造业强有关。
3、江苏有一个革命老区沐阳(较偏僻)近些年采取和我说的方法类似的手段,低房价,低工资,大力发展制造业,好像效果不错,是江苏的明星县,安兄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4、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天津周围这几个县还是热衷于搞什么旅游商贸城之类,不太重视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就更谈不上了,当然其繁荣程度和江浙就没法比了,江浙也不是神仙,他们只不过是走对路了。
5、以廊坊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前几年搞什么大流通,大商贸,结果造成大量商铺租不出去,这几年痛定思痛,回归制造业,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6、我看过一份资料,好像是说美国3/4的人口生活在小城镇,美国的工厂大多在小镇上,因为大城市人工太贵了。
7、关于城市化,我觉得欧美的成功还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平衡的方法,而拉美和印度则放任大城市一支独大,最后恶性循环。是失败的城市化。
8、你的意思我理解,是不要人为干涉,但我的意思是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分步骤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也是必要的。
9、作为投资商,我不去西部投资是因为那里虽然工资低,但配套不完善,算来算去综合成本不低,作为农民我去大城市是因为小城市没有就业机会,但如果这些问题能解决,我会重新考虑。
10、关于城市化问题安兄有无深入研究,能否发个帖子详谈一下。
很好,很安静,很方便,很和谐的一个地方。每家都有车,没有车也没关系,火车很方便。城镇的主要经济支柱,最早是海港,后来是我在的学校,还有就是旅游业。海港衰落以后,人口减少了不少。不少人在附近的大城市上班,上下班开车一个小时,坐火车时间也不太多。
小城镇能存在,几个原因:有足够的工作,有便利的生活设施。附近有大城市,小城镇房子方便便宜,交通便利也可以。
作为一个投资者,现在的环境是城市化进程高峰,劳动力丰富。工人赶着企业,不是企业找工人。不用我去西部投资,西部的工人会主动来东部。西部本来就不方便,我有必要去西部吗?进出口贸易,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来料加工,水运直接进来,直接出去,有必要深入内地吗?在东部,有的是工人可以挑选,对工人来说,有好多工厂可以挑选。有必要去西部的山沟找当地的农民吗?愿意来,自己到东部来。再说如果我真去西部投资建厂的话,可能找工人都是问题。我愿意建厂,技术熟练的工人还未必好找。挨个培训当地农民?我没有这样的精力。
作为劳动者,没有工作,就要换地方。许多北漂都知道北京不好,但是都赖在北京。又不喜欢北京,又不愿意走,为什么?工作机会多。我生活的地区,人口减少,就是因为海港衰落以后,工作机会少。再好的地方没有工作,不会留住人的。
你说制造业,我所知天津当年有不少服装厂,后来都下马了。规模小,起步晚,竞争不过江浙。江南也没有必要来天津扩大再生产。
经济区域就是这样,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硅谷一旦形成,附近地区再出硅谷就比较困难。一旦形成一个汇聚区,其他地方就都死掉了。
除非江南的小企业都死掉了,否则北部、西部机会不大。目前看,机会不大。
这是工作。
再看生活。
我生活的地方,50公里内只有一个医院。这个对英国人一家一车,甚至两车,不算什么,对中国人简直要命了。
不少人在农村,其实都在附近的大城市上班。
美国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估计如果没有私家车的话,小城镇会少不少。
日本的小城镇也是,铁路很方便,30分钟,就从50公里以外的郊区到了东京繁华区。这样便利的交通当然愿意住在乡下。
现在的农民家里有私家车的,还用进城打工吗?中国的铁路有那么发达吗?
农民工进城,不少都是翻山越岭,若干小时的汽车,然后倒火车。
这个是住。
欧美能够平衡,一个原因是城市化进程结束,工作充足,人力价差明显。一个是普遍富裕,私家车普及,交通发达。
这两条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
如果墨西哥人私家车的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墨西哥城不会有那么多人口。
最根本的还是富裕。富裕以后,现代化小城镇才可能实现,否则的话,不现实。
个人移动能力,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产品,地租,历史、文化渊源等等综合决定城市化形式。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水平,决定城镇化的模式,而不是反之。
人口由农村而大城市,由大城市而小城镇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城市化过程,不可能两步并一步,一下子跳过去。
江浙是特例,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很难推广。
北京就是一个黑洞,把周围地区的资源、资金、人力等统统吞噬进去了
看目录还是有内容的,点进来就del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