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对老萨对小马骂街事件过度解读的过度解读 -- 不爱吱声
忠言逆耳,听听不妨,呵呵。
专业公司能干的
因为所谓格式化只不过改写了磁道的个把字节
大部分内容还在
近一年里你写的我都有,以后没了找我就是了。
不过你要把想法都写出来哦,免得没法给你备份。
国内的复合税率太高了,贸易稍微做大点的都得走离岸公司。
说起当年老一代的上海工人的工作态度,很是让人敬重。
自从上海要做金融中心以后,对工业的注意力就放松了很多了。
尤其02年以后,发现炒房子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捷径以后,
整个社会的浮躁情绪达到了极点。
没有人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事,无论如何认真做事,都比不上房子升值的快。
全社会心态失衡。
新一代上海本地小孩,舒服日子过久了,又在浮华的环境下长成,都没有了斗志。
以各个科研院所为例,50-60年龄以上的研究员,教授,上海籍的占很大的比重。
40岁以下的,就是以所谓的“新上海人”为主打了。
解放前的"旧上海"也一样.
del
户籍,无关紧要了.
葡萄,你不是上海人,你不也在上海吗?
吸引力,也是很大的活力.
如果没有上海户籍的话,有些事情,做起来还是不方便。
上海的领导人多是来自浙江,可是感觉起来,上海和浙江的融合还是比不上上海与江苏的融合。
不管是解放前还是现在。
户籍,有点影响吧,但对真正做事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至于融合,要看地区个性。
我父母都在安徽,本人来上海多年,每次遇到说上海还是安徽的付出比别的地方多的时候总是帮对方说都有付出的话大家不要争了,本来中国都是一回事,总有发展快的慢的付出多的少的,只要中国好大家就好.
哈哈,月色MM就很有个性啊,不知道月色MM的个性在浙江是不是很有代表性啊?
不在乎户籍之类的限制,无路找路,大概是浙商的一个特点。
要是苏商的话,估计还是先打通户籍之类的限制以后,才开始找路。
记得那本书里面,分析过全国各地商人的特点,呵呵。
仅仅“一键还原”是不够的,还要装一个“乾坤大挪移”,把重要的文件备份到非启动盘啊,
像是俺这懒人,经常把文件放在桌面上,就整了这个软件,软件自动把桌面上的东东移动到了E盘之类的,呵呵。
老大,你的文章中,多次暗示“苏东”沿海一带有大开发的前景。可是这一带多是黄,淮入海的泥沙淤积区,大概不利于通航。如此的话,即使地理上离日韩较近,其优势亦无法展开。老大可否给指条明路?
另:单从区位优势来讲,上海近郊之崇明可评为最佳。该地至今尚未开发,不知老大对该地发展前景有何展望啊?
要全体百姓为这个泡沫买单.所以我总认为,房地产业是要由国家控制和特别管制的行业,要发展但要控制泡沫除非我们能找到国外资本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