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争论的技术(序) -- 加东

共:💬34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办法,中宣部和西方媒体联合洗脑

10000个中国人里,大概有9999个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腐败 + 最贫富分化 + 最环境污染 + 最道德败坏。。。的国家

家园 花催下文

还有第三个法宝没出来呢。

同时提一个问题。在第二法宝“注意逻辑”中,楼主给出了生动的例子,使大家很容易明白争论中的逻辑错误,这里的逻辑主要是演绎逻辑。

在一般的争论中,还有另一类关于归纳逻辑的错误。归纳是指:我们能不能从有限的观察中,推断出普遍适用的规律?如果可以,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可以,是什么原因?在我的理解中,现在除了数学归纳法,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归纳逻辑。

在一般的生活和科研中,我们只有有限的数据,只能进行不完全归纳,得出一个有适用范围的结论。要有一个有力的结论,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不完全归纳(我认为,很多情况下完全归纳是不可能的)。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精力和资源。

很多争论中的错误,就是将有限观察中的结论,无限推广,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而忘记了原结论的适用条件。

最后,说归纳法的一个重要缺点。如果我们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我们需要无数的观察,而现实不支持我们进行所需要的观察(比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需要的观察)。这样,我们可能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而只有一个部分正确(或只获得部分支持的)的结论。而且我们只能根据这个部分正确的结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只能等待,等待更多的观察,而不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行动。所以说,有时候理论正确的东西,可能没有用。

家园 必有报之

挖坑没填,被人捉到,汗(都怪老萨)

你说的很对,我的第二法宝只提到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因为有太多的人连“因为所以”都闹不清就在那里辩论,我看得太难受了

关于“归纳逻辑”,我准备放在第三法宝“区分程度”里。之所以迟迟没写,是因为要说的太多了,还没想好结构。相对来说,有了明确的前提和结论,推理真的是非常容易。但是,现实生活的问题,大多有数不清的前提条件,每一个的权重在不同的时候都不一样,组合在一起,可能的结果多种多样,实在不好把握。

这些天光顾着吵架了,容我再构思一下

家园 不如这两条重要

链接出处

[FLY]

一,不要和网上打架经验丰富的争论。

二,不要和2005年单挑CND的争论。我05年刚学会上网,余生也晚。

剩下的才是技术问题。 [/FLY]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