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花絮 -- Parsifa

共:💬47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比起福特来,托斯卡尼尼还要冤枉

老托的高峰在30年代,他在当时录下的贝多芬交响曲很棒。他也曾登台拜罗伊特,也是被人回忆很好的。不过这些录音大都没有重发。40-50年代RCA发行的托斯卡尼尼的贝多芬,已经不代表他的最高水平了。结果给了听众一种错觉,觉得他作为反纳粹反法西斯斗士的地位,高于他作为指挥家的地位。

另外,老托比福特晚死,临终前立体声已经出来了,不过他老人家已经指挥不动了。他听了立体声录制的Klemperer指挥的唱片,居然为自己落泪惋惜。

家园 托斯卡尼尼的我也有听过,

钢丝录音机录下来的,效果就不用想了,也许RCA什么时候发善心,把他们手里的曲目都发出来,听得多了,尤其比较常见的曲目,听了好有个比较,应该可以听出些名堂。就譬如我同时有富特文格勒、卡拉扬、贾第纳的三个版本的《贝九》,比较起来,卡拉扬倒是最没特色的了。

另,正在听中央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合唱决赛,不错不错,尤其那个《侗族大歌》,无伴奏无指挥,好像还是大五音阶的,天籁也许就是这样吧。

家园 我倒是很难接受加蒂纳的贝9

主要就是听不惯。老卡的贝9我有60年代的和70年代的CD,相对来说喜欢60年代点。老卡对于乐队的控制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历史录音,其实转制还是很重要的。这个link有对于Naxos出的Furtwangler的30年代的柴六的评价

http://www.amazon.com/Tchaikovsky-Symphony-Path%C3%A9tique-Tristan-Liebestod/dp/B0000DJEKI/ref=pd_bbs_sr_1?ie=UTF8&s=music&qid=1206014430&sr=8-1

好几个都提到了Naxos的转制技术比其他公司要好。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许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有个公司Pearl发行的,是从唱片转来的,音质要比EMI自己的那套全集好(当然也贵,而且现在已经绝版)。EMI有母带,却不如人家。

关于30年代的东西,我还要喋喋不休地推荐1935年Walter指挥的女武神的片断。Melchior和Lehmann都是后少(姑且不说无)来者的大牛,瓦尔特指挥也充满激情。我手头是EMI的片子,我知道Naxos也有。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声音基本不影响聆听。而且我听了以后,很少再听其他人的女武神。

家园 贾第纳的主要还是冲着他的考古成果去的,

算是一种不同的趣味吧,但是要指望生活在安定富足中的现代人表现出当年社会大革命的意境,实在勉为其难了。福特文格勒的成就部分地也源于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相比之下说托斯卡尼尼的冤,老人家一定也有很多的感受和艺术上的心得,但是等到录音技术能够纪录这些的时候,老人家已经干不动了。指挥大概是乐队里最体力活的一个了。

家园 关于加蒂纳的考古成果

我听过他搞的《里昂诺拉》,还是不错的。可以听听贝多芬写这部歌剧的原来面目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的《费德里奥》,贝多芬把剧情简化了,提纯到道德剧。而《里奥诺拉》的情节略微复杂,里面有一段女声二重唱,是马切琳娜和里奥诺拉的,马切琳娜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憧憬,而里奥诺拉则为了不得不欺骗对方而痛苦。在《费德里奥》这段美妙的咏叹调被删掉了。

家园 在豆瓣发现了这个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56441/

家园 最近买了福特温格勒1954年卢塞恩音乐节的贝多芬第9交响曲

在1954年8月瑞士卢塞恩,福特温格勒最后一次指挥了贝多芬第9交响曲,这次是和英国的爱乐乐团合作。11月30日,大师就去世了。由于二战,战后审判,耳疾的折磨,大师最后的日子里求生的欲望已经少于求死的愿望。这次演出速度很慢,非常宁静平和,仿佛是福特温格勒给自己的挽歌。

这个演出Music&Arts和Tahra都出过录音。Tahra的录音据说转制最好,曾经得过留声机历史录音奖。我买的是Music&Arts的。

福特温格勒有大约10个贝多芬第9的录音存世。全部是现场录音。而世人最为称道的是1942年3月版,1951年拜罗伊特版,和1954年卢塞恩版。1942年版诞生在战时,非常猛烈和狂乱。1954年则完全没有火气了。三版各有长短。比如阿杜安的《福特温格勒的指挥艺术》就最为推崇1951年拜罗伊特版,但是也有不同意见。比如古典音乐论坛上的大牛ID CATS这里对拜罗伊特版的评价。

http://www.classical.net.cn/forum/forumview.asp?forumid=1&id=13102

家园 《贝九》的伟大在于第四乐章对人声的运用

如果纯粹以思想性而言,《贝九》本来就弱于《三》《五》《七》,甚至不见得比得上《六》;就器乐部分来说也不能算顶尖的作品。因此CATS这样的看法未免吹毛求疵了点。当然,最后的这个“英国爱乐/卢塞恩”版我没有听过,福特能把《贝九》弄得像“给自己的挽歌”,实在匪夷所思。个人感觉《贝六》应该可以处理到成“挽歌”的样子的。

听古典音乐,要么趁没孩子的时候,小孩十岁以前,尤其小男孩,几乎不可能让你有坐下来安静听的机会。唯一一次我的小驴能安静下来听完一个完整的乐段,是放巴赫的《B小调弥撒》,阿门,伟大的巴赫!

家园 我觉得CATS的评论有点太专业

我也只能看看热闹而已。不过他对福特的版本倒是研究很多。他在那个网站上对我来说,我觉得42年的太猛,54年的太慢,51年倒是个不错的折中。当然我最喜欢他的东西还是那个1944年的英雄。

我没有老婆没有孩子,还有时间听《帕西法尔》,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家园 那个两德合并后指挥几大乐团共演指环的是谁?还受了诅咒?
家园 听瓦格纳的东西太费神,

一部《指环》听下来,一个星期的时间不用说,前面最好有一个星期放松精神,后面至少半个月精神恍惚。不过《名歌手》和《荷兰人》还是很不错的,相比于《指环》,简直不像瓦格纳的作品。

大学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曲谱,用Walkman放磁带(卡口带),对照着听,感受对位法的精妙,几乎就要因此而信上帝了。

家园 我还是最喜欢罗恩格林

唐豪瑟也不错,情节比罗恩格林更加感人。

但是《罗恩格林》可能因为我在巴黎看过现场演出,代表一段美好的回忆吧。

《指环》我没有连续听过。听得最多是《女武神》和《黄昏》最后一张。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是瓦格纳最革命的一部,但是我很难欣赏下去。如果把里面的人声作为一件乐器,更好理解点。

《纽伦堡名歌手》虽然不错,但是值得回味的地方不多。后期的作品我更加喜欢《帕西法尔》。

家园 两德合并后,没有听说过几大乐团合演《指环》

倒是Leonard Berstein和几个大乐团指挥了贝多芬第9交响曲,用《自由颂》替换了《欢乐颂》。属于赶场子的演出。我没有听过。

家园 突发奇想,

把《指环》、《帕西法尔》、《罗恩格林》等剧改编成魔幻电影,应该比那个改得面目全非的《指环王》要好得多吧。只怕好莱坞的编剧没几个看过这些老东西了。

家园 最近Decca/Philips出了一个拜罗伊特的瓦格纳著名歌剧的

http://www.deccaclassics.com/newsandnewreleases/may2008/4780279.htm

大多数录音于60年代,其中伯姆的那套指环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伯姆在里面还有一套《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也是非常优秀。萨瓦立施指挥的早期的几部剧,《荷兰人》《唐豪瑟》《罗恩格林》也受过好评。不过里面《纽伦堡名歌手》的演员和指挥都不算有名,吃不准。

另外,这套东西价钱很便宜,在amazon.com只要60多美元,33张CD,也算很合算了。没有歌词,但是可以网上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