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颜子: 做博物馆的标本,还是做新世纪的主人。(全文完) -- 厚积薄发

共:💬81 🌺40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礼失而求诸野。”“诸”就是“之于”,再加个“于”就多了,呵
家园 【原创】续二:解决新时代的挑战是把厚书读薄的切入点。(已修订)

在前面的帖子里,我提到我从专业学习中体会到,好的观点可以统摄知识,帮助我们“把厚书读薄”。由此受到启发,想找到一个切入点,用来帮助我“多,快,好,省”地吸收中华文化精髓。这个切入点如何定位,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点想法。

首先,我觉得中华文化中有的东西在历经千年之后,仍然能够帮助现代人解决实际问题。我先谈谈所谓的“全局性”思考方式(holistic thinking)。

现在次贷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河里有很多文章介绍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有资格多说技术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不由得关心,“他们的模型出什么问题了?”西西河里关于这方面的帖子很多,我自己最喜欢的是这一篇:dfindy: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科普版尝试

根据我的理解,这个次贷证券的模型有个基本假设:通过把一群人的风险分摊,可以降低风险。这个用dfindy河友的话来说,就是

那就是以房子本身为抵押, 把众多单个房贷混在一起放到大锅里煮, 再一勺勺捞出来卖给债券投资基金, 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票据”. 单个房子也许风险大, 但在极低利息的大环境下, 房贷作为一个整体风险大大降低, "芝麻开门"的秘诀找到了!

比方说,都是次贷,沈阳的老张和合肥的老王同时破产的可能性应该是他们各自破产的可能性的乘积--概率论中的独立性!通过放到一个大锅里煮,风险就被分摊了。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在现实中,次贷公司为了利润会主动唆使别人贷款,甚至篡改贷款人收入情况。老张和老王的确互不认识,但是他们都是低收入,都是被次贷公司用同样的方法唆使来的。独立性不再成立!

在金融建模中,你必须考虑模型的假设条件有多么强健(robust),在何种市场因素下会崩溃。在dfindy的解释中,可以看到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金融公司的贪婪行为导致了客户的高度相关性。这样无论模型里面的数学多么精密严格,假设条件不成立就使得一切推导都不在适用于现实世界了。我虽然对模型的具体设置不清楚,但仅就这一点,就可以初步判断有问题。(关于人性的贪婪是如何破坏无关性假设的,可以参看彭博社的长篇系列报道:浮士德的交易,第二篇,“和魔鬼交易”。)

从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全局性”思考方式的重要性,或者说“大局观”的重要性。我自己回想这种思考方式是如何来的,觉得有两个来源:第一是读《三国演义》,尤其是看谋士们对局势的分析,将领们对战争的准备,以及作者从第三者的角度对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的解释。真正的战斗反而一带而过。第二就是共产党孜孜不倦灌输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了。后一条我就先不在这个帖子里谈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的家庭在我成长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给我讲如何适应社会,讲有可能的人心险恶,人性黑暗。大家都说共产党洗脑。我的确在成长的时候被洗脑了,但现在回头看,都是被用光明的东西在洗。直到现在,土共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这种做法(【原创】同人于野:猪年的奶妈主义)。

这种成长环境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对世事的不谙,在读博士选导师的时候吃了大亏(和木道人:写给学弟学妹们)。当时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导师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我“很傻很天真”也罢,说我“too naive too simple”也罢,俺就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等到毕业以后读《红楼梦》,才发现俺导师到底在说什麽,他的动机是什麽,我如何才能通过当时的语境,他的表情,语气判断出他的真实意图。和《红楼梦》里在封建大家庭中间周旋所需要的微妙(subtlety)相比,俺老板真是太嫩了。

说了这么多,终于图穷匕现了。继承发扬中华文化,对于我来说是个大题目,也是一个小题目。小人物当然是谈小题目。我对“继承”的切入点就是,“救亡图存”:要解决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

--《孙子兵法》是个万金油,啥都可以用来对付一下,吸收。

--《韩非子》直指人心,洞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弱点,相当于“辩证法,社会学,法学,人生实践101”,吸收。

-- 老子讲,“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民间还有“大奸若忠”的说法。史书上有不少例证,现实生活中我也见过“大奸若忠”的人。老子的辩证法不错,可以拿来一用。至于他的一些无为的想法,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合适,舍去。

--《论语》,老孔说“父母在,不远游”,在这个时代是胡说八道。现在中国人多资源少,不远游,谁来养活全家上下。今天给我理发的沈阳姑娘出国八年半,她哥哥也在底特律打工,现在身份还不合法,不能接父母来,也只好忍着。无他,要活命。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不听。

-- 《论语》还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这是和俺的经验相符的,顺便可以用来挑选信得过的事业搭档,留着。

--《大红灯笼高高挂》,老谋子忽悠老外骗奖的,不看。

-- 小脚,娶妾,封建糟粕,扔了。

-- 唐诗宋词陶冶情操,激发民族豪情,可以留着。但是对于在世界上竞争,主要是起到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间接作用,我们不可沉迷于其中。

--《史记》,《资治通鉴》都是好书,不过暂时先用不上,放一边,等到做到CEO以后再来琢磨。

一句话,大刀阔斧,为我所用者,拿来;不能用来解决问题的,先搁一边。打工仔要有打工仔的态度,没到阔佬的地步,就别学法国人的拽样。风花雪月不是救亡图存的人玩得起的。

至于说到如何宏扬中华文化,这其实是一个老大文化如何创新,适应新环境的问题。需要慎重下笔。

喝水,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还续啊。等不了了,花完先去睡了。
家园 有一点同感

我初中高中时候的中文语法,是比较着初中学到的英文语法搞清楚的。

家园 一点小错误

老孔讲“大奸若忠,大智若愚”

这个是老子的东西,不是孔子的,呵呵

家园 传统文化,所谓厚积薄发嘛

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许可以另辟蹊径,而非钻在故纸堆里背死书,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切入点的话。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取舍?如何象颜子说的那样,在把中华文化的某些东西以文物的形式保留在博物馆里的同时,“以新的面貌,作为一个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主流文明?”

只要有一个切入点,钻进去,挖坑,就会感到自己知识不够用了,自然而然的就去学补充基础了。

我现在就在做补基础的事情。看红楼梦。

家园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家庭为价值核心

我对历史比较熟悉,对中华的古今历史事件很了解。

但对中华文化了解不多。国学底子太差。

只能感觉中华主要就是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家庭为价值核心。

不过在现代有些情况变了,需要适应,比如家庭的小型化,

家族关系的弱化。

至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这个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

差别,东方喜欢专研战略西方喜欢专研战术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而西方人的

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大概是东亚和希腊初始时期

领土广阔与狭窄大,大陆农业需要统一性和海岛商业的分散

性有关。

家园 多谢,已改过。
家园 del

没事儿,想当然地看错了,害羞一下

家园 说说土鳖的功劳

PBS问,英国的孩子如今还有几个读ShakesSpear的,其实问到中心了。

受太多传统教育的反而太多文化包袱,没有活力。

象你们这样没有太多包袱的,反而可以从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走出新的道路。

要说To be Continue这个词对华人世界也不算新的东西了,土鳖为何如今才出世?

通俗化的活力。

del
家园 robust就是强健的意思,从上下文来看,就应该

放在那里啊?还是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家园 【原创】续三:向罗马进军。(已修订)

我已经错过了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时机,现在正在为生存而奋斗,风花雪月是顾不上了。但是我并不太在意。做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学习前人的知识,除了在读书阶段的系统训练,很多都是在工作中有了需要才会去接触的。同样的,从“求生存发展”这个切入点着手,我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秉承拿来主义的宗旨,并不是先读了圣贤书,然后再去搞人生实践的。

我这个年龄阶段的河友可能时不时的有这种体会:自己从生活工作中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有了一些感悟,可能后来会从书里面读到类似的话,例如论语。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会是,老祖宗有很多东西想得很透。这些想得很透的东西很多和“人性”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两条沾边,从而在历经千年之后,仍然有生命力:无论科技发展多么日新月异,人性当中的很多东西是相对稳定的,人和人之间打交道的很多经验在今天还是适用的。论语的很多话,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对自己一生工作学习的总结。

但是否不读论语我们就不能工作学习生活了?不是的,我的态度是,“啊,原来古人也有类似的体会呀,看来我的想法得到验证了。很好很强大,继续前进。同时记得这是一部好古书,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没空就算了。”

到现在为止,可能大家通篇看到的都是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实用主义态度。没错,这是我现在的态度: 不实用,就没法生存;不解决发展的问题,就等着进历史博物馆,成为其他民族把玩的玩物,成为被其他民族观赏的动物园。我很看重中国文化里对谋略的研究,对问题全局性的思考方式,对人心的剖析,对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应对,因为他们能够帮助我的生存发展。诗词歌赋,只是我在闲暇之余,用来把玩的东西。这并非是我看轻这些“软”的东西,相反,我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操,从而影响你一生最终的成就。例如古语说,“诗教,温柔敦厚也”,大家可以去看看aokrayd的文章,【原创】穆穆清风至--聊聊古诗,看看诗歌是否可以陶冶情操。但是这种情操品性上的东西要转化成现实中改变自己命运,影响社会的东西,中间有个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这就好比你对科学上的大方向看得很透,在哲学的方法论和思想观上领悟很深,可是如果不能在五六年之内发出足够数量的文章,对不起,这个教职不能给你。丘成桐可以侃侃而谈哲学对他科研的正面影响,是以他在偏微分方程上的强大技术实力做支撑的(参见他和孙理查合著的《微分几何》)。

所以中华文化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生存下来,中华民族首先要生存下来。这不是作为连自己母语都讲不好的所谓“国际人”,而是作为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质的文化,有蓬勃的生命力, 解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的优秀民族生存下来。现在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经济上的效率,社会的分配制度,政治上的组织和管理。这些都是当大尺度(large scale)出现时带来的必然结果。说穿了,中国的发展就是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想要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想要有精神上的自由发展,想要对社会的组织管理进行参与。这就是最大的人权!这伴随而来的管理难度和挑战,就好比军事活动上从少数人参加的贵族战争过渡到全民动员的总体战争所带来的挑战。对照东周列国的历史,现在我们也许正在从春秋过渡到战国。哪一个国家能够像秦国那样首先找到动员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手段和制度,打一场全民战争,哪一个国家和它的主体民族就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我们当代的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在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探索。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在做什麽?

我们在创造历史!(We are making history!)

让对过去的辉煌恋恋不舍的欧洲见鬼去吧,让中华文化中不适应新的挑战的东西进博物馆去吧。

罗马,我们中华野蛮人来了!

————————————————————————————

喝水,待续。中场休息,学习制度创新的典范,老马丁的雄文,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

通宝推:西行的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GCSE coursework

The Tempset, Hamlet, Macbeth, 和我们的古文课差不多。当然不可能是全集。上学的孩子应该知道。英国的入学率,手头没有数据,想来不会比我们差。

家园 读兄此文,不禁心生喜悦

若手边有酒,当浮一大白。

壮哉!

家园 程颐在总结他哥程颢成就的时候说

明道先生“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几十年,反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陆放翁对自己的儿子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古代的牛人也不都是提倡先入为主得去做博物馆的标本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很正常。但是或早活晚,华夏子孙多半还是会去用心倾听古圣贤的声音,这个定时器是埋藏在基因里的,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