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与政委商榷格子组未来计划暨简单总结 -- gtssp

共:💬85 🌺1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开了个总结经验的好头!

希望下一篇更精彩!

家园 这个。。。

而政委说的第三点,就是我在开头说的“巴菲特和欧奈尔共同掌管伯克希尔”。

不妨试试拿总额的比如70%买价值股,30%买成长股,由不同的人管理,不会打架,也是某种程度的diversification.

家园 【原创】续-我对实盘的总结二

挖坑是不好滴,现在填坑。铁匠不玩萨鲶的上中下补外一篇的,一般都是续一,二,三,四...n的,n等于几,往往铁匠自己也不知道。

接着说一个和长期持有中信相关的话题,就是应该集中持有还是分散持有。

实盘之初是相对分散持有的,最早的包铝鞍钢,最多的时候是包铝中信太钢三只股票,到后来全仓中信,现在是中信成大。可以看出是从相对分散到集中。(中信和成大是同行业的,算不上分散持股)

分散持有和集中持股孰利孰弊,从实盘的实践来看,还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实盘前期取得超额利润得之于超配包铝,后期浮盈大幅下降,也缘于全仓中信。

从铁匠目前的认识和自身实践的结果来看,铁匠不太赞成全仓一个股票,配置同行业的两个股票和全仓一个股票区别也不大。这样会失去操作的弹性。前两天在讨论风控的时候,一般想到的都是股票和现金的比例配置,其实换仓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如果持有不同行业的两个甚至以上的股票,同时下跌自然没办法,如果一个跌一个涨,那么就有换股加仓的空间。象实盘这样的,全仓一个股票,跌的时候因为没有现金,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而如果配置的是同行业股票,那大多数时候是齐涨共跌的,操作就没有灵活性了。

不过这个说来容易,实践中如何配置,孰轻孰重,换仓的时机和标准,都是很难把握的,又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也许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所以铁匠在这里就先不予展开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喜欢看河友提了个问题,

格子组研究选股和买入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但研究卖出花的时间少,不知是不是个问题.

价值投资什么时候是价值实现该对现的时候?这一点是否该好好研究一下.

这是个好问题,股谚有云: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实盘在这方面的问题一目了然,包铝卖早了,中信卖晚了。

这里还得老生常谈一下长期持股的问题。简单的用巴菲特长期持有的那几家或者刘元生长期持有的万科来赞成长期持有,或者用长虹/深宝安的例子来证明长期持股不可行,都有简单僵化之嫌。机械的去理解这些事例,都会引人入误区。

巴菲特长期持有的或者愿意持有的也就几家公司,其他的也都是低了买,高了卖的干活,这个铁匠前不久用中石油举过例子。刘元生持有万科是个特例,一方面确实证明了长期持有一家持续发展的好公司的股票是有可能活得超额收益的,但另一方面,刘元生持有的限售法人股不能随意抛出是这笔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换个条件就可能完全两样了。

而用长虹之类的例子来证明长期持股不可行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长虹或深宝安都是基本面变化导致业绩下降,引起股价下跌,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基本面发生负面变化是必须卖出的。

应该承认,在目前的A股市场上还没有可以不论牛熊,不论宏观经济形势都值得坚定持有的公司,至少铁匠目前没找到。即使有,是否真的有必要付诸实施恐怕也是值得打个问号的。巴菲特老爷子自己也说了,

仅仅固守一种特定的投资类型或投资风格,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常的利润。

这一点经常被那些巴菲特的忽悠者们所有意无意的忽略。

而铁匠前面说过,在牛市中,长期持有是获得高收益的好办法。既然是长期持有而不是永久持有,而且这里的长期持有一般不超过一个完整的牛市,而不是跨越牛熊周期(如果跨越牛熊周期的持有依然获利的话,也许真的就可以一直持有下去了)。那么,的确是存在什么时候落袋为安的问题的。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牛市中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会被高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泡沫,当然牛市的终结,也就是泡沫的彻底破裂。

那么,能否享受泡沫,在多大程度上享受泡沫。这就是前面说的卖出时机的问题。

实盘的实践中,包铝没有享受到泡沫,中信倒是享受到了,可惜错过了卖出时机,结果泡沫破裂,盈利也下降了。

可见这是个非常难以把握的问题,即使强如老拙也难免犯错。

按铁匠目前还不太成熟的思考,大致是以牛市中的行业合理估值水平为基准,超过30%以内为合理的泡沫,可以大胆享受。超过50%以内的部分是谨慎参与的部分,可以考虑逐步减仓。超过50%,就进入危险区了,应大幅减持。

以中信为例,如果以20倍市盈率为合理估值,以07年业绩为3.6元计算,那么90元以下的中信还可以持有,高于90就需要步步小心了,100多的中信是绝对需要减持的。

其实这里铁匠不只是在总结实盘的经验,更多的是在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铁匠在去年八九月份虽然有减仓的行为,可是不够坚决,现在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思路。

或者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A股市场尤其是上海市场,长期以来估值顶底就是平均60倍市盈率到20倍市盈率,那么当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超过50倍接近60倍的时候,也就是可以考虑减持甚至暂时离场的时候了。

最后再从实盘得失的角度谈一下价值和趋势的问题。

无庸讳言,实盘没有在高位减持中信的失误缘于看错了趋势。铁匠之前说过,价值投资不是绝对不看趋势的,趋势投资也是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

往大了说,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林奇就是价值+趋势的顶尖高手,所以他的收益率其实是超过巴菲特的。而巴菲特呢,在他给股东的信中,专门阐述了套利交易,呵呵!恕我直言,给铁匠的直感,更接近炒题材。

而在河里,象老拙,在跋涉这样的高手都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

这里说句冒犯人的话,一些技术派爱好者,完全不做基本面分析,或者自承看不懂基本面,这样的投资方式铁匠个人认为是有缺陷的。

同理,一些自认是价值投资的朋友,回避对技术分析的了解,也是有问题的。

这是题外话,回到实盘总结。

实盘当时的情况是,以当时的估值标准,中信不高估。那么就只能从技术面去分析,结果技术面制造了个“有柄的杯子”的假象。又多多少少忽略了大盘趋势,事实上大盘当时也是个反弹的假象。所以这个失误就是这样产生的。

现在回头看来(很事后诸葛亮),问题的核心还是估值方面出了问题,这个我前面重点阐述过了。技术分析方面,难免出错。也许技术高手会嘲笑这是技术没学到家,但事实上,很多日后在k线图上看的清清楚楚的问题,在当时能准确看明白的人实在不多,如果要每次都看准,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铁匠也曾经很相信技术分析,也见过一些能相当准确预测点位的高手。让铁匠深切认识到技术分析缺陷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在去年四五月份,东博有个技术高手,准确的通过技术分析预见了530的大跌,之后也预见到了620的调整。但是,和紫霞一样,他猜中了开头,没有猜对结尾。他预见大盘会调整到11月,低点2900。结果事实证明了他的错误,只能闭关了事。

类似这样的事例告诉铁匠,技术分析也只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而不能成为决定性的依据。尤其是对长期投资而言,技术分析很难准确的分析长期趋势(所以技术派往往是做短线的),所以对长期趋势的分析,还是要通过市场/行业/公司的估值水平着手。

比如中信,行业景气度就是大盘景气度,那么当大盘的估值水平已经很高了,景气度到了顶点,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几乎没有,那么只能选择往下了。即使这时中信本身不高估,那么随着行业景气度的下降,估值水平的下降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所以,无论是对实盘,还是对河友的个人投资,只要是践行价值投资,那么就应该牢牢抓住估值为核心,重点关注长期趋势,技术分析为辅的投资方法,才能真正长期立足于证券市场。

先到这里,总结完毕。

关键词(Tags): #实盘总结
家园 不错。顶一下
家园 送花,总结得真好,我来续续貂

核心的问题就是

1,价值投资是什么?

A.认识企业核心价值:创利能力

B.估值

这两点把握不好就不能赚到丰厚的利润

2.技术分析的盲点和优势

A.盲点:无法持股

B.优势:对市场反映灵敏

本次实盘失误之处就是对这两种获利方式的理解和运用都欠火候.如铁匠兄所言:"两手都要硬的"

家园 上花
家园 回花谢!总结的很好

窃以为关于价值投资的第二点应修改为安全边际。因为估值是非常主观的一样东西,会随着市场的预期和情绪而不断变化,所以就体现了安全边际的重要性。

有把价值投资说成买便宜货的,某种程度上也对,价值投资者的目标就是要以大幅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绩优成长的好公司。

家园 好文
家园 谢谢,关于第二点,我的意思是

第二点没说清楚,不好意思.

我是想说投资者对股票实际值多少进行估值,这一点有主观因素在里面,这个估值和市场估值也就是股价应该有所区别,当市场给的价低于估值时,低得越多安全边际就越大,买入就越安全,格子组对成大的买入就是一个估值不当的例子,说句题外话我自己买成大的成本是40元,买的时候还觉得高估了,安全边际小(当时股价怎么也回不到35元以下),因为成大的利润是靠持有广发的股份是纸上富贵要打折扣的,买的时候是去年上半年,当时自己估计成大年内值60元(考虑到了广发年内上市的因素),所以当市场给出66元以上的价时应该抛掉,因为超出自身价值太多了.

安全边际是针对买入持有而言,用以对抗市场风险,估值的涵盖面要广些.

有一句话"模糊的对要好过精确的错"应该讲的是估值吧.

不知这么说清不清楚,欢迎讨论.

补充:当时对成大的估值是这样的

成大一股含有一股多一点广发,就算一股吧,广发股本25亿(上市),中信30亿股本,所以广发上市后怎么也有50元,假设2007年内上市,成大将广发按50元抛出成大至少就是50元,再加上自身的主业,10元应该没问题,所以年内60元是一定值的.

家园 关于持仓比例,头寸控制,我看过一本好书

《漫谈投资组合的几何增值理论》作者:鲁晨光

其中有一章:怎样根据盈亏的幅度和概率定头寸

很有益

http://survivor99.com/lcg/mantan.htm

家园 鲜花,一定学习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回花,请看后交流一下心得哦^_^
家园 收作业啊!哈哈
家园 交作业了!……抄一些,呵呵

土经验找到理论根据了!这是我的文章

http://www.talkcc.net/article/1443480

下面是小抄

怎样战胜小神仙

--漫谈投资组合的几何增值理论(6)

 

赌博和投资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首先,两者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其次,同样的投资工具,比如期货,你可以按照投资的方式来做,也可以按照赌博的方式来做——不做任何分析,孤注一掷;同样的赌博工具,比如赌马,你可以象通常人们所做的那样去碰运气,也可以象投资高科技产业那样去投资——基于细致的分析按恰当的比例下注。

但是赌博和投资也有显然不同的地方:投资要求期望收益一定大于 0,而赌博不要求.。比如通常人们买彩票、赌马、赌大小… 的期望收益就小于0。支撑投资的是关于未来收益的分析和预测,而支撑赌博的是侥幸获胜心理。投资要求回避风险,而赌博是找风险。一种投资工具可能使每个投资者获益,而赌博工具不可能。

投资也是一种博弈——对手是“市场先生”。但是评价投资和评价通常的博弈比如下围棋不同。下围棋赢一目空和赢一百目空是等价的,而投资赚钱是越多越好。由于评价标准不同,策略也不同。

对于赌大小或赌红黑那样的赌博,很多人推荐这样一种策略:首先下一元(或 1%),如果输了,赌注加倍;如果赢了,从头开始再下一元。理由是只要有一次赢了,你就可以扳回前面的全部损失,反过来成为赢家——赢一元;有人还认为它是一种不错的期货投资策略。但是从几何增值理论看,这是一种糟透了的策略。因为这样做虽然胜率很高,但是赢时赢得少,输时输得多——可能倾家荡产,期望收益为0不变,而风险无限大。不过,这种策略对于下围棋等博弈倒是很合适,因为下围棋重要的是输赢,而不在于输赢多少目。围棋手在实空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扩大战争或放出胜负手就是采用这一策略。

电影《生死赌门》上面有个小神仙,特别善于心理战。赌博方式是猜宝,那里的宝是两个分别涂有红黑二色的圆块块。小神仙在密室里把其中之一放在宝盒中,然后让人拿出宝盒供大家下注,下中颜色者赢,否则输。猜家总是根据前面的颜色预测后面的颜色,如果出宝者出的颜色顺序和猜家预测的不同,猜家就会输。有一次小神仙一连出十几个黑,令众多赌徒大跌眼镜。后来赌场老板为鼓励其他赌博高手向小神仙挑战,给予优惠赔率:挑战者输了一赔一,赢了一赔五。结果小神仙还是一再赢了。

现实中可能有这样赢钱的赌坊吗?我说可能。假设每赌三次小神仙赢两次,赌徒每次拿出自己的一半资金下注,那么赌徒的几何平均产出比是 [0.52×3.5]1/3<1, 重复赌下去,赌徒必输无疑。很多赌徒没有足够的耐心,输到一定程度就孤注一掷,那样亏光更快。

怎样战胜小神仙呢?首先要有恰当的比例。假设嬴亏概率分别是1/3和2/3,幅度是-1 和5,根据熵理论得出的最优投资比例是:

q*= -(P1r1+P2r2)/(r1r2)=- [(2/3)×(-1)+(1/3)×5]/(-1×5)=0.2

即每次拿出你的 20%资金下注,多次重复,必能取胜。

另外,你可以通过掷硬币确定下哪一种颜色,由此避免心理战。小神仙再聪明也难猜中掷硬币结果,那样你的胜率当接近 1/2。

如果你没有太好的运气,赌场老板不是一赔五,而是一赔二,即使你通过掷硬币避免心理战的不利,你也要注意控制下注比例( 25%最优,超过50%就会输钱)。

由前面分析可以看出,赌场老板赢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赌者没有足够的耐心,或赌注下限太高,使得赌友很容易输光自己的资金,失去扳本的机会;而赌场老板的“战斗寿命”要长得多,因为资金实力更大,也因为面对不同的赌友老板分散了投资,因而不容易输光。另外,许多赌博方式都有庄家占先的特例,比如掷 3只骰子赌大小,只要庄家掷出三个“1”或三个一样,则不管下注者掷出什么,庄家通吃,这使得庄家的期望收益大于0,而下注者的期望收益小于0。从统计的角度看,赌得越久,庄家胜率越大。

有部美国电影叫《赌场风云》,其中讲道,如果游客嬴了大钱,老板就会想方设法缠住他再赌,使用的办法小到让妓女去挽留,大到让飞机晚点。没有耐心的赢家往往很快会变为输家。

上面讲的还是比较规范的赌场,有的赌场在赌具上搞鬼,或者使用暴力挽回损失,那么赌徒就更没有赢钱的希望。想通过赌博赚钱往往是“出去减羊毛,自己的脑瓜被剃成瓢”。但是由于人的冒险本性和总希望有意外惊喜的本性,使得赌博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注意,赌注小点再小点,不然娱乐就会变成痛苦。

股民跟庄和赌徒企图战胜小神仙类似。如果预计的盈利幅度不是远大于亏损幅度,则最好避而远之; 即使盈利可能性和幅度较大,也应以恰当的比例下注。

家园 都是我老师

你是基金经理吧。写得太专业了。可以当手册用。顶你个肺。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