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索沃的独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唵啊吽

共:💬161 🌺1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明无所谓高低贵贱,生存下来才是硬道理。

文明的冲突的结果是残酷的,往往标志着弱势文明的消亡。我们向其他文明借鉴很多东西正说明了我们文明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正说明了我们文明的优越性。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冲突才刚刚开始,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分出胜负。

家园 什么是文明?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以上引自维基百科。

所以说,你可以认为我们技术水平,科学知识的发展不如西方,而不能说我们的文明如何如何。

家园 小孩多对成长有好处。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是个小社会,以后步入社会就是个大家庭。

如今国内大学生问题多就是因为独生子女步入社会问题多。

家园 看了一下地图,

这才搞清楚一些地理概念。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

Montenegro 地理位置夹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科索沃中间,他的中文名字是什么?他好像是斯拉夫人口占多,因该不是伊斯兰教国家。那么他98年的立场是什么,以后3面都是伊斯兰教还怎么过?

另外,希腊的位置很微妙,不知道他们政府态度如何。

家园 Montenegro中文翻成黑山

Monte是山,negro是黑。前南解体时,最后剩两个共和国在一起,就是塞尔维亚和黑山,被称为塞黑共和国。2006年五月黑山独立,称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人口43%是黑山人,32%是塞尔维亚人,8%是波斯尼亚人,5%是阿尔巴尼亚人,还有12%是其它种族。黑山人是斯拉夫人一支。

家园 不错,成分很复杂,可以继续分下去

这就是俄罗斯那个著名的小玩具,叫什么来着,外面一个娃,娃里面还有好多娃

家园 这次拉萨事件,有人说TG煽动民族主义(nationalism)

其实那些煽动藏独的才是煽动民族主义。

家园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先帝已经讲的很透彻了

家园 这话估计不对...

现在的形式是,没人想让你完蛋,就是不想让你舒服而已.

家园 经济地位也低啊

尤其是老华人

家园 美国移民政策至今依然是歧视华裔的

2008年3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四月签证排期表。此表决定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类别的签证数量分布。令我们惊讶的是,在这个排期表里,美国国务院授予印度EB2申请者大量的签证数,将其排期截止日期从“不开放”调整到2003年12月1日。但与此同时,中国EB2申请者的排期截止日期没有任何变化。长久以来中国和印度两国的EB类移民签证申请者一直承受着因签证数的积压导致四到十年才能取得绿卡的痛苦,本次国务院有利于其中一方的偏袒举措加重了中国合法移民者等待签证的煎熬,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合法移民者的签证申请道路更为漫长艰辛。

摘自:合法移民协会

家园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看来还是华人太老实

家园 【原创】和您一篇,2月份写的,可能有点过时了

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欧盟此前所做的外交斡旋以失败告终,科索沃问题在未得到联合国背书的情况下轰然落地。此时此刻,与科索沃街头挥舞旗帜的阿族人不同,布鲁塞尔的官僚们一定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什么发生,也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北约部队架起的铁丝网就是他们心态的最好写照。

科索沃的事态也许会日益扩大,也许会就此平息。但不能不说,欧盟在此问题上的作为是一个危险的开端,其背后所反映的精神实质让人想起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当年在慕尼黑,英法绥靖的是不断膨胀的德国法西斯势力,而今日,欧盟绥靖的是极端的民族分离势力。尽管时代背景不同,势力强弱不同,但人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精神软弱、自以为是、自私自利而又手足无措的欧洲。

对于纵容科索沃独立的危害,舆论界已经有过无数评论。如果说1999年欧洲策动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还有铲除南联盟这个威权主义政权堡垒,消除巴尔干动乱根源的意图的话,在此后的近10年里对科分离势力的膨胀鼓励甚至怂恿则毫无地缘政治上的积极意义。默认科索沃独立,则肯定了通过暴力改变民族分布的合法性,开启了以武力肢解主权国家的先河。科索沃能够独立的直接根源是南联盟在1999的战败,而此后强人米洛舍维奇的下台、塞尔维亚对西方的归顺都不能换回维持对科索沃主权,那么欧洲在处理此问题上的精神状态已经直接倒退到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时代,对战败者生杀予夺会酿成何种后果,历史早已揭示清楚。对于其他那些面临同样民族分裂危险的国家来说,避免南联盟命运的唯一机会就是不要在战争中失败,就是要富国强兵,就是要更加强硬!而这就是近年来普京治下俄罗斯的政策走向。

欧盟已经发展为27国,从北海到芬兰湾,从北极圈到地中海的欧洲从未像今日这样联系紧密。欧盟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其军事力量总合仅次于美国。欧洲虚弱吗?不,但欧洲依然整日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欧盟官员嘴里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欧盟无法承受”。欧盟无法承受贸易逆差,欧盟无法承受非法移民,欧盟无法承受边界动乱,欧盟无法承受族群冲突。额地个神,欧盟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经济,拥有最先进的边防检查机制,拥有最发达的社会福利体系,如果欧盟都不能承受,那布鲁塞尔的老爷们凭什么让世界上其他乱得多、穷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承受这个、承受那个。

对于科索沃问题,欧盟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受气包加受害者的嘴脸,一面赌咒发誓说科索沃是欧盟的问题,欧盟管定了!另一见面愁眉苦脸地四处央告,如果不让科索沃独立,阿塞两族人一定会打起来,巴尔干一定会乱起来,欧盟一定会受到冲击,欧盟受不了啊!欧盟受不了啊!于是,防止麻烦的办法就是赶紧让它独立,反正塞尔维亚人已经被打趴下了,反正俄罗斯后台也不硬了,科索沃独立了,事情就解决了,我们欧洲人又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同时在什么气候变化问题上唱唱高调,过过干瘾了。当然,欧洲人自己不会承认自己这么窝囊,他们有自己的武器,那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欧元,还有一飞机一飞机正往科索沃紧急运输的各色民事官员和武装警察部队,如果运气好,他们会在科索沃建立新的欧洲式的王道乐土,如果运气差,他们大不了屁滚尿流地往回跑,就像当年在加沙边界检查站面对巴勒斯坦暴民一样。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今日的欧盟力量也许在历史上是最强的时期,但心理却依然脆弱,就如同一战以后的形势。当时的欧洲被一战吓破了胆,张伯伦、达拉第之流绝非孤立的少数,绥靖政策更是深刻迎合了民众的心理。当前的欧洲也许仍然沉浸在冷战的阴影里无法自拔,或者日益被全球化的浪潮拍得晕头转向,失业、衰退、老龄化、街区里的种族冲突等等牢牢占据了欧洲人的思想,至于地缘政治、国际格局、主权国家的自尊、民族历史的渊源等说教统统变得太过抽象而不堪入耳。欧洲人的思想正变得日益简单,他们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减少痛苦,减少麻烦而奔忙,而不愿意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变得坚忍。

对这种现象推波助澜的是欧盟的政治正日益被两种人所垄断。他们都盘踞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第一种人是占据着查理曼大楼和贝尔莱蒙大楼各间办公室的欧委会官员,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案头的那点事情,斤斤计较而唯利是图,挥霍欧盟的权威和财富,一个主管摩尔多瓦的官员就敢对摩的政府首脑指手画脚。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增强,欧委会的权力日益扩大,官僚正在取代政治家掌握欧盟政策的方向。第二类人则是在舒曼广场中心花园里摇旗呐喊的各色“活动家”,这些人是被20世纪西方文明惯坏的一批,他们头脑简单,充满偏见,自以为是,眼里只有观念而无事实,他们同样在挥霍着欧盟的道德力量,为欧洲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更可怕的是,这两种人正在变得合二为一,欧洲议会的那批蠢货就是典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软弱的欧洲人民和欧洲领导者造成了慕尼黑的悲剧。只有经过二战的血火考验,欧洲的领导人和民众才能坚强起来,挺过战争的阴云,并在大战的废墟上化解仇恨塑造欧洲联合的奇迹。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欧洲领袖们似乎又忘记了坚强和坚持的含义,如果他们甘愿被官僚和张狂分子所左右,宁愿为了眼前的安宁而开启潘多拉之盒,他们早晚会发现另一场乱世将不可避免,无论这些麻烦出现在马其顿、塞浦路斯,还是巴斯克、科西嘉或者北爱尔兰,抑或在奥塞梯、德涅斯特河,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元宝推荐:宁子,
家园 有一种说法认为

欧洲之所以冒着巨大的风险与后遗症,心急火燎的玩这么一手,是为了设想中的环地中海区域合作铺路,以实现石油欧元的伟大梦想。

老兄作为业内人士,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家园 花赞好文章。

欧洲人的思想正变得日益简单,他们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减少痛苦,减少麻烦而奔忙,而不愿意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变得坚忍。

民权欧美这种民主政治形式基本很难有长远战略目标,每次选举都是着眼眼前利益者获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