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经济】振兴东北让1.3万亿沉睡国资复活 -- 西风陶陶
振兴东北让1.3万亿沉睡国资复活
2004-03-11 08:20:38 信息来源:全景网
本报记者递给辽宁省省长张文岳两个数据:2003年浙江省GDP92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70.1%;辽宁省GDP6002亿元,民企为42%。张文岳脱口而出:“民营经济将成为振兴东北的重要力量。”
张文岳还给本报记者开出了振兴辽宁经济的时间表:2010年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GDP11800亿元,外商投资增长率15%,城市居民收入12500元,农民纯收入5500元。
6年能就解决东北问题?虽然黑、吉、辽三省的有关人士对此几乎都表示肯定,但难度也显而易见―――目前东三省仍有20%的国企没有改制,30%以上的国企出资人没有到位,60%以上的国企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务集团董事长高宝玉的评价是:难度很大,前途光明。
1.3万亿国资 东北的双刃剑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东北三省有国有大中型企业1042家,占全国的1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87家,占全国的10.2%;国有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接近70%。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认为,1.3万亿国有资产既是东北三省脖子上的枷锁,也是它重新崛起的资本,“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庞大的资产怎样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要这个能量释放出来,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目前,辽宁、吉林、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仍分别高达78.2%、86.2%和87.2%,其中黑龙江国有资产总量已经超过3500亿元,辽宁为6505亿元,吉林约3000亿元。而辽宁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该省2003年6505亿国有资产总额所产生的利润仅124.8亿元,资产收益率仅1.91%。
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王涛表示,黑龙江国有企业占有的固定资产达88%,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也比较大,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给黑龙江带来的难度更大。黑龙江目前有7个城市是资源型城市,有四个煤城、两个林城、一个油城。
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有政协委员表示,形成东北三省国有资产利润低下的关键原因是,不良贷款占比太大,相当部分企业的负债率都在60%以上,有些甚至在100%以上。
辽宁省省长张文岳表示,辽宁国有控股资产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老工业基地长期留下来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及多年沉淀的资产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千万级的下岗职工问题。
“但东北仍有强大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德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万里表示,东北国企多是国家的骨干企业,在行业中占有极大份额,这些国企不缺人才、技术、设备,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都具有极大优势。
人大代表、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透露,国家首批给辽宁52个“振兴项目”,而在重大项目投向上,原材料项目占了375亿元,占资金总量440亿元的85.2%。
谁来拯救东北?
人大代表、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表示:“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系统问题,不能就工业抓工业,它环环相扣,所以只有全面发展。”
闻世震表示,辽宁省就东北问题提出了五大解决措施:一、合理科学对现有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调整,国有经济按“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发展―――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基地,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工业;二、必须重视已成燎原之势的民营经济;三、切实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四、重视解决辽西北地区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五、区域经济布局要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三省1.3万亿的国有资产中,中央企业及三级以上子企业占了东北三省国有资产总量的46%,可以说要使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彻底走出围城,中央企业是重中之重。
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表示,要使东北三省1.3万亿国有资产焕发新的活力,必须要有市场的力量才能彻底解决,否则前一个结还没解开,就又在结上加了一个结。
东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唐万里的回答是:“体制上。”
唐万里认为,如果东北地区一些产业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使企业在体制上发生变化,就会出现很大活力。他认为,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劳动生产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赫冀成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东北振兴要想有实质性突破,要从微观主体的改造入手。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
复兴后的未来
就在“两会”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郝昭成在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时说,国家今年将会在东北三省实行税制改革试点,允许固定资产增值税在购进当年一次抵扣,同时研究开发费用也可相应抵减税收。据此测算,东北三省企业预计可以获得100亿元左右的减税收益,而这部分税收减免很大一部分要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扣减。
这可能仅仅只是一部分,东北三省更大的利益可能是来自于国家将对国有企业数量巨大的不良贷款进行核销。“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东北就可以轻装上阵。”人大代表、辽阳市长孙远良表示,东北国企并不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现在问题关键是包袱过重,缺少启动资金,企业机制不配套,解决了不良贷款这个大问题,就可以从机制上解决。
“振兴东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良机”,高宝玉透露,营口港务集团近期正在计划发行可转换债券,用于兼并收购国有改制企业,“现在扩张的时机到了”。
交通和港口是反映地区经济的晴雨表。高宝玉说,营口港前年的吞吐量是3000万吨,去年是4000多万吨,今年将超过5000万吨。
他很自豪地说:“这就是东北现在的形势。”
大东北之下还有小东北 “诸侯经济”抬头
2004-03-11 10:20:00.0 千龙网
代表直言:东北三省新“诸侯经济”抬头。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开局之年,三省出现了以“块状结构”为特点的经济发展倾向,新“诸侯经济”又有抬头。东北的人大代表尖锐地指出,
当市场渴望连接在一起也应该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政府官员们却没有坐到一起研究彼此间的协调发展,这背后有着深刻的体制原因。而且这不仅是东北的问题,在全国也存在。
很多人大代表谈及东北振兴,不约而同提到三省的高速公路。在辽宁省与吉林省之间,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之间,都分别设有两个收费站,每个收费站隶属于一个省,要分别交费,而两个收费站之间仅有几千米,汽车每次经过就像进入了一个缓冲带,跑不起来,有时候还塞车,很浪费时间。“把省与省割裂了,好像在‘出国’!”王维忠代表说。
于力代表认为,不光是公路给人割裂的感觉,三省之间各自的振兴规划也缺乏统筹考虑,三个省都提出要发展石油化工,都把石油化工当成支柱产业,都要大而全地发展。这样一来,东北的资源利用就容易被浪费,这也是目前大家抢上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在“大东北”之下,也就有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小东北”,他们互不相通,各自为战。其实各省应该有所侧重,互相配合。
“我看地方保护主义没啥好处,”王维忠代表说,“都想当‘老大’的思想也不要有,别谁也不服谁,应该实事求是,互相之间形成默契。东北的政府官员应该更多地创造坐在一起的机会,整合东北的资源,协调发展经济。”